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风与哥特式(用)0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罗马风与哥特式(用)0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罗马风与哥特式(用)0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罗马风与哥特式(用)0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罗马风与哥特式(用)0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建筑史,第五讲2010年4月,1,2,第五篇,罗马风与哥特式,3,1、罗马风,西欧自西哥特人占领罗马之后就进入了中世纪,文明直到公元9世纪才重新开始发展。新的建筑风格在此时形成,由于它比较多地模仿了罗马时代的风格,后人称之为“罗马风”(Romanesque),或者译为“似罗马的”风格。最早在9世纪末10世纪初出现于欧洲,繁荣于11-12世纪,后被哥特式风格取代。欧洲建筑史上第一种真正的国际性风格,4,建筑类型、规模、设计施工、材料、艺术、形式、结构等,这时的建筑除基督教堂外,还有封建城堡与教会修道院等。其规模远不及古罗马建筑,设计施工也较粗糙,建筑材料大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艺术上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的风格,故称为罗马风建筑。它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5,早期教堂的建筑者和风格,早期的教堂的建筑者主要是修道士,教堂不事装饰,也不讲求比例,反对偶像崇拜,连耶稣基督的雕像都没有。墙垣和支柱十分厚重,砖筑很粗糙,沉重封闭,毫无生气,6,TheFivePilgrimagePlanChurchesisSt.Sernin,7,St.Sernin,Toulouse,FRANCE1080-1120,8,St.Sernin,Toulouse,FRANCE1080-1120View-EastEnd,9,St.Sernin,Toulouse,FRANCE1080-1120InteriorElevation,10,St.Sernin,Toulouse,FRANCE1080-1120EXTERIOR,11,St.Sernin,Toulouse,FRANCE1080-1120INTERIOR,12,St.Sernin,Toulouse,FRANCE1080-1120EXTERIOR:TOWER,13,罗马风教堂布局,教堂布局大多是厅堂式和十字式的结合。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PisaCathedral,建于公元1113世纪),14,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主持设计,为了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利亚,公元1068年比萨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主教堂,教堂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主持设计。另外还有一个圆形的洗礼堂和一个钟塔,构成一组建筑群,也是意大利仿罗马建筑之典型。,15,建筑群布局,洗礼堂位于主教堂前面,与教堂在同一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角,两个圆形建筑一大一小,一矮一高,一远一近,与主教堂生动和谐的组合在一起,,16,比萨教堂的布局,十字式教堂的交叉处仍然有大穹窿,而十字式教堂的翼廊现在变成了厅堂,而且其中一个特别大,和它相对的一翼变成了龛。所以也可以说是原来的厅堂式长出了两个小翼和一个大穹窿。两种样式的结合是明显的。之所以说它模仿了罗马时代的建筑,我们可以从正面的拱门看出来。原来的厅堂式教堂都只是梁柱结构,但比萨教堂的整个大厅都是用拱建构的。,17,意大利的比萨教堂(PisaCathedral,建于公元1113世纪),18,比萨主教堂,比萨主教堂,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是为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平面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有四排六十八根希腊科林斯式圆拄。纵深的主殿与宽阔翼廊衔接空间为一椭圆型拱顶所覆盖。中厅用木桁架,侧廊用十字拱。有四层空券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都有丰富的变化。主殿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祭司和主教的席位在中堂的尽头,圣坛的前面是祭坛,是举行仪式的地方,为了使他更开阔,在半圆型的圣坛与纵向的中堂之间安插一个横向的凯旋门式的空间。