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INGELVA避雷针相关资料_第1页
意大利INGELVA避雷针相关资料_第2页
意大利INGELVA避雷针相关资料_第3页
意大利INGELVA避雷针相关资料_第4页
意大利INGELVA避雷针相关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5/20,1,意大利INGELVA避雷装置设备说明,上海双鼎电业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河南南路1009弄16号201室电话:021-6378711163760001传真2020/5/20,2,前言,INGELVA:挑战雷电避雷技术的新篇章,2020/5/20,3,INGELVA:挑战雷电,意大利瓦雷泽-尹吉尔瓦避雷器公司INGELVAPARAFULMINI是全球首家资助波纳蒂安迪帕托ANTIMPATTO避雷设备的开发、研究和推广使用的企业。经多年研究和试验,尹吉尔瓦公司INGELVA已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意大利避雷学会I.S.F.标准的避雷设备。以安迪帕托ANTIMPATTO命名的,标有商标的LRS系统是尹吉尔瓦公司的独家产品。公司的技术中心直接向遍布全球的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服务供不应求。波纳蒂安迪帕托的避雷技术已向全球的用户证明,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一种避雷技术。事实上,经过多年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马里奥De波纳蒂教授成功地发明了安迪帕托ANTIMPATTO原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空中和大地的雷电灾害。这一原理的发明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使得环境平衡的保持得到很大的改善,也使雷电灾害的预防在技术上和法律上都能得以具体实施。几年前,弗兰克林极棒,法拉第放射性套笼和其他一些雷电吸收装置还被认为是有效的避雷装置。可是事实上,它们的安全性是没有保障的。,2020/5/20,4,避雷技术的新篇章,安迪帕托ANTIMPATTO=安全的避雷装置以雷电吸收装置进行避雷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取而代之的是波纳蒂安迪帕托ANTIMPATTODeBernardi的安全避雷装置。运用这一原理进行避雷是全球避雷技术领域公认的决定性的一步。安迪帕托ANTIMPATTO安全的避雷装置完全不同于那种会对避雷区域的邻近地区产生安全隐患的偏差装置。安迪帕托避雷装置是由三部分组成:保护头,防护下行雷电的空中突波保护器S.C.a.和防护上行雷电的地下突波保护器S.C.t.,以及防护电磁感应的中介系统QTPS,SCAR,MINI和MICROSCAR。此外,波纳蒂安迪帕托ANTIMPATTO还针对全球各个领域的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发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用户的住房到整个建筑物,从工厂厂房到军事基地。这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全球唯一的,符合国际国内法律标准的保护环境平衡的安全避雷技术:波纳蒂安迪帕托ANTIMPATTODeBernardi。,2020/5/20,5,目录,传统避雷原理概说INGELVA避雷原理概说避雷系统保护等级及安全度相关图纸INGELVA避雷针安装实例,2020/5/20,6,一、传统避雷原理概说,1、近两世纪来,我们一直使用富兰克林极棒(FRANKLINROD)用其线性圆锥保护区来保护建筑物,使不受雷击,此线性圆锥与极棒之角度通常为45度至60度。其原理是当云层与大地间形成之电位梯度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时,会形成一离子化的路径,雷击就是发生在这路径上,巨大的电流从云层之电荷中心经过装置之富兰克林极棒之尖端,沿着极棒接地导体向下,流至大地,我们现行的建筑技术规则即依此而定,对一般建筑物,其保护角不得大于60度,对危险品仓库,其保护角则不得大于45度。,2020/5/20,7,2、综上述之传统型线性圆锥避雷保护区观念,于美国国家防火协会之NFPA78LIGHTNINGPROTECTIONCODE1983VERSION,都作了突破性的修改沿用已久的线性圆锥保护,首度被修正不适合于高度超过50尺(15公尺)以上的建筑物,一个以100尺为半径的圆弧形保护锥体如附件(一)所示,已被推荐用于高度超过50尺以上的建筑物。