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_第1页
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_第2页
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_第3页
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_第4页
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 目: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院 (系):机电与交通工程系 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单位: 机电与交通工程系 姓 名: 职 称: 讲 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2005年 2月 18日 摘 要千百年来,人类和火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积累了许多防火、灭火的经验教训。人类逐步掌握了火的燃烧机理,燃烧条件和燃烧发展的过程,创造了各种各样防火、灭火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富有发展前途的消防产业。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应用基础科学一火灾科学,其中心内容就是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研究火灾发生、发展和防治的机理和规律,为火灾防治提供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使得人类对火灾的研究进入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并促进了防火、灭火技术的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乃至世界火灾发生的次数、频率、造成的损失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火灾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发现火灾并控制灾情,使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正是针对大厦楼宇等封闭式易燃场所而设计的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该设计能实现自动报警并及时施放氮气的自动灭火系统装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及使用价值。它采用感烟传感器及感温传感器的组合装置作为信息采集单元,通过ADC0809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把数字信号传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来控制各部分电路进行正常地工作,可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烟雾浓度来报警,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同时以氮气作为灭火剂,不仅经济,而且环保,符合人类环保需要,是该领域的一种新尝试。关锤词: 火灾探测 传感器 单片机 探测参量AbstractFor thousand a hundred years, the mankind and a fire carried on the conflict of the long-term, accumulating many fire prevention, the experience precept that extinguish fire.The mankind controled the burnable mechanism of the fire gradually, burning the process of condition and combustion development, created various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 fire Method, and it become a fire fight industry that is filled with the source of vitality and full of development prospect gradually. During the period after 70s in last century,appear a newly arisen of many course cross one a fire science of applied foundation science,.its heart contents is using the modern and high-tech means research a fir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prevention and cure of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providing the new thought,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 fire prevention and cure, making the mankinds research to a fire entered the scientificn orbit that is systematize, and making fire prevention and fire extinguishing technical progress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s of social economy, city-course and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 degree, frequency and losing of fire disaster are in their ascending way in our country and also in all of the world, the fire situation is very austere. For that reason,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and control the fire disaster, to minimize the losing of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The