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设计提案_第1页
华东政法大学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设计提案_第2页
华东政法大学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设计提案_第3页
华东政法大学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设计提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设计提案一、华政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规范化的目的 学校的标识是学校的核心视觉符号,凝聚了学校的历史与文脉,传达了学校的理念与愿景,是增强师生校友凝聚力,塑造鲜明形象的重要工具。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形象标识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学校名片,并广泛加以应用推广,增强形象传播效果。二、华政当前主标识的演变1、学校标识的诞生 1986年12月,1979级校友俞峰设计完成华东政法学院校徽初稿,图案由钟楼、天平、书籍构成,三者各自代表着华政的学院风貌、性质、目标,并和谐地组成华政代表性建筑韬奋楼。其中钟楼图案由华东政法的四个拼音首字母“HDZF”构成。三角构图,简洁、素雅、庄重。2、20世纪90年代 在学校范围内通过公开征集和广泛讨论,确定了学校的标志:以盾牌、韬奋楼、天平为主要元素,体现了华政法学教育的特色和人文历史。3、“华政红”标准色 其后经过十多年的探研和历练,逐渐确立了学校的标志颜色(C35,M100,Y90,K30),并经过工商注册,法名为“华政红”。4、华政VI首度问世 2007年学校更名大学之际,我校王恬老师在俞峰1986年校标设计稿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设计导入了视觉识别系统规范,沿用至今。三、华政标识在当前应用中的问题可以说,我校标识自使用以来,承载了几代华政人的记忆与情感,在以纸质印刷媒介为主的时代,俞峰校友的校标设计及王恬老师的视觉识别系统分别在华政发展的相应历史时期发挥了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标识应用的多元化发展,学校标识在规范使用中碰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图形缩小使用、印刷媒介多样等情况下,存在制作困难等问题。1、图形局部较繁复,缩小使用以及在不同材质表面印制时造成效果不可控。2、标志造型因缺乏标准规范的依据,在应用中经常容易被变形。3、标志图形与校名的标准字体组合也存在随意性,使用不统一。4、从图形与校名标准字体组合的整体视觉效果上看,图形笔画纤细,图形份量感相对弱,与字组合一起因图轻字重而整体略显失衡。四、华政主标识与VI优化升级方案为顺应学校发展需要,提请优化学校视觉识别系统,在原有标识基础上,进行设计升级和优化调整,使学校品牌形象焕发新的活力,实现标识符号使用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目前我们提出三种修改意见:一是沿用原标识。二是咨询原视觉识别规范系统制作者王恬建议,顺应当代设计理念,进行符号化的重新设计。三是在咨询了原设计者俞峰意见的基础上,拟在原标识基础上进行优化。对比国内外政法院校,我校目前的标识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比如采用弧三角的外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与识别性等。国内高校logo观察:1、标志外形大多使用模式化的“校徽圆”。图形元素主要采用:天平、“法”字型、首字母组合、盾形、独角兽等。2、主要特征多不突出,识别性、独特性、记忆性不强。3、视觉形式多较陈旧,仍保留上世纪以来国内教育与事业单位的风格。华政logo观察1、采用弧三角外形,具有鲜明的差别性与识别性。2、使用代表性的钟楼造型,良好的传达了华政独有形象。3、整体图形采用线条造型,较统一均称,在国内同行logo中木秀于林。国外政法院校(自全球前30强)标志观察:1、标志外形较多样。传统元素如天平、盾形、鹰是常用符号,体现出西方院校历史庄重感与文化底蕴。