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熟地黄炮制方法与临床功效_第1页
浅议生熟地黄炮制方法与临床功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呷DBMGEB远UCA程FLONO教FCH育INA第8卷第13期总第93期2010年O7月上半月刊浅议生熟地黄炮制方法与临床功效朱莉红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215002关键词中药炮制学;生地黄;熟地黄DOI103969ISSN167227792010_3083文章编号167227792010一13010002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在历史上或现代均为常用中药之一。入药分鲜、干、熟3种,功效各有差异,历版药典均对其分别论述。但在炮制方法,质量标准,功效应用方面各地不尽相同,有必要对其炮制、效用作一综合陈述。1地黄的炮制历代医药学认为鲜地黄性寒,干地黄性凉,损脾胃之气,经炮制后改变药性,削其寒凉之性,增强“和血生血,滋阴补髓”之功,或制成地黄炭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力,历代均很重视地黄的炮制。11地黄炮制的历史研究最早见于公元420479年南北朝的雷公炮制论载“熟地黄,去白皮,蒸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明朝公元1578年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更完善了地黄的炮制方法“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缩砂仁末在内,拌匀,入柳木甑子瓦锅内蒸,令气透,晾干,再以缩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晾乃止”。并指出“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而窜,合和五脏中合之气”。从而可知地黄炮制早在南北朝时便有较完整的方法与理论,以后逐步完善形成地黄炮制的理论基础。12地黄炮制的现代研究地黄炮制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现北方多采用黄酒作辅料用炖法或蒸法制熟地黄,而南方多采用白酒,并加入砂仁、陈皮、蜂蜜等辅料多用炖法制熟地黄,如四川有人试验用白酒、米酒来替代黄酒,结果认为白酒与米酒混合蒸制熟地黄质量较好。江西樟树“建昌帮”用制法制熟地黄,取大生地洗净,水浸1524H,连同水液装入酒坛,分层次加15陈皮,水面应低坛口3寸左右,加盖,以干谷壳为热源葙24H左右,停火,待冷后倒出原汁水另存放,将地黄晒至半干,用原汁加25米酒、1砂仁末拌匀使其缓缓闷润吸干,上木甑蒸1次,再晒或打扁用竹刀切成片,晒干。云南的炮制规范也用白酒取代黄酒,取生地净选,浸泡46H,先蒸1216H,加入5蜂蜜拌匀,晒至六成干,再蒸2H,再加入5白酒、2陈皮、砂仁吸润12H,取出晒干,切片或用炖法,以浸泡后生地及浸泡澄清水,煮约L216H,水干后,加上法比例的各种辅料,拌匀,吸润,晒干。在饮片生产试验中,我们曾加大白酒包谷酒用量使之达到20,加入5蜂蜜,按省炮制规范蒸法炮制,所得熟地黄色黑,质软,气清香,外观质量优于省外购入品。应用后未发现任何不良反映。熟地黄外观质量标准各地规定不一,如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为不规则的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有光泽。无臭,味甜。我省炮制规范规定为色黑,有光泽,质软,有干荔枝的清香气,味甜。河北省祁州中药材加工炮制工艺一书采用炖法,并认为内外漆黑,中央发空为度。教科书更是描述不,如徐国钧主编的生药学认为熟地黄呈团块状,内外均显乌黑色,质柔,粘性大,气微香,味甜,略带苦味。凌一揆主编的中药学认为地黄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如上所述,我们认为地黄用砂仁、陈皮、蜂蜜、酒等为辅料,以蒸或炖加工方法制熟地已有15O0年以上历史,从外观质量上为内外色乌黑,有光泽,质软,有粘性,气微香,味甜,是熟地黄质量的客观反映。地黄的炮制工艺,辅料使用,外观质量要求全国应统一,只有统一辅料使用,工艺制作方法,才能保证熟地黄的质量,以确保其疗效。2地黄的效用21鲜地黄的效用鲜地黄又叫生地黄、鲜生地。公元536年成书的本草经集注叫生地黄,至清代后便叫鲜生地,如本草便续。最早见于汉代伤寒论中,提出生地黄者乃新鲜者,其性大寒,味甘苦,功用清热,凉血生津,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神昏斑疹,虚劳骨蒸咳血,消渴、便秘、血崩。在妇科方面,中医认为妇人冲任无权,下元失其固摄而崩中下血不止,胎动下血和通利月水闭绝,消瘀等方面,鲜地黄也是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外科中用于跌打损伤、面目青肿等方面疗效显著。现代应用基本上沿袭了鲜地黄的各种功用。22干地黄又叫地芑、地髓、原生地、干生地、生地。本草纲目干地黄者乃阴干、目干、火千者,故又生者大良。早在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其记载于上品。在历代医药著作一直被作为主要药物记录。干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养血,清热凉血之功,主要用于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症。从神农本草经到近代医药学者均认为干地黄是主补。肾虚,益阴血的要药。日本学者吉益东洞的著作将干地黄简洁归纳为“主治血证和水病”的主要药物。23熟地黄又叫熟地,最早见南北朝公元894年的雷公炮制论性微温,味甘,功用滋阴,补血。用于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用法多以入汤药或配伍。历代医家都认为生地黄经用酒等为辅料蒸或炖后,药性由寒凉转温,味由苦化甘,入肝肾,补血,填精髓,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从而达到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诸虚不足之目的。