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试大纲语文解读.ppt_第1页
2017考试大纲语文解读.ppt_第2页
2017考试大纲语文解读.ppt_第3页
2017考试大纲语文解读.ppt_第4页
2017考试大纲语文解读.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修订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调整考试内容。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各学科修订内容,语文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汉语1、考试科目名称由“汉语文”更改为“汉语”。2、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3、调整试卷结构、强化能力立意。调整I、II卷分值比例,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并根据考生群体的特点增加对读、写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阅读材料由一篇调整为两篇,文体覆盖更全面。4、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2017高考语文试卷发生重大变化!,一、关于考点的修改与说明1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划定了论述类文本的范畴(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2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3古诗文阅读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二、关于各板块地位的变化和试卷结构的调整12017年语文考纲中,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选考板块,把原来文学类和实用类二者选一的选考板块,变成了两者都为必考内容。2基于上面一点,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可能会有新的调整。即由原来的:论述类文章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语言文字运用作文。调整为: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必)实用类文本阅读(必)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也就是把三篇现代文阅读放在一块儿了。,三、关于试卷内部分数的变化根据新的考试大纲,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总分保持150分不变。但内部各板块、各小题的分数有所调整。1现代文阅读三篇,总分35分。古诗文阅读,总分35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分。作文,60分。相比去年,古诗文阅读减少了1分,现代文阅读增加了1分。2在文学类和实用类都变为必考的同时,其分数进行了压缩,即文学类为14分,实用类为12分。3名篇名句默写减去1分。,四、关于题目数量和题型的调整因文学类和实用类都变为必考,因此带来题目数量和题型的变化。1文学类文本阅读由四道题变为三道题,一道多选题(五选二),设4分;两道主观题,分别设4分、6分。2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四道题变为三道题,一道单选题(四选一),设3分;两道主观题,分别设4分、5分。3诗歌鉴赏题有变化,由原来的两道主观题,变为:一道多选题(五选二),设5分;一道主观题,设6分。整个试卷的阅读量有所增加,估计可能增加300500字。,(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