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杨威.ppt_第1页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杨威.ppt_第2页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杨威.ppt_第3页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杨威.ppt_第4页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杨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宽带接入技术,第6章宽带无线接入技术,6.1宽带无线接入分类与特点6.2LMDS接入技术6.3MMDS接入技术6.4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6.5IEEE802.16接入技术6.6IEEE802.20接入技术6.7案例学习,第6章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本章从基本概念出发,重点介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分类、特点业务以及几种主要的无线接入技术,最后介绍无线接入技术的新进展。,6.1宽带无线接入分类与特点,无线接入技术是指接入网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使用无线传输媒质,向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接入服务的技术。个人电脑、手机、PAD的普及。,6.1.1宽带无线接入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模拟无线接入微蜂窝无线接入技术CDMA无线接入技术一点多址微波技术卫星无线接入技术,1按照覆盖区域分类,(1)无线个域网(WirelessHomeNetwork,WHN)覆盖范围,几米到几厘米,为不同设备间提供双向短程通信。使用蓝牙技术、红外技术、超宽带UWB无线技术等。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s。时分双工传输方案被用来实现全双工传输。使用IEEE802.15协议。,(2)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覆盖范围几米到数百米(如大学校园)提供共享无线接入服务(无障碍区90米内,有障碍区20米内)。,(3)无线城域网(WirelessMetropolitanAreaNetwork,WLAN)覆盖范围几千米到几十千米,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全球通用微波接入WiMAX。(4)无线广域网支持全球范围的广泛移动通信。,2按无线技术分类,(1)无线局域网(WLAN)几十米到数千米,对有线局域网进行无线扩展,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有线局域网的功能。(2)固定无线接入(FBWA)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实现端到端的连接(3)移动无线接入(MBWA)几千米以内,高速(120250Km/h)移动用户的高带宽数据传送。,6.1.2宽带无线接入特点,(1)覆盖范围灵活。(2)应用频度范围广。(3)频谱利用率高。(4)灵活的链路自适应技术。(5)介质访问机制MAC层具备调度机制。(6)动态带宽分配能力。(7)安全性。(8)纯数据业务的转化。IP承载为主。(9)应用模式从固定向移动方向转化。,6.2LMDS接入技术,6.2.1LMDS的概念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ocalMultipointDistributionServices,LMDS),固定宽带无线接入微波宽带业务。2426、3840GHz,可用频谱1GHz,传输速率64kbit/s2Mbit/s,甚至高达155Mbit/s,“无线光纤”。“本地”:基站覆盖的范围,5Km以内。“多点”:基站到用户是点对多点的广播方式。“分配”:基站按业务分类将信号分配给用户。“业务”:业务提供与使用关系。,6.2.2LMDS系统的组成1.基础骨干网:基于光纤传输网、ATM或IP交换、IPoverATM构成交换平台,与互联网和电信网(PSTN、ISDN、ADSL)互联。,ATM或IP交换IPoverATM,ATM或IP交换IPoverATM,Internet,PSTN、ISDN、ADSL,2.基站3.用户终端设备4.网管系统,ATM或IP交换IPoverATM,ATM或IP交换IPoverATM,Internet,PSTN、ISDN、ADSL,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组成,6.2.3LMDS系统的优点(1)工作频带宽,可提供高宽带接入。(2)初期投资少。业务提供速度快。(3)用户发展灵活。(4)提供多种业务。(5)频率复用度高,系统容量大。主要体现了无线的优势,6.2.4LMDS系统局限性系统采用了微波波段的频率,微波波段的传输特性,导致(1)服务区覆盖范围小,25公里。(2)波长短,受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影响大。(3)基站设备相对比较复杂,价格较贵。