automatic fire fighting system aims at closed combustible place as well as big building etc. It is distributed fire fighting system which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chip and can automatic alarm and release liquid nitrogen. It adopts a device consisting of smoke-sensor and temperature-sensor as fire-signal collection unit. It change the analog signals into the digital signals by ADC0809 which sends the digital signals to the singlechip that controls the all part circuits work normally. The system can setup the alarm value for temperature and works with a high automatization degree and dependability. It uses nitrogen as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which is economical,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meets mans need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our new research attempt in this field.Key words: fire detection,sensor,singlechip,detection parameter目 录引言火的应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人类并未真正掌握火。据统计,在众多的灾种中,火灾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地震的5倍,仅次于干早和洪涝,而火灾发生的频度则居于各灾种之首。千百年来,人类和火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积累了许多防火、灭火的经验教训。人类逐步掌握了火的燃烧机理,燃烧条件和燃烧发展的过程,创造了各种各样防火、灭火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富有发展前途的消防产业。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应用基础科学一火灾科学,其中心内容就是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研究火灾发生、发展和防治的机理和规律,为火灾防治提供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使得人类对火灾的研究进入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并促进了防火、灭火技术的进步。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防火、灭火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火灾发生的次数、造成的损失却仍呈上升趋势。因而如何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深入研究的永恒课题了。我们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不少科研机构,如国际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南消火灾实验中心、北京的首安工业消防火灾实验中心等等。但是这些科研机构大多是侧重于火灾产生机理、火灾学流动与传热分析等理论方面的研究或者是针对大面积大空间场所建筑消防、工业消防系统的研究,而对封闭小空间易燃场所的消防研究则相对显得较为薄弱。本课题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立足于中小空间易燃场所设计了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力求经济、实用、环保。它可较早地发现火情,快速灭火,而且由于氮气的特性稳定,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特别适用于网吧、中小加油站、书店等场所使用。本文讨论了诸如大厦、居民住宅区、教室、档案室等封闭空间易燃场所的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自动报警及灭火系统。传统的报警系统往往采用单一的探测器,本系统为了提高火灾判断的灵敏度和正确性,设计了一个由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构成的复合系统.并在常用的声光报警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电路启动阀门驱动装置,将高压氮气储存装置打开,利用氮气减小空间中氧气浓度,起到抑制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作用。由于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高、功能强、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本课题还进行了数字电路的设计,通过模数转换器将上述复合系统所采集到的信号与单片机接口,把前级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利用软件编程实现对硬件电路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同时通过利用PC机作为上位机,来完成管理功能,而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完成各路烟感温感的检测,且能与上位机通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本课题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烟雾、温度信号检测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在这一部分包含了以下几个内容: 选用合适的检测参数; 设计传感器转换电路; 完成电路的实验与调试。2.模拟信号电路的设计与制作。3.单片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4.单片机C51语言应用程序的设计与仿真调试。5.系统的整体调试。