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心理学第二章3-4ppt课件_第1页
美容心理学第二章3-4ppt课件_第2页
美容心理学第二章3-4ppt课件_第3页
美容心理学第二章3-4ppt课件_第4页
美容心理学第二章3-4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容貌形体审美与体像心理,.,2,1、掌握审美意识与美感的概念。2、熟悉容貌审美的特点。3、了解审美与审美关系及审美与健康。,.,3,第一节容貌形体美感,从心理学角度理解,美是指一定事物所具有的对称的、协调的、给人留下想象余地或回味余地的特征。,.,4,.,5,一、人体审美意识与美感(一)审美意识1.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广义的美感。它包括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6,2.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水平有关。审美意识是在人类长期的审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实践造成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7,它的生理基础是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它的心理基础是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它的认识基础则是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现实的感性方式。,.,8,(二)美感广义的“美感”(它包括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则专指审美感受,它是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1.定义即审美感受,它是客观事物的美的属性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接收,通过神经网络把信息输送到大脑所引起的感受。这种感受伴随着主体人的情感因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美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蕴涵着理性的内容,为人类所特有。,.,9,2.美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美感的直觉性审美活动中,当美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人们立即得到了美的感受,事前并没有经过一定的思考推敲,这种在刹那间产生的美的感受,就是美感的直觉性。,.,10,(2)美感愉悦性在审美活动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往往会全身心地沉浸到该事物中去,被深深地感动,从而感到喜悦、惬意、愉快、舒坦、满足,甚至陶醉,这就是美感的愉悦性。它是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11,二、美感的生理基础与健康美感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正性情绪”。美感是一种高级情感活动。当人们在欢乐舒畅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处于平衡状态,血压、呼吸、脉搏、面色均进人生理常态,外貌表现平静、轻松。,.,12,(一)美感的生理学基础,美的形象感觉器官皮层下中枢和植物神经兴奋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容貌美)(主要是视觉)(物理过程转化为生理过程)(机体健康)(良性的生理变化)(生理过程转化为心理过程)美的心境作用于内脏、腺体等获得美的理性认识获得美的感性认识容貌表情的变化,.,13,美感存在时,神经一体液调解系统功能持平衡。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14,第二节美容中的审美与容貌审美心理,一、审美与审美关系(一)审美概述1、审美是指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审美的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它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等范畴。,.,15,2、审美观是人们主观的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评判美丑所持的一贯的、稳定的看法和态度。美是审美观的客观现实基础。,.,16,(二)审美关系审美关系是人们在社会审美交往和审美活动中所发生的一种涉及美丑问题的具有情感倾向的关系。对这个表述,应有两点必要的理解:其一,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二,审美关系具有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来自审美感受。综上所述,审美关系是一个教育影响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活动的交流过程。,.,17,二、美容医学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美容医学审美关系是审美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特定的主体和客体,它是人们在美容医学审美交往和审美活动中发生的一种涉及美丑问题的具有情感倾向的关系。美容医学审美关系首先是一般医学审美关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两方面的关系。,.,18,在医学审美交往和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人际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医务人员与求治者、与病人、与社会人群之间的审美关系另一种是医务人员之间的医学审美关系,他们之间不是单纯的主客体关系。