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与测量ppt课件_第1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与测量ppt课件_第2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与测量ppt课件_第3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与测量ppt课件_第4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与测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05.2020,.,1-1,心理咨询师培训专题辅导讲座,主讲人:王新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2.05.2020,.,2-2,内容概要,绪论心理学概说:走进心理学走近我们自己专题一基础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基础ABC专题二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背景下的人专题三发展心理学知识:个体生命全过程专题四变态心理学知识:非常态个体心理专题五心理测量学知识:量量心理有多长专题六咨询心理学知识:何以助人之成长,22.05.2020,.,2-3,专题三发展心理学:个体生命全过程,一、发展心理学的概述二、婴儿期的心理发展三、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四、童年期的心理发展五、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六、青年期的心理发展七、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八、老年期的心理发展,22.05.2020,.,2-4,22.05.2020,.,2-5,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2.心理发展: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本节共计9个问题:,种系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广义种族民族心理学个体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出生到衰亡)狭义,22.05.2020,.,2-6,3.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注意:每条的具体内容),22.05.2020,.,2-7,22.05.2020,.,2-8,4.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5.发展心理学简史:(1)准备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末)(2)诞生(标志:德国普莱尔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3)形成和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4)演变和增新阶段(20世纪中期以后)6.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7.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横断研究、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22.05.2020,.,2-9,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横断研究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较大样本+短时间+降低成本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干扰因素)。,22.05.2020,.,2-10,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22.05.2020,.,2-11,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是对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优缺点的取长补短,22.05.2020,.,2-12,8.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22.05.2020,.,2-13,9.心理发展理论:,22.05.2020,.,2-14,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22.05.2020,.,2-15,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这里的动作或活动是指外部动作和内化了的思维活动。图式最初来自遗传,是一些先天性的无条件反射,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丰富起来。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22.05.2020,.,2-16,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同化是量变;顺应是质变。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皮亚杰强调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22.05.2020,.,2-17,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22.05.2020,.,2-18,4心理发展阶段说,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大约在912个月。,(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2.05.2020,.,2-19,(2)前运算阶段(26、7岁):,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具体表现为:1)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2)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3)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无意识记(小学阶段)意义记忆机械记忆(逐渐)抽象记忆形象记忆(增长速度),22.05.2020,.,2-89,3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复述(主动背诵)组织归类:简单联想归类功能关系归类按概念进行分类系列化(条理化):,22.05.2020,.,2-90,4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记忆监控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22.05.2020,.,2-91,二、思维的发展,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质变(形象思维形象逻辑思维)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10岁(小四)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22.05.2020,.,2-92,2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22.05.2020,.,2-93,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掌握守恒(把握本质不变性)思维具有可逆性:反演可逆性;互反可逆性补偿关系的认知,22.05.2020,.,2-94,4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类别体系化(类群集,类包含问题)生物植物动物树草花松树柳树序列化(关系群集)A=B,B=CA=C;AB,BCAC排序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22.05.2020,.,2-95,第三单元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22.05.2020,.,2-96,(二)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独立性日益增长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评价他人评价自己;一分为二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身体自我活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稳定性逐步提高具体抽象;外内,22.05.2020,.,2-97,二、亲子关系的发展,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三阶段模式: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上)。,22.05.2020,.,2-98,三、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二)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一年级):依从教师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二三四年级):团伙整合性集合关系期(五六年级):依从伙伴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22.05.2020,.,2-99,四、友谊的发展,(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单向帮助关系:(69岁)双向帮助关系:(912岁)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12岁以后)(二)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22.05.2020,.,2-100,五、欺负与被欺负,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而男生则更多地使用身体欺负。“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22.05.2020,.,2-101,“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是指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也可以说是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但他们就是喜欢给别人带来痛苦。,22.05.2020,.,2-102,第四单元童年期的心理卫生,一、学会学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二、培养良好的品行,22.05.2020,.,2-103,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岁15、16岁),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一、生理发育高峰(一)身体外型的变化(第二加速期)身高、体重、头面部(二)生理机能的变化(三)性的发育和成熟发展加速现象:青春发育期提前到来,作为一代人提早达到成人的成熟标准的现象,22.05.2020,.,2-104,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22.05.2020,.,2-105,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容量的发展初中学生的记忆容量(11)超出成人。