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输变电专业规范:DL 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_第1页
发输变电专业规范:DL 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_第2页
发输变电专业规范:DL 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_第3页
发输变电专业规范:DL 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_第4页
发输变电专业规范:DL 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凌 伙公 气公公 处一 忿 处七狱 医 级 浇 犷 忿 产 小火 含卜 犷 弃 沫 沙龙至 公 势 份 叹 ha 份 八 忿 粼 粉礴 耍 一 冲一 ._ 卜 汽 火 毋象 片 秀 沙滚 黑 荞 史线 火 东 莽 贪 蕊 沙扛 华 掩 二 弋产茸 俞 忿 蓬 、 狱 犷戈务 公 处 沙砂 户 叭觉 粉 父饭理宝 令 洲冰 科 熬 赓 落 释 孽 熬 与工业 九 勺州 被 交 井 廿 冬 扛 污 粉 子决 尹 叱 浇 赞 忠 少 孺 孤犷 李 万 大 誉 袖 系 我 跳 冲 东 少 诗 产 寿 砚 参 人 盛U 衣 :兴一万 产 丫 荃 怡、 一决 丫 必 冲 撇 概 聋 淤 尹 潞 丫 姆 汤份 拭 父 犷成 八 镇 交 狡 之 中叭分姗 头 愁 伏葬 大 冬 对莽 荔 儿 此络卖 了。 _ 弋。 伙 沐粉 企 护 凡 举 砂才 价冲 冲 跳 父 犷 半 气 心长_ 委 分 命每瑟 耸 介 准毖介 忿息 火 哄 纷净 赞 : 岁溉 渔 未 今 吸 七 戮 泛犷 吉 穷 忿 。 炸 产丫 少 小 考 下石协少 、 饭一 性寡 叛 译 呻 一气一暇 少 咨 六 李 淤 脚山 谈 己 一 J负 立 户 一 冲飞 户油贻 荀渗 续 赎 牵热 珠 耐 谕琅 蓄 八诚确磷 庵 协 水 丈 食 决 六 丈潇 企汽 才 料 尹 认 硒周户 件老 磐鑫 、 才 拱交 决决 男钾 J以 丫洲一猫砂黔 季.口胶充, 争 l屯 户魏悠 公片 反 竺 岌 突 蕊 “峨献伙燕八 凌项夔 摧 囊 灭 了尹 拉 傀 小韧 之讯 蚕性华澎 冲 欲 _ 一 泣 渗一 谊 命 一 _ 一 海 墓 于 璧 落 粼 一 “ 称 振一 户 淑 淤 苏犷硕 畏 , 犷菇 火 公 岌 汽 蕊 主 砂蕊 叹气 曹 卑探 犷跳子父飞 尹蕊 “ 少 李 应 欠宝 派 叹才 少 肠 岭,澎 给爪弃 哄 片尹 井粉 煞 从 沐 L犷 p? 变 毛 考 夔 尹 产瘫 一 气 j 公沙爪紧 忿 竿 沈 落 冬 乏 沙 浦 拉 跳件比 欠 、沁 场少忿 厂梅祥 本 尤 汾 成 芬 之 份 饭 史 鑫索诊J资 袱 群苏 争 狠 诀 姿 蝴 毒 分一 交, 署 处 犷 ) 热 二 亦于 几 恙 必 勺 、李 小 r 币妞 、 伙、 华 飞胃 李 1介犷 拼 声 、写 、币 飞下 冬 杯 伞弓 、称 加禅 七犷 牺二 、 书杯 分、 飞、 佗 户李 叭 华 佘 争 嗜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批准文号 施行 日期 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局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电技 1 9 9 7 1 9 3 号 :1 9 9 7 年 1 0月 1日 关于发布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 卫生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 电技 1 9 9 7 1 9 3 号 各电管局、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劳动 ( 劳动人事)厅 ( 局) ,各有关 单位 :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 经审查通过, 批准为强制 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D L 5 0 6 1 一 1 9 9 6 该标准自1 9 9 7 年 1 0 月 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电力工业部标准 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劳动部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DL 5 0 6 1 - 1 9 9 6 前 健 J 为了贯彻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 卫生的要求, 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遵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并根 据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劳动部文件的有关规定,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局 ( 水 规机 1 9 9 2 1 1 号文) 下达任务并组织编制了本规范。 在编制中既遵循国家有关方针、 政策, 又密切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和实际,并调查总结了已建大、中型水电站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设计应遵循的技术准则和要求,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总则; 一 般规定; 枢纽总体布置; 劳动安全; 工业卫生; 安全卫生设施。 附录A和B均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局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 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勇、费伯新、黄贤鉴、王文新、高军华。