,.,19,医学审美中人与物的关系,是指人与客观医学事物间的关系,即医务人员、病人、社会人群把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医院布局,以及推而广之凡能影响人体健美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作为审美对象,在医学审美活动中出现的关系。,.,20,美容医学中美容医师与求美者建立的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医学审美关系。特殊性在于以容貌形体审美为对象或核心内容,美容医师与求美者共同参与审美过程,并需要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共识。,.,21,(一)美容医学中的审美主体审美主体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审美创造和欣赏的人。只有当主体具有敏感的感知能力,能对客体对象的审美特性做出特殊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意象生成和形象创造能力,这样的主体才能成为审美主体。,.,22,医学审美主体是医务人员、病人、健康人群和第三状态者。这些人都具有审美需要、审美动机、审美意识、审美选择和审美能力。,.,23,美容医学实践的审美主体由美容医师与求美者共同组成,美容医师与求美者的联系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求美者提出容貌审美要求,美容医生做出审美判断,并与求美者沟通,力求达成一致;第二阶段:美容医生根据医患双方达成的审美共识,设计美容方案,实施美容手术;第三阶段:求美者对美容结果的初步判断,得出满意或不满意的结论,美容医师对求美者解释说明。,.,24,(二)审美客体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相对,和审美主体处于审美关系中,能使审美主体产生美的感受,被审美主体欣赏的客观事物。,.,25,抽象地说,美容医学审美客体是美容医学审美处理的对象;具体地说就是求美者的容貌与形体。作为美容医学审美客体的容貌和形体不同于一般的审美对象,它是一个具体而具有特殊性的人的容貌与形体。在美容医生眼里,相对能够较为客观地审视求美者的容貌或形体,但求美者审视自己就不一样了。求美者始终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客体,他们的感觉与美容医生有所不同,这样,美容医生“客观”的判断就不能不受到具体个体不同境遇的影响。,.,26,二、人体审美特点(一)容貌审美的整体性容貌审美的整体性是由人的整体美的根本特征决定的。人的美由内在美(心灵美)和外在形体美两大部分组成。整体美不仅要求各部分之间是美的,而且要求各部分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有机的整体。,.,27,身体的整体和谐1、人体的比例西方的黄金分割法黄金比例1:0.618,正好是人体下肢与上身的比例关系。,.,28,三停五眼,三停指将人面部正面横向分为上中下三个等分,即上中下三停,从发际至眉线为一停、眉线至鼻底为一停、鼻底至颏底线为一停。,.,29,五眼是指将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五等分,以一个眼长为一单位,即两眼之间距离为一个眼的距离,从外眼角垂线至外耳孔垂线之间为一个眼的距离,整个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五个眼之距离。,.,30,(二)容貌审美的社会性容貌审美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体审美标准的差异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容貌审美的社会性。其次,从审美价值观来看,一个人的审美价值的高低,会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31,60年代,.,32,七十年代,.,33,80年代的“红裙子”,.,34,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全国的女孩子夏天都流行穿红裙子,冬天都流行穿一身红羽绒服。,.,35,8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36,大连1991年流行的超短裙风韵独具。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短裙出现,加上“迷你”两字,曾经被部分保守媒介视为洪水猛兽。,.,37,1994年夏日,成都的姑娘们身着长裙走在大街上。当年,姑娘们的这种装扮曾被认为具有大胆、奔放、俏皮的特色。,.,38,2005年4月5日,两名身着夏装的女青年走在山东济南市泉城广场上。,.,39,2008年7月,两位女孩走在上海街头,.,40,2009年秋季服装,.,41,.,42,.,43,(三)容貌审美的差异性审美差异是指同一审美对象,可以使不同的审美主体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而同一审美主体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审美对象,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44,容貌审美差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1容貌审美差异是个体审美能力不同造成的差异容貌审美也是审美的组成部分,也有审美能力高低之分。2容貌审美差异是时代变化带来的差异此外,不同的地区和民族都有各自的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以此为基础,人体容貌审美情趣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45,3容貌的可变性带来的审美差异容貌审美不仅仅是审美主体对他人容貌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对自身容貌形体的看法。,.,46,(四)容貌审美的个性化容貌审美具有个性化的基本特点。所谓审美个性指个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独特性,即审美感受的差异性。容貌审美个性具有积极的审美价值,是造就丰富多彩人世间生活的前提。,.,47,莫奈日出.印象,勒拉弗尔多雾的早晨,海水呈橙黄或淡紫,天空是微红的色块,水波是长短、厚薄不一的笔触。