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特殊句式,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属于理解层级B),考试大纲要求,明确考点,“考什么”,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成分省略,本考点的考向预测: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一般不会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主要还是结合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高考题展示,1、判断句。例、(2004年全国卷四考题)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而且“者”前面的内容应在判断动词“是”之前,“者”后面的内容应在“是”之后。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2、被动句。例、(2004年江苏卷考题)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为所”表示的被动与“惜”字的为动用法能否译出。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3、宾语前置句。例1、(2004年广东卷考15题第2小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4、成分省略,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C.苦请,(颍)遂便为留。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答案:C,示例、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2008年广东高考第七题)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答案:B。A、动词,到;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代词,他;D、助词,帮助宾语前置。,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判断句,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过去藉著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2、3、4、6、8、9,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2、3、4、6、8、9,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常用判断句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也。”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常用判断句式,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常用判断句式,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常用判断句式,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常用判断句式,5、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刘豫州王室之胄。,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5、直接判断。,判断句,小结:,知识迁移,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陈胜者,阳城人也。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知识迁移,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陈胜者,阳城人也。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座位)。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知识迁移,2.翻译下列句子(1)义,人之本也。(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忠义是做人的根本。,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1、省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廉颇,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公,蒙后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余,余,余,余,余,自述省,孟子:,王,今日之事,对话省,对话省,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如:,(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追之,(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候,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任,如:,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之,有志者,不随以止也。,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谋。,之,欲呼张良与俱去。,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之,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人,人,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如:,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于,于,于,于,以,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以,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省略句,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省略句,省略主语,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主语,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公,渔人,省略谓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与()坐谈,问之客曰。,省略宾语,与(客)坐谈,问之客曰。,省略介词,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2.赐之()彘肩。,省略介词,例: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2.赐之(以)彘肩。示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广东高考13题第2小题)译文: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请看下面的句子:,甚矣,汝之不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忌不自信。,汝之不惠,甚矣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佚之狐于郑伯言曰夫晋,有何厌忌不信自,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类。,1.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2.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盛以锦囊”,4.宾语前置(高考重点),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例:“时人莫之许也。”“忌不自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例:“沛公安在?”“复驾言兮焉求”,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加重语气。,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微斯人,吾谁与归?”“一言以蔽之。”,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2、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5、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硕鼠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4、“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5、彼且奚适也?逍遥游6、沛公安在?鸿门宴7、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8、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9、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鸿门宴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谓语动词。在文言文中,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1、“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4、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5、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8、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3、惟命是听(成语)4、惟利是图(成语)5、惟马首是瞻冯婉贞6、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7、惟你是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加重语气。4.介词宾语前置。,小结:,宾语前置,知识迁移,1.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例句:何厌之有?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C.忌不自信。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知识迁移,2.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1.用“于”、“受.于.”表被动:,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有标志的被动句,2.用“见”,“见.于.。”表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有标志的被动句,3.用“为”、“为所”表被动,例:(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有标志的被动句,4.用“被”表被动,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无标志的被动句,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被兵势所逼,例: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13题第3小题),参考答案: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B蔺相如者,赵人也。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其人勇士。,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庭中始为篱。C灭六国者六国也。D夫天者,人之始也。,(C),(B),课堂训练,“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C,“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内江师范自考题库及答案
- 家客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治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初级普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咸阳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防洪考试题及答案
- 军用油库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 新中考美术考试题及答案
- 情景交际答题课件
- 2025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复习东北冷涡
- 妊娠期糖尿病药物治疗
- 电池热管理机组知识
- JJG 621-2012 液压千斤顶行业标准
-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标准 农网配电营业工》
- 供电一把手讲安全课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 JBT 6697-2023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电气设备 基本技术规范 (正式版)
-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案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 2012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材
- 技术方案评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