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设有三扇大铜门,上面有描写圣母和耶苏生平事迹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顶柱廊,以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券为标准,逐层堆积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19,巴勒摩Palermo,意大利海港城市,西西里首府,临巴勒摩湾。西元前8世纪时由腓尼基商人建立,后成为迦太基人居住地。西元前254年被罗马人占领,西元831年被阿拉伯人征服,因成为与北非贸易往来的中心而繁盛起来。诺曼人统治时期为巴勒摩的黄金时代,它在1130年成为国王罗杰二世建立的西西里王国的首都。1194年德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统治者取得其统治权。1282年被称为“西西里晚祷”的民众暴动结束了法国的统治。1860年意大利爱国人士加里波底解放该城,使其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巴勒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严重轰炸,1943年被盟军占领。在诺曼时期及其后修建的著名建筑中还有安置了罗杰二世和腓特烈二世陵墓的大教堂。巴勒摩是西西里的主要港口,轮船修理业是其重要工业。人口都会区约689,000(1996)。,20,钟塔(1174年),钟塔在主教堂东南20多米,圆形,直径大约16米,高55米,分为8层,中间6层围着空券廊,后来,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它在建造时便已倾斜,是著名的斜塔。在不远处还有一座圆形的洗礼堂,21,建筑群构图及风格,三座建筑物形体各异,对比很强,丰富且有变化但它的构图母题一致都用空券廊装饰,风格统一。都用白色和暗红色大理石相间砌成,衬着绿色草地,色彩十分明快,草地上点缀着白色儿童雕像,显得亲切生动,既没有宗教神秘气氛,也没有威严镇慑力量,建筑群显得格外端庄、和谐、宁静。,22,23,意大利的比萨教堂平面图(PisaCathedral,建于公元1113世纪),24,25,26,27,28,六分拱和肋,建于公元1112世纪的法国卡昂的StEtienne教堂。拱在这时又有了不小的进步。首先,原来由两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十字拱现在由三个筒拱交叉得到“六分拱”。可以看到拱顶处交叉的六条棱,十字拱只有四条棱。其次,建筑师们发明了“肋”(Rib),他们有意地加强拱交叉处的那六条棱,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加强拱的承重能力。,29,建于公元1112世纪的法国卡昂的StEtienne教堂,30,StEtienne教堂的正面,31,钟塔出现了,罗马风教堂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教堂正面的两旁加上了钟塔。钟塔越来越高,成了各城市之间的比赛。,32,建于12世纪的法国的Angouleme教堂,33,34,35,修道院,除了教堂,罗马风时期建筑的另一个主要题材是修道院。修道院的布局基本上和教堂是一样的,只是多了由连续的十字拱或者六分拱组成的四方形的回廊(Cloister)。,36,由连续的十字拱组成的四方形的回廊(Cloister),37,城堡,最初,封建领主在山头上建立他们的住处,用城墙围起来。里面有作坊、商店,完全自给自足。教堂当然也少不了。周围的农民在发生战争时躲进去,后来就渐渐定居在里面或者附近。这些石头城堡慢慢催生出最初的城市。,38,法国的卡尔卡松尼城(Carcassonne),39,卡尔卡松尼城墙(WallsofCarcassonne),位置:法国卡尔卡松尼时间:至公元1150年建筑类型:城镇城墙建筑方法:毛石建筑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乡村建筑风格:中世纪风格描述:修复的坚固城墙,建有锥形屋顶塔楼【点评】卡尔卡松尼城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重防御工事建筑,其中早期的部分追溯到久远的古代,后期的部分建于十三世纪。第一部分的建设毫无疑问对第二部分产生了启发作用。塔楼从墙上突出的部分便于人们俯视,因此使其成为更加灵活的防御系统。,40,法国的卡尔卡松尼城(Carcassonne),41,多佛城堡(DoverCastle),位置:英国多佛时间:公元1180年建筑类型:城堡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温带气候建筑环境:乡村建筑风格:中世纪英国风格【点评】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堡,是英吉利海峡到欧洲大陆最短的渡口。,42,43,德尔蒙特城堡(CastledelMonte),位置:意大利阿普利亚时间:公元至年建筑类型:城堡、坚固的大房子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地中海式气候建筑环境:乡村建筑风格:中世纪风格描述:乡村的狩猎小屋,呈八角形,44,45,骑士城堡(KrakdesChevaliers),位置:叙利亚时间:公元1150至1250年建筑类型:堡垒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沙漠气候建筑环境:乡村建筑风格:中世纪风格描述:十字军的城堡,46,【点评】,T.E.Lawrence认为骑士城堡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近乎完美的城堡,它是为了保卫胡姆斯市的五座城堡中最东部的一座。