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DL 5 0 6 1 - 1 9 9 6 目 前言 1 总则. 9 3 2 一般规定 9 3 3 枢纽总体布置 9 3 4 劳动安全 9 4 5 工业卫生 9 7 6 安全卫生设施 1 0 0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安全标志设置的场所及类型 1 0 2 附录B ( 标准的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 , . . . . . 1 0 2 条文说明 1 0 3 9 2 1 总则 i . o . i 为了贯彻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投产后符合劳 动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法制定本规范。 i . o . a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 ( 含抽水蓄能电站) 。 1 . 0 3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 政策, 并应结合 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设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且必须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 1 0 4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除必须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 有关设计标准、规范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 . 0 1 工程设计应考虑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等因素; 可行性研究报告 ( 等同于 初步设计)阶段, 应有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专篇 ( 章)文件,阐述安全与卫生的设计原则、 设计方案和措施,并作出论证评价;招标设计和施工设计阶段,应对安全与卫生各项设施和 措施予以优化和实施。 2 . 0 . 2 扩建或改建工程设计时, 应对原工程项目中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状况进行评述, 并 提出改进方案。 2 . 0 . 3 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和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有关标准 的规定。 2 0 4 从国外引进的设备, 应按本规范提出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装备的要求, 对达不到要求 的部分应由国内设计配套。 2 . 0 5 在有关场所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制作、几何图形及颜色等应符合 G B 2 8 9 4 安全标志的要求。安全标志设置的场所及类型见附录Ao 3 枢 纽 总 体 布 置 3 0 1 等因素 3 . 0 . 2 枢纽总体布置应全面考虑自然条件、 社会环境、安全卫生设施、 交通道路、环境绿化 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应合理确定厂房、 开关站等主体建筑物和主变压器场地的位置、 防火间距、 消防车道、 疏散通道及消防水源。 3 . 0 . 3 枢纽范围内紧临交通道路、 配电装置场地及各类建筑物的高边坡地段, 应根据枢纽地 质条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 0 . 4 泄洪时产生雾化区域内的交通通道 ( 廊道)出人口, 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并设置 安全标志。 3 . 0 . 5 挡水、 泄水建筑物内的交通廊道、 基础灌浆廊道, 应设置自然通气的孔、 洞及排水沟, 廊道出人口不应少于 2 个。 3 . 0 . 6 泄洪建筑物的掺气孔及进水建筑物的通气孔,不宜设置在工作人员经常通行的部位。 3 . 0 . 7 地下厂房、封闭式厂房设计中, 应妥善解决通风、防潮、防噪声和照明等问题。 地下 厂房内污水、臭气以及垃圾的清除,应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 3 . 0 . 8 围墙。 3 . 0 . 9 3 . 0 . 1 0 采用开敞式高压配电装置的独立开关站, 其场地四周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 . 2 m的实体 架空进、 架空进 出线跨越水库及通航建筑物时, 应提高安全系数, 按大跨越的气象条件设计。 、出线跨越门机运行区段时, 应考虑对门机的电气安全净距, 对于3 3 0 k V及 以上的架空进出线,尚应考虑减小门机上层通道的静电感应场强。 3 . 0 . 1 1 开关站架空进、出线初期投运时,应满足枢纽其它部位施工的安全。 3 . 0 . 1 2 根据枢纽总体布置,在建筑物的周围及道路两侧和其它适当地方,宜植树、种植花 草,以绿化环境。 4 劳动安全 4 . 1 防 火、防 爆 4 . 1 . 1 水利水电工程的防火设计应按现行的S D J 2 7 8 -9 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执 行。 4 . 1 . 2 挡水、 泄水及通航建筑物的各类工作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防火措施和设施应与 厂区相应部位一致。 