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报告 中华人民 _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省人大常委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确定为xx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组于8月中下旬组织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畜牧局、供销社等8个部门和单位,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21个市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调研分四个调研组,深入攀枝花、泸州、遂宁、内江、乐山、南充、达州、凉山等8个市(州)16个县(市、区)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书面调研委托其余13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与此同时,调查组分别听取了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科技厅、 _、地税局、工商局、畜牧局、农机局、粮食局、银监局、供销社等单位的情况汇报,书面征求了11名省人大代表对调查报告的意见,邀请川农大、农科院、科协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调研成果进行咨询论证。经过近四个月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调查组掌握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执行情况,了解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提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意见。 一、发展现状与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具有社团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品种引进等服务,有的还为农民提供产品销售、生产资料购买等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各级人x政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扶持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服务实力明显增强,影响带动力日益显著,成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新生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加注重挖掘内部潜力,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内在质量和发展动力。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日趋紧密,合作愿望日趋强烈,经营目标日趋统一,为组建农民自己的、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客观必然。 到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93个,成员达到515.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带动农户530.75万户,覆盖面达到1045.96万户,有过半数的农户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受益。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01个,获得专项扶持资金8483.15万元,平均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获得专项扶持资金12万多元。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427个,成员67.56万户,分别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和成员数的41.8%和13%;截止今年9月底,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038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的3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步由生产互助、技术服务、信息传播为主发展到资金、技术、劳动、无形资产等多要素合作,由简单的购销服务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综合服务,形成了合作领域拓展、合作链条延长、合作规模扩大、服务功能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1、向多种行业逐步扩展。按行业划分,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658个,从事畜牧业的1196个,从事林业的135个,从事渔业的104个,从事服务业的124个,从事其他行业的35个;有9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种养业生产经营。如眉山市已经登记的1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奶牛饲养、蚕桑、果业、农产品加工、林木种植、中药材种植、烟叶种植、农机服务等12个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向农村各个行业扩展,但仍然以种养业为主。 2、向综合服务逐步拓宽。按服务内容划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2272个,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1175个,以购销服务为主的289个,以加工仓储服务为主的119个,提供其他服务的572个。如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石榴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已由单纯的组织生产发展到采购生产资料、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生产领域向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延伸,服务内容从单一的技术、信息服务向农资供应、生产指导、技术服务、标准制定、基地认证、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综合服务拓展,产业链条逐步延长。 3、向多元主体逐步发展。按领办主体或者负责人的身份划分,农民自己兴办的专业合作社3479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数的78.6%,农业企业牵头兴办的442个,事业单位牵头兴办的239个,社会团体牵头兴办的60个,非农个人牵头兴办的207个。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营销能人、科研院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并逐步走向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联合与合作。在多元主体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农民自己兴办专业合作社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市场主体。 4、向创建品牌逐步延伸。在44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森林产品等各类农产品质量认证的3697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数的83.5%,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xx个,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237个,有商标的422个。如乐山市3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52.5%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农业投入品,有34.6%的统一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有31.4%的统一使用商标,有28.3%的统一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8.6%的统一包装销售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生产、销售产品走向产品品牌经营,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逐渐增强。 5、向经济实体逐步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产品销售的2431个,占总数的54.9%,计提公积金、公益金及风险金的612个,按交易额返还成员可分配盈余的576个,已经创办加工实体的126个。如宜宾市已经登记的1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兴办了经济实体的50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31.8%。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产品销售、开展产品加工等经营活动,在增加成员收入的同时,逐渐增强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并开始向经济实体方向发展。 从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省农业厅邀请省人大农委、x政府办公厅、省委农办、省科协等相关部门,召开了各市(州)农业部门参加的全省学习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视频会议,组织开展了法制宣传月活动。各地按照中央和省上的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知晓法律,运用法律,依法组建、管理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乐山市在全省学习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视频会议后,召开了学习宣传动员会议,通过开设宣传专栏、领导访谈、社长采访、专家点评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宣传普及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办社的意识;各县(市、区)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深入学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法律宣传和专题培训,业务指导部门、基层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营造良好的学法、普法、用法氛围。 2、政策扶持不断加大。 我省一直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1994年省农业厅和省科协转发农业部、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对农民专业协会指导和扶持工作 _ _,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体系;1995年省委办公厅、x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试办农村股份合作制专业技术协会几个政策问题的报告 _(川委办199558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股份合作制试点;xx年省委办公厅、x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川委办xx19号),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xx年x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川府发xx5号),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扶持政策,改善发展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省财政从1996年起安排了专项培训经费,xx年起安排了专项扶持资金,市、县两级财政也通过各种形式安排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3、示范效应不断凸现。 省农业厅与省科协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1997年在全省开展了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股份合作制试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合作、创办经济实体、拓展生产经营服务范围; xx年起,组织实施了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建设,共扶持了14个市(州)25个县(市、区)的29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425万元;xx年在总结示范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安岳县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试点县,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提高试点层次。通过资金扶持,培育示范典型,树立成功样板,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带动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一批组织机构健全、内部管理民主、规章制度完善、盈余分配合理、增收效果明显、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攀枝花市农业部门每年选3-4家、每县区选择1-2家产业优势明显、运行机制规范、有一定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试点示范,培育先进典型,推动面上发展。 4、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完善章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组织机构,推进民主管理,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成员出资共同创办了加工、服务实体;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商标,统一组织投入品供应和产品销售;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成员搞好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努力搞好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并通过创建品牌、创办经济实体等措施,为成员创造更多的盈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明显拓宽,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服务功能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为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奠定了基础。 5、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其功能和作用的不断彰显,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新生力量和新型组织载体,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关注。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法的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级人x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各级业务指导部门加大了指导和服务,各相关部门加大了协作配合力度,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进一步加大了法律知识和成功典型宣传力度,一批实力强、品牌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脱颖而出。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在城市超市、农博会上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已经远销国际市场。 二、基本做法与启示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相关组织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重引导、少干预、多服务”的工作思路,正确引导不旁观,热情支持不干预,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开展业务培训,积极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1、依照法律,确立发展保障。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和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夕,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和组织依照各自职责,对宣传和贯彻法律进行了全面部署,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月活动。各级各部门利用媒体宣传、举办培训班、召开会议、送法下乡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和扶持政策,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办社,依法经营,依法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落实政策,提供发展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法颁布后, _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_令第498号)、农业部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业部令xx年第4号)、财政部印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财会xx15号)、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 _(财税xx81号)、国家工商总局印发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文书格式规范(工商个字xx126号)等5个规范性文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制定了配套法规和扶持政策。x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