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试探努尔哈赤伦理思想中的天命色彩.doc_第1页
〈经济管理〉试探努尔哈赤伦理思想中的天命色彩.doc_第2页
〈经济管理〉试探努尔哈赤伦理思想中的天命色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资料网/经济管理试探努尔哈赤伦理思想中的【论文集】天命色彩关键词:努尔哈赤;伦理;天命 努尔哈赤作为女真族的杰出领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与明朝抗衡后金政权,从而奠定了大清帝国乃至统一全国的基础。而在这些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他借以统摄女真部民的核心思想就是天命思想。他竭力塑造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天”,令女真族顶礼膜拜,把王权和神权集于一身。努尔哈赤天命思想的来源前人概括出三点:一是努尔哈赤是萨满教的虔诚信奉者,萨满教信仰的神主要是天神,所以努尔哈赤对天深信不疑,认为天是一切的主宰;二是努尔哈赤少年时期曾在李成梁麾下,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接受了汉族的天命思想;三是出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就必须借助天的权威为其政治服务,作他的护法神。而他的伦理思想正是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假天威理人伦。有效地把天命观念糅合到伦理思想之中。 伦理道德是人们对社会关系的一种认知,思想核心是价值观念,而形成这种价值观念的基础是人们生存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社会环境。itl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前,女真族的伦理观念还很淡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统治秩序,在处理君臣,父子,夫妻等伦理关系问题时,受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就不能简单地按中原汉族的伦理道德来约束女真部民,而是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的伦理观念。因为天命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控制力量已经在女真社会被广泛应用,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所以努尔哈赤要想维系社会原有的正常秩序,必须恪守前代留传下来的思想习惯,否则他不仅不能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甚至会引起各种传统势力的反抗。因此,努尔哈赤在伦理思想体系的构建中,充分利用了女真人信天的习俗,确立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用天命思想来处理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伦理思想。 (一)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他提出:“天命之为汗,汗命之为臣也!” 天命八年正月,努尔哈赤说:“天子为汗,汗子为诸贝勒大臣,诸贝勒大臣之子,即为民。主之子即为奴”。他把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伦理道德,并具体运用到本民族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从敬上、感恩、去恶等方面来论证这种等级关系。对于各个等级的人对于国家应奉行的准则,努尔哈赤进一步解释说:“汗以天为父,敬念不忘,明修天赐基业,则汗所承基业何以废也。诸贝勒大臣以汗为父,敬念不忘,勿怀贪黩之心,勿为盗贼奸宄强暴之事,以公忠效之,则诸贝勒大臣之道何以败也。民以诸贝勒大臣为父,敬念不忘,不起盗贼奸究强暴之事件,不违法度,竭尽其力,则祸患何以及身也。奴以主为父,敬念不忘,不生盗贼奸究强暴之事,谨守奴仆之分,尽心效力,则刑戮何以随身也。”这样一来,努尔哈赤就从理论上确立了君主独尊的思想,与进入辽沈前女真人上下“皆当互爱”的观念已是天壤之别了。 除了君臣要有等级名份之外,他还提出为人臣者要正直,不背叛主人,所谓“朕闻上古至治之世,君明臣良,同心共济,天降祯祥,休和荐至,果秉志公诚,励精图治,天心必加眷佑能以公诚存心,建立纲纪,教养兼施,则天地神祗必交相感应。”努尔哈赤认为,人能立心公诚,则夫妻和睦相亲,上下主仆相爱。若存心邪僻,乱伦悖理,则夫妻上下主仆都不相亲爱,甚至疏远。到了这种程度,即使人君不知,但天必知之,亦必鉴之,必遭天谴,这不仅害及事物,也直接影响了人际关系。因此,他要求贝勒大臣要有“至公之心”、“至公存心”。还要求社会上的广大阿哈(奴隶),皆要小心待主不背,倘若“持邪曲、怡慢之心,则汗非之,而身亡焉努尔哈赤的这些思想,要求奴隶们“无有作恶,遵王之路”。以此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二)在处理父子关系时,他提出:“孝于父母,悌于诸兄。” 努尔哈赤在晚年引经据典地教育子孙说:“书云:孝于父母,悌于诸兄者,无恶逆之心,我等子孙,世世相继,应如此孝于父母,悌于诸兄,于道勿违孝悌之理。平居之时,须常法长者,而勿使下者畏。下敬上须以诚实,上恤下须以诚恤。”并训谕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吾世世子孙,当孝于第,悌于长。其在礼法之地,勿失孝第恭敬之仪朕所训示者如此,汝等勿违朕言。”他严格要求子侄大臣们不能乱了人伦,孝悌必须发自内心,如有所违,必获罪于天,受到天的谴责。因此,努尔哈赤反复告诫贝勒大臣:“后世子孙,当世守孝悌之道不可违也。”他惟恐包括其子侄在内的诸贝勒大臣对其不忠,屡次令其对天发誓效忠。他说:“人君之心,能贞固不二,感召天和,风雨时黍谷登,民安物阜,则永保天位,世祚绵长,凡为民者,能持敬谨之心,罔干国曲,急公奉上,孝悌力田,则获福而家道昌矣。”天命八年(1623年)七月令其诸子盟誓:“不思天意,则与会之诸贝勒凡心怀二志、包藏祸心者,上天鉴察,必降祸患于起事之诸贝勒。倘能信守对天之盟,仰体上天之意则蒙上天垂佑,世代得享太平之乐也” 努尔哈赤提出的亲亲孝悌思想,一方面是对中原汉族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吸收,另一方面也是后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果说元明理学的伦理规范已经纯粹属于“人道”的范畴,早已剃除了“天命”观念。成为一种知行上的自觉,那么,努尔哈赤的孝悌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重新请回了“天命”的权威,这既有女真族信仰萨满教的传统影响,也是努尔哈赤假天威理人伦的一种故意。(三)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他提出:“妇人应治其家,顺其夫” 在女真族早期的婚姻关系上,伦理观念比较淡薄,原始的蒸报婚形态还比较盛行,弟娶其嫂,子娶其庶母的现象屡见不鲜。女子的社会地位也是比较高的,可以与男子一样出外打猎。据建州闻见录记载:“女人执鞭弛马不异于男。”“少有暇日,则至率妻妾畋猎为事,盖其习俗也。”但在努尔哈赤统治后期,随着汉化程度的提高,原始的婚姻习俗、特别是妇女干预外事的现象,开始引起他的警觉,他意识到如果不能克复女真陋习,就很难提升女真族的社会声望。因此,他对侍臣说:“至为妇人者,不治其家,不顺其夫,而干预外事,亦失其为妇之道矣,有家者并宜警也。”要求妇女要顺夫、治家、不要干预外事,严守妇道。 天命八年(1623)六月,努尔哈赤训示皇族内女眷说:“天作之君,凡制礼作乐,岂可不体天心。然天心何体之,莫若举善以感发其善者,诛恶以惩创其恶者。我国诸王中亦有被贬责者,岂于我有隙哉!不过因其紊乱纲常,法所不容耳。即执政诸王,尚不令枉法,尔等女流苟犯吾法,吾岂肯纵恕,以败纲常乎?男子披坚执锐,其殁于阵者,盖因不背同心之约,故以身殉国耳。尔等居家之妇人,违法败政1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