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晶鲕粒灰岩镜下鉴定ppt课件_第1页
亮晶鲕粒灰岩镜下鉴定ppt课件_第2页
亮晶鲕粒灰岩镜下鉴定ppt课件_第3页
亮晶鲕粒灰岩镜下鉴定ppt课件_第4页
亮晶鲕粒灰岩镜下鉴定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标本观察描述岩石呈黑色,滴少量稀盐酸强烈起泡,矿物成分为方解石,质纯。颗粒:含量为70左右,几乎全为鲕粒。鲕粒大多为球形,直径12mm,有的鲕粒可见白色的生物碎屑作为核部,同心层厚,且以正常鲕为主。鲕粒分布较均匀。填隙物:约占岩石总含量的30,包括亮晶方解石和泥晶,以亮晶胶结物为主。亮晶胶结物呈白色,透明状,泥晶呈暗色,无光泽。岩石总体上为孔隙一接触式胶结,具鲕粒支撑结构。岩石致密坚硬,块状构造。有时可见长形颗粒半定向排列。定名:亮晶鲕粒灰岩。,1,亮晶鲕粒灰岩镜下鉴定,一目的要求1观察灰岩结构组分的特征2辨别不同种类的鲕粒3掌握颗粒泥晶结构灰岩的分类、命名原则及方法二实验内容1矿物成分及所占的含量2结构组分和结构类型1)颗粒的结构2)填隙物的结构:泥晶和亮晶胶结物3)胶结类型及支撑方式3沉积结构:生物钻孔、生物扰动、构造裂缝、缝合线、示顶底构造等4沉积后作用:溶解作用、矿物的转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压实与压溶作用、生物成岩作用5综合命名6成因分析三作业(素描图)四实验难点、重点灰岩结构组分的鉴定鲕粒类型的识别,2,结构组分,空心鲕:无核心,真鲕:核心同心层,1)结构组分,二、碳酸盐岩岩石学,3,4,5,二、碳酸盐岩岩石学,1)结构组分,结构组分,6,结构组分,1)结构组分,二、碳酸盐岩岩石学,7,2)主要结构类型,(1)亮晶粒屑结构,二、碳酸盐岩岩石学,8,(2)泥晶粒屑结构,2)主要结构类型,二、碳酸盐岩岩石学,9,(3)粒屑泥晶结构,2)主要结构类型,二、碳酸盐岩岩石学,10,(4)泥晶结构,2)主要结构类型,二、碳酸盐岩岩石学,11,(5)晶粒结构,2)主要结构类型,二、碳酸盐岩岩石学,12,(6)生物格架结构,2)主要结构类型,二、碳酸盐岩岩石学,13,(7)生物粘结结构,2)主要结构类型,二、碳酸盐岩岩石学,14,填隙物的结构,填隙物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充填于颗粒之间的细粒物质(粒径一般小于0.05mm或0.lmm),主要为泥晶(或泥)二是化学胶结物,即亮晶胶结物。(1)泥晶泥晶与碎屑岩中的杂基相当,但它是在盆地内部与颗粒同时形成的。泥晶按其成分可分为灰泥和云泥两种。总的镜下特点是半透明、微褐色、质点细小。由于它们的表面能较大,在成岩过程中极易重结晶,形成相对粗大的晶体。经重结晶后形成的方解石与亮晶方解石相混淆。泥晶在镜下的描述内容有:成分、大小、分布特点及其占岩石的百分含量。(2)亮晶胶结物晶体干净,透明度好。晶体界线多平直,与颗粒边缘界线清楚。晶体含量不能超过岩石总含量的50。多具有世代性。对亮晶胶结物,需进一步观察其晶体形态、大小、分布及其与颗粒的关系。亮晶胶结物除了可呈栉壳状、叶片状或粒状外,也可在棘皮动物、介形虫、三叶虫等单晶或纤状结构的生物碎屑表面呈加大边(共轴增生)的形式。,15,胶结类型和支撑方式,颗粒碳酸盐岩的胶结类型与碎屑岩基本相同,主要有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与此同时,还应研究颗粒之间的支撑方式,即岩石是颗粒支撑的,还是泥晶支撑的。因为这两种支撑方式反映两种不同的水动力条件。胶结类型和支撑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孔隙式、接触式胶结的岩石,一般是颗粒支撑的,反映正常波浪和牵引流成因的;基底式胶结的岩石,填隙物大多为泥晶,则属于泥晶支撑,反映一种低能环境或者风暴流、重力流形成的产物。