4 . 1 . 3 对所有工作场所,设计中严禁采用明火取暖方式。 4 . 1 . 4 通航建筑物的闸室、渡槽两侧应设置消火栓。若设有专用的拖轮,应具有消防功能。 垂直升船机的提升楼 ( 塔) ,在靠近船厢两侧沿垂直方向应分层设置安全疏散通道。 4 . 1 . 5 油浸式主变压器及压力油、 气罐应设置泄压装置。 泄压面应避开运行巡视工作的部位。 4 . 1 . 6 压力容器的设计与选型, 应符合现行的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 B 1 5 0 钢制 压力容器的规定。 4 . 1 . 7 蓄电池室及油系统房间的通风系统应符合S D J Q1 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和空气 调节设计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 4 . 1 . 8 厂外独立的油处理室、油罐室 ( 露天油罐)及易燃材料仓库应在直击雷保护范围内, 其建筑物或设备上严禁装设避雷针,应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应采取防止感应雷和防静电的 措施 。 4 . 1 . 9 防静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油罐室、油处理室的油罐、油处理设备、输油管和通风设备及风管均应接地; 2 )移动式油处理设备在工作位置应设临时接地点; 3 )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3 0 S Z ; 4 )防静电接地装置应与工程中的电气接地装置共用。 4 . 2 防 电 气 伤 害 4 . 2 . 1 配电装置的电气安全净距应符合G B 5 0 0 6 0 ( 3 1 1 0 k 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的规 定。对于 1 1 0 k V以上配电装置应符合S D J 5 -8 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当裸导体至地面的电气安全净距不满足规定时,应设防护等级不低于I P 2 X的保护网。 4 . 2 . 2 屋外开敞式电气设备,应在周围设置高度不低于 1 . 5 m的围栏。 4 . 2 . 3 对 3 5 k V及以下户内装配式的油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在操作机构处应设防护隔板, 防 护隔板的宽度不宜小于0 . 5 m,高度不宜低于 1 . 9 mo 4 . 2 - 4 厂 ( 所)用干式变压器与配电柜布置在同一房间时, 干式变压器应设防护围栏或防护 等级不低于I P 2 X的防护外罩。 4 . 2 . 5 桥式起重机应采用封闭型安全滑线。若采用敞开式滑线,应布置在驾驶室对侧。 4 . 2 . 6 在初期发电过渡方案设计中, 对人员可能触及的初期投运配电装置的带电部位应设置 相应的防护围栏和安全标志。 4 . 2 . 7 电气设备的防护围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栅状围栏的高度不应小于 1 . 2 m,最低栏杆离地面净距不应大于 0 . 2 m; 2 )网状围栏的高度不应小于 l . 7 m,网孔不应大于 4 4 m m X 4 0 m m ; 3 )所有围栏的门均应装锁,并有安全标志。 4 . 2 . 8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 避雷针及其冲击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人口等 的距离不应小于 3 m,否则,应采取均压等防护措施。 4 . 2 . 9 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 独立避雷针和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 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均需采用直接埋人地下的带金属外皮的电缆或穿人金属管的导线,电缆 外皮或金属管埋人地中长度在 l O m以上,然后才允许与 3 5 k V及以下配电装置的接地网及低 压配电装置相连接。严禁在装有避雷针 ( 线)的构架物上架设通信线、广播线和低压线。 4 . 2 . 1 0 水利水电工程的接地设计,应符合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有关标准的规定。 4 . 2 . 1 1 低压电力网严禁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4 . 2 . 1 2 对于误操作可能带来人身触电或伤害事故的设备或回路应设置电气联锁装置或机械 联锁装置,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4 . 2 . 1 3 高压开关柜应具有以下功能: 1 )防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2 )防误分、合断路器; 3 )防带电挂地线、合接地开关; 4 )防带地线合隔离开关和断路器; 9 5 5 )防误入带电间隔。 4 . 2 . 1 4 用于接零保护的零线上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断路器。只有当断路器动作时同时切断 相线才允许装设断路器。 4 . 2 . 1 5 在远离电源的负荷点或配电箱的进线侧,宜装设隔离电器。 4 . 2 . 1 6 安全电压供电电路中的电源变压器,严禁采用自祸变压器。 4 . 2 . 1 7 下列使用的照明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供检修用携带式作业灯, 应符合G B / T 3 8 0 5 -9 3 特低电压 ( L E V)限值的有关规 定 ; 2 )水轮机室、发电机风道和廊道的照明器,当安装高度低于 2 . 4 m时,如照明器的电压 超过 特低电压 ( L E V)限值规定值时,应设有防止触电的防护措施。 4 . 2 . 