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PPT课件_第4页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琦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高分子系,高聚物改性,第三章聚合物共混的应用,3.1概述3.2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3.3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3.4橡胶的共混改性,.概述,聚合物共混体系的选择:性能、价格、相容性、加工等因素。性能因素:性能互补、改善某一性能、引入特殊性能;价格因素:保持性能降低成本;相容性因素:优先考虑相容体系;加工因素:设备、操作环境等简易。,共混体系塑料体系通用塑料体系工程塑料体系橡胶体系橡/塑体系橡/橡体系塑料合金:具有较高性能的塑料共混体系塑料结晶性是重要因素,因此有以是否结晶划分共混体系,如:非晶工程塑料/非晶通用塑料、非晶工程塑料/结晶通用塑料、结晶工程塑料/非晶通用塑料,.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抗冲击强度低,需增塑剂,热稳定差,加工流动差,3.2.1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PVC/CPE(硬质用CPE增韧,软质用CPE提高耐侯性,PVC/CPE/PE用增容)PVC/MBS(增韧改善冲击和加工,提高透明)PVC/NBR(软制品增塑,硬制品增韧)PVC/ACR(改善加工性能用MMA-EA乳液共聚物,改善抗冲用BA交联弹性体为核,接枝MMA-EA为壳的“核-壳”结构共聚物)PVC/EVA(软制品增塑,硬制品增韧)PVC/ABS(增韧,性能互补)PVC/TPU(增塑,取代液体增塑剂,属于新开发体系)高聚合度PVC/普通PVC(改善加工,改善低温性能)悬浮法PVC/PVC糊树脂(改善加工,改善发泡),3.2.1.1PVC/CPE共混体系,(1)用于PVC硬制品(2)在PVC软制品中的应用(3)作为相容剂的应用,3.2.1.2PVC/MBS共混体系,3.2.1.3PVC/NBR共混体系,3.2.1.4PVC/ACR共混体系,(1)用于加工流动改性剂的ACR(2)用作抗冲改性剂的ACR,3.2.1.5PVC/EVA共混体系,3.2.1.6PVC/ABS共混体系,3.2.1.7PVC/TPU共混体系,3.2.1.8不同品种的PVC共混,(1)高聚合度PVC与普通PVC共混(2)悬浮法PVC与PVC糊树脂共混,低温冲击性能不足,易脆裂,成型收缩率大,热变形温度不高,耐磨性,染色性不够,3.2.2聚丙烯PP的共混改性PP/PE,LDPE(提高冲击强度(尤其低温),提高熔体流动,改善加工,但需加相容剂TAIC等)PP/弹性体(EPR,EPDM,SBS,SBR)(增韧)PP/弹性体/PE(有协同效应)PP/EPDM/SBS(有协同效应)PP/CPE(提高缺口冲击,拉伸屈服下降)PP/PA(冲击提高,刚性不变,耐热,耐磨,着色提高,需加增容剂PP-g-MAH,EPR-g-MAH,SEBS-g-MAH等)PP/PC(耐热,尺寸稳定)PP/EVA(加工,印刷性能提高),注:TAIC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3.2.2.1PP/弹性体共混体系(1)PP/EPDM共混体系,(2)PP/POE共混体系,(3)PP/SBS共混体系,(4)PP的三元共混体系,3.2.2.2PP/PE共混体系,3.2.2.3PP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改性,PP/PAPP/PC,软化点低,拉伸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能差,对烃类溶剂和燃油类阻隔性不足,LLDPE和UHMWPE加工性差,3.2.3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HDPE/LDPE(互补)PE/EVA(印刷性,粘