(二)记忆的主要特点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22.05.2020,.,2-106,二、思维的发展,形式运算水平:抽象逻辑性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22.05.2020,.,2-107,第三单元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把自己想像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的观众”,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现象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倾向。,22.05.2020,.,2-108,二、情绪变化特点,(一)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二)青春期躁动,22.05.2020,.,2-109,三、第二反抗期,两个反抗期的不同点:第一反抗期: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的,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一)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1硬抵抗。2软抵抗。3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22.05.2020,.,2-110,(二)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生理方面:成人感但知识经验的不成熟心理方面: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心理能力的滞后社会因素:学习的责任感,渴望得到朋友的接纳和尊重,22.05.2020,.,2-111,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同伴关系初中生最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而且是同性别。选择朋友的标准包括:志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22.05.2020,.,2-112,(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父母的依赖减少,反抗性情绪增加。能够对父母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评价。(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点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对所喜爱的教师所讲授的科目,他们会努力地学习;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所讲授的科目则持排斥态度。,22.05.2020,.,2-113,第四单元青春期的心理卫生,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一)父母需要正视少年儿童的反抗期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二)父母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22.05.2020,.,2-114,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5岁),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二、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三、生活空间扩大四、开始恋爱、结婚,22.05.2020,.,2-115,第二单元青年期的认知发展,一、智力的发展卡特尔(R.B.Cattell)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在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22.05.2020,.,2-116,二、思维的发展辨证、相对、实用性,帕瑞(W.Perry)把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就错。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论、方法,进而找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两个相反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22.05.2020,.,2-117,拉勃维维夫(G.Labouvie-Vief)实用性思维形式运算思维是一种依照假设进行的严格的推理形式。当现实错综复杂时,这种推理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而成人思维出现的“变通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新的整合,也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具体表现为,由于能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条件及限制,而根据问题情景进行具体的和实用的分析和思考,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这正是思维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表现,而不是退化。,22.05.2020,.,2-118,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最主要的特点: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不断地修正自我意识,主要依据: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他人的评价。自我接纳是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自我否定是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22.05.2020,.,2-119,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斯普兰格的6种价值观类型: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22.05.2020,.,2-120,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个体成熟因素心理条件:(1)思维发展的水平。(2)自我意识的成熟。(3)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趋于成熟。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经验,22.05.2020,.,2-121,三、亲密感的建立,四、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生护航舰:夫妻(恋人)关系、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青年人面对人生挑战的一个保护层。青年期的朋友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朋友数量要多于男性,女性朋友之间谈更多的心里话,有更多的情感支持。女性朋友之间是相互聊天,而男性的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女性比男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包括对爱人、朋友、家庭和孩子。,22.05.2020,.,2-122,五、职业的适应,影响青年人工作或职业选择的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和智力水平。性别。人格。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现实的(realistic)研究的(investigative)艺术的(artistic)社会的(social)企业的(enterprising)常规的(conventional),22.05.2020,.,2-123,六、人格的变化,人格总体变化不大但随着年龄增长,青年人的人格表现得越来越成熟,22.05.2020,.,2-124,第四单元青年期的心理卫生,一、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二、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22.05.2020,.,2-125,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35或40岁60岁或65岁),第一单元中年期的生理变化一、身体变化二、更年期第二个青春期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明显改变的时期。女性更年期男性更年期,22.05.2020,.,2-126,第二单元中年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觉变化二、记忆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了记忆侧重点或结构的改变,即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这和成人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思维的特点是相一致的。三、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的最佳年龄段,22.05.2020,.,2-127,第三单元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二、人格的变化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内省日趋明显。性别角色日趋整合“男女同化”(androgyny)的人格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22.05.2020,.,2-128,三、职业的发展,繁衍停滞。“繁衍”并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1)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2)工作绩效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工作绩效开始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能的工作来说,工作绩效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准。,22.05.2020,.,2-129,四、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中年期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但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22.05.2020,.,2-130,第五单元中年期的心理卫生,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22.05.2020,.,2-131,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60岁以后),第一单元老年期心理变化观老年丧失期观: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的丧失毕生发展观巴尔特斯(Baltes),22.05.2020,.,2-132,22.05.2020,.,2-133,第二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的总趋势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主要表现为感觉阈限升高,感受性下降。