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烃的衍生物期中复习,松门中学张海亮,、快速浏览(3分钟)烃的衍生物知识要点课本P174一、二、三,、常见题型,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机物反应的主要类型,卤代烃、组成和结构分子式为C5H7Cl的有机物,下列不确切的是A.分子中只有双键B.分子中可能有双键C.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三键D.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环,答案:A,卤代烃、高分子不粘锅的内壁有一薄层为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饭菜时不易粘锅、烧焦。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四氟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B.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不饱和烃C.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是76%D.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动性较小,答案:CD,酯类、卤代烃、同分异构一溴代烃A经水解后再氧化得到有机物B,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经水解得到有机物C,B和C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D,则D可能是A(CH3)2CHCOOC(CH3)3B(CH3)2CHCOOCH2CH(CH3)2C(CH3)2CHCOOCH(CH3)CH2CH3DCH3(CH2)2COOCH2(CH2)2CH3,答案:AC,卤代烃、有机反应下列有机化学反应一定没有副反应发生的是A2溴丁烷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B乙醇、浓H2SO4、NaBr晶体混和共热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乙烯使溴水褪色,分析思路2溴丁烷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主要产物是2丁烯副产物是1丁烯;C2H5OH和浓H2SO4、NaBr共热可能生成的副产物有乙烯、乙醚等;乙烯通入溴水中除生成CH2BrCH2Br外,还可能生成CH2BrCH2OH,答案:C,卤代烃、生活社会、臭氧、过氧化氢在消毒家族中,臭氧和过氧乙酸的贡献并驾齐驱O3可以看成是一个O2携带一个O原子,其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杀灭病毒,反应后放出无污染的O2,下列关于O3错误的是A是一种广谱消毒剂B使用时浓度大小对人体无害CO3遇氟氯烷烃可分解D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B,答案:D,卤代烃、有机推断某有机物甲经水解可得乙,乙在一定条件下经氧化后可得丙,1mol丙和2mol甲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l2)。由此推断有机物丙的结构简式为AClCH2CHOBHOCH2CH2OHCClCH2COOHDHOOCCOOH,答案:D,醇类、分离提纯,要除去溴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乙醇杂质,简单可行的方法是A.用点火燃烧的方法使乙醇燃烧除去。B.加入HBr,使乙醇转化为溴乙烷。C.加入浓硫酸,加热到170使乙醇变为乙烯逸出。D.加入水,振荡静置后去掉水层,重复若干次。,答案:D,答案:B,醇类质量相等的下列各有机物:(1)甲醇,(2)乙醇、(3)乙二醇,(4)甘油。在浓硫酸催化和加热条件下。跟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消耗乙酸由少至多的正确顺序是A.(1)(2)(3)(4)B.(2)(1)(3)(4)C.(4)(3)(2)(1)D.(4)(3)(1)(2),答案:B,ag的铜丝约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的某种物质中发生反应,铜丝变红且反应后铜丝质量仍为ag,则该物质是A稀H2SO4BC2H5OHCCuSO4溶液DNaOH溶液,答案:B,解题思路C2H5SH与C3H7SH互为同系物,含碳越多,沸点越高,因此C3H7SH的沸点比C2H5SH高,A错;根据命题信息,硫醇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而乙醇无此性质,可见C2H5SH的还原性比C2H5OH强,B正确;由于非金属性OS,所以SH键的极性小于OH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C2H5SH的水溶性应小于C2H5OH,C错;由于硫醇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表明它显弱酸性,而乙醇无酸性,故D也正确。,答案:BD,酚类、基本操作下列溶液中,在空气里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放的是A.石炭酸B.氢硫酸C.硝酸银溶液D.醋酸,答案:D,基本操作、酚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B称量NaOH固体时,把NaOH固体放在有滤纸的托盘上称量C苯酚沾在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擦洗D用水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答案:C,答案:AC,酚类、物质检验可用来鉴别苯酚溶液、乙酸乙酯、乙苯、庚烯的一组试剂是A银氨溶液、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D氯化铁溶液、溴水,答案:C,有机实验、酚类在烧杯中放入5g苯酚,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其溶液5mL放于试管中,再滴入浓溴水两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产生白色沉淀B无沉淀产生C溶液分层D溶液变淡黄色,答案:B,白黎芦醇,答案:D,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分析思路据题意,在与Br2反应时应分为两种情况,与连有OH的苯环发生取代反应,以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原理加以类比,取代在苯中剩余的位置,与右侧六元环中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因而最多有3molBr2可与1mol七叶树内酯发生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得产物对应于羧酸和酚类,应都能继续与碱反应,因而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4mol。,答案:C,酚类、有机性质对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B能发生碱性水解反应,1摩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掉8摩NaOHC与稀H2SO4共热,生成2种有机物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2O9,答案:CD,有机性质、酚类、酯类化学家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双香豆素,结构简式如图。1mol双香豆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A2molB4molC6molD8mol,答案:B,有机性质、酚类、醛类香兰素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有宜人的气味,存在于香草、安息香和香茅油中,是制作巧克力的辅助原料。下列关于香兰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香兰素的分子式是C8H8O3B它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C它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答案:D,酚类、有机性质从中草药茵陈蒿中可提取出一种利胆有效成分对羟基苯乙酮,推测该药物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能跟浓溴水反应C能跟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在催化剂存在时能还原生成醇类物质,答案:C,酚类、有机性质2005年2月,我国政府就含有添加“苏丹红一号”色素的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发出警告,并全面清剿苏丹红。“苏丹红一号”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苏丹红一号”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6H12N2O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能与FeCl3溶液作用,溶液呈紫色D.因苏丹红一号中含有酚羟基,故可被空气氧化产生醛基,答案:D,同分异构、酚类、,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D,分析思路考虑醚、醇、酚三类。,有机性质、酯类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消炎、镇痛药物,它是一种有机弱酸,其结构简式为易溶于水,能和碱反应。当1mol阿司匹林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需氢氧化钠A2molB3molC4molD5mol,答案:B,组成和结构、醛类已知甲醛分子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答案:B,醛类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于它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B.