,6.3MMDS接入技术,微波多路分配系统(MicrowaveMultipointDistributionSystems,MMDS)固定无线宽带接入一点对多点,适用于中小企业用户和集团用户接口:T1/E1、100Base-T和OC-3用户端接口:T1/E1、100Base-T工作频段:25GHz,比LMDS低业务:互联网接入、数据交换、语音、VOD、数据广播、数字电视(标清或高清),6.4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6.4.1无线局域网特点与标准1.无线局域网特点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安装方便、高移动性、易扩展性、可靠性,AP,室内:10100米室外:300米,1154Mbit/s,530个用户,AP,2.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美国)(Institutefor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11系列WLAN标准。,6.4.2IEEE802.11体系结构1.网络参考模型,WT,WA,WM,WB,WP,WU,WS,STA,AP,AC,IP城域网,Portal服务器,AAA服务器,网元管理单元,无线局域网网络参考模型,端网站,接入点,接入控制器,站点登录服务器,认证计费服务器,空中接口,用户,接口:WT输入接口WA空中接口WB10/100Base-T接口WU100Mbit/s或1000Mbit/s以太网接口WS逻辑接口,可以不对应物理接口WP逻辑接口,可以不对应物理接口WM支持一定的协议的接口,2.网络单元功能端站无线接入终端用户设备接入点有线连接AC,无线连接STA接入控制器无线接入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网关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站点服务器,6.4.3IEEE802.11空中接口,1.物理层技术2.4GHz频段:24002483.5MHz分成13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22MHz,可用带宽83.5MHz。5.8GHz频段:5.7255.850GHz分成5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20MHz,可用带宽125MHz。相邻小区应尽量使用不交叠的信道以减少干扰。,2.MAC(媒质访问控制)层技术无线接入,STA与AP通过空中接口连接,STA每一时刻只允许接收一个AP的收或发,MAC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支持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可选支持点协调功能(PCF)帧结构中的MAC头,包含了相关信息。,6.4.4IEEE802.11b认证、漫游和计费1.认证要求基于IEEE802.1x的认证基于PPPoE(以太网点到点协议)的认证基于Web的认证,WT,WA,WB,WP,WS,STA,AP,AC,Portal服务器,AAA服务器,基于Web的认证系统架构,端网站,接入点,接入控制器,站点登录服务器,认证计费服务器,空中接口,用户,AS,2.计费要求3.漫游要求,STA,认证点,漫游地AAAServer,归属地AAAServer,认证成功,6.4.5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1.物理层关键技术IEEE802.11无线局域网采用微蜂窝和微微蜂窝结构,支持数据传输速率154Mbit/s,自主管理的计算机局域网络。DSSS/CCK补码监控技术PBCC分组二进制卷积编码技术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MIMO多入多出OFDM技术,2.MAC层关键技术,6.4.6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1.无线网络的安全进程2.多元化的无线安全策略,6.4.7无线局域网的移动性问题1.网络层的移动IP可移动IP:用户可以凭一个IP地址进行不间断跨网漫游。在MAC层之上引入MobileIP技术,解决跨IP子网漫游问题。移动主机(MN)在外地通过外地代理(FA)向属地代理(HA)注册,从而使HA得知MN当前的位置,实现了移动。,Internet,HA,服务器,FA,FA,网关路由器,网关路由器,交换机,交换机,AP,AP,AP,子网A,子网B,二层交换,三层交换,三层移动MobileIP,6.5IEEE802.16接入技术,WiMAX一个非盈利工业贸易联盟组织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又称为80216无线城域网,是又一种为企业和家庭用户提供“最后一英里”的宽带无线连接方案。因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高覆盖范围(可以覆盖2530英里的范围),以及对3G可能构成的威胁,使WiMAX在最近一段时间备受业界关注。