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2018.ppt_第1页
内审员培训2018.ppt_第2页
内审员培训2018.ppt_第3页
内审员培训2018.ppt_第4页
内审员培训201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审工作要求与技巧,CNPCCH孟令权2018年3月,一、内审员及工作任务,四个意识,标准意识。细则要求为标准,对照实际情况,判定条款完成情况,对有疑问的集团讨论,客观、公正地打出各条款的判定结果。责任意识。学习条款内容,吃透实质内涵,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南等,认真设计路径,该查的科室一个不能遗漏,该查的条款一条不能落下。团队意识。组与组之间、组内人与人之间要既分工、又合作,各取所长,形成互补,听从组长指令。大局意识。个人服从团体,安排好本职工作和生活,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内审员自我定位,观察与沟通(睁大眼睛、开口小心、善留痕迹)降款须求证且沟通,形式与内涵医院发展目标的差距内审与日常,熟悉条款和自评结果,分工条款:CBA要求,提炼关键词、走访科室,看法源公共条款:同上(内化于心)其他条款:同组的需关注,其他组无余力可不关注,自评为D的,重点关注C款中哪项没达标自评为C的,重点关注B款中哪项没达标自评为B的,重点关注A款中哪项没达标,设计路径,内审员需上交的资料,1.医院评审现场检查条款确认结果2.现场评价小结:医院工作亮点和存在的不足3.各小组工作量统计表4.胸牌(纸制版及电子版、评价结束当天),27,发现不足降款,确定A持续改进有成效,1、质量改进计划形成的科学性2、质量改进活动过程的有效性3、改进效果的稳定性问题得到解决,且有数据和事实证明明显有效持续6个月以上的稳定效果4、结果判定三组评价、反馈无矛盾,检查工作量统计表,评审员姓名检查日期,二、工作方法与技巧,形成检查结果的依据,查阅资料访谈与追踪实地查看与考核,不脱离条款问题追踪系统5M1E,人员(员工、患者、家属):资质、职责、培训、授权等设备(设备、设施、消防):采购、运行、维护、校准、安全、管理、记录等材料(物资、耗材、药品、血液):采购、账务、管理、效期、储存保管、进出库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应急预案):教育培训、执行、落实、操作、流程等环境:空间分区、洁污分开、人、物流分开、安全、通道、特殊物品存放地等监管(凡条款中要求的)/测量(数据、方法),13,注意“5M1E”的全面分析评价,现场信息采集,记住九个提示提高效率,抓住重点,1.访谈员工资质与工作一致性医护技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患者安全目标知晓科室授权管理情况资源或人员调配能力应急内容和角色同工同酬情况信息化对技术和管理支持,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2.访谈患者知情同意接受健康教育诊治风险防护出院指导,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3.查看设备设备配备和放置是否满足需要运转及维护记录信息及档案管理情况,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4.查看药品标识和效期管理符合要求出现问题能否追溯应急需要能否满足抢救车、冰箱和病区药品储备或更新是否规范合理使用监控情况药品管理或服务信息化程度,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5.查看器械或耗材标识是否规范管理符合要求出现问题能否追溯应急需要能否满足储备管理合理使用监管情况信息化管理程度,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6.查看输血标识是否规范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出现问题能否追溯应急需要能否满足血液储备合理用血或自体血回输管理信息化管理程度,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7.查阅资料工作记录院科两级PDCA工具和质量管理工具使用授权准入管理质量监测指标和数据应用支持质量改进成效数据,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8.查看环境隐私保护措施医疗废物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消防设施及检修情况潜在问题或危险、风险防护措施各类标识、展板、公共信息显示情况,信息采集的九个提示,9.边走边看边记录走访部门或科室名称发现问题具体地点被访谈人姓名、科室、访谈内容或考核技能查看设备名称、放置地、台数、问题,三、访谈,访谈的策略,一、提问策略1.不要只追一条标准,可同时追相关的多条标准2.避免假设性问题,围绕追踪的目的或病人提出的问题3.尽可能提问员工,访谈的策略,4.访谈病人时应注意:(1)根据对病人的情况(病程、饮食、教育)进行提问;(2)与病人/家属谈论相关问题/经历时,避免让病人以为有问题;(3)不要“考病人”,要使病人参与对话。,访谈的策略,二、提问类型:1.尽可能开放式提问、避免诱导式提问。2.开放式提问指所提问题不暗示正确答案,答题者可能有多重回答或必须有语言描述性的回答,难以辨别提问者的意图。3.诱导式提问指所提问题暗示正确答案,答题者可以从提问中辨别提问者的意图。,访谈问题示例,1.