2、不少院校采用缩写名,并突出字体,造型较简约现代。华政logo观察与国际形象相比,华政logo形象较鲜明,视觉冲击力略微单薄,可进一步深化设计。由此,我们提出了原有标志基础上的优化方案。4.1 标志图形的“基因”原logo弧三角外形是值得继承并强化的重要视觉特征。将原logo外形调整至标准莱洛弧三角形,比原logo弧线稍饱满。(莱洛弧线三角形是机械学家莱洛首先进行研,因此得名。先作正三角形,然后分别以三个顶点为圆心,边长长为半径画弧得到三角形。其重要几何学特性是:几何中心的稳定性,可当轮子滚动的三角形。当转动时,整体形保持等高平稳,中心点依照圆形轨迹运动。)莱洛三角的视觉意象正与华政精神与面貌相契合:首先,弧三角外形恰似是华政长宁校址伸向苏州河的半岛形态。其次,稳固的三角形态、包容博大的弧线千锤百炼。表现的是圆弧中包涵有棱角,不被现实打磨掉的行动的锋芒“笃行致知”;圆融中有所坚持“明德崇法”。再次,从终极层面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世界一分为三“道、器、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莱洛三角所指向的三的概念,也是形成世界万物依各自法度运行的基本规律,因此“弧线三角”的概念也是“遵法”的象征。 新的logo图形对logo内部钟楼与天平图形进行了简化,笔画进行了等粗及细致化,内部图形规范于正三角形内,中心点与莱洛三角形中心点重合,达到内部图形与外形中心对齐协调。 采用等粗线条,避免了细线末端,轮廓更清晰概括,视觉元素更简约现代。经过反复调整比较,内外线径为1:3的比例为最佳,与标准字体组合时,笔画粗细也最容易均称协调。具有线条造型节奏变化感,简约现代,弧线三角的特征鲜明有力,缩小使用时效果突出。强化的粗线外形也表现了边界清晰、严守法度的涵义。 纵观众多百年强势品牌的标志升级,其基本的规律都是:由写实具象迈向概括提炼;由细节繁复迈向简约而强化特征。4.2 中英文标准字体中文:舒同体英文标准字型的基本视觉单位为矩形和圆形,象征尺度与包容。如,E、L字母所构成的戒尺刻度、直角尺形象。横竖采用齐头等粗的笔画;弧线使用极简的对称圆弧线;C字母90度的开口;整体字型坚实醒目、空间匀称。表现出华政秉中持正,大气、厚重、现代的精神面貌。4.3 标准组合(详见ppt设计稿)4.4 标准色 标准色由以往单一的主色形式,发展为主色+辅助色使用形式。在多数场合与大面积情况使用主色,形成华政红的基调。在少量或其它情况中,有辅助色可选择替换主色使用,避免色彩效果过于单一。新的主色在继承原主色色系基础上,更偏暖红,稳重同时,带来相对年轻活力的气息。4.5 辅助图形(详见ppt,来自二校区建筑元素,与标志里的“韬奋楼”造型呼应)4.6 应用示意(如图)4.7 两种效果比较示意(如图)4.8 子标志(二级单位标志)logo family方案 目前,二级单位及各学院子标志的现状是:情况一,沿用校主logo;情况二,自行设计logo。 当代高校校徽设计的先进经验:母logo与子logo共有一脉相承的“视觉基因”,共同构建并强化了教育机构统一的品牌形象。 案例一:哈佛大学(如图)12所独立学院共同使用学校母logo的盾形元素,每个学院的个性元素填充到统一的外形中,给人鲜明的品牌印象。 案例二:MIT媒体实验室(如图)实验室作为独立的单位,其标志与下属24个研究组的标志整合形成logo family。它们都由统一网格中的首字母这一视觉基因生成。 案例三:托木斯克州立大学(TSU)(如图) 俄罗斯第一所国立亚欧大学,全国研究型大学之一。成立于1878年5月28日,当时四个部门:历史与语言学,数学与物理学,法律与医学。2013年11月TSU进入世界综合前100强,全国排名第7。为适应国际大学的新地位与形象,学校进行了新品牌识别的设计实施,2015年底完成全部设计及各部门的标志。新标识中字母U,是拉丁语“宇宙”和“大学”的第一个字母。拉丁语是科学的语言。U也意味着“你”。U也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聪明人在托木斯克学习和工作的磁铁。所有学院和母logo统一在盾形轮廓,形成鲜明的识别。子logo文伯书院标志 1、中央图形表现的是一本翻开的书与“人”字的结合。传达的是:书院通过不同的课程和阅读来获得智慧和思想,从而塑造出健全的人格。 2、图形既是书也是一扇推开的门,寓意开启学识之门。门内是本土,门外是世界,体现本土思维与全球视野的连接。 3、从不同视点观察,图形描绘了一本书的两种打开形态。表现的是书院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