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发育学..ppt_第1页
第四章发育学..ppt_第2页
第四章发育学..ppt_第3页
第四章发育学..ppt_第4页
第四章发育学..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目录精细运动发育规律一手功能发育二视觉功能发育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四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第四章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规律,姿势和移动、上肢功能与视觉功能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互相促进而共同发育的过程,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岁前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精细运动发育规律,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一)抓握动作发育精细动作主要包括伸手取物手掌大把抓握较大物品拇指与其它手指分开取一些小的物品拇指与食指分开准确捏取一些很小的东西(花生、纽扣、小豆子、小丸等,拿铅笔画画、翻书、搭积木、串珠子等)。进行复杂精细运动(进食、更衣、书写等)的前提:4项基本动作抓握物体将手伸向物体随意放下物体腕关节可在各个方向活动,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三个月左右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六个月左右婴儿注意到手的存在且能随意张开,开始出现随意抓握动作标志手动作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主要表现为: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抓握动作过程中的手眼逐渐协调手的抓握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人类操作的典型方式。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运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1.抓握动作发育规律(1)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2.抓握动作发育过婴儿在出生后413个月的抓握动作发育过程(图4-6)发现任何阶段的抓握动作都包括四种连续的动作过程视觉搜索物体接近物体抓住物体放开物体3.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通过抓握物体的动作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这就初步地体验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在抓握和使用各种物体的同时,认识了这一类物体的共性,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握笔动作发育特征,握笔部位逐渐靠近笔尖随着运笔动作的不断成熟,身体坐位姿势趋于垂直(二)双手协调动作发育2.绘画动作发育无目的的涂抹到开始有目的地画画(1)乱涂阶段(scribblingstage)(2)组合阶段(combiningstage)(3)集合阶段(aggregatestage)4)图画阶段,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二、视觉功能发育视觉是个体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由视觉提供。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是出生后前半年,眼球运动的自由控制能力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完成。,视觉功能首先发育,引导了精细运动能力的发育。1岁前是婴幼儿视觉发育的黄金时期。外界环境不断刺激下逐渐发育成熟,9岁发育基本完善。,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一)视觉发育过程,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二)视觉发育特点,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1.周边视力比中央视力好。2月龄的婴儿能将注意力指向物体的多个特征。婴儿视力的强制性注意(36个月)。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生后6个月。36岁时基本完成视觉功能的发育。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焦距的稳定性要依赖双眼视觉神经及眼肌的成熟。焦距稳定后,注意力才能比较集中,阅读能力才开始逐渐提高。通常焦距的稳定大约在34岁左右。在这以前,幼儿的中心视力无法完全协调成一个影像。,(三)视觉发育的经验效应,1.眼优势柱的维持需要依靠视觉经验2.出生后视皮层的功能变化存在一个关键期,约为45年,甚至更长。3.双眼视剥夺的影响比单眼要小得多。(五)婴儿视觉功能发育顺序,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手眼协调(eye-handcoordination):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随神经心理发育的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标志着发育的成熟度,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手眼协调,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从婴儿手的抓握动作发育可以看到,婴儿期抓握动作出现了初步的手眼协调摆弄物体的动作。进入幼儿期,在经常接触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过程中,逐步学会了熟练地摆弄和运用这些物体的动作能力。虽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如果平时注意培养训练,手眼协调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的意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才能真实地了解周围的事物。手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动可以促进脑的发育。眼睛的单独活动与手的单独活动对小儿的成长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有手眼协调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小儿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1.性别女婴精细运动优于男婴。2.父母文化程度3.抚养人非父母抚养者,更多考虑的是婴儿的安全,导致运动发育水平偏低。4.围生期危险因素5.感觉输入、姿势控制(身体稳定)以及粗大运动模式6.视觉发育异常姿势控制不良、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影响手功能发育。(1)躯干及骨盆不稳定导致身体一部分活动时另一部分不能保持稳定。(2)躯干、上肢、手的异常姿势及运动模式影响伸手、抓握、释放以及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3)伴随整体异常姿势或上肢受累,手可能呈握拳或半握拳。4)由于平衡功能不佳,需使用单手或双手支撑体重。(5)手功能保持在较低水平。(6)释放动作不成熟或异常。,(一)影响因素,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1.运动功能的特殊发育障碍(1)概念:存在于儿童发育早期,在完成精细与粗大运动时的动作协调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的协调困难。也称发育性协调障碍(2)类型:包括共济失调、动作运用障碍、张力减退等几种亚型。共济失调(ataxic)主要表现:动作不稳及轻微震颤,下肢无此表现手眼协调问题动作运用障碍主要表现:无法完成流畅、完整的动作技能。张力减退主要表现:在清醒状态下眼睛呈半闭半睁的困倦状态;出现写、绘画困难,(二)异常发育,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3)主要表现:肌张力不足或过高;动作的计划性不足;动作控制性失调;运用持久性障碍;动作稳定性缺失;动作协调性缺陷。(4)诊断标准:动作技能水平低于同年龄常模两个标准差;除外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智力正常(5)代表性的测验工具:动作熟练测验;F运动技能测验;螺旋迷宫测验;H测验。,第四章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2.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发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