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2014-5-14,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呈上升态势,传播方式多样化,地区差异有所缩小。艾滋病流行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截至2012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123例,其中报告艾滋病病人1919例,已死亡947例。2012年1-10月我省新报告病例1083例,新报告艾滋病病人379例,新报告死亡163例,感染途径仍以性传播为主。历年报告的病例中, 性传播占86.3%。,我省梅毒感染状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梅毒疫情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98年的4.31/10万增长到2011年的32.04/10万。与此同时,先天梅毒疫情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加。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35.29/10万活产数增加至2011年的79.12/10万活产数。,我省乙肝感染状况,我省是乙肝高感染区,全国排名第三。我省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400万人, 占人群17.1%。但18岁以下青少年已基本解除感染隐忧(1%)。乙肝病毒感染大多始于幼龄期,特别是经母婴传播。幼龄感染者中90%可以发展慢性肝炎,其中又有40%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而成人感染者中只有5%转为慢乙肝。因此母婴阻断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HIV母婴传播与孕产期保健,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1.与生殖器健康、STIs、婚前保健、妇产科工作相结合2.与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3.在产科门诊、孕妇学校、新婚学校中开展咨询和健康教育4.对所有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进行HIV检测(知情选择)5.充分的咨询与检测,与孕前保健结合主动提(VCT/PITC)6.孕期尽早检测HIV,及早发现感染者7.对于HIV筛查检测(+)者进行确认检测,尽早提供8.HIV检测与咨询与梅毒、乙肝检测相结合9.开展规范的检测前咨询 - 检测 - 检测后咨询,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1.确保HIV阳性妇女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相关服务;营养咨询和保健2.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3.HIV感染妇女继续妊娠者,提供咨询和产前保健服务4.感染孕产妇监测、评价(症状和体征、CD4、病毒载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5.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提供病毒用药(根据孕产妇状况)6.为减少孕妇发生机会性感染,CD4350/mm3 服用复方新诺明,预防孕产期母婴传播,安全分娩,避免损伤性操作增加产时感染机会艾滋病病毒阳性的产妇在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有可能增加传播危险的操作产时抗病毒药物(根据孕期用药方案)选择性剖宫产问题,由于病毒载量低至一定水平剖宫产未显示比阴道分娩有降低传播作用,且有更多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不主张将HIV(+)作为剖宫产指证,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量在孕早期进行,尽快明确感染状况,以及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要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进行干预。,检测前咨询,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了解自身感染状况。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HIV检测信息,检测后咨询,为检测结果为阴性咨询内容:没有感染预防措施保持孕期不被感染有无高危行为艾滋病感染“窗口期”,HIV检测结果阳性咨询内容,已经感染可以母婴传播,有预防母婴传播的措施告知不良妊娠结局,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婚育选择选择终止妊娠:提供安全、保密终止妊娠手术选择继续妊娠:提供抗病毒药物、安全助产、人工喂养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鼓励告知配偶建议和动员配偶接受检测介绍各种转介机构信息,HIV检测结果阳性咨询内容,CD4细胞检测 发现艾滋病感染,准备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时 每三个月进行一次CD4细胞检测至分娩 产后4-6周再进行一次 根据需要再进行检测病毒载量的测定 整个孕期至少进行一次的病毒载量测定应每月检测血常规,尿常规,每三个月进行肝,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HIV感染孕妇相关检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用药前:进行艾滋病症状观察,对孕产妇的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临床分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用药剂量:AZT (齐多夫定):300 mg/次,每日2次3TC(拉米夫定):150 mg/次,每日2次LPV/r(克力芝):400/100 mg/次,每日2次EFV (依非韦伦):600 mg/次,每日1次NVP(奈韦拉平):治疗,200 mg/次,每日2次,AZT 300 mg + 3TC 150 mg + LPV/r 400/100 mg bid (AZT 300 mg + 3TC 150 mg) bid + EFV 600 mg qd NVP 200 mg 单剂服 + (AZT 300 mg + 3TC 150 mg) bid AZT 300 mg + 3TC 150 mg + NVP 200 mg bid,三联用药方案:,“方案”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进行随访出生后6周及3个月(或其后尽早)采血进行早期诊断检测未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或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者,12月龄、18月龄抗体检测。,妊娠期梅毒治疗原则,孕早期发现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孕中、晚期发现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临产时发现也应立即给予治疗;随访,若再次感染或复发立即再开始一个疗程的梅毒治疗;性伴侣检测及治疗。,早期梅毒孕妇在治疗期间,每个月随访1次,如3个月内血清反应滴度不下降2个稀释度,或上升2个稀释度,应予复治,RPR或TRUST(),TP():按未感染梅毒处理RPR或TRUST(+),TP():按未感染梅毒处理RPR或TRUST(+),TP(+):按感染梅毒处理RPR或TRUST(),TP(+):既往感染梅毒;极早期梅毒;部分晚期梅毒,立即给予孕妇一个疗程治疗,第月进行RPR测定,连续3个月,出现1次阳性,诊断梅毒感染,按梅毒感染处理。,梅毒孕妇所生婴儿的随访,经过充分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在出生时如血清反应阳性,且未超过母亲的血清滴度,应每月复查1次,8个月时如呈阴性,且无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可停止观察。在出生时如血清反应阴性,应予出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查,至6个月时仍阴性,且无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可排除梅毒。