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1页
2015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2页
2015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3页
2015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在农业、国土、环保、水利、农资等部门从事农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土地与水资源管理、生态建设与规划、资源调查与信息管理、村镇建设等领域的行政管理、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水、土、肥、废物资源管理和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规划与建设等基本理论;资源环境分析测试、农产品质量检测、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污染环境修复与治理、农业信息开发和管理等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团结、勤奋、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较强的中外文表达、计算机应用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生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3.系统掌握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农业建设以及水、土、肥、废物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4.熟练掌握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壤与环境分析、农产品质量检测、环境质量评价、土地和生态规划、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资源信息化管理、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专业主干课程 土壤学 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普通地质学 土壤与环境分析 农产品检测与农化分析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 资源调查与评价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4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交叉学习: 辅修专业:31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2.0+6学分(1)思政类 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2.0-1.0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1.00.0-2.0一(秋冬)/一(春夏)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2.0-1.0一(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2.0-1.0二(秋冬)/二(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3.0-2.0三(秋冬)/三(春夏)371E0020形势与政策+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 5.5+3学分 体育、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军训+2.0+2一(秋)031E0020体育1.00.0-2.0一(秋冬)031E0030体育1.00.0-2.0一(春夏)031E0010军事理论1.51.0-1.0二(秋冬)/二(春夏)031E0040体育1.00.0-2.0二(秋冬)031E0050体育1.00.0-2.0二(春夏)体质测试+0.50.0-1.0三(秋冬)/三(春夏)体质测试+0.50.0-1.0四(秋冬)/四(春夏)(3)外语类 6+1学分 1)必修课程 1学分 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7学分,其中必修“英语水平测试”1学分课程。学校安排一年级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和“大学英语”,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获得“英语水平测试”1学分的学生,可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外语水平。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600英语水平测试+1.00.0-2.0 2)选修课程 6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020大学英语3.02.0-2.0一(秋冬)051F0030大学英语3.02.0-2.0一(春夏)(4)计算机类 5学分 1)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G0200Python程序设计3.02.0-2.0一(春夏)211G0210C程序设计3.02.0-2.0一(春夏)211G0220Java程序设计3.02.0-2.0一(春夏) 2)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2学分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G0230计算机科学基础2.02.0-0.0一(秋冬)211G0240科学计算基础2.02.0-0.0一(秋冬)(5)其他通识课程 14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组课程、科学技术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号带“S”)、新生研讨课程(课程号带“X”)。其中,人文社科组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科学技术组课程包括: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应用生物科学类(农学)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2)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6学分。其中,在“沟通与领导类”中至少修读一门;其余学分可在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经济与社会类中选择修读,也可在人文社科类(课程号带“A”)、艺术设计类(课程号带“D”)大类课程中选择修读;3)在通识选修课程或人文社科类、艺术设计类大类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1)通识核心课程 2学分 2)人文社科组 6学分 3)沟通与领导类 1学分2.大类课程 23学分(1)大类必修课程 2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61B0170微积分4.54.0-1.0一(秋冬)061B0380大学化学实验(O)1.50.0-3.0一(秋冬)061B9010有机化学4.04.0-0.0一(秋冬)061B0180微积分2.01.5-1.0一(春)061B0213大学物理(丙)4.04.0-0.0一(春夏)061B0241大学物理实验(丙)1.00.0-2.0一(春夏)061B0370大学化学实验(G)2.00.0-4.0一(春夏)061B0450无机及分析化学4.04.0-0.0一(春夏)3.专业课程 83学分(1)专业课程 64.5学分 1)必修课程 57.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61B0190微积分1.51.0-1.0一(夏)061B0030概率论1.51.5-0.0二(秋)061B0200线性代数2.52.0-1.0二(秋冬)071B0102植物学及实验(乙)3.02.0-2.0二(秋冬)121C0011测量学(甲)2.52.0-1.0二(秋冬)环境学概论2.02.0-0.0二(秋冬)环境生态学*1.51.5-0.0二(冬)061B0360大学化学实验(A)1.00.0-2.0二(春)061B9040中级物理化学2.02.0-0.0二(春)普通地质学2.01.5-1.0二(春)061B0390大学化学实验(P)1.50.0-3.0二(春夏)071B0070生物化学及实验(丙)4.03.0-2.0二(春夏)土壤学*5.03.0-2.0二(春夏)071B0042微生物学及实验(乙)3.02.0-2.0三(秋冬)土壤与环境分析*3.52.0-3.0三(秋冬)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2.02.0-0.0三(春)植物营养学*4.53.0-3.0三(春夏)环境资源信息系统*2.51.5-2.0三(春夏)农产品检测与农化分析*3.52.0-3.0三(春夏)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2.52.0-1.0三(春夏)植物营养学实验1.00.0-2.0三(春夏)资源调查与评价*2.02.0-0.0三(夏)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2.02.0-0.0三(夏)土壤生态系统功能1.01.0-0.0四(冬) 2)选修课程 7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环境仪器分析(乙)1.51.5-0.0二(秋)211C0030数据库系统原理2.52.0-1.0二(秋冬)081C0130工程图学2.52.0-1.0二(春夏)091C0070过程工程原理及实验3.53.0-1.0二(春夏)081C0170机械制图及CAD基础1.51.0-1.0二(夏)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1.51.5-0.0三(秋)农业环境保护1.51.5-0.0三(秋)071B0092植物生理学及实验(乙)3.02.0-2.0三(秋冬)环境生物无机化学1.51.5-0.0三(冬)农副产品综合利用1.51.5-0.0三(冬)数字农业1.51.5-0.0三(冬)环境资源模型1.51.0-1.0三(春)肥料制造与加工1.51.5-0.0三(春)作物栽培学3.02.5-1.0三(春夏)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1.51.5-0.0四(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1.51.5-0.0四(秋)数字地球1.51.5-0.0四(秋)环境灾害学1.51.5-0.0四(秋)产地环境与农产品安全1.51.5-0.0四(秋)废弃物资源化技术1.51.5-0.0四(秋)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1.51.5-0.0四(秋)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1.51.5-0.0四(秋)(2)实践教学环节 10.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农业资源与环境认知实习1.0+1一(短)地质与土壤学实习2.5+2.5二(短)植物营养与施肥实习3.0+3三(短)土水资源调查与改良利用实习2.5+2.5三(短)环境与资源综合实验*1.5+2四(秋冬)(3)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毕业论文8.0+12四(春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