用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并检验其精度和准确性。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关键性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1.利用光调制技术,抑制干扰光对信号采集的影响。一般说来,相对于自然光而言,烟雾信号是比较弱的,因此自然光对烟雾信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极有可能造成误报警或不报警的情况出现。针对这个问题,本系统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高频矩形波红外信号,用光敏三极管接收调制光,对信号光进行幅值调制,这大大降低了自然光对烟雾信号的干扰。另外,通过暗盒安置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也可以进一步保证烟雾信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硬件电路及软件中的抗干扰设计。由于系统中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单片机之间进行信息的传输,需要抑制过程通道的干扰、电磁场的干扰以及电源的干扰。同时,还应在制作印制电路板的过程中合理布局、布线,将电路板所带来的干扰减到最小。除了上述硬件抗干扰措施外,系统还通过软件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1 毕业设计任务和设计方案1.1 毕业设计任务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场所的防火措施显得特别的重要,尤其是性能优秀的自动报警防火系统更是重中之重,这样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使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都有了一定的保障。社会对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规模要求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设计了一个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运用51单片机为核心,搭建系统电路,合理编制软件程序,实现下列的五项功能:1、实现人机对话;2、显示报警时间和故障信息,并打印报警时间和报警的探测器所在房号;3、发生警情时,启动有关消防设备;4、用PC机作为上位机完成管理功能,下位机采用51单片机控制完成各路烟感温感的检测,且能与上位机通讯;5、检测量大于24路,软件设计设定故障越限值。1.2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由于本设计的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要求需要检测大于24路的火灾源头,所以我采用32个感烟传感器及感温传感器的组合装置来作为32路火灾探测器,此装置可以探测到火灾的发生,并输出一个电压信号作为报警信号,这个模拟信号将传到模数转换器ADC0809的模拟信号输入端。采用4片8输入8输出的模数转换器ADC0809,通过地址端可以选择不通的模拟输入端,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将32路模拟信号转换成8位数字信号,而模数转换器ADC0809跟8位的AT89C51单片机的P0口直接连接,将数字信号传给AT89C51单片机,再通过AT89C51单片机对各部分电路进行控制,包括报警时刻的时间显示电路、报警的探测器所在房号的显示电路、火灾声音报警电路,上位机PC机与下位机AT89C51单片机的通讯电路、启动消防设备的电路利用氮气作为灭火材料和复位电路。设计方案二:由于本设计的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要求需要检测大于24路的火灾源头。本设计的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需要检测的火灾源头数量是32路。采用感烟传感器和感温传感器这两种独立元器件的话,那么则分别需要有32个感烟传感器和感温传感器,总共就是64个传感器。此装置可以探测到火灾的发生,并输出一个电压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在将这个模拟信号传到模数转换器ADC0816的模拟信号输入端。由于模数转换器ADC0816是有16路模拟输入通道和8路数字输出端的,所以只需要采用两片模数转换器ADC0816就可以完成32路报警模拟信号的模数转换,将32路报警模拟信号转换8位数字信号。模数转换器ADC0816直接与8位的AT89C51单片机P0口连接,通过P0口将转换得到的8位数字信号传给AT89C51单片机,在通过AT89C51单片机对其他各部分电路进行控制,包括报警时刻的时间显示电路、报警的探测器所在房号的显示电路、火灾光信号报警电路,上位机PC机与下位机AT89C51单片机的通讯电路、启动消防设备的电路利用二氧化碳即干冰作为灭火材料和复位电路。方案论证:比较以上的两种设计方案,我选择了方案一作为自己的设计方案。因为(1)设计方案一所用到的元器件比较少,所需要的经费也就比较合适,不会给设计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不会造成浪费;(2)设计方案一所用到的模数转换器是8路输入通道、8位输出的A/D转换器,而设计方案二用到的模数转换器则是16路输入通道、8位输出的A/D转换器。这两种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都是116S,也就是说这两种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是一样的,并且它们的转换精度也是一样的,不存在元器件的优劣问题。而我本身对模数转换器ADC0809的工作特性参数,还有工作性能,包括ADC0809的在单片机中的具体应用都比较熟悉,能够更好的利用ADC0809,同时不再增加编程的难度,也就是说替自己减少了一些没必要的负担,是自己可以顺利的完成设计任务的要求,达到导师和学校的要求;(3)关于灭火所用的材料,设计方案一使用的是氮气,而方案二使用的则是二氧化碳,就对环境保护的指标来说,用高压氮气比用二氧化碳作为灭火材料来说,氮气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而二氧化碳则会加重全球的温室效应,对影响全球气候,也危害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综合以上所述的,设计方案一是有效的、符合设计准则的且合理的设计方案。