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0TA.996.000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5月,2,目录1.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3.工艺要求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4.工艺准备5.工艺过程6.工艺检查,3,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各种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美式箱变及组合式变压器辅助回路的配线。,4,2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程GB2681-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11920-1989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6934-1997电能计量柜JB/T2436.1-199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一部分:0.56.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404-1997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电器制造技术手册(孟庆龙主编),5,3工艺要求,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同一合同或同种型号产品走线方式应一致。3.1.2二次回路配线采用BV(硬线)和BVR(软线)两种类型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以下简称导线)。,6,3.1.3导线色泽应鲜艳、不褪色,不得使用绝缘层开裂、损伤或老化的导线。3.1.4导线连接好后不应承受拉伸、挤压等外力作用。3.1.5设备内部敷设黑色导线,接地线使用黄绿双色导线。计量单元按相别采用黄、绿、红、兰(零线)等不同颜色的单股铜芯导线。导线的排列顺序(端子及电器元件)则按正相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7,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6互感器二次接线截面不小于2.5mm2;计量单元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4mm2,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辅助单元的控制、信号等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1.5mm2。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求选择。当(对于)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电流和电压及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导线。,8,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7当二次回路中使用截面大于4mm2的导线时,导线截面按串联回路中电器元件中的最小额定电流(熔断器中的熔丝和热元件除外)选择,此截面导线长期连续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串联回路中电器元件的最小额定电流,导线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见表1。,表1:导线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注:表中列出的是环境温度为40时的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9,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8当选用屏蔽线作为二次连接线时(屏蔽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纯真),屏蔽层的一端(或两端)必须接地,为了使屏蔽线起到屏蔽作用,还须遵循如下三点工艺要求:a)屏蔽线按配线尺寸截断后,在屏蔽线两端2030mm处,用剪刀沿环形方向剪切,剥去外绝缘层,将屏蔽层剥开并绞紧,再与接地线线芯绞接,然后套入预绝缘端头,线芯插入长度为预绝缘端头的二分之一,最后用专用压线钳在预绝缘端头的长度方向压接两处,要求压接均匀、接触牢固。屏蔽层根部与被屏蔽的线芯根部绝缘距离大于10mm。,10,b)用黑色胶带将屏蔽层与线芯进行包扎,包扎长度应到预绝缘端头的端面处。c)将屏蔽层两端的接地线接到相应的接地桩上,如屏蔽层上的线芯接到仪表室或仪表门中的元器件上时,相对应的屏蔽层接地线也应接在仪表室内或仪表门上的接地桩上。,11,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9当测量仪表及继电器保护装置盘面以铰链固定于高压开关柜上时,仪表、保护盘与盘外的二次导线连接应采用BVR型多股软线,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3.1.10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多股软线并套好适宜的波纹管。