,在随访期间出现滴度逐渐上升,或出现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应立即予以治疗,未经充分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未用青霉素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无随访条件者,可对婴儿进行预防性抗梅毒治疗,对孕妇进行补充治疗,梅毒孕妇所生婴儿的随访,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HIV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措施,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即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等引起的危害。,暴露的途径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HIV感染的血液,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不完整的皮肤接触HIV,感染HIV的危险性相当低。 粘膜暴露: 粘膜接触HIV或含有HIV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医务人员对HIV/AIDS的安全防护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数据分析表明,医务人员在对HIV/AIDS从事医疗和实验检测活动的过程中,若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果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传播。HIV职业暴露主要和接触血液有关,临床许多科室(普通外科、矫形外科、妇产科、创伤外科、心脏外科,介入性放射诊断,实验室、急诊室,牙科)医务人员接触血液情况相当普遍,因此必须强调普遍性防护原则。,临床医护人员通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有皮肤破损,或有渗出性的损害,或患有湿疹时,则不宜参加直接的医护工作。 证据已经表明,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机构内,用锐器刺伤的皮肤损害是传播HIV的最常见形式。使用所有锐器和有锐器效能的工具都要十分小心。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预防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普遍性防护原则。严守通用的安全防护措施和采用安全的真空蝶形针具,可以减少直接接触血液和/或体液的危险性。,保护屏障手套 a.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接触粘膜和不完整的皮肤,都应戴手套。 b.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也应戴手套。 c.凡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它被污染的物品时都应戴手套。 d.进行静脉切开、内窥镜检查、侵袭性诊治、牙科治疗和尸体解剖时必须戴手套。 e.在接触每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手套发生撕裂、刺破时应更换。,戴口罩或防护眼镜 一般接触病人不需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a.当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溅出时,特别在进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及内窥镜检查或手术时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b.对HIV/AIDS施行手术时均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穿隔离衣和围裙 对HIV/AIDS施行手术时或衣服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均应穿隔离衣和/或围裙。,手 (1) 所有皮肤的破损处都应用防水绷带包扎。 (2)在检查病人和每次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的排泄物(尿、粪等),分泌物(伤口、皮肤感染处)和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即使当时戴着手套,亦应在流水下或肥皂流水冲洗。必要时应在洗手前用消毒剂浸泡。,锐器 (1)针头等锐器:接触HIV感染者污染的针头和其它锐器,传播HIV的危险性很大,因此对用过的针头、刀剪及其它锐器,处理时应十分小心。在处理或清洗使用过的锐利器械时,应当采取措施以防针头、解剖刀和其它锐利器械引起的损伤。 (2)注射器和针头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的,而且用后针头不再套入针头帽内,也不要拔掉针头,应将其直接放入坚固、不能穿透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用过的尖锐物品一定要直接放入坚固、耐穿的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弃去。盛器不能破损,盛器外标有危险字样。 (3)采血时要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针具,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的危险性。,HIV职业暴露的评估和对暴露后预防的处理原则 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是避免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根本保证;已有资料表明,预防性应用AZT可使感染率降低79%。影响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因素很多,包括暴露源头血液病毒滴度、游离病毒存在情况、毒株变异、不同亚型;暴露方式、暴露量大小、暴露时间;暴露后有无采取急救措施,接触皮肤、粘膜的状态(如破损、炎症)等。因此职业暴露后预防的处理原则应包括急救、报告与保密、对暴露源严重程的评估、暴露危险度的评估和药物预防。,(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局部处理措施,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人员分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温天气安全知识培训
- 高楼消防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校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流变送器基础知识培训
- 电池生产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池板块培训课件
- 高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元代海津镇(今天津)的军事防御功能
- 高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商代福建地区的青铜兵器与部落文化
- 电池冲压件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提取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推理能力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和写作)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2.4抽象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讲义(原卷版)
- 喷粉挂钩管理办法
- 2025手机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风电场安全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院科研奖励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