1 8 事故照明设计应符合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有关标准的规定。 4 . 2 . 1 9 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层、封闭母线外壳以及所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电气设备外壳和 构架上,其最大感应电压不宜大于 5 0 V,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4 . 2 . 2 0 电气设备的外壳和钢构架在正常运行中的最高温升,运行人员经常触及的部位不应 大于 3 0 K; 运行人员不经常触及的部位不应大于4 0 K, 运行人员不触及部位不应大于 6 5 K, 并 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4 . 3 防机械伤害、防坠落伤害 4 . 3 . 1 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距离, 机构设备防护罩和防护屏的安全要求, 以及设备安全卫生要 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 . 3 . 2 起重机、启闭机用钢丝绳、滑轮、吊钩等应符合G B 6 0 6 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有 关规定 。 4 . 3 . 3 坝顶、通航建筑物、电站进水口、尾水平台等处的门机, 在大车行走时, 应设行车声 光报警信号。 4 . 3 . 4 机修车间机床的布置方式不应使零件或切屑物甩出伤人, 机床之间以及与墙、 柱之间 的净距应大于0 . 8 m,机床的朝向应有利于采光,操作人员不应受眩光影响。 今3 . 5 凡坠落高度在 2 . 0 m以上的工作平台、 人行通道 ( 部位) , 在坠落面侧应设置固定式防 护栏杆。 4 . 3 . 6 水工建筑物的闸门 ( 门库)的门槽、集水井、吊物孔、竖井等处, 应在坠落面侧设固 定式防护栏杆。 当固定式防护栏杆影响工作时, 应在孔口上设盖板, 盖板应能承受2 0 0 0 N / m 2 均布荷载。 4 . 3 . 7 凡检修时可能形成的坠落高度在 2 . 0 m以上的孔、 坑, 应设置固定临时防护栏杆用的 槽孔等措施。 4 . 3 . 8 桥式起重机轨道梁的门洞应设门, 并应设置安全标志。 沿桥机轨道设置的走道, 宜设 防护扶手。 4 . 3 . 9 桥机、门机轨道两端应设可靠的缓冲器。 4 . 3 . 1 0 需上人巡视的屋面应设置净高不小于 1 . 0 5 m的女儿墙或固定式防护栏杆。 4 . 3 . n枢纽建筑物的掺气孔、通气孔、调压井,应在其孔口 设置防护栏杆或设置钢筋网孔 盖板,网孔应能防止人脚坠人。 4 . 3 . 1 2 垂直升船机提升楼 ( 塔)在靠近船厢两侧的安全疏散通道,应设仅能向疏散方向开 启的防护栏杆。 4 . 3 . 1 3 活动式交通桥 ( 通道) , 当其移开后形成的交通通道开口处, 应设置相应的活动防护 横杆或其它防护措施,并应设安全标志。 4 . 3 . 1 4 工程使用固定式钢直梯或固定式钢斜梯的场所,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考虑电 气安全距离和水力冲击等的影响,并满足劳动者的工作安全。钢直梯应设护笼,并根据高度 需要和布置场所条件设置带有防护栏杆的梯间平台。钢斜梯应设带有防护栏杆的梯间平台。 4 . 3 . 1 5 楼梯、钢梯、平台均应采取防滑措施。 4 . 4 防 洪、防 淹 4 . 4 . 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经论证可设置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4 . 4 . 2 坝区 ( 站区)地面水应有排水设施。 4 . 4 . 3 通向厂区建筑物外部的各种孔洞、管沟、 通道、电缆廊道 ( 沟)的出口, 其位置应高 于厂房下游洪水位,否则,应采取防洪措施。 4 . 4 . 4 机械排水系统的水泵管道出水口高程低于下游洪水位时, 必须在排水管道上装设逆止 阀。 4 . 4 . 5 厂房机组检修排水系统设计,应有防止水淹厂房的措施。 4 . 4 . 6 防洪、 防淹设施应有二个独立电源供电, 对特别重要且无法以手动方式开启闸门的泄 洪设施,经论证可设第三个电源。任一电源均应能满足工作负荷的要求。 5 工业卫生 5 . 1 防噪声及防振动 5 . 1 . 1 水利水电工程各类工作场所的噪声宜符合表 5 . 1 . 1 所列噪声A声级限制值的要求。 裹 5 . 1 . 1 水利水电工程各类工作场所的噪声限制值( A声级) 序号场所类别噪声限制值 ( d B ) 1 夜班人员休息室 ( 室内背景噪声级) 5 5 2 集 中控制室和 主要办公场所 ( 室 内背景噪声级) 1 )中央控制室, 开关站集控室, 通信值班室, 计 算机房 ( 2 )船闸、升船机、泄水闸、冲沙闸集控室 ( 3 )生产管理楼内办公室、会议室、试验室 在机组段外 6 0 在机组段内 7 0 3 一般控制室和 附属房间 ( 室内背 景噪声级) C 1 )机组控制室,空调控制室,深孔、底孔控制室 C 2 )配电柜室,继电保护屏室,直流柜室,通信设备室 3 )电气试验室,电气检修间 C 4 )修配厂所属办公室,试验室,会议室 7 0 序号场所类别 层,水轮机层 ,蜗壳层 续表 噪声限制值 ( d B ) 泵 站 机组 ) 作业场所 和生 产设备房间 ,风机室,水泵房,空调制冷设备室 ,电抗器室,励磁盘室 油处理室,修配厂车间 ,充泄水阀门室 8 5 ( 每天连续接触 噪声 8 h ) 注 1 . 未列人的场所可参考相类似的场所取噪声限制值。 2 . 对于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 8 h的场所, 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 按接触时间减半, 噪声限制值增加 3 d B 的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制值,但最大值不超过 1 1 5 d B , 3 . 本表所列的室内背景噪声级,系在室内无声源发声的条件下,从室外经由墙、门、窗 ( 门窗启闭状况为常规状 况)传人室内的室内平均噪声级。 