现代认为熟地黄是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要药,主要应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与当归、第8卷第L3期总第93期2010年07月上半月刊健哼MED。C趸INEM为ODERN现代DISTAFICED远UCAL程教LOR,IOFC川芎、白芍同用为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基本方剂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为滋阴的主药。与山药、山萸肉、泽泻等配伍组成六味地黄丸治肾阴不足引起的各种证候;补精益髓,与枸杞、锁阳、桑螵蛸、地骨皮等配伍,用于腰酸膝痛,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症。地黄应用时分鲜、干、熟3种,鲜地黄,凉血清火,生津止渴;干地黄,清热凉血,滋阴养血;熟地黄,补益关DO精血,滋阴填髓。故应用时应有所侧重,使用时应按证论治。地黄的炮制工艺,辅料应用,质量标准,全国应统一规范,以提高熟地黄的质量,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功效。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626262李时珍本草纲目M中国书店,影印张绍棠本,1988301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4本文校对戈大春收稿日期20100408103969ISSN16722779201013084文章编号167227792010一130101一O1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在临床上规范应用,才能充分发挥治病救人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中药的规范应用,目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中草药的标准化应加强在基层医院,中医临床处方总离不开中草药。每味中草药或其饮片使用前均应按相应的质量标准核对无误方可投入使用。但由于历史原因或习惯,不少医院难以完全做到。首先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中草药品种复杂,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及地方习用差异较大,是否符合标准未能考究,往往造成在一定偏差和混乱。再有,常用有中药标准执行不严。中草药流通环节,不少经营者仍然按传统的方法去分品种的等级规格再套相应的价格,至于某些检查指标是否符合中药标准却很少有人问津。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确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目前的现状是,相当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无自己的中药炮制规范,使这些地方流通使用的中草药饮片处于无标准可循环的尴尬局面。如重庆地区常用的中草药白花蛇舌草、雪上一枝蒿、琥珀、千里光、鸡矢藤、败酱草等等,均无本地区的中草药标准,又极为常用,给中草药饮片的规范使用、中药制剂的生产造成质量保证的难题以及用药安全的隐患。2医院制剂宜考究医院使用的中药处方,其原始剂型多为汤剂。有的病人服用后疗效好,有的差,这其间就有病人与家属自煎制备方法不一致的因素,如煎药器具的选择得当与否,“先煎”、“后下”及“火候”的掌握程度等等。医院制剂应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而可行的工艺路线,这是质量保证至关重要的一环。汤剂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以及固体制剂的粉碎细度等,看似简单,但对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都极为重要。应根据处方内各药物的不同成分和性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路线,有时甚至应用正交试验对加水量、煎煮时间、次数进行优选,以保证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保留在剂型中。与此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中医药理论对制定工艺路线的指导作用。这样医院制剂质量才有保证。医院中药制剂是不经过市场流转环节而直接供病患者使用的正规药品,其管理日益严谨、规范。每个品种都须经过认真的相关试验,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格审批并发给相应的批准文号。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轻率,认为医院制剂作成了就得了,或质控标准极其粗略,忽略必要的常规质控指标及卫生标准检验就直接用于临床,这是违返药品管理法的;另一种倾向是重视性差,可操作者性差,指标未经多批次样本反复验证,或一概使用高档精密仪器作侧试手段都是不现实的。3人员素质是根本历史在不断进步,科学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临床中药学也不例外。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满足于过去陈旧的观念,也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临床中药技术既要沿袭传统的“看、摸、闻、尝、水试、火试”等鉴别手段,又引入了不少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如成分分离提取上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孔树脂吸取附技术;制剂工艺上有微粉碎技术,环糊精包裹技术,真空浓缩干燥等;在质量控制上广泛使用了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指纹图谱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不断地解决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