在病区访谈员工:开放式问题:与病人接触前您们做什么?诱导式提问:与病人接触前您总是洗手吗?,访谈问题示例,2.在输液室访谈患者:开放式问题:护士给您输液前做了哪些工作?知道自己在输什么液体吗?输液时感觉不舒服知道该怎么办吗?诱导式提问:护士给您输液前问您姓名了吗?输液时感觉不舒服知道拉急救铃呼叫吗?,3.在检验科访谈员工开放式问题:您知道哪些是化学危险品吗?您知道化学危险品应该怎么管理吗?诱导式提问:您知道盐酸是化学危险品吗?化学危险品是否应该专人专柜管理?,访谈问题示例,4.在手术室访谈员工:开放式问题:患者术前应完成那些准备工作?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包括那些?诱导式问题:患者到达手术室前是否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手术核查是指麻醉师、巡回护士和手术医师吗?,访谈问题示例,院领导访谈提纲提示,一、您可以进行以下提问:1.您所分管的具体工作?2.您是医院哪些质量管理组织的成员?具体负责哪些方面的工作?3.您所在的质量管理组织最近召开了几次会议?什么时候召开的?讨论了什么内容?形成了哪些决议?,院领导访谈提纲提示,二、您可以进行以下提问:1.您最近一次参加“三重一大”讨论是在什么时候?讨论了什么内容?结果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公开的?2.您最近参加了几次法律法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培训了什么内容?,四、梳理发现的不足,提练个案问题,涉及质量、安全、管理、绩效、服务的不足具体到地点、事物或现象、危害或与要求不符最好不脱离条款,梳理系统问题,有条款或相关标准要求有3个以上现象支撑同一事项多个科室同一对象多个层面同一问题多个角度(医疗、护理、管理等),病案首页统计信息,示例发现系统问题的线索发现“问题”病种、“问题”手术抽病历(问题病种、高费用、高住院天数、死亡、重返),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会,一、会议时间:1-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检查进度调整)二、参加人员:1.评审组全体人员2.医院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三、会议主持:*委员会主任委员,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会,四、会议内容1.主持人介绍参会人员2.议题负责人报告:议题内容、相关日常监管数据、存在问题、原因分析3.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充分讨论:使用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4.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总结5.各内审小组组长点评,评审组长、领队总结,确定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会议题的注意事项,一、目的通过内审,发现的质量管理方面问题,推动医院质量体系建立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二、确定主题1.整合2-3天的现场评价,从质量管理、患者安全、感染控制、药品管理、环境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提练系统问题2.问题覆盖的专业和部门体现院科两级管理,确定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会议题的注意事项,三、主题内容1.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能使用质量管理工具(如鱼骨图)2.问题的解决能使用质量管理工具看实施进度(如甘特图),能体现管理和多学科协作3.梳理问题的方法要整体、系统,抓住医院各委员会当前存在的重点问题,抽查终末病历30份以上抽查运行病历(及时完成)查看次日手术通知单,查手术室参加早交班“小”拉练(基本技能、急会诊、物品设备运行等),病历、手术、早交班,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术前风险评估制度手术核查制度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围手术期用药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授权(手术、麻醉、检验、病理、影像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医院感染控制,从病历中能评价什么?,五、礼仪与十不准,礼仪,以“第三方评审员”的角度去内审所有访谈内容围绕条款展开与员工交流时,言语谦和有礼,举止端庄大方掌握话语主动权,礼貌打断偏离主题的谈话善于倾听,被查人提出不同意见时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谈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以“你们是错误的,你们是不对的”这种结论性的话结束谈话,可举例说明其他做法更好着正装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