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戏剧课复习资料(课堂PPT)_第1页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戏剧课复习资料(课堂PPT)_第2页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戏剧课复习资料(课堂PPT)_第3页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戏剧课复习资料(课堂PPT)_第4页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戏剧课复习资料(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第一节概述,1,一、新时期戏剧(话剧)的发展之路从火热走向沉寂新时期的戏剧文学(话剧),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1980年以前的现实主义戏剧的恢复与发展阶段:二是1980年代前中期的探索性话剧创作阶段;三是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小剧场运动阶段;四是1990年代以来,受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的冲击和市场经济运作的影响出现的萧条阶段。总之,经历了一个由复苏到繁荣再到萧条的过程。新时期初期,话剧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它较早地突破了“文革”文学的阴霾,吹响了新时期文艺复兴的号角,是较早探寻文体变革的样式之一;另一方面,它以其与观众交流比较直接、方便、感染力比较大的特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拨乱反正,起到了重要作用。,2,二、新时期初期话剧创作的题材、主题和主要特征:1、批判和揭露“四人帮”、“文革”的反动和丑恶的“政治批判剧”,如宗福先于无声处、金振家、王景愚枫叶红了的时候、苏叔阳丹心谱等;2、缅怀和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的“领袖人物剧”,如白桦曙光、丁一三陈毅出山、沙叶新陈毅市长;3、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社会问题剧”,如崔德志报春花、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赵国庆救救她等;4、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历史剧,如曹禺王昭君、陈白尘大风歌等;5、反映现实生活原貌,侧重表现人们的生存真相,追求人物语言和背景的地方化和民俗化的“民俗风情剧”,如李云龙的有这样一个小院、苏叔阳的左邻右舍等。主要特征:以写实为主,恢复和发展了现实主义话剧艺术;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3,三、1980年代前中期的“探索性话剧”创作进入1980年代后,“话剧热”开始降温,话剧创作步入困境。为探索话剧出路,话剧界掀起了一股探索热潮。话剧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展开,并互相影响。理论上,受改革开放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西方现代戏剧理论如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等开始引起我国戏剧界的关注,冲击了自“五四”以来一直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创作法典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再现论”的戏剧观念和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传统模式,为戏剧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我国戏剧大师黄佐林在1960年代提出的的“写意戏剧观”也被重新提起。实践上,一些戏剧家身体力行地进行各种艺术探索,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4,最早引起社会关注的探索剧是哲理剧屋外有热流(1980,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编剧)。其后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刘树刚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王培公WM(我们)、刘锦云狗儿爷涅磐、沙叶新寻找男子汉、杨利民黑色的石头、何冀平天下第一楼等联袂出现,将探索性话剧创作推向了高潮。探索性话剧创作实验主要在1980年代前中期展开,分为两个阶段和两种类型:一是1980年代前期充分借鉴西方现代派戏剧理论并受到较多影响而创作的无场次、多声部的写意哲理剧;二是1980年代中期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之下充分吸收现代派的戏剧观念和表现手法而创作出来的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开放特征的剧作。,5,四、“小剧场运动”与话剧的萧条探索性话剧红火了一个时期后,很快趋于没落。为拯救话剧,戏剧界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掀起了一股小剧场运动。顾名思义,小剧场就是在小的剧场里演出话剧,强调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及观众的参与性,其目的就是让观众接受话剧。