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ppt课件_第1页
《赵氏孤儿》ppt课件_第2页
《赵氏孤儿》ppt课件_第3页
《赵氏孤儿》ppt课件_第4页
《赵氏孤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氏孤儿,张君秋马连良,1,学习目标1.培养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3.培养鉴赏评价能力,鉴赏本文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突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2,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是中国的春秋时期,那时诸侯并立,其中就有一个晋国。晋国有两个重臣,一个是文臣赵盾,对朝廷忠心耿耿,另一位是武臣屠岸贾(读“古”),他和赵盾不和,一心想害死赵盾。,3,赵氏孤儿故事梗概,战国时期晋国权臣屠岸贾与赵盾不和,屠岸贾遂设奸计杀死赵盾全家三百余口。赵盾之子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商议:一个杀身成仁,一个抚养赵朔的遗腹子,他们设法得到别人家的一个婴儿,骗过了搜寻孤儿的屠岸贾的军队,公孙杵臼被杀死,程婴和赵氏孤儿隐藏在深山。十五年后晋景公才因病立赵氏孤儿,诛灭了屠岸贾的家族,到赵氏孤儿赵武成年后,程婴完成任务,自杀身亡。,4,基础知识,字音,屠岸贾,弑君,韩厥,趣亡,公孙杵臼,号叫,强为,文葆,襁褓,中衍,鸟噣,大戊,弱冠,齐衰,(g),sh,ju,c,ch,ho,qing,bo,qingbo,Zhngyn,zhu,gun,Zcu,ti,5,通假字:,梦见叔带持要而哭韩厥告赵朔趣亡而朔妇免身衣以文葆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同“腰”,通“促”,赶紧,通“娩”,分娩,葆通褓,同“现”,显现,6,四、词类活用1已而笑,拊掌且歌。2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3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4我将下报赵盾与公孙杵臼。5(赵)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6赵武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事勿绝。,歌,名动,唱歌,衣,名动,裹着,活,使动,使活,下,名动,到地下,苦,使动,使受苦,祠,名动,祭祀,7,五、其他重点实词1。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2。赵朔妻,有遗腹,走公宫匿。3。夫人置儿绔中,祝曰4。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5。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6。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追究,逃跑,祷告祈祷,确实,继,延续,推测语气,大概是,8,六、一词多义1。谬(1)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2)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2。即(1)即女也,吾徐死耳。(2)景帝即位(3)晁错即夜入朝请间3。因(1)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2)因宾客之蔺相如门谢罪,欺骗,假装,假如,登上,当,依仗,凭借,通过,9,4。微(1)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2)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恭。七、特殊句式1。屠岸贾,始有宠于灵公2。何以惩罪?3。屠岸贾索于宫中。4。小人哉程婴。5。程婴卒与俱匿山中。,要不是,暗中,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省略句,10,疏通文意,叔带托梦,昭示厄运,用八字词语为各段概括标题,屠岸作难,灭赵九族,公孙献身,程婴救孤,景公占卜,谋立赵孤,赵孤成人,程婴成仁,11,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屠岸贾,赵盾,赵朔,赵武,公孙杵臼(门客),程婴(友),赵同、赵括、赵婴齐,(叔侄),(父子),(父子),人物关系表,12,1.找出通假字,梦见叔带持要而哭韩厥告赵朔趣亡而朔妇免身衣以文葆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同“腰”通“促”,赶紧通“娩”,分娩葆通“褓”同“现”,显现,当堂检测反馈:,1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B.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C.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D.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C,14,“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但在用法上有很大差别。“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小到多,从浅到深。例如:1、从沿海城市以至广大农村,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表范围)2、要学会游泳,必须一次、两次以至十次百次的反复练习。(表时间、数量)3、在我们国家里,决不允许歧视以至虐待妇女。(表程度)另外,“以至”有甚至的意思,用在一句开头,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例如:他专心致志的工作,以至有人招呼他也没有听到。,15,“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例如:事前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作出了这样错误的结论。,判断下面句子词语实用的正误:1、循环往复以至无穷。2、在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非常艰苦,以至连肚子也填不饱。3、由于不注意安全操作以致出了严重的事故。4、遇事要积极思考,要想到问题的两面、三面以至多面。5、对于在关键时候只顾个人,不顾集体以致贪生怕死,临阵逃脱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查处。6、他毫无准备,以至老师提问他一点也答不上来。,16,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诛灭B.而叔带去周适晋到去C.程婴乃辞诸大夫推辞D.春秋祠之祭祀,C,辞别,告别,17,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其赵氏乎?B.韩厥具以实告其皆出于此乎?处涸辙以犹欢C.