5 . 1 . 2 工作场所的噪声测量应符合G B J 1 2 2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设备本 身的噪声测量应符合相应设备有关标准的规定。 5 . 1 . 3 工程设计, 应选用噪声和振动水平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设备, 必要时, 应对设备 提出允许的限制值,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5 1 . 4 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 声源指向 性、 绿化等因 素合理布置有关 设备和建筑物( 房 间) ,必要时应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隔振、减振、阻尼等综合防护措施。 5 . 1 . 5 水轮发电机组的盖板、 进人门、引出线洞隔板均宜有减振、隔声措施。 水车室与外界 宜设有隔声措施。 5 . 1 . 6 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空压机、 高压风机应布置在单独房间内, 必要时应设有减振、 消 声设施。 5 . 1 . 7 励磁盘中冷却风扇应选用低噪声风机。 5 1 . 8 控制室、 计算机室、 通信值班室和主要办公场所的室内 空调装置应采取消声、 减振措施。 5 . 1 . 9 中央控制室如设置在机组段的尾水平台上,应采取隔振、减振、阻尼措施。 5 . 1 . 1 0 发电机层、柴油发电机房、空压机室、高压风机室等场所,当需设置运行值班室时, 应为隔声值班室。 5 . 1 . 1 1 噪声水平超过 8 5 d B , 而运行中只需短时巡视的局部场所, 运行巡视人员可使用临时 隔声的防护用具。 5 1 1 2 瞬间噪声超过 1 1 5 d B的设备,布置时宜避免对重要场所值班人员的影响。 5 . 2 温 度 与 湿 度 控 制 5 . 2 . 1 水利水电工程各类工作场所的夏季、 冬季室内空气参数应符合S D J Q1 -8 4 水力发电 厂厂房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 5 . 2 . 2 水力发电厂厂房的水轮机层、 蜗壳层、主阀室等水下部位, 应采用以排湿为主的通风 方式。对于地下式厂房、坝内式厂房以及封闭式厂房,可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 布置情况,采取防渗、防潮措施。 5 . 2 . 3 地下厂房、封闭式厂房和采用空气调节的值班场所,当每个工作人员所占容积小于 2 0 m3 时, 每人每小时补充的新风量应大于3 0 m3 ; 当每个工作人员所占容积为2 0 m3 4 0 m3 时, 每人每小时补充的新风量应大于2 0 m3 。 当每个工作人员所占容积大于4 0 m3 时, 允许由门窗渗 入的空气来换气。 5 . 3 采 光 与 照 明 5 . 3 . 1 采光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应以天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 5 . 3 2 工作场所室内天然采光照度宜符合表 5 . 3 . 2 的规定。 5 . 3 . 3 人工照明应创造良好的视觉作业环境, 各类工作场所最低照度标准应符合水力发电厂 照明设计有关标准的规定。 5 . 3 . 4 进厂交通隧洞人口应设置过渡段照明, 其要求应符合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有关标准的 规定 。 表 5 . 3 . 2 工作场所室内天然采光照度最低值 工作场所名称室内天然采光照度最低值 (Q x ) 1 .中央控制室,船闸调度值班室,集控室 2 . 计算机室 1 5 Q 1 .一般控制室,空调控制室 2 .主机室 3 . 机修间,修配厂 4 .办公室,会议室 1 0 0 配电装置室、全封闭组合电器室、母线室、变压器室 5 0 空压机室,风机房,水泵房 2 5 注:未列出的场所可按相类似的场所取值。 5 . 4 防尘、防污、防腐蚀、防毒 4 1 4 . 2 4 . 3 水轮发电机的机械制动装置,宜采取防止尘埃扩散的措施。 屋内配电装置室地面应采用坚硬的、不起尘埃的材料。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风口位置, 宜设置在屋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 并应设在排风口的 。尘埃、风沙严重地区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宜设置过滤器。 风沙严重地区的门窗应作密封处理。 变压器事故油坑及透平油、绝缘油罐的挡油槛内的油水, 需经油水分离后, 方可排人 : .怂. .! 上风侧 5 4 . 4 5 . 4 . 5 地面水体。 5 . 4 . 6 蓄电池室、酸室排出的废水应经处理至p H值在 6 . 5 - 8 . 5 后, 才允许排人地面水体。 5 . 4 . 7 铅酸蓄电池室、 储酸室等有腐蚀物质的房间, 其设计应符合G B J 4 6 工业建筑防腐蚀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其通风管路应采用防腐材料。 5 . 4 . 8 设备支撑构件、 水管、 气管、 油管和风管应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经济合理的防腐蚀措 施。除锈、涂漆、镀锌、喷塑等防腐处理工艺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9 9 5 . 4 . 9 S F s 全封闭组合电器室及检修室, 其室内空气中S F s 气体含量不应超过6 g / m a 。室内 必须装设机械通风, 通风管道吸风口的顶部距室内地面不应大于0 . 3 m, 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 环,且不应排至其他房间内。室内地面孔、洞应采取封堵措施。 5 . 4 . 1 0 储存C O Z 、卤化物灭火材料的房间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5 . 