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1,呼吸机的临床应用,W,精选,2,与呼吸有关的几个参数,精选,3,呼吸,氧气,二氧化碳,弥散,通气,物质特性,弥散面积,弥散距离,浓度差,每分通气量,O2分压变化,CO2分压变化,精选,4,机械通气的目的,改善肺气体交换逆转低氧血症,减轻呼吸性酸中毒缓解呼吸窘迫降低氧消耗纠正呼吸肌疲劳改变压力容积关系防止肺不张改善肺顺应性防止进一步损害避免并发症发生,精选,5,呼吸机的特点,模拟型治疗设备可以提供部分或全部呼吸支持控制呼吸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辅助呼吸容量辅助呼吸压力辅助呼吸容量压力辅助呼吸,精选,6,呼吸机的临床类型,40cmH2O,600ml,600ml/s,以一定的频率向病人提供一定含氧量的气体,精选,7,与呼吸有关的几个参数,精选,8,上机,指征模式频率气体量报警设定病情观察,精选,9,人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指标(括号内为正常值范围通气力学潮气量(mlkg)35(1220)每分通气量(Lmin)20(610)肺活量(mil/kg)-196-245(-735-98)生理死腔气量潮气量06(02504)气体交换指标Pa02(吸氧浓度05)107kPa)P(A-a)D02(吸氧浓度10)a4660kPa(3386kPa)PaC02b)678kPa(4660kPa)循环指标心输出量(Lmin)20次/分提示可能有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节律呼吸肌用力情况出汗情况肺部罗音,精选,33,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经皮氧饱和度被认为是第五个生命指标。它可以给医生提供一种床边、无创、连续的血氧监测方法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660nm和940nm),光线通过手指或耳垂组织传导接收装置上。测量血液对这些光被吸收程度,分别计算出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量氧饱和度仪在80-95%的范围内较准确(可信度为+/-4%)经皮血氧饱和度在97-100%之间认为气体交换良好。低于95%病人有低氧血症。经皮血氧分压低于90%为相对严重状态严重贫血、碳氧血红蛋白和甲基血红蛋白、组织灌注不良、局部色素沉着等都可能影响经皮血氧饱和度。,精选,34,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持续监测测量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间接反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量主气流法即时测量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范文出国劳务合同
-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兽医微生物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思源学院《岭南建筑与园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小学语文基础知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藏医药大学《地理空间数据库》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学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展示空间设计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医科大学《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挖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哲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276-2013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 GB/T 17737.105-201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5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的耐电压试验
- GB 9959.1-2001鲜、冻片猪肉
- 关于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院前急救120出诊流程图
-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1年版)
-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工作桌面pad相关gec3000通讯协议v2
- 正压式呼吸器使用与管理规范
- GB∕T 37004-2018 国家物品编码通用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