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提示】,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2)方便对外联系和。(3)提供丰富的。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成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向过渡的地带。,生产、生活用水,运输,农副产品,线状,冲积平原,山坡,河流地貌的发育,1.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其形成过程如下:,2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2010长春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X、Y、Z三点截面上的剖面图及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布图。据此回答(1)(3)题。,(1)对该河流流向及所处地点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XYZ东北长白山附近地区BXYZ华北太行山附近地区CZYX江南丘陵附近山区DXYZ珠江三角洲附近地区(2)X处和Y处河谷形成的原因是()A均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B均为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均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D均为断裂下陷形成(3)近年来,发现Z处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由此造成的后果为()AX处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Y处的森林近年来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入河的泥沙增多CY处以下河段的入海口处的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下游水灾频发D此河流下游入海口处受到海浪侵蚀,三角洲增长缓慢,(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1)根据图中河流截面的剖面图分析,X剖面河道呈“V”型应位于,Z剖面河道呈槽型应位于。(2)X剖面上岩层错动,是;Y剖面上岩层向上拱起,是构造。【解析】第(1)题,由图示河流截面的形状分析X河段为上游,Y河段为中游,Z河段为下游,图示下游河流两岸有稻田、桑果林,结合选项,该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第(2)题,X处和Y处河谷都是地壳运动(断层及背斜)及外力侵蚀的结果。第(3)题,Z处沉积物增长速度快,说明中、上游河段水土流失加剧,下游入海口处由于沉积物增多,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下游水灾濒发。【参考答案】(1)D(2)B(3)C,上游,下游,断层,背斜,1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3)题。,(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3)右图措施,最适合的图幅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发育初期,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裁弯取直最适合在河谷发育的成熟期槽形河谷中进行。【答案】(1)D(2)C(3)B,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深,_大,多_,水能资源_;C处河段特征:_,泥沙_,江面宽广,利于_(交通)。(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N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形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3)下表为我国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对比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地形区的名称:甲_;乙_;丙_。甲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河流宽广C农业发达D矿产丰富乙地区聚落形态以_为主,其原因是_。,(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1)M图中A位于河流,以和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B位于河流,作用加强,横剖面呈槽形;C位于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2)N图中较硬岩层在上,较软岩层在下,易形成瀑布。(3)陕西省图示中甲为平原,乙为,丙为。【解析】第(1)题,A河段属河流上游,下切明显,多峡谷,C地处于河流下游,落差小,河流水流平稳,利于航行。第(2)题,由于岩层硬度不同,较硬岩层位于上层,易形成瀑布。第(3)题,图中甲处是在地堑基础上形成的河流冲积地貌,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对聚落有很强的吸引力,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而乙处为秦岭山地,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因而聚落分布比较分散,聚落的密度较小。【参考答案】(1)下切落差峡谷丰富流速慢沉积航行(2)C(3)渭河平原秦岭黄土高原A散居地形以山地为主,聚落只能沿山间谷地零散地分布,上游,下蚀,溯源侵蚀,中游,侧蚀,下游,渭河,秦岭,黄土高原,2(2009长沙调研)瀑布,地质学上叫做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瀑布地带河流中断。,这样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结合右图,完成(1)(2)题。,(1)材料中说:“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的结果B变质作用的结果C侵蚀作用的结果D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2)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断层构造带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褶皱起伏ABCD【解析】第(1)题,侵蚀作用将形成瀑布的陡峭河床削低并命名其最终消失,从面瀑布也将消失。第(2)题,存在断层构造或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不一,都会形成陡峭的河床,形成瀑布。【答案】(1)C(2)A,(2009广东高考)“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某河段示意图,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解析】第1题,图示河流西岸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东岸为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乙地位于凸岸,应为新近堆积形成,符合“新住处”的情境。由诗中“桑落洲”“平沙”等可知,该处河流堆积作用显著,多冲积沙洲,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故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故图示北侧地势较高,河流自北向南流。第2题,内力作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故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流向。【答案】1.B2.A,3(2009广东高考)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风化作用D搬运作用【解析】河水和海水搬运的泥沙,在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处,由于流速降低而沉积下来,在河流入海口这种相对静水的环境中沉积,形成水下沙坝。【答案】B,(2010济宁质检)下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4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由北向南流B由南向北流C由东向西流D由西向东流5图中河曲(河流弯曲状况)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B河谷地势平坦C泥沙淤积D地质作用,【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AA、BB、CC地形剖面图和河床的海拔,可知河流的流向。第5题,河流弯曲,说明河流侧蚀作用强,该地地势平坦。【答案】4.A5.B,6(2010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解析】首先要正确理解题干中融雪侵蚀的含义,即为积雪融水水流形成的侵蚀。其侵蚀作用的强弱取决于融雪水径流量大小、地形状况和植被好坏。融雪水径流量与地形、地势相关,地势较低,融雪水汇入量越多;植被好坏与人类活动有关。综合以上知识,规范地组织答案即可。【答案】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教师用书独具)7(2009上海高考)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江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制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2009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1)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_,_。(2)长江浩浩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