过门线长度要适当,一般能使门完全打开,且在门的开、关过程中不擦门框、不过度挤压即可(参照5.5),12,3.1辅助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3.1.11导线线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板面或导电部件上,也不得从母线或其它带电体间穿越。如果在敷设过程中,遇到金属障碍,应弯曲越过,并与金属间留有35mm的间隙。3.1.12线束与带电母线、电器出线端或带电裸线之间须有一定距离,具体应符合表2规定。,表2:线束与带电母线、电器出线端或带电裸线之间的最小距离,13,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3导线线束应远离飞弧元件,防止飞弧损伤导线。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如表3。,表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14,3.1辅助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4导线线束或单线应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下方或侧面,只有当敷设困难时,方允许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上方,导线与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间距见表4。,表4:导线与电阻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15,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5导线与发热元件连接端应加穿瓷管,15W以上的加长度不小于20mm的瓷管,15W以下的加长度不小于15mm的瓷管,加穿瓷管的导线剥离长度见下表。,表:加穿瓷管的导线剥离长度,16,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6电阻与电阻之间应有不小于30mm的距离,线束与电阻或发热元件之间的距离见表4,特殊情况下,线束可平行或倾斜走线,如图1所示。,17,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7导线连接好后,按下表对导线施加轴向拉力,历时60秒,导线不得松动和脱出。,表:导线拉力值,18,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8在端子排的配线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共13点):a)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端子型号,并按接线图进行端子排列。当设计对端子型号无特殊要求时,通常选用BT型端子,二次线打弯长度为4050mm,端子内侧线打弯前尺寸为150mm,外侧线打弯前尺寸为180mm。b)端子高低槽安装轨长度选择要合适,当有多条端子时,安装轨应尽量保证高低一致。c)端子序号安装在端子的外侧,即安装在明处,使用户及检验查线方便。,19,d)端子排与屏顶距离400mm,与地面距离200mm,两排之间距离150mm。e)当回路电压超过400V时,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f)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否则应有明显的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隔板。g)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用一个空端子隔开。h)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应为专用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采用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20,i)当端子排垂直布置时,端子序号排列形式为自上而下;当端子排水平布置时,端子序号排列形式为从左向右;当仪表室中并列安装两排端子时,端子序号的排列形式为从里向外,从左向右,当仪表板上垂直放置多排端子时,端子序号的排列形式为从左向右,自上而下。j)端子排列顺序一般为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信号回路、控制和保护以及辅助备用端子等。每个安装单位最后留25个备用端子(或按图纸要求留有指定数目的备用端子)。不同安装单位的端子间应有挡板隔开。,21,k)当照明灯、加热器及风机接线有单独接线图时,此接线图中的端子应排列在主接线图端子后面。保险可与专用试验端子一起放在主接线图端子的前端。l)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m)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3.1.18在端子排的配线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共13点):,22,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19当所装配的元件上有保护接地点时,应在其接地点上接一根1.5mm2黄绿相间双色导线,并将其接到柜体牢固的接地点处。保护接地端子标记应采用图形符号,标记的形状、位置应能使其清楚而永久性地加以识别。3.1.20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各接地点处不得有漆或锈斑,应将接地表面清理干净后,涂一层凡士林后再装上接线头和紧固件。