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的基础与临床应用_第1页
CRRT的基础与临床应用_第2页
CRRT的基础与临床应用_第3页
CRRT的基础与临床应用_第4页
CRRT的基础与临床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RRT的基础与临床应用,主要内容一、CRRT的基础CRRT的概念CRRT的基本原理CRRT的特点与常用模式二、CRRT的临床应用CRRT的适应证CRRT设备选择CRRT时血管通路的建立CRRT的置换液配置CRRT治疗剂量和血流速CRRT的抗凝,一、CRRT的基础,1.CRRT的发展史,CRRT的概念,1960年,Scribner等人提出CRRT。1977年,Kramer等人将CRRT应用于临床。1979年,Bischoff和Doehr应用CVVH治疗心脏手术后ARF患者。1995年,第一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在圣地亚哥召开。,Kramer首次描述的CAVH(1977),肝素泵,超滤液,动脉,静脉,2.CRRT的定义CRRT=Continuous连续性,Renal肾脏,Replacement替代,Therapy治疗。“Anyextracorporealbloodpurificationtherapyintendedtosubstituteforimpairedrenalfunctionoveranextendedperiodoftimeandappliedfororaimedatbeingappliedfor24hours/day.”“旨在代替长时间受损的肾功能而进行的任何体外血液净化治疗,这种治疗应该24小时/日持续进行。”,BellomoR.,RoncoC.,MehtaR,Nomenclaturefor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ies,AJKD,Vol28,No.5,Suppl3,ovember1996,溶质转运机理,扩散/弥散作用Diffusion对流作用Convection吸附作用Adsorption,溶液转运机理,超滤作用Ultrafiltration,CRRT的基本原理,溶质移动:从较高浓度区域扩散/移动到较低浓度区域,扩散/弥散作用,溶质随水流移动,产生“溶剂拖移”,对流作用,滤器的结构,bloodout,dialysatein,dialysateout,膜外:废液膜内:血液,横断面,纤维中空膜,bloodin,BakerAndrew,RichardGreen.RENALREPLACEMENTTHERAPYINCRITICALCAR.Anaesthesiatutorialoftheweek194,2010,8,30.,吸附作用,有些膜材料带有吸附特性:(例如AN69膜)发生在膜表面的吸附如果分子能通过膜表皮,更大规模的吸附发生在膜的深层,分子粘附在膜的表面或深层,超滤作用,因压力梯度差做成的液体移动,CRRT的特点与常用模式,上世纪70年代末,RRT主要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近30年来RRT已用于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如严重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等)、脓毒血症、中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的救治。另外,对重症患者并发的特殊情况,如严重电解质紊乱、过高热等,RRT也能显示良好疗效。,IRRT(intermittentrenalreplacementtherapy)即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指单次治疗持续时间6.5mmol/L)重度酸中毒(PH2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的患者。阿加曲班(Argatroban)作为抗凝药物,采用前稀释,首剂量0.050.1mg/kg,追加剂量0.030.05mg/h/kg,CRRT结束前20分钟停止追加。局部枸橼酸钠抗凝:首先选择无钙、无碱、低钠的置换液,依据血流量调整枸橼酸钠输入剂量。监测体外循环静脉端离子钙水平,理想范围是0.250.35mmol/L。,抗凝方案(3)无抗凝策略:CRRT前给与4mg/dL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管路和滤器灌注20分钟后,500ml生理盐水冲洗;CRRT过程中不用抗凝剂,当无肝素抗凝时滤器寿命过短(24h),应当考虑给予抗凝治疗。肝素和鱼精蛋白局部抗凝:动脉端给予肝素,静脉端给予鱼精蛋白,比例为1:1,监测体外和体内ACT变化。,除了上面所讲的一些CRRT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外,还涉及到CRRT常见报警原因与处理、CRRT的护理要点、CRRT装置的连接与保养、CRRT治疗时药物的应用等等。,病例一:患者男性,29岁,因意识不清1天入院。于入院前1天由路人发现该患倒在路边,意识不清,被送至我院急诊。经反复追问家属病史,患者因赌气后离家出走,曾较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当时气温在31-33oC,同时持续约24h未饮食饮水。在急诊就诊时体温达到40oC,抽搐,表现为双眼向左侧凝视,四肢无力伴有意识障碍,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后次日患者可睁眼,但无言语及运动反应,结合头部CT表现临床诊断为“脑梗塞”,给予改善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达40余次/分,血气分析检测报告氧分压下降,pH7.24,pCO222mmHg,pO255mmHg。少尿、尿色明显加深呈浓茶色伴生化检测血肌酐明显升高,考虑不除外多脏器功能衰竭可能,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ICU。既往抑郁症病史3年,曾于市心理卫生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间断口服抗精神类药物(具体不详)2年,近3个月已停用药物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吸烟史、外伤史。,入ICU科后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醒,体温38.2C,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min,血压160/120mmHg,血氧饱和度92%(面罩氧流量7L/min)。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右肺听诊呼吸音较弱,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红肿及外伤,四肢肢体无力,肌力为0-1级。实验室检查:血肌红蛋白1438ng/ml、尿素氮38.2mmol/L、肌酐777.2umol/L、肌钙蛋白3.34ng/ml、肌酸激酶453040U/L、血生化示血钾7.18mmol/L、白细胞19.9109/L,NE%0.89,血小板56109/L。尿肌红蛋白2865ng/ml,血液滤过废液中肌红蛋白2683ng/ml。,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大小正常,FS:23%,EF:40%,室间隔搏动幅度减弱,心包腔微量积液。肾脏超声:左肾108mm50mm,右肾10952mm,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肾内结构不清晰,提示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头部MRI:桥脑、左侧小脑半球,右侧顶叶可见斑点状、斑片状、片状异常信号,T1W1呈稍低信号,T2W1呈稍高信号,Dark-fluid像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居中,考虑急性脑梗塞可能性大。,临床诊断: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脑梗塞,治疗:患者转入ICU后给予吸氧、抗感染、多脏器保护、清除炎症介质及内毒素、营养支持等治疗。并于入ICU当天即开始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经血液滤过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明显降低,患者血液滤过废液颜色和尿色均呈浓茶样改变。入院第2天下午再次出现意识不清,复查头部CT后提示小脑梗塞部位内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约1.81.7cm,CT值52HU,考虑出血。,继续给予体外抗凝(肝素和鱼精蛋白)血液滤过治疗,患者一直无尿,意识逐渐转清,肌力逐渐恢复,双上肢III级,双下肢I级。血液滤过治疗13天后因家属表示经济支付能力有限,考虑到患者一般状态较好,仍无尿,停止血液滤过转至肾病内科行血液透析治疗,隔日一次。患者入院第28天尿量逐渐升至1000ml,停止血液透析治疗,入院第35天尿量增加至2200ml,肾脏功能逐渐恢复,好转出院,出院时四肢肌力上肢3级,下肢2级,未完全恢复。,入院第2天头部CT显示小脑梗塞部位内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约1.81.7cm,CT值52HU,考虑出血。,入院第21天头部CT提示出血已基本吸收。,总结,CRRT是现代危重病领域内的重大进展,与传统的IHD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特别适合于ICU中的危重病人。CRRT的最大优点是可用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CRRT应用范围已经从肾脏疾病扩大到多器官障碍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症、肝性脑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