但是,由于小剧场往往被当作试验性演出,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观众数量很少,所以影响不大。1982年北京人艺演出的绝对信号是小剧场运动出现的标志。后来,南京、北京、上海等城市专门搞过小剧场戏剧展、戏剧节等活动。19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受到影视艺术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制约,戏剧观众锐减,话剧创作数量和水平也急剧滑坡,戏剧陷入了严重的萧条时期。从此,话剧开始成为一种“圈子艺术”或“锻炼艺术”,尴尬地生存在艺术舞台上。话剧何时能重振雄风?恐怕只有到全民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才能实现。,6,五、新时期的戏曲创作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7,新时期的戏剧创作,第二节“领袖人物剧”和“社会问题剧”,8,1、领袖人物剧领袖人物剧是指“文革”结束后出现的一批在舞台上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人物的剧作。这类剧作对于恢复现实主义话剧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沙叶新陈毅市长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写于1980年,共十幕。在这部剧作中,作者精心塑造了陈毅这个诙谐幽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艺术上,“冰糖葫芦式”的艺术结构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为人称道。2、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出现的暴露社会严重问题、具有“干预生活”特色的剧作。这类剧作不以刻画人物为主,以反映社会问题见长。崔德志报春花较有影响。多幕剧,写于1978年。表面上看来是“树谁为标兵”的故事,实际揭露并抨击的是“血统论”问题,也是如何看待青年人的问题。(白洁、吴一萍、李建),9,新时期的戏剧创作,第三节“京味剧”和写实剧,10,1、“京味剧”“京味剧”是指新时期以苏叔阳、李龙云等为代表的一批北京籍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剧作家,以北京生活为戏剧背景创作出的一系列戏剧作品。他们继承了老一代北京剧作家老舍开拓的艺术传统,追求浓郁的北京地方风貌,具有强烈的“京味”风格。主要特征:l、内容上写北京大院的芸芸众生、日常生活,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对现实生活的影响;2、戏剧结构上追求“生活流”,剧情比较散;3、语言上运用朴实地道的北京方言,突出北京人的性格,展现北京人的喜怒哀乐。苏叔阳(1938年),河北保定人。1977年创作丹心谱,恢复了京味艺术传统。还有剧作左邻右舍、太平湖、家庭大事及长篇小说故土等。作品善于通过真善美对假恶丑的批判与斗争,揭示时代必然向前发展的主题,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丹心谱,方凌轩、丁文忠、庄济生、03新药)李龙云(1948年),北京人。1978年创作有这样一个小院,1980年创作小井胡同,是“京味剧”的实力派作家。善于塑造有正义感的北京人形象,歌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井胡同,滕奶奶)何冀平,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88年创作天下第一楼。通过“福聚德”烤鸭店的兴起衰落,展现了北京文化的某些方面,对传统文化的惰性进行了批判。人物性格鲜明,台词的口语化现象浓厚,京味十足,具备了老舍茶馆的一些艺术神韵。(卢孟实),11,2、写实剧写实剧指的是新时期以城市和农村现实生活为题材,以写实为基本创作手法,对生活进行客观描摹的剧作。宗福先雪,总是热的,从外部世界写了企业家罗心刚大胆进行企业内部改革的故事。梁秉坤的谁是强者,从心灵的角度揭示了改革者袁志成复杂的内心世界。二者均属改革题材剧作。,12,新时期的戏剧创作,第四节探索性话剧,13,1、探索性话剧新时期凡是在戏剧观念、戏剧形式、戏剧结构、戏剧表现方法、表演方式、舞台美术灯光音乐设计等方面吸取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理念,突破现实主义话剧模式的戏剧均称为探索性话剧。探索性话剧在艺术方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突破了传统的“第四堵墙”的制约;第二、叙事时空发生大幅度的跳跃、变化。突破了“三一律”的限制;第三、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突破了传统戏剧强调外在表演的要求;第四、摆脱了传统的剧情冲突式的结构模式,形成了新的多元化的结构模式:第五、强调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嫁接、融合,使话剧成了真正的综合性艺术。总之,探索性话剧淡化了写实性,突出了写意性;淡化了再现观,强调了表现观。,14,2、高行健(1940年),江西赣州人。1962年毕业于北外法语系。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出版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起强烈反响。同年调到北京人艺担任编剧,开始戏剧探索。主要作品有绝对信号、车站、野人、彼岸等。2000年,因长篇小说灵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居法国。绝对信号是一出无场次心理剧。(临时工黑子、车匪、见习车长小号、蜜蜂姑娘、老车长)车站是一部无场次多声部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