它坐落在GebelAlawi的南部山嘴,建造在库尔德人早期的伊斯兰城堡上。公元1142年,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Raymond)把它转交给Hospitallers骑士,在随后的五十年里,Hospitallers骑士们对它进行了翻修和扩建,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军事建筑骑士城堡由两层同心的城墙构成,内部的城墙紧靠内部的城墙。原来十一世纪城堡的单一防卫墙包围在同一区域,作为更后一层的围墙,山嘴顶部早期建筑的部分遗迹构成了现在的建筑。外部城墙的东部和西部建有八个圆形的塔,其中一个是十字军占领后修建的,另外两个形成了北部的碉堡,也是于十字军占领后期扩建的。,47,48,奥拉维莉娜城堡(OlavinlinnaCastle),位置:芬兰Savonlinna时间:1562年建筑类型:城堡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寒冷气候建筑风格:中世纪风格描述:三个呈圆锥形的塔,49,奥拉维莉娜城堡,50,姬路城堡(HimejiCastle),位置:日本姬路市Donjon;时间:公元1601至1614年建筑类型:城堡建筑方法:石墙、瓦屋顶气候类型: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建筑环境:城市建筑风格:中世纪日本风格描述:多层倾斜墙壁,四坡漏斗形屋顶,建有护城河,51,【点评】,姬路城堡建于公元1601至1614年间,代表了日本城堡式建筑的最高成就。它是日本保存完好的城堡建筑的唯一典范,现在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尚存。除了寻常的建筑结构,城堡群内还建有塔楼、塔楼门和陶土墙。主楼比其他常见的主楼高出很多,它高六层,由一系列单斜面屋顶、起伏的山墙和装饰性天窗构成。三个小型的主楼用走廊连接,与塔楼连在一起。为了防御,迷宫一样的空地使大门错综复杂,以迷惑敌人。,52,53,瑞特城堡(RaitCastle),位置:英国苏格兰奈恩郡附近时间:公元1300年建筑类型:大厅式住宅、城堡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乡村建筑风格:中世纪英国风格描述:经典的苏格兰式城堡,现在仅剩残枝断壁,54,【点评】,瑞特城堡是大厅式住宅或者小型防御住所的典范,它类似于英国坚固的庄园主官邸。大厅式住宅没有塔楼,它们没有通过城墙连接在一起,它与堡垒不同,堡垒具有一个或者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它与塔式住宅截然不同,塔式住宅也是独立耸立的,所以人们就方便地把它称为大厅式住宅。,55,瑞特城堡(RaitCastle),56,锡耶纳街道(StreetinSiena),位置:意大利锡耶纳时间:公元1100至1300年建筑类型:城市街道建筑方法:承重石、砖建筑气候类型:地中海式气候建筑环境:城市建筑风格:中世纪意大利民间风格描述:保存完好的中世纪街道,57,58,意大利锡耶纳,59,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厅(WestminsterHall),位置:英国伦敦时间:公元1397年至1399年建筑类型:会议大厅建筑方法:木结构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城市建筑风格:中世纪风格描述:古老、漂亮的托臂梁屋顶结构,占地半英亩,60,【点评】,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厅是威斯敏斯特官邸遗址上最老的、目前尚存的建筑,其城墙建于公元1097至1099年,作为整个官邸重建项目的一部分。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厅占地面积约1850平方码,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无支撑屋顶式大厅之一。原来,屋顶由两排柱子支撑,但是现在宏伟的托臂梁屋顶是理查德二世在位时期设计建造的。十四世纪重建的泥瓦匠和建筑师是HenryYevele,而木匠和屋顶设计师是HughHerland。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厅是举办加冕宴会的传统场所。,61,威斯敏斯特,英国大伦敦的一个区。位于泰晤士河北岸,东连伦敦城。因东撒克逊塞伯特国王在此建威斯敏斯特教堂而得名。面积21.5平方公里。人口18.4万(1983)。地处西伦敦的中心,也是英国政治中心和著名旅游区。有白金汉宫(王宫)、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议会大厦(在威斯敏斯特宫内)、白厅(政府各部)、威斯敏斯特教堂和海德公园。还有国立美术馆和帝国科学技术学院(建于1907年)等。伦敦著名的剧场、餐厅和商店也汇集于此。