,23,3.1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3.1.20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各接地点处不得有漆或锈斑,应将接地表面清理干净后,涂一层凡士林后再装上接线头和紧固件。3.1.21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24,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导线排列整齐美观,做到横平竖直。在线束弯曲、分束的前后均用扎带扎紧。3.2.2单芯导线与接线螺钉圈接时线芯弯曲内径比接线螺钉直径d大0.51mm,如下图所示。,25,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3导线线束转弯处应有圆弧过渡,应避免应力集中。导线弯曲不准使用带棱角的工具,导线的弯曲半径一般为线束直径的2倍,如下图所示。,图:线束的内弯,26,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4用扎带包扎的线束,线束表面不准有导线交叠错位现象,如下图。,图:扎带包扎的线束,a合格,b不合格,27,3.2.5导线分束时,不得在线束表面看到导线凌乱分开,应在分束前10mm处将需要分开的导线从内部调整到线束一侧。3.2.6二次回路配线的线束固定,水平时每300mm固定一点(低压开关柜水平时每200mm固定一点,垂直时每300mm固定一点),垂直时每400mm固定一点,须用绝缘线夹固定在金属结构件上。,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28,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7当悬挂线束未固定长度超过400mm时或线束对一次带电体距离达不到表2要求时,可利用柜体上现有的开孔,将二次线束用扎带或压线卡将线束直接固定在开孔处。如图所示。,29,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8导线或导线线束穿越金属孔或在过门处、转角处、应在线束穿越部分套橡胶圈或缠胶带,过门处胶带要求缠23层,长度40mm左右(如图6),穿越绝缘板时应有防护性护套。,3.2.9开关柜门板装有观察窗时,线束应在观察窗下方20mm以下敷设。,30,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0导线绝缘层剥离长度见下表,绝缘层剥离及冷压端头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如下:,表:导线绝缘层剥离长度,a)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绝缘层,钳口与线径配合得当,不得损伤线芯。b)用圆嘴钳将线芯拧紧。,31,c)线鼻子压接部分应装至线芯部位,上好并卡紧。d)TO、TU、TG型冷压端头用冷压线钳进行压接。将端头放入冷压钳相应尺寸的钳口处,然后加压至钳口完全闭合。e)张开冷压钳将端头取出即可。,3.2.10绝缘层剥离及冷压端头与导线的连接方法:,32,3.2.10绝缘层剥离及冷压端头与导线的连接方法:,f)冷压端头压接后用力拔一下端头,不允许出现端头松动或脱落现象,如图a所示。大线线鼻子在专用设备上压接,如图b所示。,33,3.2.11线束捆扎时应注意以下电磁兼容的几个问题(共6点):,a)大电流的电源线不能与低频率的信号线捆扎在一起。b)没有屏蔽措施的高频信号线不得与其它导线捆扎成一束。c)高频与低频的信号线不能捆扎在一起,也不能与其它导线捆扎在一起。d)高频信号输入与输出线不能捆扎在一起。,34,3.2.11线束捆扎时应注意以下电磁兼容的几个问题(共6点):,e)必要时可在线束中设置备用导线,以便某一导线损坏时更换。f)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等弱电线束应单独敷设,若由于结构所限,无法达到单独敷设要求时,带电显示装置的弱电线束必须单独穿越金属蛇皮管。,35,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2线束直径和捆扎节距的关系按下表。,3.2.13预绝缘套的颜色与导线的截面应对应,如下表。,36,3.2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3.2.14二次回路配线工作完毕后,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端子排、小母线等均应粘贴元件标记。元件标记的粘贴必须端正、平整、不脱落,如下图所示。,a标记的歪斜要求,b标记的平齐要求,图:元件标记粘贴,37,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1单股铜芯线在与电器元件或端子连接时不应采用预绝缘端子进行连接。3.3.2多股铜芯导线与电器元件的连接,应采用预绝缘端子进行连接。预绝缘端子型号的选择,应根据导线所连接电器元件接线端子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具体如下(共4点):,38,a)导线与电流表、电压表、有功(无功)功率因数表及接地端子呈片型连接时宜采用TO型预绝缘端子,如下图所示。,片型接线,TO型预绝缘端子,39,b)导线与魏德米勒端子排呈柱型连接时采用TG型预绝缘端子,如下图所示。,TG型预绝缘端子,柱型接线,c)导线与电度表相连接时,内门部分采用TG型预绝缘端子,外门采用TO型预绝缘端子。,40,d)导线与显示器、按钮、信号灯、转换开关、无功自动补偿仪等其它电器采用螺栓、螺钉型相连接时,应采用TU型预绝缘端子,如下图。,41,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3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个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且背靠背连接。