,16,综合命名,综合定名的格式:附加岩石名称(颜色+成岩作用类型十特殊矿物十特殊构造)十岩石的基本名称(结构命名十矿物成分命名)例如:灰色白云化含海绿石亮晶鲕粒灰岩;灰色白云化鸟眼构造泥晶球粒含灰白云岩;灰色去白云化细晶含灰白云岩;灰色块状层孔虫生物礁灰岩。,17,成因分析,1颗粒的形成环境主要从颗粒的类型、大小、分选、磨圆等岩石学标志,结合古生物标志,指出颗粒形成环境的特点:水体盐度、深度、水动力强弱、水体能量高低等。2颗粒的沉积环境主要依据填隙物的性质(亮晶和泥晶的相对含量),也要考虑颗粒的类型、大小、磨圆、分选及百分含量等,指出颗粒沉积环境的水动力强弱。3碳酸盐沉积岩(物)的沉积后作用环境主要根据岩石的成岩变化,如胶结物的矿物成分、晶体大小、形态、分布等,孔隙的类型、分布、发育程度等,交代作用的类型、分布等,进行沉积后作用环境的判别。,18,亮晶鲕粒灰岩鉴定报告,1矿物成分有颗粒、亮晶胶结物、泥晶,分别占岩石的70、20、10。2结构组分及结构类型(1)颗粒颗粒类型以鲕粒为主,约占颗粒的90以上,含有少量生物碎屑和其它颗粒(砂屑、藻粒、球粒等)。鲕粒:主要为正常鲕,少量为偏心鲕、表鲕和变形鲕,还有少量藻鲕。正常鲕:多而大,直径12mm。同心层数多而分布密集,成分为泥晶方解石,可见少量方解石晶体切割同心层。核心成分多样,主要为棘皮类、三叶虫生物碎屑、腕足类、腹足类、砂屑等作为核心。同心层的厚度大于核心直径。偏心鲕:同心层分布疏密不均,核心偏向一侧。表鲕:同心层厚度小于核心直径,有的表鲕以棘皮类生物碎屑作为核心,仅有一层同心层环绕。变形鲕:鲕粒发生破裂或片状剥离,有的变形鲕内部结构保存较好,仍可看出由正常鲕或表鲕发生变形所致。生物颗粒:含量少,主要为长条形的三叶虫碎屑,它们独立存在于岩石中。但大部分生物碎屑作为鲕粒的核心出现,已不能算独立的一种颗粒类型。砂屑:含量较少,成分为泥晶方解石,具有一定的磨圆度。(2)填隙物包括亮晶胶结物和泥晶,以亮晶为主,约占岩石的20,泥晶约占10。亮晶胶结物: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干净透明度好,细晶为主,具两个世代现象:第一世代的亮晶方解石呈栉壳状结构,晶体自形程度较高,围绕鲕粒边缘呈马牙状生长;第二世代的方解石多为它形或半自形粒状结构,分布在孔隙中央,晶粒接触界线较平直。泥晶:矿物成分为方解石,表面污浊,透明度差。这些泥晶多经重结晶作用形成粉一细晶,晶粒之间接触界面不规则。泥晶分布不均,局部较富集。(3)胶结类型及支撑方式接触-孔隙式胶结为主,局部为基底式;鲕粒支撑为主,局部为泥晶支撑。,19,3显微构造(1)藻钻孔:垂直鲕粒分布,现多以被泥晶或有机质充填,呈暗色。(2)缝合线构造:破碎的鲕粒边缘见有压溶作用形成的缝合线构造。(3)微裂缝:岩石中局部发育构造微裂缝,切穿鲕粒,现已被方解石充填。4成岩变化(1)胶结作用:主要表现为亮晶方解石胶结作用。第一世代的亮晶方解石胶结作用有可能发生在同生-准同生期,形成于海底环境;第二世代的亮晶方解石胶结作用主要形成在埋藏成岩环境。(2)矿物的转化作用及重结晶作用:主要表现为胶结物和鲕粒同心层中的文石转化为低镁方解石,这种转化作用发生在成岩早期。重结晶作用表现为泥晶填隙物重结晶为细晶、粉晶,这种作用可能发生在成岩晚期。(3)压实及压溶作用:压实作用主要表现在鲕粒定向排列、鲕粒同心层的片状剥离、鲕粒的破碎等;压溶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晚期,鲕粒呈缝合接触,形成缝合线构造。5孔隙和裂隙鲕粒内藻钻孔多被泥晶方解石充填,鲕粒间孔隙绝大部分被亮晶胶结物和泥晶充填,仅局部见有鲕粒内部溶蚀孔。岩石中的缝合线附近泥质、铁质相对富集,构造成因的微裂隙,也已被方解石充填。6成因分析根据鲕粒的类型、粒径及内部结构特点,反映鲕粒形成于高能环境,可能为鲕粒滩或潮汐砂坝。但根据填隙物的成分,泥晶、亮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