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 课题名称乘法分配律学科数学总课时 单元章节名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页码36执教者彭素娟 版本名称人教版年级四册次下册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继续由主题图引出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透过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自我探究及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再透过类比,让学生理解并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使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相对简便一些。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潜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透过比较,对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对乘法分配律好处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导入投影片?主题图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1?口答:说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2?口算:40232512516 要求学生回答出结果,并口述在口算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二?类比感知 1?投影出示: 483 45+4884+8573+63 2?分组讨论:上方各组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根据这个特点,每组中的两个算式能够怎样连接起来,用以表示它们的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透过让学生讨论举例,让学生初步体会出乘法分配律在形式上与前面学过的乘法的运算定律的不一样,对将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先有个初步的认识】 三?质疑释疑,研究归纳 1?出示主题图,根据图中信息,让学生讨论,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根据状况给予解答。 3?提出例3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群众交流不一样算法的解题思路。 方法一:25方法二:425+225 =625=100+50 =150=150 6?分析比较:观察两种算法有什么不一样? 7?建立表象:以上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25=425+225 8?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9?探究规律: 结合以上几个等式,让学生分组讨论: 这些等式的左边是怎样的?右边呢? 结果又怎样? 从以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学生在语言表述上有困难,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你能再举出乘法分配律的例子吗? 能用字母表示吗? 抢答:a=? 归纳乘法分配律并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四?知识巩固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4+4 18=18+18 a=+ 53a+47a=+a 48a+b= 2536+2564=25+ 2?连线 516 2516+1675ab+ac aac+bc c255+245 五?课堂总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它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不一样? 六?知识拓展 你会算吗? 111222+333334 【设计意图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带给搞笑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对同一句话、“爸爸和妈妈都爱我”不一样形式的的简洁描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乘法分配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数学知识就在自我的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本节课,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心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潜力得到了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状况: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用心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规律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 教学资料分析: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为此在理论算术中又称之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重要依据,能够使两位数和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更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更简洁。乘法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计算的学习,这一部分资料的思考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潜力和思维潜力与之相配合,所以学习的困难会比较大。因此,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其结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式、手段与技术:变重视结论的记忆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式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贯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理念,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师时而参与学生的探究时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点拨,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带给现实的、搞笑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资料,能够在视听领域里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透过新旧知识的沟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特征;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并能正确计算。 潜力目标: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潜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自我生成“用符号记录整理的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设计: 生活引入,感知规律 1。在家里,你最喜欢谁?我也作了一个调查,咱们班很多同学是爸爸和妈妈很早起来为你准备早点、接送上学,辅导作业。 2。爸爸和妈妈都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能够自豪的说“爸爸和妈妈都爱我”。 3。爸爸和妈妈都爱我,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 4。我听说张磊和杨军都是李新建的好朋友,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 5。小结:同样一句话能够有不一样的说法。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数学中是怎样的呢,这天我们就一齐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 把数学知识依附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结合鲜活的数学材料,触动学生的道德碰撞,给原本单一冷漠的资料注入人文的血液,促进学生感悟、内化。 开放探究,建构规律 1。情境引入 讲本学期开学,学校要为一、二、三年级更换桌椅状况: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请仔细观察大屏幕: 学校为一年级更换3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二年级更换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三年级更换6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请同桌两个同学选一个问题在练习纸上用两种方法解答? 说说你的解题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另外一种方法呢?解释一下。 谁愿意之后汇报? 2。第一次发现 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能够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每一组算式的结果相等。 我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来连接,行吗?为什么? 板书:3=503+603 5=755+685 6=806+656 3。第二次发现 再观察这三组算式,还有什么发现吗? 同学们,你们的发现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一种猜想呀?能不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呢? 每人举出一个例子,写在纸上,然后请同桌帮忙验证 汇报交流: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一些吗?举的完吗? 4。归纳总结: 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桌说说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请看大屏幕,你们的意思是这样吗?小声读读。 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5。个性化理解 你能用比较喜欢的形式来表达上方的这些等式吗?比如用字母,图形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丙=甲丙+乙丙 c=ac+bc 这些等式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感觉怎样样? 针对众多的数学事实,不急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是让学生运用朴素的语言概括出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既是“乘法分配律”知识的雏形,更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渐进台阶。在此基础上引出规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我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是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规律好处的个性化感悟。 激活联系、应用规律。 1。请你把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 441 375+8 413+4127321+36 784+134 你为什么连得这么快?是计算了吗? 这两个算式之间为什么不连了?能用乘法分配律的资料来解释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3= 1025+425=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填写的。有不一样意见吗? 分别说说转化以后的算式和原先的算式比,哪一个让我们计算起来感觉比较简便了?为什么? 小结: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能够灵活选取算法,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多种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 3。联系旧知、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谈话:“乘法分配律”在过去学习中用过吗?咱们回顾一下。 此刻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服务实习报告范文
- 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二课 (演唱)粗心的小画家 教案
- 全球化视角下的医疗科技-以高效液相色谱的跨国合作与交流为例
- 智慧城市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研究
- 中职新生入学课件
- 未来学校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变革
- 2025届福建福州市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进度款的支付流程与计算
- 江苏省沭阳县华冲高级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职教育的中国历史课件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GB/T 41419-2022数字化试衣虚拟人体用术语和定义
- GB/T 24218.1-200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 《病毒学》(研究生)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第十七章其他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课件
- 手术讲解模板:肩关节全部置换术课件
- 腧穴总论 2特定穴课件
- 数显压力表说明书
- JJF 1255-2010 厚度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DB4409∕T 06-2019 地理标志产品 化橘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