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协议NetworkProtocols与NetworkSecurity网络安全,第三讲以太网技术,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主要内容,以太网简介以太网与Internet、OSICSMA/CD原理以太网技术及其发展以太网相关技术以太网技术标准,第三讲以太网技术,2,以太网简介,以太网Ethernet1972年,RobertMetcalfe博士在Xerox公司PARC研究中心试验了第一个2.94Mbps以太网原型系统AltoAlohaNetwork,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互连,并共享打印机设备1973年,Metcalfe将自己的系统更名为以太网(Ethernet),并指出该设计不局限于PARC的Alto计算机互连,也适用于其它计算机系统1979年,Metcalfe成立3Com公司,研制出以太网网卡(NIC)1980年,DEC、Intel、Xerox联合研发了10M以太网1.0规范1982年,发布以太网2.0规范(EthernetV2)1983年,IEEE采纳并发布以太网正式标准802.3以太网分层结构: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Access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LogicLinkControl)物理层,第三讲以太网技术,3,以太网层次结构,第三讲以太网技术,4,MAC/LLC帧结构(两种),第三讲以太网技术,5,CSMA/CD算法,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用“载波侦听”方法检查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进入下一步;若忙,等待并继续监测。发送数据,同时检测信道冲突。若成功发送完毕(未发生冲突),完成;若遇冲突,进入下一步。中止本次发送。进入下一步。等待一段随机时间。返回第1步。,第三讲以太网技术,6,以太网帧发送的“微观特性”,设:站点相距1Km,数据传输速率100Mbps则:报文长度500bits64bytes,WHY?,第三讲以太网技术,7,发送碰撞图解,发送数据帧的站点,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2就可以知道该帧是否发生了碰撞。,第三讲以太网技术,8,以太网技术发展,第一阶段:同轴电缆(CoaxCable)第二阶段:集线器(Hub)第三阶段:二层交换机(SwitchHub)第四阶段:三层交换机(Switch),速率、介质、联网方式、吞吐能力、网络规模、安全性、QoS、功能,第三讲以太网技术,9,第一阶段:同轴电缆,同轴电缆(CoaxCable),存在问题和缺陷:线路的布局受到较大制约,难以灵活调整;增加设备时T形接头制作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且容易损坏,还容易造成线路连接不良,严重的将造成断线;同轴电缆成本较高;受限于同轴电缆长度,网络覆盖的范围十分有限;同轴电缆本身是“单点故障”易发点;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同轴电缆的通信效率会大大降低;随着线路上设备数的增多,冲突增加,将导致网络通信效率急剧下降,最终可能引起瘫痪。,10Base2(细缆)10Base5(粗缆),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0,第二阶段:集线器,集线器(Hub),主要改进:联网方式HUB的引入速率提高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100M传输介质UTP,非屏蔽双绞线通信方式FullDuplex,全双工(注意避免冲突的条件),10BaseT100BaseT,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1,以太网冲突(碰撞)域,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2,第三阶段: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SwitchHub),C1/A1,C2/A2,C3/A3,C4/A4,转发表,思考:当一个端口上连接另一个交换机时,转发表如何设计?,主要改进:有效减少碰撞,提高利用率,扩大联网规模不同速率端口互连(适配能力),反而失去以太网“天生”的流控能力!,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3,二层交换机网桥,网桥Bridge,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4,存储转发与切入转发,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网络中继设备接收完整报文解析、排队并转发到目的端口(线路)切入转发(Cut-Through)网络中继设备接收到地址字段后,立即解析转接到目的端口“直通式”转发,比较:实现机制;转发延迟;可靠传输;流量管理,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5,广播风暴与死锁环路,广播风暴(BroadcastStorm)共享网络中大量设备进行广播死锁环路(DeadlockLoop),Bridge,Bridge,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6,第四阶段: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Layer3Switch/IPSwitch),三层交换机已经不是“纯粹”的以太网交换机了!,思考:IP交换机与路由器有什么区别?,IP和MAC地址对的发现ARP协议(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主机A主机B主机C,主机A“192.168.1.3的MAC地址是什么?”(MACff-ff-ff-ff-ff-ff),主机C192.168.1.3的MAC地址是03-aa-01-75-c3-06,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7,局域网标准802系列,IEEE802.1通用网络概念及网桥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IEEE802.3以太网CSMA/CD复用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802.4令牌总线结构和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802.5令牌环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802.6城域网的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定IEEE802.7宽带局域网IEEE802.8光纤局域网IEEE802.9ISDN局域网IEEE802.10网络安全IEEE802.11无线局域网IEEE802.12优先高速局域网(100Mbps)IEEE802.13有线电视(Cable-TV),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8,以太网802.3标准及其发展轨迹,IEEE802.3(工作组)标准系列802.3:传统以太网10Base-2,10M粗缆总线10Base-5,10M细缆总线1Base-5,1M总线(短暂的后退)10Base-T,10M星形双绞线802.3u:100M,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100Base-TX,UTP5100Base-T4,UTP3100Base-FX,OpticalFiber802.3z:1000M1G,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rnet)1000Base-SX,短波长光传输1000Base-LX,长波长光传输1000Base-T,五类线传输802.3ae:基于光缆的万兆以太网(10G)10GBase-X10GBase-R10GBase-W802.3an:基于铜缆的万兆以太网10GBase-T802.3ba:包含两个速度的规范,每种速度提供一组物理接口40G1m交换机背板链路、10m铜缆链路和100m多模光纤链路标准100G10m铜缆链路、100m多模光纤链路和10Km、40Km单模光纤链路标准,第三讲以太网技术,19,EthernetoverAnything,EthernetoverFiber光纤以太网直接在光纤上传输以太网,用于城区的短距离传送(70公里)EthernetoverSDHRPR(ResilientPacketRing)以太网IEEE802.17标准使以太网业务能够借助SDH环路网络传输几千公里EthernetoverDWDM/CWDM波分复用以太网使以太网可以通过多个波长光波在一根光纤上传送EthernetoverSONET同步光网以太网万兆以太网与SONETOC-192帧结构的融合,可以与SONET/SDH设备一起运行,保护了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可通过城域网提供端到端以太网EthernetoverPONEPON(EthernetPON)和GPON(GigabitPON)EPON是点到多点光以太网,以较低成本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融资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科学组试卷
- 工厂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执行条例
-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 灭菌技术与检测
- 护士儿童医院进修汇报
- 土壤污染现场监测及评估方案
- 股权激励有限合伙协议标准合同范本
- 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教材编写指南
- 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话术与技巧
- QA出货检验日报表
-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3.5 消化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 加润滑油安全操作规程
- 萨福双脉冲气保焊说明书DIGIPLUS课件
- 高中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 (共51张PPT)
- JJG 573-2003膜盒压力表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