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直肠上动脉动脉栓塞术.ppt_第1页
经皮直肠上动脉动脉栓塞术.ppt_第2页
经皮直肠上动脉动脉栓塞术.ppt_第3页
经皮直肠上动脉动脉栓塞术.ppt_第4页
经皮直肠上动脉动脉栓塞术.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皮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TAE)影像设备的监视下经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将栓塞材料送入靶血管内,使局部血管闭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技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操作可控性强的特点。目前已被介入放射学临床广泛应用。,器材及栓塞物质,(一)导管(Catheter)普通导管(造影导管)微导管颅内动脉用微导管外周动脉介入治疗用微导管,导丝(Guidewire)作用:引导导管进入血管并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有效地保护血管壁免受导管头段的损伤。,栓塞材料,用于经导管注入并达到血管栓塞的材料称为栓塞材料或栓塞剂。,常见的栓塞材料:明胶海绵(gelfoam)聚乙烯醇(PVA)弹簧圈(coil)可脱性球囊无水乙醇碘油,电脱卸弹簧圈,血管造影的任务,明确病变的诊断,即使已有其它影像学甚至病理学资料,亦应对病变从血管造影诊断方面加以研究,主要包括病变部位和性质的确定,了解血管本身的解剖位置和变异情况;,2明确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包括血管的走行、直径、动静脉显影的时间和顺序、血流速度、侧支循环,以及病变的显影程度和对比剂排空时间等;,术后造影则是对栓塞程度和范围评估的重要手段。,栓塞止血机制,动脉性出血很难自行止血.经导管于出血动脉注入适当的栓塞剂后,阻塞远端的血管压力降低,血流减慢,利于血小板在破裂口局部聚集成堆,进而启动内、外凝血机制形成血栓封闭裂口。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经血管栓塞治疗后不易止血或止血后很快复发.这也从侧面说明降低血管压力,促使破裂口形成血栓是血管栓塞止血的主要机制。,栓塞反应,疼痛栓塞后靶器官缺血,造成器官损伤,释放致痛物质或局部肿胀刺激包膜引起。与栓塞程度和栓塞水平有关,栓塞程度越大,越接近毛细血管水平,疼痛越重。发热好发于实质脏器栓塞后和使用明胶海绵较多者,可能与坏死组织释放的致热物质和坏死组织、明胶海绵等的吸收热有关.体温常规在38左右。脾栓塞时体温可高达39.5左右。一般坏死组织越多,体温越高,持续时间亦越长。消化道反映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腹胀等,并发症,过度栓塞引起的并发症误栓反流性误栓顺流性误栓感染,肝动脉栓塞术,男性患者,60岁,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两小时,伴恶心、呕吐”入院,血压不稳定,入院后行保守治疗,止痛效果不明显。行CT平扫、彩超等检查,临床诊断:肝脏右叶占位,破裂可能,肝被膜下血肿形成。,病例1,术前行上腹部平扫+增强CT明确诊断,术中造影,由于患者肝包膜下出血,上腹部剧痛不能平卧,给予全麻后行介入手术,正常肝脏血供60%为门静脉供血,为什么肝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后能够抑制肿瘤生长?,TACE是目前治疗晚期肝癌效果较为明确的一种方法,此病例体现出了介入治疗的优点,急诊抢救、诊断治疗为一体。,病例2,男性患者,62岁,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病史。入院时因胃窦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经抑酸、保护胃黏膜、输血等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在院期间突然出血便血,为鲜血便,每日多时达到600ml。临床考虑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