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_第1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_第2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_第3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_第4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辨识8.10.1总则a.(1)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2)辩识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b.(1)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3)对危险源进行建档,重大危险源单独建档管理。8.10.2职责a. 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b.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c.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并报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司备案d. 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8.10.3管理要求a.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b.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防范措施。c.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应急措施。d.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f.每年12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修订下一年度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e.针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及时传达到全体职工。8.10.4相关文件/记录a.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61-2009)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产过程process 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3.2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人的因素personal factors 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物的因素material factors 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5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s 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6管理因素management factors 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4分类原则和代码结构 本标准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本标准的代码为层次码,用6位数字表示,共分四层第一、二层分别用一位数字表示大类、中类;第三、四层分别用二位数字表示小类、细类。代码结构见图1。GB/T 13861-2009表1(续)细类小类大类中类图1代码结构5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见表1.代码名称说明111110111010111010211010311019911021103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指伤、病期110411040111040211040311049911051105011105121105991199121201120101120W2120199120212020112020212029912031299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 包括脱岗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GB/T 13861-2009 代码 名 露 说 明2212101210101210102210103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 抗倾覆、抗位移能力不够包括重心过高、底座不稳定、支承不正确 指密封件、密封介质、设备辅件、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缺陷以及磨损、变形、气蚀等造成的密封不良指设备、设施表面的尖角利棱和不应有的凹凸部分等指人员易触及的运动件指结构、尺寸、形状、位置、操纵力不合理及操纵器失灵、损坏等210104210105210106210107密封不良耐腐蚀性差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2101082101092101102101112101992l022l0201210202210203210204210205210299指防护装置、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护装置、设施、防护用品损坏、失效、失灵等指防护装置、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使用不当。不包括防护距离不够包括矿井、建筑施工支护不符合要求指设备布置、机械、电气、防火、防爆等安全距离不够和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等指人员易触及的裸露带电部位210321030121030221030321030421039921042104012104022104032104992105210501210502210503210599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电伤害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振动危害机械性震动电磁性震动流体动力性震动其他振动危害GB/T 13861-2009表1(续) 代码 名 嚣 说 明21062107210701210702210703210704210705210706210821080121080221080321080421080521080621080721089921092110211001211002211003211099Zlll21110121110221110321119921122112012112022112032112042112052112992113211301211302211303211304 电离辐射 车电离辐射 紫外辐射 激光辐射 微波辐射 超高频辐射 高频电磁场 工频电场 运动物伤害 抛射物 飞溅物 坠落物 反弹物 土、岩滑动 料堆(垛)滑动 气流卷动 其他运动物伤害 明火 高温物质高温气体 高温液体 高温固体 其他高温物质 低温物质 低温气体 低温液体 低温固体 其他低温物质 信号缺陷 无信号设施 信号选用不当 信号位置不当 信号不清 信号显示不准 其他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无标志 标志不清晰 标志不规范 标志选用不当 包括X射线、射线、a粒子、粒子、中子、质子、高能电子柬等 指应设信号设施处无信号,如无紧急擞离信号等 指信号量不足,如响度、亮度、对比度、信号维持时间不够等 包括信号显示错误、显示滞后或超前等GB/T 13861-2009表1(续) 代码 名 称 说 晴2113052113992114219922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22082209229923230123010123010223010323019923022303230423993313101310231033104310531063107310831093110 标志位置缺陷 其他标志缺陷 有害光照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粉坐与气溶胶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细菌 病毒 真菌 其他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地面滑 室内作业场所狭窄 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室内地面不平 室内梯架缺陷 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 房屋基础下沉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采光照明不良 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 依据GB13690中的规定 包括室内、室外、地上、地下(如隧道、矿井)、水上水下等作业(施工)环境 指室内地面、通道、楼梯被任何液体、熔融物质润湿,结冰或有其他易滑物等 包括楼梯、酐择、电袖拂和话动梯槊,以厦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罔等 包括电梯井,修车坑、门窗开口、检修孔、孔洞、排水沟等 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指照度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照明等GB/T 13861-2009表1(续) 代码 名 称 说 明311131123113311431993232013202320332043ZOS32063ZD73208320932103211321232133214321532163217329933330133023303330433053306330733083399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室内给、排水不良 室内涌水 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恶劣气候与环境 作业场地和变通设施湿滑 作业场地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作业场地不平 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 地面开口缺陷 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 门和围栏缺陷 作业场地基础下沉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 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 作业场地光照不良 