,62,63,威斯敏斯特宫(WestminsterPalace),建筑师:CharlesBarry爵士位置:英国伦敦时间:公元1836至公元1868年建筑类型:政府所在地、政府中心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琢石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城市建筑风格:英国哥特式复兴描述:威斯敏斯特新宫,英格兰和英联邦的议会大厦,建筑的哥特式西部处理由A.W.N.Pugin完成,64,【点评】,建筑与更古老的威斯敏斯特议会厅(WestminsterHall)相连,它的西南角是102米(英尺)高的维多利亚塔,后者被认为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它的北部高耸着钟塔(ClockTower),上有著名的大笨钟(BigBen)高96米(316英尺),是伦敦标志性的建筑。,65,66,关于威斯敏斯特宫,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是英国的议会大厦,国会的上、下议院就设在这里。威斯敏斯特宫东临泰晤士河,正门朝西,占地面积8英亩,主体建筑是前后三排长达287米的宫殿大楼,两端和中间由7座横楼连接。宫殿西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个高塔。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长宽各229米,全部为石质结构,内部共分11层,因其防火性能强,所以被用来存放议会的重要的文件档案。塔顶的旗帜升起时,表示议会正在开会。塔楼下面有扇皇家大门只供英王召开会议时使用。东北角的方形尖塔是一座96米高的钟楼,塔顶有一口闻名全球的大本钟。钟楼建于1856年,大钟重13吨半,直径7米,时针长275米,分针长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时,就会报时一次,洪亮的钟声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的光宝王传遍世界。大钟的监制人为本杰明荷尔爵士,大本钟因此而得名。,67,68,69,70,关于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宫是过去伦敦的西郊,曾建有一座教堂。11世纪中期,英王爱德华一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宫殿并重建了教堂。此后400多年建威斯敏斯特宫一直是英国的主要王宫,1547年成为英国议会所在地。它几经火灾,几次重建。1834年的大火烧毁大半原有建筑,英政府决定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议会大厦,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查尔斯巴里设计,1840年动工,1857年完工。第二次世界大战下院的会议大厅被炸毁,后于1950年重建。威斯敏斯特宫共有14个大厅和600多个房间,有一座圆形中央大厅将议会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面是上议院,北面是下议院。议会大厅是宫内最重要的建筑,上院的议会厅长27.5米,宽14米,正面讲坛上有英王宝座;下院议事厅长23米、宽14米。女王、上院议院和下院议员进入议会大厦时必须从不同的门进入。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议会广场西南侧,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最初由爱德华一世于1050年下令修建,1065年建成。现存的教堂为1245年亨利三世时重建,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直到15世纪末才告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米,大穹隆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整座建筑金碧辉煌,前面两塔高耸,显得庄严神圣,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教堂内有一张英皇加冕时用的宝座,那是1300年遗留至今的,宝座下面是一块来自苏格兰的称作“斯库恩”的圣石,两件东西都是英国镇国之宝。,71,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位置:英国伦敦;时间:公元1045年至公元1400年左右建筑类型:大教堂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琢石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城市建筑风格:英国哥特式,经本笃会规划描述:伦敦市内一个主要的里程碑,英国皇室加冕礼的举办地,72,【点评】,教堂由英王爱德华一世于公元1045年左右开始修建,他扩大了诺曼底人的影响力,巩固了大英帝国的地位。今天,教堂仍然作为崇拜的活动场所。,73,74,TowerofLondon,位置:英国伦敦时间:公元1070年至1090年建筑类型:城堡、堡垒、监狱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城市建筑风格:中世纪英国风格描述:塔桥横跨伦敦的泰晤士河,是大英帝国最后的城堡要塞,75,【点评】,作为那个时期最伟大的城堡,伦敦塔建有石头要塞。伦敦塔是一个同心的城堡,修筑有连续的防御工事。