所以我采用设计方案一来完成我的设计任务,设计由单片机控制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2 高压氮气灭火剂在火场中主要靠水的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它作为最常见、最廉价的灭火剂用来扑救火灾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在灭火过程中有时也会造成较大的水渍损失,有些部位不能用水去灭火,而且灭火过程中水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只有不到10%的水真正用于灭火),在全球都感到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浪费是很可惜的。同时水也比较重,当需要将其拖运到一定距离时就会成为负担。所以,研究和利用新的材料来灭火,并研制出与之相配的装备用于实战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稀释氧气灭火”的机理,可燃物在燃烧时需要大量的氧气,当氧气体积分数降到0.15巧以下时,燃烧就停止了,这里系统将氮气用于封闭场所的灭火,它在国内运用很少,是在该领域一种新的尝试。2.4.1 氮气的特点氮气作为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是勿庸置疑的,这一点随着卤代烷系统对臭氧层的破坏而被停止使用,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CO:灭火设备虽然又被提上了使用日程,但其安全性、对地球的温室效应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71。所以氮气的安全性、透明性、无毒无害性都优于过去的气体系列的灭火剂。氮在常温下是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无色无味,不燃烧,化学性质稳定,其理化特性如下表所示(00C,760mmHg柱)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L汽化热kg/kJ汽化后气体体积增加倍数相对体积质量液体密度28.0131.25147.596430.967表1氮气的理化特性可燃物在燃烧时需要大量的氧气,当高压氮气进入火场后,会使燃烧物所在空间的氧气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并吸收大量的热量,当氧气体积分数降到0.15以下时,燃烧就停止了。这就是利用氮气的性质,使可燃物的温度急剧下降并使其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来维持燃烧而窒息。当燃烧发生时,首先可控制火灾灾情,在消防队到来之前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利用高压氮气灭火比直接利用氮气灭火具有以下的特点:(1)占用体积小。当高压氮气进入火场后,其体积急剧膨胀,使氧气体积分数下降到0.15以下,即完成了窒息灭火的过程。(2)高压氮气的体积膨胀过程将吸收大量的热量。姗烧燃物刚好具备这个条件,把大量的热能传给氮气来完成其体积膨胀的过程,从而使燃烧物温度迅速降低,如果有足够的高压氮气供应,完全可以使嫩烧物的温度降到其燃点以下,使燃烧中止。这是利用高压氮气吸收热量达到冷却灭火的目的。3.在高压氮气进入火场,急剧膨胀的过程中,在燃烧的空间内形成正压,使可燃物得不到新鲜空气的补充。2.4.2 氮气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根据物质的嫩烧特征把火灾分为四类: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按照这个分类,高压氮气灭火系统基本上都适用于扑救这四类火灾:A类火灾中的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而一般固体物质则是指应用限制以外的固体物质。氮气灭火剂主要是通过稀释氧浓度、窒息嫩烧和冷却等物理作用灭火,可以较快的将有焰燃烧扑灭,但所需要的灭火剂浓度高,喷放的气体必须维持足够的浸渍时间才可以把固体表面的火彻底扑灭。因此,氮气灭火剂扑救A类表面火的关键是适时的将灭火剂释放到防护区中,使防护区内尽快达到规定的灭火剂浓度(氮气喷放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同时在喷放灭火剂后还应注意维持较长的浸渍时间(对氮气而言,为10-20分钟)。B类火灾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以及在嫩烧时可溶化的某些固体火灾。B类火灾中最常见的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烃类液体的火灾,醇、醋、醚、酮等有机溶剂的火灾以及石蜡、沥青等一些嫩烧时可溶化的固体火灾。C类火灾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常见的可燃气体有烷烃、烯烃、炔烃等烃类气体、一氧化碳或煤气、氢等。氮气对B类和C类火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大量捕捉、消耗火焰中的自由基,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因而效果极佳。但同时应具备能够在灭火前切断可燃气源或在灭火后能够立即切断可bfi气源的可靠措施。及时切断可燃气源,一方面有利于迅速灭火,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发生二次火灾或爆炸。D类火灾D类火灾是指带电设备及电气线路的过热、短路引发的火灾。根据统计,电气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一半。因而在气体灭火系统规范设计中都把电气危险作为一类特殊的火灾来考虑。所有的气体灭火系统都适用于扑救此类火灾,这是气体灭火剂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所决定的。2.4.3 氮气应用限制说明氮气(也是所有的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类型物质的火灾:强氧化剂、含氧化剂的混合物以及能够自身提供氧而且在无空气的条件下仍能迅速氧化、燃烧的物质,活拨金属,能自动分解的物质,能发生自燃的物质。3 火灾探测器本系统设计用到的是JB-QB-3000系列的感烟感温探测器,分为离子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离子感烟探测器原理方框图如图3-1 离子感烟探测器原理方框图图3-1所示。它有检测电离室和补偿电离室、信号放大回路、开关转换电路、火灾模拟检测回路、故障自动检测回路、确认灯回路等组成。离子式感烟探测器的检测电离室原理如图3-2。两个金属平板之间加上直流电压,图3-2检测电离室原理图并在附近放上一小块同位素锢241。当周围空气无烟雾时,锢241放射出微量的a射线,使附近的空气电离。于是在平板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的作用下,空气里就会有离子电流产生。当周围空气有烟雾时,烟雾是由微粒组成,微粒会将一部分离子吸附,使得空气中的离子减少,而且微粒本身也吸收a射线,这两个因素使得离子电流减小。