,.,48,塞尚圣维克多山,.,49,凡高星月夜,十一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近景的柏树象撕裂燃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这是凡高幻想的夜空,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返回,.,50,凡.高向日葵,“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他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返回,.,51,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三角形构图的制高点是这位象征自由的女性形象。她左手握枪,右手高擎三色旗,正转身号召民众向君主专制王朝冲去。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烈、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52,加莱义民,返回,.,53,林肯的头像,又名靠窗的加拉,.,54,旋转的加拉肖像,返回,.,55,呼号,一个面容近于骷髅的人,双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条看不到头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狂喊。红、蓝、绿和褚石的色彩组成流动的河水和天空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不安感,象征了世纪末人们的彷徨心理。蒙克从1893年开始创作组画生命,表现世纪末人们的忧虑和恐惧。这是其中最富盛名的一幅。,返回,.,56,沉鱼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落雁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57,闭月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禅比月亮还漂亮,称为“闭月”。羞花传说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也许是含羞草,也许是别的原因,花瓣收缩,花叶垂下。被宫女看见,就说杨贵妃与花儿比美,花儿都羞得低下了头。,.,58,第三节体像与美容医学,一、体像的概念体像也称身体意象、自像、身像等,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心理感受,是对自己身体的姿态和感觉的总和,简而言之,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所给予以美丑、强弱等主观评价。,.,59,二、体像与美容医学(一)重塑体像:美容医学的目的(二)体像困扰:美容者的特征(三)体像纠正:美容医学的手段,.,60,第四节体像知觉与自我体像的形成,一、知觉与身体知觉(一)身体知觉与知觉对象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包括个人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与体像有关的身体知觉包括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61,(二)体像与社会知觉Rothbart等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A与B两组大学生看一个德国中年人的照片,并得出印象的评价。结果两组的结论截然相反。实验设计,首先给照片的人定性。对A组同学说他是当年希特勒手下集团盖世太保的首脑人物之一,在二次大战中杀害许多犹太人。对B组同学说,此人是反纳粹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挽救过上万犹太人的生命。分别让两组学生按照照片上人物,表达他们的印象。,.,62,二、自我体像的形成和发展,(一)自我与体像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有一项研究,心理学家要求156名学生针对“我是谁”这个问题在6-7分钟写出15个不同答案。然后对这些答案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揭示被试者的自我描述的实际内容。外表是较常见描述的内容(36%)。,.,63,我们根据奥尔波特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1、对躯体的“我”的意识(1岁)2、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2岁)3、对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4、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岁)5、自我意象的形成(4-6岁)6、理性运用着的自我形成(6-12岁)7、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8、作为理解者的自我形成(成年),.,64,(二)性与体像焦虑,当某个青年对以第二性征为重点的体像不认可,而且很难将其改变时,就会出现烦恼和焦虑。如个子矮;乳房太大会太小;身上多毛;肥胖;阴茎太小;,.,65,第五节消极体像、病态体像与错觉,(一)消极体像的含义从个体心理发展及导致的结果来看,体像可分为积极的体像和消极的体像。前者是有利于自我肯定、自我接受的体像,后者是不利于自我接受、自我肯定的体像。,.,66,(二)消极体像的种类1、体像藐视2、体像变形3、体像障碍4、躯体变形障碍,.,67,1、体像蔑视是一种慢性的心理困难或失调,是对自身容貌形体否定评价的结果,并以一系列贬低自我为表现的心理困难。2、体像变形是指个体对其身体的知觉明显不同于他们真实的身体形象。,.,68,3、体像障碍是指个体对自身躯体形态的歪曲认知。4、躯体变形障碍是指在客观上躯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者有极其轻微的缺陷,但其主观想象具有奇特的丑陋而产生的极为痛苦的心理病症。,.,69,二、错觉概述,(一)错觉的含义错觉是对感受的客体,或刺激物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的事实经验。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的知觉。体像也是一种知觉,因此形成错觉的原理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