呈矩形的要塞高三层,最高层分为两层,第二层高28米(92英尺),以内城壁为中心,四面被城墙包围,建有13个塔楼。塔楼依次被外部城墙包围,同时修建了另外8个塔楼和护城河。,76,77,关于伦敦塔,伦敦塔的历史已近千年,它的作用却不断地在变化:城堡、王宫、宝库、火药库、铸币厂、监狱、动物园直到现在伦敦观光区。伦敦塔是一组塔群,其中心是一座诺曼第式建筑的日塔,这是塔内最古老的建筑,也称为大塔和中央要塞,高三层,在其上端建有塔楼,除东北角塔楼为图形外,其他三个塔群都是方形。白塔高90英尺,墙的根基部分厚15英尺,上部厚11英尺。白塔的四周有内外四层的多座防御性建筑,作为内层防御性的是13个塔,以威克菲塔,白塔和比彻姆塔最为有名。作为一外层防御的有中塔,井塔等6个塔和2个棱堡,在最外层的四周还没有护城壕作为监狱,这里关押过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也曾通过护城壕圣托马塔下的叛徒门进入伦敦塔而被监于此。白塔内的圣约翰教堂是现存教堂中最为古老的一座,整个教堂按典型诺曼第式结构修筑,显得宏伟肃穆。,78,迪尔城堡(DealCastle),位置:英国肯特郡时间:公元1540年建筑类型:城堡,炮兵堡垒建筑方法:石建筑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乡村建筑风格:英国哥特式描述:英国南部海岸的炮兵要塞,呈圆形,79,【点评】,位于肯特郡的迪尔城堡是一座著名的沿海防御堡垒建筑群,由亨利八世(HenryVIII)建于公元1539年。该建筑群专为炮兵设计,中央是一个圆柱形的大本营,外部是一圈半圆形的炮塔。整个建筑物外部是一条壕沟,与堡垒融为一体。,80,81,圣迈克山(MontS.Michel),位置:法国的圣迈克山(MontS.Michel)时间:公元1203年以后建筑类型:坚固的寺院建筑方法:琢石、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海滨、岛屿、山顶建筑风格:罗马式、哥特式描述:风景如画的山顶岛状寺院,后来由Viollet-le-Duc重建【点评】罗马式的中殿源自公元1122至1135年,哥特式的高坛始于公元1450至1521年。,82,83,2、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建筑。公元10世纪以后,随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和商业的逐渐活跃,在一些交通要道、关隘、渡口及教堂和城堡附近,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工人与商人聚集起来的城市,到12世纪大多通过赎买或武装斗争从封建领主和教会手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建筑以教堂为主,城市广场、市政厅、手工业行会等也不少,市民住宅也大有发展,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以尖券(来自东方)、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其特点。,84,哥特式(Gothic),哥特式(Gothic)建筑的名声一直不好。“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实际情况是无论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建筑结构上,哥特式都相当不错。在技术和艺术的和谐一致上,哥特式达到了希腊罗马风格达到的高度。和它相比,罗马风简单而粗糙。哥特式在当时代表着文明和进步。,85,哥特式(Gothic),最早的哥特式是从罗马风自然地演变过来的。以教堂为例,在布局上哥特式一直跟从罗马风:结合了厅堂式的十字式、两个高钟塔都没有什么变化。哥特式的精髓在于肋。,86,歌特,在结构上有三项特徵:尖拱pointedarch、拱肋vaultrib和飞扶壁flyingbuttress。三者都不是哥德时期的发明,包括彩色玻璃窗户,但经过长时间经验累积,哥德式样建筑师把三项技术结合成一体,将以往罗马式建筑的厚重、结实风格,转变为强调垂直向上、轻盈修长的独特形式;再加上彩色玻璃窗户,将光线在宗教上的神秘感表达出来,因此人们身处在哥德式建筑之内,会感受到一股神秘壮丽、恍如身置天堂般的气氛。,87,哥特式(Gothic)的肋,法国的StDenis教堂。1134年,大火烧毁了教堂的一部分。教堂的主持人,本尼迪克修道院的院长苏格(Suger,10811151)主持重建。他把改建StDenis教堂的过程写成了一本书,保存了下来。在书中强调了肋的重要性,说是可以增强人们对宗教的敬仰。,88,StDenis教堂中所使用的肋,89,尖顶肋骨,自圣德尼修道院之後,规模与气势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发展了尖顶肋骨交错拱顶pointedcrossribvault的技术。这种拱顶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结实、有弹性,而且轻巧,因为拱帆的重量会被疏导到拱肋上,然後再传到四个支撑重量的柱子上。,90,石造的圣经,虽然圣德尼修道院地处於乡间,但却影响了城市的教堂建筑。从十一世纪初开始,城市开始繁荣,主教跃升到重要的地位,雄伟的天主教堂遂成为艺术的精华石造建筑技术十分发达,并将很多象徵圣像的图案体系融入到教堂设计,因此哥德式大教堂又被称为石造的圣经或石造的百科全书。