作业场地空气不良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作业场地涌水 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隧道矿井顶面缺陷 隧道/矿井正面或侧璧缺陷 隧道矿井地面缺陷 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 地下火 冲击地压 地下水 水下作业供氧不当 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指自然通风差、无强制通风、风量不足或气流过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包括风,极端的温度、雷电、大雾、冰雹、暴雨雪、洪水、浪涌、泥石流、地震、海啸等 包括铺设好的地面区域、阶梯、通道、道路,小路等被任何液体、熔融物质润湿,冰雪覆盖或有其他易滑物等 包括不平坦的地面和路面,有铺设的、未铺设的、草地、小鹅卵石或碎石地面和路面 包括连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 包括升降梯井、修车坑、水构、水渠等 包括建筑中或拆除中的墙壁、桥粱、建筑物;筒仓、固定式粮仓、固定的槽罐和容器;屋顶、塔楼等 包括大门、栅栏、畜栏和铁丝网等 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指光照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光照等 指自然通风差或气流过大、作业场地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不包括以上室内室外作业环境已列出的有害因素 包括通风差或气流过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指井巷(采场)周围的岩体(如煤体)等物质在外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能,当力学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瞬间释放,将岩体、气体、液体急剧、猛烈抛(喷)出造成严重破坏的一种井下动力现象裹1(续)GB/T 13861-2009 代码 名 称 说 明39390139023999441424343014302430343044399444549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强迫体位 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 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管理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来落实 操作规程不规范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培训制度不完善 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指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或作业位置不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而易引起作业人员疲劳、劳损或事故的一种作业姿势 显示有两种以上作业环境致害因素且不能分清主次的情况 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 包括隐患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制度不健全 包括职业健康体检及其档案管理等不完善b.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19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32 单元 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36 生产场所 work 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 store 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4 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a)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b) 易燃物质名称临界量见表2。表2 易燃物质名称临界量 c)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3。表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d)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4。表4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422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4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测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431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43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c.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三条 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第四条 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第五条 单位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申报登记范围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公司备案。第六条 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数据库、档案库和定期报告制度,实现自身重大危险源的简易辨识与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初次评估。第三章 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第七条 单位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第八条 单位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第九条 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第十条 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第十一条 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 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第十二条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三条 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应当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销。第十四条 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一)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二)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三)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四)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第十五条 公司及所属企业的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十七条 各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第十八条 各单位在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治理整顿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的立项、监控、整改、审核、销项工作制度。第二十条 对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经评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二十一条 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概况;(二) 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三) 危险辩识与评价;(四)应急设备与设施;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每年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或模拟演练。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d.附表一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表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表 记录编号:LYJY-YS-2013-单位: 序号危险源类型生产(工作)部位主要活动危险源及其风险危险等级(级)备注参与辨识人员: 辨识时间: 年 月 日e. 附表二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记录编号:LYJY-YS-2013-危险有害因素名称存在部位可能引起的危害应对措施参与辨识人员: 辨识时间: 年 月 日f.附表三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危险源存在部位存贮量临界值可能引起的危害应对措施参与辨识人员: 辨识时间: 年 月 日g.附表四 危险源安全告知书 危险、有害因素告知书危险、有害因素名称: 危险、有害因素地点: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危害: 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应急措施: 告知人(签字): 被告知人(签字): 告知时间: 年 月 日h.附表五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登记表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登记表 单位名称地 址危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