结性好,柔韧,加工性好)PE/CPE(提高印刷性)PE/弹性体(SBS,SIS,IIB)(柔韧,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加工性能)PE/PA(提高阻隔性)LLDPE/LDPE(改善加工流动性,改善LLDPE在挤出机中易产生高背压,高负荷,高剪切发热,易于发生熔体破裂等缺点),3.2.3.1HDPE/LDPE共混体系,3.2.3.2PE/EVA共混体系,3.2.3.3PE/CPE共混体系,3.2.3.4PE/弹性体共混体系,3.2.3.5PE/PA共混体系,3.2.3.6LLDPE的共混改性,冲击性能差,3.2.4聚苯乙烯PS的共混改性PS/聚烯烃(PE,PP)HIPSHIPS/SBSHIPS/PPHIPS/PPO,3.2.4.1PS/聚烯烃共混体系,3.2.4.2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的制备,(1)机械共混法(2)接枝共聚-共混法3.2.4.3HIPS的共混改性,.工程塑料共混改性,吸水率高,低温冲击性能差,耐热性不足,3.3.1聚酰胺PA的共混改性PA/聚烯烃弹性体PA/PSPA/PETPA/PBTPA/PPO,3.3.1.1PA/聚烯烃弹性体共混体系,3.3.1.2PA/苯乙烯系共聚物共混体系,3.3.1.3PA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体系,熔体粘度高,流动性差,制造大型薄壁器件时,难以成型,切成型后残余应力大,易开裂,耐磨性,耐溶剂性不好,价格高,3.3.2聚碳酸酯PC的共混改性PC/ABSPC/PET,PBTPC/PEPC/PSPC/PMMAPC/TPU,3.3.2.1PC/ABS共混体系,3.3.2.2PC/PET,PC/PBT共混体系,3.3.2.3PC/PE共混体系,3.3.2.4PC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体系,PET结晶速度慢,不适于注射和挤出成型;PBT缺口冲击强度低,高负荷下热变形温度低,3.3.3PET,PBT的共混改性PET/PBTPET/PEPET/EVAPET/PPPET/弹性体PBT/EVA,3.3.3.1PET/PBT共混体系,3.3.3.2PET/PE共混体系,3.3.3.3PET/弹性体共混体系3.3.3.4PBT的共混改性,熔体流动性差,成型温暖度高,加工困难,切制品易产生应力开裂,3.3.4聚苯醚PPO的共混改性PPO/PSPPO/PAPPO/PTFEPPO/PBT,3.3.4.1PPO/PS共混体系3.3.4.2PPO/PA共混体系3.3.4.3PPO的其他共混体系,POM冲击性能不够高,3.3.5聚甲醛POM的共混改性POM/TPUPOM/PTFEPOM/EPDM,3.3.5.1POM/TPU共混体系,3.3.5.2POM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体系,3.3.6高性能工程塑料共混改性,冲击强度低,3.3.6.1PPS共混体系PPS/PAPPS/PCPPS/PSPPS/PESPPS/PTFE,难于成型加工,3.3.6.2PI共混体系PI/PCPI/PPSPI/PEEK,3.3.6.3液晶聚合物LCP共混体系,LCP增强改性形成液晶所必要的分子结构:a分子的几何形状应是细长捧状或平板状,b为保持分子的平行排列应具有适当大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即分子的线性、刚性和分子的长度,宽度及极化性是生成液晶相的重要因素。,液晶聚合物的优点和缺陷如下【优点】自增强效应即使不添加玻璃纤维也显示很高的机械性质。低线膨胀系数比通用塑料低一个数量级。低成型收缩率1以下,在流动方向(ME)上特别低。高冲击强度从低温到高温均显示冲击强度。优异的耐热性高热分解温度优良的电性质绝缘破坏强度非常大。优良的化学性质对所有的酸、碱、溶剂稳定。熔融粘度低由于分子的缠绕小,成型性好(低注射压力)。【缺陷】机械性质各向异性在流动方向及其直角方向上机械性质等呈各向异性。用填充材料可缓和各向异性。色调不透明而且着色。价格高比工程塑料和超级工程塑料贵得多。很难做到高收率获取也是原因之一。