能与氢气充分反应生成1丙醇C.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答案:C,答案:AC,答案:B,X的结构简式为,X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取代B消去C酯化D水解E加聚,答案:D,答案:CD,酸类、组成和结构新兴的大脑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密切关系,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被称作“脑黄金”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含有六个碳碳双键,学名二十六碳六烯酸,它的分子组成应是A.C25H5COOHB.C25H39COOHC.C26H41COOHD.C26H47COOH,答案:B,酸类、组成和结构、有机性质有甲基、苯基、羟基、羧基四种基团,在它们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1)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的是_(用结构简式表示,下同)。(2)能与溴水反应的是_。(3)催化氧化后产物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是_。(4)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是_。(5)不同情况下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两种盐的是_。,CH3OH,酸类、有机实验如果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g无水乙酸钠,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饱和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加热,当观察到试管乙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加热。试回答:(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3)该实验用到的球形管除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4)试管乙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液体分层,制乙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利于分层、除去酯中杂质,防止倒吸,有机实验、综合实验、酯类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在制备乙烯的实验中,为了防止反应过于激烈,加热时应使温度缓慢上升至170B、分别向三支盛有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水,并在水浴中加热,乙酸乙酯香味散失的速度按氢氧化钠、水、稀硫酸的顺序依次减慢C、将溴乙烷滴入NaOH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再加入AgNO3溶液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D、向苯酚钠稀溶液中,不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溶液最终呈浑浊,答案:D,高分子、酯类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污染现象。最近研制的一种新型材料能代替聚苯乙烯,它是由乳酸聚合而成的,这种材料可以在乳酸菌作用下完全降解。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B聚乳酸的聚合方式与聚苯乙烯相似C聚乳酸的单体为D聚乳酸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缩聚反应,答案:CD,酯类、有机性质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甲酸甲酯B.蔗糖C.葡萄糖D.麦芽糖,解题思路蔗糖不显还原性;蔗糖发生水解反应能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其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甲酸甲酯、麦芽糖均能水解,且分子中均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AD,有机反应、酯类有机物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所连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某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式中标有*号的碳为手性碳原子),欲使其保持光学活性,发生以下哪种反应,该有机物仍一定具有光学活性A.消去反应B.水解反应C.银镜反应D.酯化反应,答案:C,则A、B、C、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B,C,D。,酯类、有机推断,现有分子式均为C3H6O2的四种有机物A、B、C、D,且分子中均含甲基,把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之,其实验记录如下:,CH3COOCH3,CH3CH2COOH,CH3CHOHCHO,HCOOCH2CH3,有机性质、酯类维生素C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其结构式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B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C维生素C可发生水解反应D维生不C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答案:D,酯类、有机概念结构“对氨基苯甲酸丁酯”是防晒霜中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下列关于“牟氨基苯甲酸丁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有机物分类看,它可属于“氨基酸类”、“酯类”、“芳香烃类”B它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苛性钠溶液反应C甲酸丁酯基(COOC4H9)有3种不同结构D它的分子式为C11H15NO2,答案:D,酯类、有机推断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分别与CH3CH2OH或CH3COOH反应;在特定温度及浓硫酸存在下,能生成一种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在特定温度及浓硫酸存在下,还能生成一种分式为C5H8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则C5H10O3的结构简式为AHOCH2CH2COOCH2CH3BHOCH2CH2CH2CH2COOHCCH3CH2CH(OH)CH2COOHDCH3CH(OH)CH2CH2COOH,答案:D,同分异构、有机性质、酰胺、酯类,已知有机化合物,在适宜条件下完全水解。(1)该有机物完全水解后得到4种产物,它们的结构简式是:、。(2)上述水解产物中,分子量最大的有机物有不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含有苯环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每一类别只需写一种代表物):,CH3COOH,CH3CH2COOH,(2),酯类、有机推断某有机物X(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其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1mol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气体;在有浓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X与醇或羧酸均反应生成有香味的产物;X在一定条件下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根据上述信息,对X的结构判断正确的是AX中含有碳碳双键BX中含有三个羟基和一个COORCX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两个羟基DX中含有两个羧基和一个羟基,答案:D,糖类油脂蛋白质期中复习,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致使一年内产生的CO2达200亿吨,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这些CO2转化成淀粉,其转化率为25,则每年生成的淀粉接近于(单位:亿吨。)A15B30C50D100,糖类3.42克蔗糖与3.24克淀粉混和并完全水解,若共生成m克葡萄糖和n克果糖,则mn为A13B15C51D31,答案:D,解题思路依光合作用6nCO2十5nH20(C6H10O5)n十6nO,x=30.68亿吨,答案:B,6nC02(C6H10O5)n,6n44162n,20025%x,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A蔗糖B葡萄糖C丙酸丙酯D丙酸乙酯E.乙酸丙酯,答案:AE,油脂、糖类、蛋白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C,油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成硬化油,答案:C,分离提纯、油脂、胶体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胶体溶液(葡萄糖):渗析B乙醇(乙酸):加KOH溶液,分液C甲醛溶液(甲酸):加NaOH溶液,蒸馏D肥皂液(甘油):加食盐搅拌,盐析,过滤,答案:B,下列实验采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盐析的方法提纯某些蛋白质B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液中的ClC用盐析后过滤的方法从油脂皂化混合物中分离出肥皂D用加热升华的方法除去高锰酸钾晶体中少量的碘,答案:D,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1)能透过半透膜;(2)加入浓(NH4)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入大量的水后沉淀消失;(3)重金属盐能使其凝固;所以会使人中毒;(4)水解后直接得氨基酸;A.