,2020/5/20,8,二、INGELVA避雷原理概说,1、INGELVA避雷系统组件:TE保护头(HEADORCORRECTOR):为半圆形或球形。内有石英晶体(QUARTZCRYSTALS)。SCa空中突波保护器(AERIALDEVICE):属RLC电路组件。SCt地下突波保护器(EARTHDEVICE):属RLC电路组件。SCAR-1故障监视器(FAILUREMONITOR)。RAK-2功能监视器(FUNCTIONINGMONITOR)。,2020/5/20,9,MODT.E.30KA安迪帕托ANTIMPATTO保护头吸收闪电的电能,以阻止闪电的形成。型号:T.E30KA/AT.E.30KA+SCa50KA保护半径:100米型号:T.E.30KA/BT.E.30KA+SCa150KA保护半径:250米型号:T.E.30KA/MT.E.30KA+SCa100KA保护半径:170米特性:-反射范围保护头r=5m-积云的防护范围,高度h=300m-强电阻安迪帕托ANTIMPATTO避雷器最大防护距离,有效高度h=30m-火花隙绝缘防护晶体=60kv-连接空中突波保护器SCa=30KA50KA100KA150KA-连接地下突波保护器SCt=30KA50KA100KA150KA-保护头+支架总重=4,2kg,2020/5/20,10,S.C.a.特性:空中突波保护器S.C.a.:反射通过暴风引起大气的堆积所产生的放射作用。避雷针或保护头能产生很强的振荡,并能达到相当的高度,以阻止雷电的形成。除了无缘反射,还可通过特殊的振荡器,保护导弹,空中飞行器免遭雷电的袭击。50或60周波时,空中突波保护器S.C.a.的阻抗为零。不同于地下突波保护器S.C.t.,空中突波保护器S.C.a.没有低频LF短路桥,因此,在某些特殊场合,其阻抗可以极大。摩天大楼上的1000KA的空中突波保护器S.C.a.的阻抗可达M0hm。,2020/5/20,11,S.C.t.特性:地下突波保护器S.C.t.由闭塞电路构成,防护上行扩散的闪电。可阻止雷电的形成。通过高频网(电闪前),产生强阻抗,均衡地防护电力或电子密集区域。经测量,在50/60周波时,和普通导线相比,短路桥(a/g点)有更高的安培值-原文有误(译者注)(例如:普通接地线的连接线)。如果存在电闪前能量吸收(高频的能量转换)地下突波保护器S.C.t.可产生0到50欧姆的阻抗。,2020/5/20,12,2、INGELVA避雷系统原理:吸收反射式避雷系统a.可提供电对地之避雷保护:(TE+SCa+接地)应用自然界物理现象中和、吸收、反射等作用来完成避雷;使云层电荷与避雷设备形成RLC高频天线回路,云层内电荷因部分被吸收,部分被反射,进行一种电层内部温和的能量互换,将电荷均匀分布于云层中,防止电荷过于集中,降低雷击的形成。b.可同时提供云对地,地对云之避雷保护:(TE+SCa+SCt接地)INGELVA系统又提供SCt,此SCt如前乃为一RLC之电路,其作用是平时在50-60HZ频率时为短路,碰到雷击时,该元件开路,利用此一特性,可防止由地向上至云层之雷击,又可保护建筑物内重要之设施,此功能非常特殊,在富兰克林极棒及其他避雷系统中均无。,2020/5/20,13,c.基本上INGELVA避雷系统为应用自然界物理现象,反射、中和、吸收等作用来完成避雷,不用任何电源或辐射性物质。又可于值班室或中央监视中心加装避雷系统故障监视器与功能监视器,前者可知道系统组件是否故障或线路断路等情形,后者可知道避雷系统是否正在作用中,能随时监视避雷系统是否健全,提高其可靠性。,2020/5/20,14,三、避雷系统保护等级及安全度,在吸收反射式避雷保护的方法理论里,有二种主要的保护等级:标准等级和电气设备等级。标准等级:是以避雷装置来保护建筑物使不受向下或向上的雷击所袭击。标准系统由空中和地下之避雷保护装置所组成,已于前面述及。在闪电避雷保护设备的头部(head)和云层间,有一能控制产生闪电之电磁作用区,使产生成巨大电气放电的演化过程不致于发生,对地下突波保护来说,抑制阻抗作用(chokeimpedances)必须装设使保护范围内的金属部分和地下的金属部分产生耦合作用,而达到保护目的。电气设备等级:此等级的保护是在电气系统内装置突波消除装置(arrestors)来达成保护。,2020/5/20,15,下列有三种安全程度,可在安全与价钱方面作一比较,选择一适当者:一级安全度:保护直接之向下雷击。二级安全度:除第一级,另增加地下突波保护器,使地下之水管,瓦斯管等工程与建筑物之金属部分产生耦合作用。三级安全度:在高度敏感及要求非常特殊的场所,装置特殊之避雷系统。,2020/5/20,16,四、相关图纸,故障监视器SCAR-1INGELVA避雷针装置配线图INGELVA避雷针安装示意图,2020/5/20,17,2020/5/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