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古诗词中的意象鉴赏,菊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人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菊花,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菊花隐士的象征,菊花斗士的象征,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菊花伤感的象征,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晋王淑之兰确铭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赵昌寒菊宋苏轼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重阳后菊花宋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九月十二日折菊宋陆游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菊花宋朱淑贞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赋十月菊金元好问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菊明沈周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咏菊宋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晚香轩明高启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采桑子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赏菊朱德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月,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月,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爱的寄寓和沐浴。,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月的边塞意象。二、月的时间意象。三、月的愁绪意象。四、月的情爱意象。五、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意象。,一、月的边塞意象,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空间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雄浑苍茫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开朗壮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浩渺闲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雄心忧患。,二、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三、月的愁绪意象,在唐诗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这首诗写离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那清秋的深夜,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从“无言”和“独上”中可见他愁思之深和身影之孤单。这时他抬头一看,只见残月如钩,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试想,连月亮都是残缺的,人世团圆又有何望?月如钩又会在词人心上增加多少孤寂愁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四、月的情爱意象,月是情绪的,“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爱相连了。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深挚的情与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月,爱的禅意、爱的见证。,五。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勃)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杨柳管离别(刘禹锡),柳,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鸿雁的意象,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鸿雁的意象,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蒋捷虞美人听雨:“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细雨、烟雾的迷蒙,似愁绪绵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日暮乡关和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燕子不归春色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柳永)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保)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烟雾,7、捣衣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温子升)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登楼,登台),登高的意象,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登高的意象,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李煜)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谁会凭栏意(柳永)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景仁)一上高楼万里愁,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胸怀大志,因指陈时弊而屡遭打击。此诗写他登台远眺,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出“天地”即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写在广阔背景中,兀立着一位因无用武之地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诗人临风洒泪,慷慨悲凉,赢得了后世无数怀才不遇之士的强烈共鸣。万里悲秋常作客,多年多病独登台。,落花的意象,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美丽鲜活的生命的凋零,当然会在人的心头引起阵阵的伤感。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今与昔的对比中,也全浓缩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了。想当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大唐也正处于其全盛时期。如今,诗人和友人历经时世艰难,流落江南,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落花时节”;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落花时节”。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恨一齐涌至心头,怎不感慨万千!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落花的意象,(夕阳),日暮的意象,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山映斜阳水接天,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斜阳冉冉春无极(周邦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日暮的意象,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溯洄到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种思归情思的生发轨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都回窝了,太阳就要落山了,牛羊也下山回圈了,可丈夫出征去不能回家,这如何不叫人思念呢?反过来,出门在外的人看见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农人们也结束了一天劳作开始回家了,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暮色已苍茫(今夜我又要宿在何处呢?)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想家!又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经降临。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山映斜阳水接天,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斜阳冉冉春无极(周邦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斜阳,水的意象,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水的意象,3、因水的奔流不断,滔滔不绝,常以水喻时间。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燕的意象,1、燕子是深受诗人喜爱的意象。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如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刻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3、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4、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杜鹃鸟的意象,杜鹃(子规)也是一种悲鸟,鹃啼也是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还有: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沈诠期)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与杜鹃声相似的还有猿啼,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孟浩然: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6、鹃啼、猿鸣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沈诠期)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杜甫)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鹧鸪鸟的意象,1、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寒蝉的意象,2、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3、秋蝉(寒蝉)因临近生命终结,故含有凄凉之感。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乌鸦的意象,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松的意象,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如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梧桐的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莲的意象,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梅花的意象,兰令人幽。,兰的意象,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中君子。,莲的意象,竹的意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刘禹锡),生死挺然终饱节,荣枯偶尔无本心。(王寂),生命力,刚正,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高。,水仙玉洁冰清,水仙的意象,蘋花是送别时常常见到的一种植物,因此往往含有惜别相思之意。如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谁见汀洲上,相思愁自蘋。”张籍湘江曲:“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蘋花的意象,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冰雪的洁白、剔透、冷傲常常用来表现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雪的意象,捣衣声(或捣练声)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常常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还有: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温子升)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捣衣声的意象,南浦,离别伤感之绪。,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冯延巳),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晏几道),长亭,长亭:送别之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鉴赏古诗词不能生搬硬套。如果不对原诗作具体分析,一看见某个意象就马上断定这首诗是表达某种感情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中国古代有悲秋的传统,秋在古诗词中就是愁的代名词,以致南宋词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但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却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还如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是: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意象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这就好比一个词语你仅知道它的一般意义是不够的,你还得结合具体语境去分析它的特定含义。,1、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公司年终总结汇报报告
- 福建省晋江市潘径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轨道车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江阴市长寿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晋中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柳州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租赁场地开办幼儿园合同范本(包含装修条款)
-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销售、安装及安全运行合同
- 汽车行业售后担保合同质量保障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实名认证管理制度
- 2025年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零配件追溯管理办法
- 【2025年】北京京剧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标准)禁止学生早恋协议书
- 智能会计应用课件
- 蒂斯——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中译版
- 技术部薪资等级晋升制度76799
- 生物化学:第2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 湖南省住院病案首页
- 资产评估的公式整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