,6.5.1IEEE802.16系列标准IEEE802.16工作频段:1066GHz,视距环境IEEE802.16a工作频段:211GHz,非视距环境IEEE802.16cIEEE802.16REVdIEEE802.16-2004IEEE802.16eIEEE802.16.21066GHzIEEE802.16.2a,IEEE802.16无线MAN,IEEE802.20无线WAN,WAN(广域网),MAN(城域网)WiMAX,IEEE802.11无线LAN,LAN(局域网)WiFi,IEEE802.15蓝牙,PAN(个域网),PC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工作频段2.4GHz,工作频段2.4和5.8GHz,工作频段1066GHz211GHz,工作频段3.5GHz以下,6.5.2协议栈模型,SS,SS,BS,BS,RNC,固定用户终端,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U,U,IB,A,特定服务汇聚子层,公共部分子层,安全子层,物理层,MAC,适配上层协议,系统接入、带宽分配、连接建立、连接维护,加密、鉴权、密钥,6.5.3物理层规范(1)1066GHz视距传输覆盖面积小传输受气候,建筑物影响(吸收和阻挡)大。频率资源丰富,提供频段较宽。采用单载波调制技术(2)211GHz非视距传输多径干扰和同频干扰不同的工作环境,应用不同的规范,6.5.4传输速率系统带宽1.2520MHz1.25MHz系列:1.25/2.5/5/10/20MHz1.75MHz系列:1.75/3.5/7/14MHz调制方式:BPSK、QPSK、16QAM、64QAM、甚至256QAM。,6.5.5WiMAX组网技术1.IEEE802.16演进策略,固定接入,联合组网,对高速数据的补充,固定、便携式和低速移动接入,联合组网,部分地区独立组建小型独立网络,支持实时和非实时数据业务。,固定、可携式、低速高速移动接入,全IP架构,支持VoIP语音业务,各种数据业务,有QoS完全保证,独立的鉴权和计费等网管系统。,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第三阶段,IEEE802.16-2004,IEEE802.16e,第一阶段WiMAX、Wi-Fi联合3G网络共存。Wi-Fi热点地区高速移动数据接入,百米WiMAX不同热点地区的串联,千米3G低速数据的无线通信,2M速率,第二阶段,第三阶段,AP5个,AP5个,AP5个,AP5个,AP5个,二校区,三校区,CERNET,6.1.1固定宽带无线接入在电信网中的位置,在电信网中,宏观上可划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大类。,6.1.1公用电信网组成,5.1.2无线接入的分类,6.1.2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组成,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又称为无线本地环路,一个典型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无线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操作控制中心和用户单位。,6.1.4网络结构图,6.1.3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分类,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系统方案基于固定蜂窝系统的方案基于PCS或PHS标准的WLL系统基于无线电话DECT规范的WLL系统专用无线接入系统,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特点,建网投资费用低扩容可以因需求而定,方便快捷。运营成本低可以和光纤相媲美具有提供对称业务的潜力网络部署灵活安全性能好与原有基础设施不大,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弱势,技术不够完善频段的分配不统一成本还是一个障碍。,6.1.4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业务,面向连接的业务租用线业务、突发数据业务、交换话机业务、数字视频业务面向无连接的业务业务包括基于IP方式的实时业务、因特网接入技术、局域网互联、虚拟专用网等。,6.1.5几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LMDS接入技术3.5GHz无线接入MMDS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固定卫星接入技术不可见光纤无线系统,6.2宽带ATM无线接入,本小节中将介绍无线ATM等几种宽带无线的接入手段,而作为无线接入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无线局域网将在后面介绍。,6.2.1宽带ATM无线接入,ATM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无线ATM技术,无线异步传送模式(WATM)实质上是将ATM网上宽带业务延伸至无线移动网,把ATM无缝隙地扩展到移动通信终端。,研究开发WATM,主要是基于,用户对ATM/B-ISDN的无线接入的需求多媒体应用需要有支持多媒体技术的无线平台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不能满足所有数据用户的要求。,无线ATM网络体系结构,WATM网络有两种结构:蜂窝式WATM结构和分布式WATM网络结构。,6.2.1蜂窝式WATM结构,6.2.2分布式WATM结构,WATM系统构成,WATM系统主要由WATM终端、WATM终端适配器、WATM基站、移动ATM交换机、ATM网络和ATM主机组成。,WATM网络概念,6.2.3WATM网络及信源结构,网络协议参考模型,6.2.4WATM协议模型,无线ATM网络中的差错控制,信源头差错控制正向纠错交织纠错自动请求重发适用于无线ATM的其他差错控制,6.2.5适用于WLAN的差错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