4 . 1 1 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应设置事故排烟设施。 5 . 5 防 电 磁 辐 射 5 . 5 . 1 3 3 0 k 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内设备围栏外的静电感应场强( 离地 1 . 5 m空间场强) , 不宜 超过 l O k V / m, 少部分地区可允许达到1 5 k V / m; 配电装置围墙外侧处 ( 非出线方向, 围墙外 为居民区时)的静电感应场强不宜大于5 k V/ mo 5 . 5 . 2 3 3 0 k V及以上的架空进、 出线跨越门机运行区段时, 门机上层通道的静电感应场强不 应超过 1 5 k V/ m o 5 . 5 . 3 在接触微波 ( 频率为3 0 0 MH z 3 0 0 G H z 的电磁波)辐射的工作场所,对作业人员的 辐射防护要求应符合G B 1 0 4 3 6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 i 安 全 卫 生 设 施 6 . 1 辅助用室 6 . 1 . 1 工程设计中应按照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 6 . 1 . 2 辅助用室应根据枢纽总体布置和运行管理的需要统一考虑。 辅助用室的位置应避免有 害物质、 病原体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 采暖和排水设施, 并易于清扫, 设 置的卫生设备应便于使用。 6 . 1 . 3 在工程主体建筑物内的主要检修场所附近宜设置适当的热水淋浴室。 6 . 1 . 4 工程中可不设置专用存衣室, 存衣室可与休息室合并设置, 或在值班室和其它适当地 方存放工作服。 6 . 1 . 5 在工程主体建筑物的工作场所附近,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盟洗室 ( 水龙头) ,当条件许 可时, 应考虑一定数量的热水龙头。 蛊洗室 ( 水龙头)的设置位置应结合休息室、 淋浴室、 厕 所等统一考虑。 6 . 1 . 6 在工程主体建筑物的工作场所附近, 应根据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休息室。 休息室 可兼作学习、进餐等之用。当兼作进餐之用时,应设有洗手、洗碗、热饭等设备,并应考虑 生活垃圾的存放和清扫方便。 6 . 1 . 7 厕所的设置应根据工程枢纽总体布置统一考虑。 在电厂 ( 泵站)厂房应根据运行人员 的数量合理设置。所有厕所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允许排人地面水体。 6 . 1 . 8 妇幼卫生用室和医疗卫生用室既要符合T J 3 6 -7 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还要结 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1 0 0 6 . 2 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及配置 6 . 2 1 水利水电工程应根据规模大小及职工人数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其人员按职工总人 数每千人2 - 5 人配置。 6 . 2 2 安全卫生机构应根据工程特点配置声级计、温度计、照度计、振动测量仪、电磁场测 量仪、微波漏能测量仪等监测仪器设备和必要的安全宣传设备。 1 0 1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安全标志设置的场所及类型 A1 水利水电工程中安全标志设置的场所及类型见表 Al a 表A 1 水利水电工程中安全标志设t场所及类型 标志名称安全色设置场所 标志内容 禁止标志红色 1 . 闸门门槽 ( 门库)防护栏杆 2 . 泄水 ( 进水口) 等建筑物的掺气孔、 通气孔和调压井孔口设置 的防护栏杆 禁止跨越 3 . 活动式交通桥当其移开后形成的交通通道开口处交通桥提起时禁止通行 4 . 电缆廊道人口处,油系统房间进人处禁止烟火 5 . 泄洪雾化区域内的交通通道 ( 廊道)出人口泄洪时禁止通行 警告标志黄色 1 .电气设备的防护围栏当心触电 2 . 温升超过 6 5 K的设备外壳或构架当心高温伤人 3 . 集水井、吊物孔周围的防护栏杆 4 . 进、出桥机轨道梁的门洞处 5 . 超过 2 . 0 m的钢直梯上端 当心坠落 6 . 机修间、修配厂车间人口处当心机械伤人 7 超过 5 5 。 的钢斜梯当心滑跌 8 . 主要交通道口当心车辆 指令标志蓝色 1 . 水轮机水车室人口 2 . 发电机风洞进人处 3 . 高压空压机室 带护耳器 提示标志绿色 1 . 消防设施 消火栓 灭火器 消防水带 2 . 安全疏散通道 安全通道 太平门 附录B ( 标准的附录) 本 规 范 用 词 说 明 B I 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B 1 .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 必须” ;反面词采用 “ 严禁” 。 B 1 .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 应,; 反面词采用 “ 不应”或 “ 不得” 。 B 1 .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 宜” ;反面词采用 “ 不宜” 。 B 1 .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 可” 。 1 0 2 水利水电工程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L 条 5 0 6 1 一 1 9 9 6 文说明 1 0 3 目 1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一般规定 3 枢纽总体布置 4 劳动安全 工业卫生 5 6安全卫生设施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安全标志设置的场所及类型 1 0 5 1 0 5 1 0 6 1 0 7 1 1 2 1 1 5 1 1 6 1 0 4 1 总则 i . o .