底板水防治理论.ppt_第1页
底板水防治理论.ppt_第2页
底板水防治理论.ppt_第3页
底板水防治理论.ppt_第4页
底板水防治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底板突水机理,一、矿井水害类型及特点,我国八大聚煤期早寒武世早石炭世(C1)北方晚石炭世早二叠世(C3-P1)南方二叠纪(P)晚三叠世(T3)早中侏罗世(J1-2)早白垩世(K1)第三纪(E)。,聚煤特征1、从浅海海湾逐步向滨海、沿海地区并最后向陆地内部迁移。2、聚煤作用的气候条件随着植物界的发展演化,由热带、亚热带迁移扩展至温带。古生代多为热带、亚热带,中生代以后多为温带。3、各聚煤期植物不同。早古生代菌藻植物;晚古生代蕨类;中生代裸子植物、蕨类;新生代被子植物。,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分布广泛、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相对集中。既广泛又相对集中,是我国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的重要特征。,水源划分水害类型,地表水害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害侏罗系-第三系孔隙-裂隙水害煤系砂岩裂隙-孔隙水害煤系薄层灰岩水害厚层灰岩水害(北方奥灰,南方茅口灰岩)老空、老窑水害其他水害(导水陷落柱、断层、封闭不良钻孔、防水设施、边界煤柱等),水害特点,地表水害包括河流、水库、湖泊、海洋、雨季洪水等。其危害为:通过井眼、矿井安全出口、采后塌陷坑、煤系含水层露头、喀斯特塌陷等直接或间接透入矿井而造成事故;地表水体底部渗漏增大矿井涌水量;,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害,分布面积广;广泛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为孔隙水,连通性好;与其他含水层露头接触,或其他方式发生水力联系,可成为其他含水层的补给水源,侏罗系-第三系孔隙-裂隙水害,一般分布面积局限;与第四系水有广泛的水力联系或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为孔隙-裂隙水,连通性较差,局部富水性较强;与其他含水层露头接触,可成为其他含水层的补给水源,煤系砂岩裂隙-孔隙水害,具有成层性,一般具多层特点;为裂隙-孔隙水或裂隙水,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在某些方向上连通性好,裂隙发育部位富水性较强;在没有地表水、第四系水及其他水源补给条件下,其动、静储量往往不大;距离煤层近,影响较大。,煤系薄层灰岩水害,灰岩厚度较小,静储量不大;在有充足补给水源条件下,动储量较大;一般为岩溶-裂隙含水层水或裂隙-岩溶含水层水,富水性不均匀;岩溶裂隙的发育程度与埋藏深度、构造发育程度、构造部位有关;夹在可采煤层之间或煤层与奥灰之间,距离煤层较近,甚至直接成为煤层顶、底板,对煤层开采影响大。,厚层灰岩水害,奥陶系灰岩出露广泛,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或第四系等水的补给,总体补给水源充足,动、静储量巨大;一般为岩溶-裂隙含水层水或岩溶含水层水;发育两套岩溶系统,古岩溶和近代岩溶;具有强径流带和分支径流带,水力系统复杂,不均匀性显著;岩溶裂隙的发育程度与埋藏深度、构造发育程度、构造部位有关;含水性强,可疏降性差,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影响大。,张家界黄龙洞,江苏宜兴善卷洞,老空、老窑水害,积存于生产或开拓水平之上;水量不大,一般不会造成淹井危害;一旦揭露,水量集中,来势猛,往往以“有压管道流”的形式突然溃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对人身安全危害极大;老窑水积存时间长,水的酸性强,腐蚀性强,危害大;,其他水害,岩溶陷落柱:突水通道,危害大;断层,导水:活化,断层影响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通道,连通含水层;防水设施:主要是挡水墙,有水或无水,围岩、墙体稳定性,静水或动水;边界煤柱:破坏,不稳定,易引发突发性事故;。,4)第带(h4),原始导高带是指不受矿山压力作用的影响,并发育有承压水的原始导高的层带。其特点为:因水化学作用,岩石处于弹塑性、塑性状态;裂隙发育差参不齐,并已成为突水通道;岩层的连续性差;底板水从该带突出只需克服沿程阻力。,各带厚度的确定,矿压破坏带,新增损伤带,原始导高带及原始损伤带,底板破坏型突水条件,1)若h30,则不突水;2)若h30,h2,且P(1-D),则突水;4)若h3=0,h20,则突水。,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方法,经验公式,损伤理论,损伤底板破坏深度预测,白庄煤矿7105工作面为-430m水平的第一个工作面,开采深度平均为520m,工作面斜长80m,煤层的倾角为10,坚固性系数为3。底板损伤度0.33。,根据“下三带”理论10.66m,根据“规程”10.36m,根据无损伤经验公式13.8m,根据损伤经验公式21.23m,现场实测22.47m.,底板破坏深度实测设备双端封堵侧漏仪,计算机数值模拟,非线性预测理论公式,神经网络理论信息融合理论,沿运煤巷,倾向垂直切片平行切眼60间距,2、顶板水探测,滕东生建煤矿3下107工作面顶板地层电阻率三维数据体,顶板上10米,顶板上20米,顶板上30米,顶板上40米,顶板上50米,顶板上60米,顶板上70米,顶板上80米,顶板上90米,顶板上100米,顶板上110米,顶板上120米,3煤顶板富水区分布图,动态监测,以龙固矿为例,龙固矿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