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306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异丙醇》这一标准文件,旨在规范异丙醇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安全可靠,保护消费者健康。该标准具体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以化学合成或发酵方式制得的异丙醇,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时的质量规格要求。

  2. 术语和定义:对“异丙醇”进行明确界定,指结构简式为C3H8O的有机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有的气味,可溶于水、醇和其他多种有机溶剂。

  3. 技术要求:规定了异丙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应满足的纯度、杂质含量(如水分、酸度、碱度、醛类、酮类等)的具体限量指标,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入有害物质,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4.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气相色谱法等科学手段检测异丙醇的纯度及各项杂质含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5.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的要求,包括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合格判定准则等,以保证每批次异丙醇的质量符合标准。

  6. 标签、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产品外包装需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商信息等内容,并对包装材料、运输条件及贮存环境提出具体要求,以防污染和变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04-29 颁布
  • 2014-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306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异丙醇_第1页
GB306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异丙醇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306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异丙醇-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06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异丙醇20140429发布20141101实施GB30611201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异丙醇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烯或丙酮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异丙醇。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分子式C3H8O22结构式23相对分子质量6010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技术要求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无色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比色管中,在自然光线下,目视观察其色泽和状态状态透明液体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异丙醇含量,W/995GB/T78142008中44其他醇、醚及挥发性杂质的总量,W/单一挥发性杂质的含量,W/0501GB/T78142008中44水分,W/02GB50093中卡尔费休容量法酸度以乙酸计,W/0002附录A中A4沸程/10(包含823)GB/T7534蒸发残渣/(MG/100ML)2GB/T63242铅PB/(MG/KG)1GB500912GB3061120142附录A检验方法A1警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A2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GB/T60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除另有说明外,均为水溶液。A3鉴别试验A3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其他有机溶剂。A32折光率按GB/T614的规定进行测定。折光率N(20,D)应为13771380。A33相对密度按GB/T50092的规定进行测定。相对密度2020D应为07840788。A4酸度的测定A41试剂和材料A41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1MOL/L。A412酚酞指示液10G/L。A42分析步骤向100ML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刚出现,并保持30S不变,然后加50ML(约39G)试样,混合。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