3.3.4连接导线的紧固螺钉应拧紧,并加有防松装置,拧紧后螺钉露出螺母25牙。,42,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5对于有横向四排或纵向四排接点的继电器,其走线形式如下图所示。三排接点的继电器可参照此走线方式。,43,a)当柜体安装的接地开关上带有小联接端子时,接地开关上的传感器(绝缘子(电显瓷瓶)接点二次线走线方式如下图所示。,3.3.6柜体上的电显装置线束必须在柜体上进行固定,二次线打弯长度为4050mm。,44,b)无接地开关的柜体在安装传感器(绝缘子(电显瓷瓶)后,二次线走线方式见下图:,45,c)F-C左右柜接地开关上的传感器(绝缘子(电显瓷瓶)二次线用尼龙扎带固定在槽板上,走线方式如下图所示。,46,3.3.7其它电器元件的接线形式各参见下图。,功率因数表板后接线走线形式,47,电度表板前接线走线形式,48,电流、电压继电器板前接线走线形式,49,转换开关走线形式,50,过流继电器板前接线走线形式,51,电流互感器双排接点接线走线方式(二次线反向打弯),52,电流互感器单排接点接线走线方式,53,电流互感器双排接点接线走线方式(正向打弯),54,电位器板后接线走线形式,55,3.3.8连接两个电器元件接点的导线或一个电器元件本身接点的连线均不得有中间接头。3.3.9电器元件引出线不固定时,必须用压帽或九芯连接端子连接牢固。3.3.10在母线上接二次线时,先在母线上钻6孔,用M5螺钉将二次线固定在母线上,导线线芯与母线之间可不加平垫片,并且同一侧最多接两根导线。如图所示。,56,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11无论采用什么配线方法,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3.3.12对于不使用的线头(如设计修改取消的导线)剪断后,其线芯要用胶带包扎严实,并将线头尽量隐蔽而不要露在线束表面上。,57,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13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接线要求:a)35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可经过端子排接至试验接线盒。导线应留有足够长的裕度。110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回路中必须加装快速熔断器。,58,3.3.13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接线要求:,b)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表,其电压引入线应单独接入,不得与电流线共用,电压引入线的另一端应接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源侧,并在电源侧母线上另行引出,禁止在母线连接螺丝处引出。电压引入线与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源应同时切合。c)电压互感器及高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均应有一处可靠接地。高压电流互感器应将互感器二次端与外壳直接接地,星形接线电压互感器应在中心点接地,V-V接线电压互感器在V相接地。,59,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14行线槽布线要求a)选择合适规格和尺寸的槽体,线束布放后不应使槽体内导线过于拥挤而产生变形。b)导线在槽体内应舒展放置,允许有一定的弯度,不强求导线布放整齐但不能相互交叉。c)导线在通过槽体断面转弯时,不能与槽体发生磨擦,以免损伤导线绝缘。d)导线从槽体引出时,应从就近的槽口出线。e)行线槽应有支架固定,槽体本身不能直接作为支撑件而承受外力。,60,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15导线和电器元件锡焊连接时,焊点要饱满、均匀、光亮、连续,不得有虚焊、假焊、拉尖、气孔、夹渣等缺陷。3.3.16开关柜内端子排可安装成一排,也可并列安装。若并列安装时,其间隔要有150200mm的距离。当需布设三排端子时,应根据空间位置合理布置以便于接线。3.3.17低压开关柜内的端子排可横装,也可竖装。若横装时,考虑用户方便,应朝板前安装,不允许朝板后安装。,61,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18端子装配时,始末两端必须装以挡板,不同安装单元的端子排也应在始末端安装挡板,如下图所示。,端子排挡板安装示意图,62,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19端子排上遇10应写明其顺序号,如下图。当端子排竖放时,其顺序号应从上到下排列,当端子排横放时,其顺序号应从左到右排列。,图:端子排顺序编号,X,X,X,63,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20无连接线的电器元件及端子上的紧固件如螺钉等必须拧紧。3.3.21所有接入电器元件的导线端头均应套有标明其回路编号的标记头(除电器元件自身连线外),标记头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不褪色,若发现有错时不得用笔擅自涂改,应通知打字员重新打符号板。标记头的视读方向在装配位置以开关板维护面为准,字的排列方向如右图所示。,64,3.3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3.3.22转换开关本身的连线与其自身须有不小于15mm的间距,如下图所示。,65,4工艺准备,4.1认真领会设计图纸。4.2工具的准备:准备好放线过程中所必需的压线钳、尖嘴钳、剥线钳、剪刀、螺丝刀、扳手等。