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于今无会因D.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A,18,5.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屠岸贾)索,儿竟无声B.夫人置儿(于)绔中C.程婴卒与(赵氏孤儿)俱匿山中D.矫以君命,(君)并命群臣,D,19,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婴不肖,不能立赵孤B.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C.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D.衣以文葆,D,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遗憾B.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盗贼C.祝曰:“赵宗灭乎,”祈祷D.赵氏先君遇子厚对待,B,20,1.梦见叔带持要而哭2.盾卜之,兆绝而后好3.臣有大事而君不闻4.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6.月氏遁逃而常怨匈奴,无与共击之7.某所,而母立于兹,8.一词多义“而”,表修饰关系(连词),(承接关系连词),(转折连词),(并列连词),(假设连词),(因果连词),(代词,你的),21,1.非君之身,乃君之子2.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3.然赵氏真孤乃反在4.于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5.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9.“乃”的意义,是,表判断,于是,就(副词),却(副词),才,副词,代词,你的,代词,这样,22,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翻译句子,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过错。到您孙子那一代,赵氏家族将更加衰落。,下召把他找来藏在宫中。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23,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如今各位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随意滥杀,随意滥杀就是作乱。为臣的有大事却不让国君知道,这是目无君主。”,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等到搜查,婴儿竟然没有声音。,24,1.程婴和公孙杵臼忍辱负重,舍身报恩,勇敢无畏,义字当先2.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士林阶层中能在生死关头有所选择的英雄的敬重。,思考,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展现了他什么品格?2.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5,赵氏孤儿是中国最早流传到欧洲的戏曲作品,德国作家歌德、法国文豪伏尔泰都对此进行过改编。可见他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赵氏孤儿中的忠奸斗争、家庭仇恨实际上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程婴救孤不仅仅是一个复仇的种子而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善与恶面前的整体态度。在程婴这个弱小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生死观及生命意识的张扬,是民族精神、人格力量、理性光辉的统一与弘扬。程婴的作为又类似于西方的骑士。他充满了悲剧与戏剧色彩的传奇人生,既淋漓尽致的演绎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君臣、忠义的理念,又与西方社会追求的骑士精神契合,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共同认可和追求,26,结语:,生存或死亡,这不仅是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高贵的忧郁”问题,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一个无法开释的情结。在史记的赵世家中,遭受宫刑之辱的司马迁通过公孙杵臼、程婴与赵氏孤儿的一段野史,抒写了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凝重的“生死”情结:危急时刻,为了家国天下,死者慷慨从容,生者自强不息、忍辱负重;赵氏孤儿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复兴的希望,更是一种信念不灭的传承,一句“春秋祠之,世世勿绝”的结语抒尽一代史学大师纵贯千古的良苦用心。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赵氏孤儿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8世纪,伏尔泰把它改编成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剧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说出了他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死”情结的评价:“我虽则要用武器对付他,但我却崇拜他的人格他们并没有征伐的武勋,而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对此,歌德也曾评价说:中国作品中有“结了晶的人性”。它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死”情结同西方人文主义者关于生存与死亡价值抉择的思索一样,震撼着人类的灵魂。,27,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挽救北宋内政外交的困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毅然开政治改革先河;后继者王安石更是忍辱负重,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无畏气概,再次进行改革。甚至在国家大厦将倾之际,他们仍然试图挽狂澜于既倒。决意效法程婴故事的文天祥,道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抗清名将袁崇焕以文臣领兵,在辽东独拒后金举国之师,成为不可逾越的铁锁雄关;在国家倾覆之际仍有抗清名将史可法书写最后的壮歌,其诗“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至今读来仍感人至深。,28,在清末的戊戌变法失败后,面对即将举起的屠刀,谭嗣同从容地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