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已于 1 9 9 5 年 1 月 1日 起施行, 为了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 和劳动部颁布的 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和劳动部劳安字 1 9 9 2 1 号文中有关 建设项目( 工程) 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 的精神, 结合水利水电 工程的具体情况, 制订了本规范。以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 1 . 0 2 本条指明本规范适用的范围。 1 . 0 3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是主体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因此,同主体工程设计一样, 必须遵循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确定 设计方案,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施。建设标准要符合国情,既不能标准过低影响安 全运行,又不宜标准过高增加大量的工程投资,脱离当前的实际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是根据 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法 有关 “ 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 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而制定。 1 . 0 . 4 设计一般原则。 2 一般规定 2 . 0 . 1 本条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中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的工作深度。 设计阶段 按照电力工业部电计 1 9 9 3 5 6 7 号文 关于调整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通知 划分。 该文对原 设计阶段进行了如下调整: 1 )增加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批后, 即可编报项目 建议书; 2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原初步设计阶段与可行性研究两阶段合并, 取消原初步设计阶 段,深度按 D L 5 0 2 1 -9 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设计; 3 )招标设计阶段,按原技术设计阶段进行设计工作; 4 )施工设计阶段。 各阶段设计深度系按照劳动部 建设项目 ( 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并结合水利 水电工程各设计阶段的工作深度制定。 对于仍按原设计阶段进行设计的水电工程在执行本规范时, 应按调整后的对应阶段执行。 2 . 0 . 2 扩建或改建工程与新建工程同等对待, 因此, 设计中应包括对原有工程在劳动安全与 工业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改进方案。 2 . 0 3 设计一般原则。 设备和材料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基础标准是保证工程投产后符 合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2 . 0 . 4 由于各国对安全卫生的规定不尽相同, 若按本规范规定对引进设备提出相应的技术装 1 G 5 备的要求时, 可能达不到要求, 或者增加很多费用, 对此应分析比较, 必要时由国内设计配套。 2 . 0 . 5 在易发生危险和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部位设置安全标志, 是为了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 以防 患未然。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为便于设计人员执行本条规 定, 在附录A中列出了安全标志设置的场所和类型。工程设计中, 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设。 3 枢 纽 总 体 布 置 3 . 0 . 1 自 然条件、 社会环境、 安全卫生设施和环境绿化等对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是十分重要 的。如滑坡、滚石、雷电、暴雨、洪水、污染等均为主要的有害因素,总体布置中应充分考 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避开滑坡、滚石、污染源等,或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处理,使危害因 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应搞好环境绿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 . 0 . 2 为了限制火灾事故的影响范围, 及时有效地消灭火灾事故及人员安全疏散, 指出了枢 纽总体布置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3 . 0 . 