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鼎湖山听泉,谢大光,作者简介,谢大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人。1962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1962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小说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主编、副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峰为鸡笼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现分为天溪、云溪、天湖三个风景区,其中溪景区是目前最重要得游览区,位于风景区北部,有飞水谭、浴龙池、双虹飞堑等名胜及岭南名刹庆云寺、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了解鼎湖山,鼎湖山石像,鼎湖山远景,鼎湖山飞水潭,蓝天碧水,寒翠桥,补山亭,庆云寺,读准下列字的音:肇庆()泠泠淙淙迸跳()一泓()佯装()依偎()了无()楹联()拾级()怅惘()古刹()菩提()万籁俱寂()繁衍()汩汩()遐想()污垢(),zho,ln,cn,bn,hn,yn,wi,yn,lio,chnwn,sh,ch,li,p,yn,u,xi,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2、初步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情。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自学提纲,1、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2、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默读课文,划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4、根据本文的两条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1、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听泉。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从题目来看,“听”字支配“泉”字。但是从全文看,一方面“听”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泉”是本文的关键。全文是在颂泉,而“听”只是认识“泉”的手段。,2、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即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又有时间的变化。,3、划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山脚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半山庆云寺,体现时间的变化的词语,黄昏晚饭后夜间,4、根据本文的两条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一部分(第l段)初闻泉声,如见泉影第二部分(第23段)引发联想,爱上山泉第三部分(第47段)补山亭仰望、庆云寺漫步第四部分(第810段)得到感悟,枕泉而眠,巩固练习,1、基础训练一、二、三。2、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他能听出这样的内容?,作者听到泠泠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半含不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等等;因为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用心灵和大自然进行对话。,3、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写山泉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不同点。,写山泉的句子:(1)“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2)“进山方知已不可得。”(3)“安详厚重的钟声嬉戏忘返的孩子。”(4)“入夜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1)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渐入山中(2)再睹泉踪,正面写泉,以爱女作喻,表现出泉水的活泼(3)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4)浑然一片分清层次,从泉声中悟出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不同点,作业,1、运用吟哦讽诵的读书方法自由诵读全文。2、作者笔下的鼎湖山的泉美丽无比,他是用哪些方法把它写得这么美呢?,鼎湖山听泉,谢大光,作者笔下的鼎湖山的泉美丽无比,他是用哪些方法把它写得这么美呢?,比喻、联想、拟人,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自学提纲,1、文章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2、作者是如何由山泉联想到爱女的?3、第三部分的内容似乎与听泉无关,你能体会它们的作用吗?4、第段用乐声来比喻泉声,为什么选择这几种乐器来作喻体?为什么先举喻体,然后再举本体?,1、文章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开头点明鼎湖山的气候条件,是作者从想看山发展到听泉的重要前提,为下文的听泉作铺垫。,2、作者是如何由山泉联想到爱女的?,作者步入山中,见到时隐时现的山泉,不由联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绕膝爱女。山泉与人,本来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是泉的踪影不可捉摸,显示出的“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似乎与调皮的娇女有着想通之处。这样,由爱女而爱泉,由一般的品赏、出于好奇心的探究而萌生爱意转入用听觉去领略和感受泉声,就显得很自然了。,3、第三部分的内容似乎与听泉无关,你能体会它们的作用吗?,为下文听泉的感悟蓄势;给作者的感受赋予时代特色。(从鼎湖山的变迁写出作者的独特感受),4、第段用乐声来比喻泉声,为什么选择这几种乐器来作喻体?为什么先举喻体,然后再举本体?,作者用这几种乐器作为喻体,就把一个交响乐队的框架勾画出来了,为后面进一步比喻设置了基础。先举喻体,后举本体,是符合作者听泉时的心理活动的。先听再辨,最后才想象出泉声发生的具体环境。,鼎湖山的风景十分美丽,课文中也涉及了很多。但文中主要是借山泉的美来表现山林的美,揭示从泉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你能说说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吗?,作者把山泉看作鼎湖山的灵魂,是它滋养了一切,构成了“清澈透明的境界”;清幽的环境,因为有了山泉的缘故,不是使人消沉,而是让人们奋起,更加热爱人生。,小结:这是一篇写景散文,鼎湖山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生态环境优美,可写之景很多,作者却着重抓住“泉”来写,在表达方式上又以“听”组合材料,揭示了从泉水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历史生生不息,美感充满生机。,巩固练习,1、作者在雾中观山到听到泉声这期间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失落怅惘顿生雀跃之心,2、请找出第段中表现作者由自然景物感悟人生哲理的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的内涵。,如描写补山亭,作者学到亭内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这楹联,看似是作者介绍风景时随意的一笔,细细品味,才发觉作者的匠心独运。作者用楹联中的“已无尘半点”含蓄地点明鼎湖山的自热之景能涤荡人的心灵、怡养人的性情。,3、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罐头易开盖制造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2025年外科护理学休克题目及答案
- 化肥操作工技能提升培训方案
- 区块链团队工作计划与加密货币应用方案
- HSE专员安全信息化建设方案
- 公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及运营方案
- 制造工程师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
- SAP安全顾问安全运维风险评估报告
- 大型清洁高效煤电项目投标书
- 工业气体岛项目初步设计
- 2025年艾梅乙培训试题(附答案)
-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物理(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6年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中国氢能产业链成本分析及绿氢制备技术突破研究报告
- 分销米代理合同范本
- 食品行业质量控制与追溯手册
- 高中历史期末中外对比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南京市产业招商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8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118)
- 肿瘤科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GC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