烟雾越浓,离子电流减少越来越明显。信号放大回路是在检测电离室进入烟雾以后,电压信号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开始动作,通过高输入阻抗的MOS型场效应型晶体管作为阻抗耦合后进行放大。开关转换电路是经过放大后的信号触发正反馈开关电路,将火灾信号传输给报警控制器。正反馈开关电路一经触发导通,就能自保持,起到记忆的作用。为了防止探测器至报警器间发生电路断线,或者探测器安装接触不良,探测器被取走等问题发生,故障自动检测回路能够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以便及时进行检查维修。离子感烟探测器的电路是由许多电子元件器件组成的,电子器件的损坏将会导致探测器误报警或不报警。为了检查电子元件是否损坏,可以通过火灾模拟检查回路加入火灾模拟信号,若有问题可以及时维修。确认灯点亮表明探测器动作。感温探测器是比较常见的,在这我就不详细加以介绍了。感烟感温探测器一旦探测到有火灾信号时,就会发出一个模拟电压信号Vi,直接传给ADC0809模拟输入端。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感烟感温探测器AT89C51单片机的P0口ADC0809模数转换器 Vi 4 模数转换电路 本设计用到的模数转换器是有8路输入通道和、8位输出的A/D转换器ADC0809。在自动控制领域中,除数字量外经常会遇到另一种物理量,即模拟量,例如:温度、速度、压力、电流、电压等。而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并处理数字信号,因此计算机系统中凡遇到有模拟信号的地方,就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在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经常会用到模数转换电路,也就出现了单片机的模/数(A/D)转换的接口问题。目前这些转换电路及其接口都已集成化,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误差小、功耗低等特点,并能很方便地与单片机连接。 A/D转换 显 示数据采集及处理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重要接口,任何型号的ADC芯片都能与单片机连接,但接口形式与ADC芯片型号、转换速度以及分辨率的要求不同有所差异。从ADC接口电路结构来看ADC芯片与单片机连接有如下形式:与单片机总线直接连接。用三态门与单片机连接。通过I/O接口与单片机常用的A/D转换器可分为计数比较型、逐次逼近型、并联比较型、双积分型。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ADC0809。4.1 ADC0809的基本结构内部工作原理下面介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ADC0809的工作原理。ADC0809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ADC0809的基本结构图模数转换器ADC0809的内部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控 制 电 路 启动信号 Vi + 比较器 CLK 逐 次 逼 近 寄 存 器缓 冲 寄 存 器8位D/A转换器Vs _ 转换结束 D7D6D5D4D3D2D1D0 图2 ADC0809内部结构图ADC0809片内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三态输出锁存器以及相应的通道地址锁存与译码电路。它可实现8路模拟信号的分时采集,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出是三态的(总线型输出),可直接与单片机数据总线相连接。ADC0809采用5V电源供电,外接工作时钟。本系统中,ADC0809工作时钟为500KHz,其转换时间为128s。 1)输入为8个可选通的模拟量IN0IN7。至于ADC转换器接收哪一路输入由地址A、B、C控制的8路模拟开关实现。同一时刻,ADC0809只接收一路模拟量输入,不能同时对8路模拟量进行模数转换。ADC0809内部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2)模/数转换转换开始时,将逐次逼近寄存器清0,这时,D/A转换器输出也为0。启动转换后,先使逐次逼近寄存器的最高位D7置1,经过D/A转换后,得到一个模拟电压Vs。把Vs和输入模拟电压Vi进行比较,若Vi大于Vs,则该位为1,反之为0。然后使逼近寄存器的D6位置1,经过D/A转换后再与Vi进行比较,决定D6为1还是0。重复上述过程,经过8次比较后,逐次逼近寄存器中得到的数值就是转换后的数据。这个数据送入缓冲寄存器,从而得到数字量输出。3)输出A/D转换器可以将输入的模拟量转化为8位数字信号。模数转换开启时刻由START端控制。4.2ADC0809引脚ADC0809芯片为28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引脚排列如图3所示。 图3 ADC0809的管脚图(1) IN7IN0:模拟量输入通道。ADC0809对输入模拟量的要求主要有:信号单极,电压范围05V,若信号过小还需进行放大。另外,在A/D转换过程中,模拟量输入的值不应变化太快,因此,对应变化速度快的模拟量,在输入前应增加采样保持电路。(2)A、B、C:地址线。A为低位地址,C为高位地址,用于对模拟量通道进行选择。CBA的值即如CBA011则表示选择IN3路输入。(3)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ALE上跳沿,将A、B、C锁存到地址锁存器中。(4)START:转换启动信号。START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START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D转换;在A/D转换期间,START应保持低电平。(5)D7D0:数据输出线。其为三态缓冲输出形式,可以和单片机的数据线直接相连。(6)OE:输出允许信号。用于控制三态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OE1,输出转换的数据。(7)CLK:时钟信号。ADC0809的内部没有时钟电路,所需时钟信号由外界提供,因此有时钟信号引脚。通常使用频率为500KHz的时钟信号。频率范围为10128KHz。(8)EOC:转换结束状态信号。EOC0,正在进行转换;EOC1,转换结束。该状态信号即可作为查询的状态标志,又可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使用。(9)VCC:5V电源。(10)VREF:参考电压。参考电压用来与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比较,作为逐次逼进的基准。典型值5V(VREF(+)=+5V,VREF(-)=0V)。4.3 信号采集及处理电路本设计中数据采集及处理电路部分使用单片机AT89C51。