3 为防止高边坡掉落石块、 滑坡等引起的伤害事故, 当紧邻高边坡地段下面有道路、 建 筑物和配电装置时,应根据枢纽地质条件和坡顶山体情况,必要时应采取砌石、喷锚、清除 危石、孤石等各种防护措施,或坡顶设实体挡墙,其高度不低于 0 . 5 m o 3 . 0 . 4 泄洪时产生的雾化区域内会致人缺氧窒息, 此时应对该区域内的交通通道( 廊道) 的出人 口 设置防止人员误人的安全措施。 如设置栏杆, 或另设安全通道。 设置安全标志以引起人员注意。 3 0 5 根据国内已建电站的情况, 坝体内廊道积水严重, 空气污浊, 致使埋设的监测设备难 以运用,维修人员在此环境内的工作条件极差。因此,应从坝体廊道设计加以改进,如增加 廊道坡度,使坝体廊道内排水通畅,设置必要的自然通气孔,保持廊道内空气流通。廊道内 或两端设置出入口,便于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通行。 3 . 0 . 6 泄洪掺气孔在泄洪时有很大的负压, 进水建筑物在进水时同样有负压, 有可能把人或 物吸进孔内,故应尽量避免设置在工作人员经常通行的部位。 3 . 0 . 7 国内已建的地下厂房和封闭式厂房内湿度和噪声一般都不满足要求, 致使有些电站厂 内电器设备受潮, 绝缘下降, 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运行检修人员患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 视力、听力下降等职业病。所以地下厂房、封闭式厂房设计中对通风防潮、防噪声和照度等 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地下厂房、封闭式厂房由于无天然采光,因而照明是影响安全生产 和身心健康的又一主要问题,同样应引起足够重视。 地下厂房、封闭式厂房内污水、臭气及垃圾的清除,应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国内已建 地下厂房、封闭式厂房内辅助设施及生活设施普遍认为考虑不周,给职工工作和生活带来许 多不便,设计中应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 3 . 0 . 8 对远离厂房的独立开关站, 为避免山区居民误人有触电危险的场所, 所以设置围墙主要 是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人的举手高度一般为 2 . 3 m左右, 2 . 2 m高即能防止外人翻越围墙。 3 . 0 . , 这些地区均为船舶通行区,航道内为船舶密集区,为避免断线引起的人员伤害事故, 应提高线路设计的安全系数。 3 . 0 . 1 0 门机为活动式设备,本体尺寸较高,门机顶部的避雷针更高。当在门机运行区段内 1 0 6 有架空进、 出线时, 为避免出现门机顶端电气净距不足或门机上层通道场强水平超标的情况, 本条提出应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以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 3 . 0 . 1 1 开关站架空进、 出线初期投运时, 其它部位还需继续施工, 这些部位环境往往比较杂乱, 为了防止初期投运线路对这些施工部位发生电气伤害事故, 因此, 应满足其施工的安全。 3 0 1 2 本条对枢纽范围内的绿化问题提出了原则要求。 4 劳动安全 4 . 1 防 火、防 爆 4 . 1 . 1 S D J 2 7 8 -9 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是贯彻 “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和使用条件,由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公安部消 防局共同主持制订的,已于 1 9 9 0 年 9 月 1日起执行。 4 . 1 . 2 本条明确了挡水、 泄水建筑物和通航建筑物的各类工作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防火 要求,按厂区相应部位考虑。 4 . 1 . 3 明火电炉取暖或用以薰烤受潮电气设备, 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国内某电站曾因此引起 火灾。故工程设计中严禁采用。 4 . 1 . 4 通过通航建筑物的闸室、 渡槽内的船舶有可能引起火灾, 故应设置消火栓。 有的工程 中设置了专用拖轮,并对拖轮要求具有消防功能,增加投资很少,但有利于船舶消防。为了 防止船舶经升船机船厢过坝时船舶失火,便于船舶内人员能安全疏散,故在船厢每侧应分层 设安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层间距离考虑船厢至通道间架梯方便,不宜太高,结合通航工程 情况,一般疏散通道层高不宜大于 I mo 4 . 1 . 5 水利水电工程中, 油浸式主变压器油箱、 压缩空气储气罐、 调速器油压装置、 油压启闭机压 力油箱等均为压力容器, 都设有泄压装置, 为此, 提出设计时需注意泄压面应避开运行巡视工作的 部位, 以防止在设备故障时保护装置失灵, 通过泄压装置释放内 部压力时, 避免伤害工作人员。 4 . 1 . 6 设计与选型的基本原则。 4 . 1 7 S D J Q1 -8 4 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 中有关蓄电池室和 油罐室、 油处理室等油系统房间的通风系统设计, 从防火防爆角度对风机和电动机的选型、 通 风设备布置、排风口的布置以及室内换气数等均提出了具体要求。 4 . 1 . 8 有火灾危险的建筑物或设备应在直击雷的保护范围内, 以防止雷击造成可燃物着火或 易燃物爆炸的严重后果。装设独立避雷针,以保护直击雷,避雷针位置与建筑物或设备要有 足够的距离,以防止感应过电压引起同样后果。 4 . 1 . 9 从防火、防爆出发,对防静电设计提出要求。 1 )为了防止油系统房间的设备, 包括油罐、油泵、油管及风管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静 电引起火灾事故,应将这些设备有效接地; 2 )移动式油处理设备, 应在工作地点, 如主变检修场地,设置临时接地点,以保证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