(1)(2);B.(2)(3);C.(3)(4);D.(4)。,答案:B,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A.滴加浓硝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D.火焰上灼烧,解题思路蚕丝是蛋白质,而人造丝属于人造纤维,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有些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存在)跟浓HNO3作用时呈黄色。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用灼烧法鉴别纺织品的成分既简便、又实用。,答案:D,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是浓硝酸福尔马林硝酸银硫酸铵硫酸铜苯酚乙醇A.B.C.C.D.,答案:C,吗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可用下图表示。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2H25ClN5O2B该物质具有碱性,能与酸反应C该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答案:AC,脑白金中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脑白金主要成分的推断错误的是A、其分子式是C13H16N2O2;B、它能水解得到乙酸;C、该物质是苯的同系物;D、该物质属于蛋白质,答案:CD,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盐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质再难溶于水B蛋白质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蛋白质溶液中的蛋白质能透过半透膜D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都是一氨基酸,答案:D,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A纤维素、脂肪B蛋白质、高级烃C淀粉、油脂D蛋白质、硬化油,答案:B,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苯酚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洗涤B一定条件下,稻草可制得葡萄糖或酒精C氯化汞(HgCl2)的稀溶液不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因为它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D氟利昂(CF2Cl2)或氮氧化物(NOx)气体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答案:B,合成材料期中复习,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B.一般比同质量金属强度大C.均不耐热,受热后会熔化改变原有状态D.大多数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抗酸碱性能强,答案:C,当前,我国极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材料,答案:C,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蛋白质C.尼龙D.纤维素,答案:C,“喷水溶液法”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cm50cm处形成一个厚0.50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C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它没有固定熔沸点,答案:B,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答案:C,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叶绿素的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C叶绿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答案: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传感膜和热电膜均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产品B传感膜能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C热电膜能将热能转换成化学能D热电膜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答案:C,高分子分离膜可以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将物质分离,下列应用不属于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的是A分离工业废水,回收废液中有用成分B食品工业中,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和酿酒C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D海水的淡化,答案: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含有一些添加剂C.用木材等经过加工制成的粘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的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答案:C,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光导纤维塑料合成氨高温结构陶瓷合成纤维涂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橡胶黏合剂硅酸盐材料ABCD,答案:A,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尼龙C油脂D纤维素,答案:D,胶体期中复习,对于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B能发生水解反应,1mol该有机物能与8mol的NaOH反应C与稀硫酸共热能生成两种有机物D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14H10O9,答案:C,(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2)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条件)为:。(3)反应的类型属反应,反应属于反应。(4)反应的方程式(反应条件不要写,要配平)为:。(5)在合成路线中,设计第步反应的目的是:,有机合成、酚类工业上可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一种常用的化妆品防霉剂),其生产过程如下图(反应条件未全部注明)所示:,取代,氧化,因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故在反应中先将OH转化为OCH3,第步反应完成后再将OCH3重新变成OH,酚类、有机合成有一种名为菲那西汀的药物,其基本合成路线如下:,则:(1)反应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2)反应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材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成本与供应链报告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回收再生材料品质验证与车企认证标准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隔膜干法工艺技术突破与产能规划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路线与经济价值测算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布局与经济性测算及政策补贴影响研究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布局优化与退役量预测模型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创新与政策建议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经济性比较与闭环商业生态构建研究报告
- 机床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创新与政策补贴效益评估报告
- 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说课-比赛课件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含音标)
- 凝结水泵解体检修课件
- TDTG提升机说明书
- 度基本公卫工作整改台账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 公务员第二批
- 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全文及解读
- 阳宅风水培训讲义课件
-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晶体学基础课件
- 【VIP专享】第1模块-立业德为先(塘栖成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