,91,火焰式Flamboyant风格,十三世纪末,法国哥德式建筑发展出一种以装饰目的为主的火焰式Flamboyant风格这种风格在石工上雕了很多花饰,有如火燄一般,从建筑外观来看,似乎有一种火焰式的向上冲力,使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著向上的尖塔,有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十五世纪达到成熟阶段,在法国诺曼第地区广受欢迎后来,哥德式教堂开始由法国向外扩展到每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地区,不同的用途及地区民情,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风貌。如英国发展出以细格子构成的垂直式Perpendicullar彩色玻璃,以及具有装饰性的扇状拱顶,92,哥特式(Gothic)的肋,肋明显地比以前复杂了,加固的对象也不只是棱。不仅有承重的功能,还有装饰的意义。装饰堂而皇之地进入“主的殿堂”,在以前思想禁锢的年代是不可能的。后来,肋的复杂程度令人难以想象,93,14世纪英国的格罗切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Cathedral)里的肋,94,哥特式(Gothic)的窗,肋的增多,肋组成的网络承担重量,拱柱之间的墙承受的压力小了,苏格创造性地用彩色玻璃马赛克组成的大窗替代了墙。,95,光线第一次以瑰丽的形式进入了原来阴暗的空间,信徒在这样光线下,怎么不会产生接近神灵的感觉?,96,YorkMinster,York,UK,97,ItissaidtobethelargestGothicCatheduralinNorthernEurope,98,99,100,101,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Cathedral),102,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又名圣马丁教堂,公元597年起在基督教传教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传教土奥古斯丁受教皇的委派,从罗马赴英国当时肯特王国都城坎特伯雷传教。当时国王是异教徒,王后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支持下,奥古斯丁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12世纪,英王享利二世任命托马斯贝克特为大主教,贝克特就任后宣称不再是国王的奴仆,只听命于罗马教皇。享利二世将贝特杀死于教堂,事后很后悔,到教堂忏悔,并皈依基督教。坎特伯雷成为英国的“圣城”,被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103,坎特伯雷大教堂建筑,规模恢弘,长约156米,宽50米,中塔高达78米。早期教堂毁于战火,1070年动工重建,后经几次续建和扩建,才成现在规模高大狭长的中厅和高耸的中塔楼表现出向上飞腾的气势。几个大厅,每个大厅可容上千人,每根大石柱拔地而起,在房顶交织成精美的图案。目之所及每一处都是精美绝纶的石雕,令人折服墙四周是高大的玻璃窗,彩色玻璃画是艺术特色之一享利四世、爱德华三世之子以及百年战争中的许多名人也安葬在此。,104,尖拱,拱形状的改变就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从真拱中演变出来的结构筒拱、十字拱、六分拱,包括穹窿、内角拱、帆拱,其横截面都是半圆形或者一段圆弧。到苏格,拱有了尖顶的样式(PointedArch,或GothicArch)。是分辨哥特式与其之前风格的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尖拱可以使承受到的重量更快向下传递。侧向外推力减小,建筑容易建成竖长样子,在垂直的方向上能建得更高。,105,尖顶拱的样式(PointedArch,或GothicArch),106,法国亚眠大教堂(AmiensCathedral)中厅,13世纪,高43米,107,亚眠主教堂,108,钟塔,罗马风时期开始的钟塔高度竞赛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越演越烈,109,德国科隆大教堂(CologneCathedral)始建于1248年,一直到1880建成,经过了七个世纪,除了自身特有的价值和艺术价值外,还表现了欧洲基督教的力量和耐力与巴黎圣母院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主体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38米(另说161米)1880年10月15日建成荣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110,德国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Cathedral),111,112,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Cathedral),位置:法国沙特尔时间:公元1194至1260年建筑类型:大教堂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小城镇建筑风格:哥特式的典范描述:位于沙特尔小镇,靠近巴黎的西南方,113,夏尔特尔主教堂1194-1260年,西面两座塔楼建造时间相差400年,形式也各不相同,114,【点评】,公元1194年,沙特尔大教堂的建筑师提出新的建筑思想,对十三世纪所有的伟大建筑起到了启发作用。