ADC0809具有三态输出缓冲器,因而可以直接和系统总线连接。 由单片机控制的单片ADC0809模拟通道IN0IN7的输入通道与三跟地址线之间的逻辑关系,关系如下表:ADDCADDBADDA输入通道000IN0001IN1010IN2011IN3100IN4101IN5110IN6111IN7 表2时序图如下:ALE ADDC ADDB ADD A START EOC OE D7D0在在本系统设计中需要用到4片模数转换器ADC0809,而每一片ADC0809都有8个模拟输入端,所以一共需要5根地址线来实现选址功能。每片ADC0809的地址线ADDA、ADDB、ADDC都是接到一起,分别接在74LS537的D0、D1、D2。其选通工作方式如表2所示。用74LS537的D3和D4来做片选信号,通过接双一个2-4线74LS139译码器,这样就可以得到4个片选信号,分别控制4片模数转换器ADC0809,也就是把这4个片选信号经过一个非门分别接到ADC0809的片选端,就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其选择功能如下表(表3)所示:D2 D3ADC0809的0 0 0 1 1 1第1片ADC0809的0 1 1 0 1 1第2片ADC0809的1 01 1 0 1第3片ADC0809的1 1 1 1 1 0第4片ADC0809的表3 2-4线译码器的选择功能通过上述的接线方法,可以实现32路模拟信号选一的功能,由感烟感温探测器传过来的每一路模拟电压信号通过各自连接的ADC0809,实现模数转换的功能,每路模拟电压信号都可以转换成8位的数字信号。VREF()与VCC接5V电源上,VREF(-)直接接地。转换启动信号START接在P3.6口信号端上。ADC0809工作频率为500KHz,所以,单片机的晶体振荡器选用6MHz,经ALE端的12分频之后的输出频率正好是500KHz,接入ADC0809的CLK端使其可以开始正常得工作。4 8位锁存器 74LS5734.1 8位锁存器74LS573的管脚8位锁存器74LS573的管脚图如下图所示: Vcc Q0 Q1Q2Q3 Q4 Q5Q6 Q7 LE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OE D0D1D2 D3D4 D5D6 D7GND8位锁存器 74LS573 管脚的功能说明如下表:符号功能说明D0-D7数据输入端OE三态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LE锁存允许端Q0-Q7输出端 表4 管脚的功能表4.28位锁存器74LS573的工作特性引入几个概念:1. 真值表表5 74LS573功能表输出控制OE使能LE输入D输出QLHHHLHLLLLXQ0HXXZ这个就是真值表,表示这个芯片在输入和其它的情况下的输出情况。每个芯片的数据手册(datasheet)中都有真值表。布尔逻辑比较简单,在此不赘述;2. 高阻态就是输出既不是高电平,也不是低电平,而是高阻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多个芯片并联输出;但是,这些芯片中只能有一个处于非高阻态状态,否则会将芯片烧毁;高阻态的概念在RS232和RS422通讯中还可以用到。3. 数据锁存当输入的数据消失时,在芯片的输出端,数据仍然保持;这个概念在并行数据扩展中经常使用到。4. 数据缓冲加强驱动能力。74LS244/74LS245/74LS373/74LS573都具备数据缓冲的能力。OE:output_enable,输出使能;LE:latch_enable,数据锁存使能,latch是锁存的意思;Dn:第n路输入数据;On:第n路输出数据;Z:表示高阻态。5单片机的应用自从上世纪70年代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问世以来,它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数据采集系统、通讯、高级机器人、通用测控模块,特别是超精密加工、数控机床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已引起科技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展现出广阔的前景。8位机,特别是8位高档单片机MCS-51系列,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功能强、价格廉、可靠性高、外围芯片配套、构成系统简单、应用软件丰富、技术上成熟、开发应用方便等优点,更是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的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1单片机可用于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也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1 主要特性:与MCS-51 兼容 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 AT89S51管脚及功能如图4所示:1 402 393 384 375 366 357 348 339 3210 AT89S51 3111 3012 2913 2814 2715 2616 2517 2418 2319 2220 21P1.0 VCCP1.1P0.0P1.2P0.1P1.3P0.2P1.4P0.3P1.5P0.4P1.6 P0.5P1.7P0.6RST/BVPDP0.7 P3.0 P3.1 P3.2 P3.3P2.7 P3.4P2.6 P3.5P2.5 P3.6P2.4 P3.7P2.3XLAL1P2.2XLAL2P2.1 VSSP2.0 图4 AT89S51管脚图VCC:供电电压。GND:接地。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口管脚 备选功能P3.0RXD (串行输入口)P3.1TXD (串行输出口)P3.2 (外部中断0)P3.3 (外部中断1)P3.4T0 (记时器0外部输入)P3.5T1 (记时器1外部输入)P3.6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信号将不出现。: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2 振荡器特性: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4芯片擦除:整个PEROM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 来完成。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6 显示电路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用户往往想知道当前的运行状况及某些过程值,即希望通过显示手段获得这些信息,因此显示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显示电路中,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