,液晶聚合物热塑性树脂系合金,液晶聚合物热塑性树脂系合金的目的,根据立足于液晶聚合物一侧,还是热塑性树脂一侧而有所区别。即如立于液晶聚合物一侧与通用工程塑料相比液晶聚合物的价格还是相当高的在不降低液晶聚合物物性,或者即使降低也不影响实用的前提下,为达到经济效益目的,适当舔加热塑性树脂如立足于热塑性树脂一侧,可利用液晶聚合物的优良性质谋求提高性能和改善成型加工性。,熔体粘度高,难于制成薄壁制品,3.3.6.4聚芳酯(PAR)共混物,3.3.6.5聚砜(PSF)改性聚砜(PSF)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和热性能,耐高温蠕变,耐水解,无毒,电绝缘性好及耐紫外线,并且其产品质轻,成本低,不但可取代各种塑料,也可代替金属,能用注射,挤出,模压等通用的方法进行加工,在电子电气,汽车,航空,炊具,食品加工,卫生医疗,日用品应用等领域内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在工业应用领域,PSF可以制造各种化工加工设备,有泵外罩,塔外保护层,食品加工设备,污染控制设备,奶制品加工设备及工程,建筑,化工用管道等.,3.3.6.6聚醚醚酮(PEEK)共混物是一种线性芳香高分子化合物。其大分子主链上含有大量的芳环和极性酮基,赋予聚合物以耐热性和力学强度;另外,大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醚键,又赋予聚合物以韧性,醚键越多,其韧性越好。它具有以下性能特征:耐高温,其负载热变型温度高达316(30%GF或CF增强牌号),连续使用温度为260;优良的耐疲劳性,可与合金材料媲美;耐化学药品性,它的耐腐蚀性与镍钢相近;自润滑性;阻燃性,不加任何阻燃剂就可达到最高阻燃标准;易加工性,由于它具有高温流动性好和热分解温度很高等特点,可采用注射、挤出、模压和吹塑成型,及熔融纺丝、旋转成型、粉末喷涂;耐水解性;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辐照性;耐剥离性;良好的电绝缘性能。,PEEK/聚酰亚胺(PI),PEEK/PES及PEEK/PPS,PEEK/液晶高分子(LCP),PEEK/聚四氟乙烯(PTFE),3.4橡胶的共混改性,3.4.1橡胶共混的基本知识,3.4.1.1助剂在共混物两相间的分配(1)硫化助剂在两相间的分配(2)补强剂在两相间的分配3.4.1.2橡胶共混物两相的共交联,3.4.2通用橡胶的共混改性,3.4.2.1橡胶并用共混体系NR/BRNR/SBRNR/NBRNR/CIIRBR/1,2-PBBR/CIIREPDM/IIREPDM/聚氨酯橡胶(PU),3.4.2.2橡塑并用共混体系NBR/PVCCR/PVCPU/PVCIIR/PEEPM/PESBR/PE,NR,BR/PEEPDM/PPBR/APPNR,SBR,BR/PSNBR/PA,PVC可以显著提高NBR的耐油性。,3.4.3特种橡胶共混改性,氟橡胶/NBR硅橡胶/氟橡胶硅橡胶/EPDM,3.4.4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指共混体系在共混过程中的剪切力作用下进行的硫化反应。属于一种反应性共混过程,分部分硫化型和全硫化型。1972年,第一个部分动态硫化工业品:部分交联三元乙丙橡胶/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1980年,全动态硫化产品:全交联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全动态硫化优点:力性提高,可用挤出、注塑等方式成型,加工方便,能耗低,边角料可重复利用全动态硫化可在密炼机、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形态:橡胶分散相,塑料连续相橡胶相粒子粒径小,弹性体性能好;组分比,橡胶粒子交联度等对弹性体性能有影响,3.4.4.1全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品种,EPDM/PP体系EPDM/PE体系NBR/PP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