它的立视图分为三层(应该明示三层间的关系),并且屋顶分为了四个部分,减少了相互间的交互支撑。从建筑的外部来看,通过放弃在十字形耳堂上建造五座塔的原设计方案,使教堂的建筑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115,116,法国的夏特(Chartres)教堂,也许是最著名的哥特教堂,117,夏特的花窗,118,哥特式(Gothic)的门,另一个特点体现在门上。由于整个建筑的重量最终是靠最下面一层的墙承担的,所以底层的墙非常厚。为了在进教堂时不至于对墙的厚度感到不舒服,建造者把大门设计成层层推进的,并雕刻上圣徒的像分散注意力。,119,(巴黎圣母院的后门),120,巴黎圣母院(NotreDameCathedral),建筑师:萨利莫里斯MauricedeSully位置:法国巴黎时间:公元1163至1250年建筑类型:教堂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琢石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环境:城市河畔建筑风格:哥特式早期,121,【点评】,在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高达110英尺,是第一座真正纪念碑规模的大教堂。紧凑的十字形平面、六肋拱穹、高耸的扶壁以及超大型的窗户成为后来法国大教堂的原型。,122,建于13世纪的巴黎圣母院(NotreDame,Paris),123,124,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250年,位于巴黎城中。入口西向,前面广场是市民的市集与节日活动中心。平面宽约47米,深约125米,可容近万人。东端有半圆形通廊。中厅很高,是侧廊(高9余米)的三倍半。结构用柱墩承重,使柱墩之间可以全部开窗,并有尖券六分拱顶,飞扶壁等。正面是一对高60余米的塔楼,粗壮的墩子把立面纵分为三段,两条水平向的雕饰又把三段联系起来。正中的玫瑰窗(直径13米)西侧的尖券形窗,到处可见的垂直线条与小尖塔装饰都是哥特建筑的特色。特别是当中高达90米的尖塔与前面的那对塔楼,使远近市民在狭窄的城市街道上举目可见。,125,126,127,128,哥特式(Gothic)的飞扶壁,哥特式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所谓“飞扶壁”(FlyingButtress)。建筑越来越高,虽然采取各种减轻自重的办法,但重量还是太大,由此产生的外推力需要被抵销。而扶壁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建造的。原来的扶壁都是实心的墙,这时出现的这种轻巧的结构,既分散了重量,又十分有跃动感。,129,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130,建于14世纪初的弗赖堡大教堂(FreiburgCathedral),高度为116米,131,哥特的装饰艺术,和马赛克给拜占庭建筑打上烙印一样,哥特式建筑也有其特有的装饰艺术外形酷似尖拱的各种各样的窗棂(Tracery)“Decorate”的原意就是指窗棂上的花样。,132,特有的装饰艺术外形酷似尖拱的各种各样的窗棂(Tracery),133,建于13世纪的法国兰斯大教堂(RheimsCathedral),这里是历代法国国王加冕的地方,134,兰斯主教堂,135,索尔兹伯里大教堂(SalisburyCathedral),位置:英国索尔兹伯里市时间:公元1220至公元1258年建筑类型:大教堂(教堂、庙宇)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琢石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风格:英国哥特式描述:圣母玛利亚大教堂,136,【点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完全根据一个基本的设计进行建造,它是英国哥特式教堂很少有的典范。教堂的内层明显地划分为水平带,广泛使用波白克大理石创造鲜明的色彩搭配。,137,138,威尔士大教堂(WellsCathedral),位置:英国威尔士时间:公元1180至公元1425年建筑类型:大教堂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气候类型:温和气候建筑风格:英国哥特式描述:建筑内部有十字形的支柱,外部包围着尖尖的拱门,139,【点评】,于公元1183至1192年间开始建造,中殿、北部门廊和西面于公元1260年完工明显的英国特色,如强调水平排列,建筑的西面沿宽度方向展开,加入的六根支撑在奢华的雕塑作品的衬托下显得黯然无光。在装饰风格的建筑作品中,威尔士大教堂的高坛是最主要的。威尔士大教堂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纤维束的效果。拱顶从一系列波白克大理石支柱上起拱,形成了犹如蛛网的图案,不透明的曲线窗花格组成错综复杂的格子镶嵌其间。,140,14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