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_第1页
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_第2页
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_第3页
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_第4页
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革命纪念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作文,欢迎参阅!八月一日建军节,一个英雄的节日。一大早火辣的骄阳与我的心情一样炽热,今天我作为一名小星星小记者去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来到纪念堂大门,一尊红军战士的雕像映入眼帘,他勇敢坚毅的眼神眺望远方,显得非常有气势。我们列着整齐的队伍,沿着大理石台阶,穿过正门,步入纪念堂前厅。在庄严肃穆的前厅,我与另外二位同学光荣地加入了小星星小记者团。在宣誓仪式中,当编辑老师给我颁发小记者证时,我激动万分,感到无比光荣。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对纪念馆参观。通过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江西省牺牲烈士人数达25万余人,占全国烈士总人数的六分之一;以方志敏、刘和珍、伍若兰等为代表的江西革命烈士们为中国革命事业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掀起中国革命事业波澜壮阔的画卷。小记者们在参加过程中,认真聆听讲解,有的同学认真做得记录,生怕漏掉每个细节;有的同学在革命遗物前驻足观看,内心无比沉重;还有的同学向讲解员提出各种问题,想更多了解烈士们的事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新时期的人民卫士熊云清,他为保护旅客安全,拼命拖住歹徒,用自己身体压手榴弹,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虽然没机会再穿上妈妈编织的毛衣,但他的壮举把生的希望给予人民,我听到这一事迹非常震撼。参观结束从纪念堂出来,室外依旧炎热,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正是革命烈士们为了崭新的中国、为了挚爱的人民,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付出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我们的美好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江西烈士革命纪念堂观后感优秀作文周末,我们小组同学借搞综合活动之际,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去瞻仰了那些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塑像。堂的前厅有毛泽东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正厅祭坛上立有纪念碑,由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陈列柜中,珍藏25万余革命烈士名册。两边厅陈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0个战斗史迹。二、三楼陈列300多位烈士生平斗争事迹、遗著和遗物等。形式向后人呢展示着那段永不流失的岁月……这里面有中国成立之前江西籍或在江西战斗牺牲的28位革命英烈的生平和感人事迹,包括闽浙赣根据地的创立者方志敏、江西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锋赵醒侬、江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袁玉冰、江西工人运动的先驱陈赞贤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方志敏,他曾经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生命犹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通过对先烈们的无限顶礼膜拜,我们在纪念堂里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沉重。那么多活活的生命被无辜的杀害,那么多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当家作主舍我地奋斗着,而踩在他们用血肉换来的土地上的我们又该思索些什么呢?是的,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根呢?当你尽情享受丰盛美味的大餐时,谁会想到我们最可爱的人吃过几顿饱饭?当你因为一次失败而自暴自弃时,你有何曾想到过革命烈士为建设新中国而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尝试着?当你还在抱怨政府对待自己政策不够完善时,你是否会想到革命烈士在献身时喊出的豪言壮语?或许只有经历过才会真正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想想吧,有哪个烈士何尝不想过宁静安逸的和平生活?可是历史却注定让他们放弃享受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光荣的,正因为有他们,共和国的天空才会光明!下面一幅图片是纪念堂外的一张很普通的照片,你能感觉到什么? 是的,当社会飞速向前发展,革命烈士的光辉渐渐在我们的意识远去的时候,这篇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上是否还会有人想起那为新中国崛起而奋斗终身的先烈们。他们的精神是不是会仍被后世之人发扬光大,那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宗旨是否可以传承下去。我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