4.3材料的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领取相应线径的BV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R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线、BVR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黄绿双色线以及行线槽、扎带、波纹管、线夹等。,66,4.4符号板、元件标签及端子标号的准备按合同号、柜号领取与二次接线图上符号完全一致的符号板、元件标签及端子标号,工艺要求如下:a.所领取符号板的规格应与导线的线径相匹配,当图纸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图纸要求执行。b.符号板的长度应基本保证一致,对于内容较多的可以适当地调整符号板的长度。c.为便于查找,每根符号板接头处应按打字顺序用胶带进行连接。,67,4.4符号板、元件标签及端子标号的准备,d.元件标签一般情况下打印长度为25mm,宽度为9mm。当标签上的内容较多时可改变打印字号或适当增加标签的长度。e.所有符号板、元件标签及端子上的标号字迹清晰端正,间隔均匀,不褪色,打印内容正确。,68,4工艺准备,4.5按图纸要求组装相应数量的端子排(接线端子的数量、型号及形式要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4.6按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固定好端子排。,69,5工艺过程,5.1为保证同一合同、同一型号产品的走线布局一致,各放线班长在接到生产任务后须会同工艺人员对外门板、仪表门等结合电器元件进行线路布局设计,或协助放线班组制作放线标准样板,再由放线工按线路布局设计规范或放线标准样板进行放线施工。5.2根据导线敷设的路径,量出导线的长度并留出200mm左右的裕量。,70,5.3在选出的导线两头按图纸中所标注的方向,用剪刀按下图规定剪出剪痕,剪痕在导线端头30mm范围内。,剪痕标记的规定,71,5.4将选用的导线校直,并每隔下表规定的距离用扎带将其扎紧。在敷设过程中可分出或加入导线形成主线束与分支线束。,72,5.5过门线要套上波纹管,套后波纹管两端要扎紧并加以固定(如下图),且符合以下三点要求:,过门线示意图,73,a)当单根波纹管不够长时,可将两根重叠套接在一起,重叠部分长度不得小于40mm。b)当过门线较粗时,可将线束分成多股进行套扎,但每束导线的线束不宜超过50根。c)同一批柜子所用的波纹管颜色必须相同。,74,5.6导线的分列是指导线由线束引出,并有次序地与端子相联。为使导线分列整齐美观,分列时一般从外侧的端子开始,依次将导线接在相应端子上。5.7导线在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根据线束到端子的距离(包括弯曲部分)量好尺寸,用起子柄和手把导线捋直,将多余的导线剪掉,然后用剥线钳去掉绝缘层,用刀背刮掉线芯上的氧化物和橡皮屑。,75,5.8导线处理好后先挂上标记头,再套上相应的预绝缘端子,然后用压线钳将其压接在导线上。压接后的压痕应清晰可见,并使压痕中心处于导线与压接端子的轴线上,压后导线线芯伸出预绝缘套0.51mm。对于单口压接,导线绝缘层与压接端子的尾端应有0.51mm的过渡间隙。对于预绝缘端头的压接,导线剥头在绝缘端头尾部不能外露,如下图所示。,预绝缘端头的压接,单口压接,76,5.9接线时如遇备用的导线,不要将其剪断,而将其弯曲成螺旋状,放在其他导线旁。,5.10采用锡焊连接时,操作要点如下(共7点):a)根据锡焊导线的粗细选择电烙铁的容量,直径小于1.5mm的导线选用45W电烙铁;直径大于1.5mm的导线选用75W电烙铁。b)烙铁头的形状可按需要制成斜面直头或斜面弯头如图35,烙铁头尖部大小由焊接面积大小而定。,电烙铁头的形状,77,5.10对采用焊接连接的,按以下几点操作(共7点):,c)烙铁头的温度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房管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环境监测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电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新疆-新疆计算机操作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利机械运行维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计算机操作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工闸门运行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烹饪肉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级卫生职称-主管护师-社区护理(中级)代码:373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GA/T 954-2011法庭科学工具痕迹中凹陷痕迹的检验规范
- DB1331T004-2022雄安新区数据安全建设导则
- 环水保工程监理细则
- DB11-T1834-202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冷却塔投标文件
- 手工电弧焊焊接头基本形式与尺寸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完整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 M2激光模式测量
- 网吧企业章程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