视觉退化老花眼,白内障、黄斑病、青光眼听力下降味、嗅、肤觉逐渐迟钝,22.05.2020,.,2-134,二、记忆的年老变化,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或下降。从编码过程来说,老年人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从提取过程来说,和回忆相比,老年人的再认能力下降得不是太多。主要有两种解释机制: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工作记忆容量变小,22.05.2020,.,2-135,三、思维的年老变化,老年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表现出了自我中心的特点表现出了更多的智慧,22.05.2020,.,2-136,第三单元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适应退休的过程可以分为4个时期: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22.05.2020,.,2-137,二、人际关系的变化,夫妻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与朋友的关系,22.05.2020,.,2-138,三、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差行为刻板,速度减慢保守回忆往事老年人人格的稳定多于变化,22.05.2020,.,2-139,四、死亡的来临,库伯勒-罗丝对死亡过程的阶段划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22.05.2020,.,2-140,第四单元老年期的心理卫生,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四、坦然面对死亡,22.05.2020,.,2-141,谢谢各位下节课不见不散!,22.05.2020,.,2-142,专题五心理测量学:量量心理有多长,一、概述二、测验的常模三、测验的信度四、测验的效度五、项目分析六、测验的编制七、测验的使用,22.05.2020,.,2-143,22.05.2020,.,2-144,社会背景下的心理世界,从众与社会影响超女与超男浪漫主义的股市见义勇为与见死不救火车困境,Situation1,Situation2,22.05.2020,.,2-145,1.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1)事物:对象与心理测量对象的特殊性(2)数字: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3)法则:规则和方法2.测量的两要素:参照点(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单位(确定意义、相同价值),本节共计10个问题(重难点6个):,22.05.2020,.,2-146,3.量表:在测量中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可以表现出事物属性的连续体称为量表。4.量表的四个水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22.05.2020,.,2-147,5.心理测验: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6.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7.测验的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文字测验、操作测验;客观测验、投射测验;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22.05.2020,.,2-148,22.05.2020,.,2-149,8.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正确的测验观: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9.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3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心理评定量表。,22.05.2020,.,2-150,17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和契约性。18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19自尊的影响因素: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内在自尊与外在自尊认知失调与自我设障,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巴纳姆效应,22.05.2020,.,2-151,10.心理测验的发展史:(1)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是比内的智力测验的十年,此后心理测验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有发展: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2)我国心理测验的发展:1914发轫;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修订比内西蒙量表;改革开放后恢复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于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行为量表。,22.05.2020,.,2-152,22.05.2020,.,2-153,22.05.2020,.,2-154,1.常模团体的性质: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关键点:常模团体可以有多个;常模团体的选择: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和确定样本;选择最适合的常模;主要以常模团体成员为关注点。,本节共计7个问题(重难点6个):,22.05.2020,.,2-155,3.取样的方法:(1)取样的定义: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2)随机原则(3)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和分层抽样。随机表内部循环规律分组与分层分层比例抽样与非比例抽样,22.05.2020,.,2-156,4.常模分数: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5.常模:即常模分数的分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22.05.2020,.,2-157,2.常模团体的条件:(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区分和限定群体的变量?)(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3)样本的大小要适当。(一般:30或100人;全国性:20003000人)(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22.05.2020,.,2-158,6.常模的类型:(1)发展常模(年龄量表):发展顺序量表;智力测验;年级当量(2)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级和百分点、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注意:公式5-1和算法百分位常模定义,22.05.2020,.,2-159,(3)标准分常模: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标准分数: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等线性转换与非线性转换(4)智商及其意义:比率智商离差智商,22.05.2020,.,2-160,7.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转换表法和剖面图法,22.05.2020,.,2-161,22.05.2020,.,2-162,1.信度: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相等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1)即测验的可靠性(2)一组测验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方差与误差分析)2.信度的指标:信度系数;信度指数;测量标准误注意:公式与含义3.信度评估的方法: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本节共计5个问题(重难点4个):,22.05.2020,.,2-163,4.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1)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0.001.00)(2)信度的可接受水平:一般水平;两个原则(3)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测验标准误的应用(4)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差异分数的标准误的计算5.影响信度的因素:样本特征(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平均水平);测验长度(题目代表性和猜测影响);测验难度(0.5/0.70/0.74/0.77/0.85)和时间间隔,22.05.2020,.,2-164,22.05.2020,.,2-165,1.效度的定义: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的符合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1)在测验理论中,效度指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2)效度系数(3)效度与信度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信度制约效度(或者说可信的测验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验必定可信)。,本节共计5个问题(重难点4个):,22.05.2020,.,2-166,2.效度的性质:效度具有相对性;效度具有连续性3.效度的评估方法: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4.效度的功能:预测误差;预测效标分数;预测效率指数5.影响效度的因素:测验本身的因素;测验实施的干扰因素;测验团体的性质;效标的性质,22.05.2020,.,2-167,22.05.2020,.,2-168,1.项目难度:(1)定义:项目的难易程度。通过率(2)计算方法:二分法计分与非二分计分项目的计算;公式(3)难度水平的确定:项目难度(目的、确保区别力、接近录取率;选择题需要大于概率水平)与测验的难度(依赖项目难度;考察分数分布:常态分布、正偏态分布、负偏态分布),本节共计3个问题:,22.05.2020,.,2-169,2.项目的区分度:(1)定义: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2)是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指标,是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3)取值范围:-1+1(4)计算方法:鉴别指数D和相关法,22.05.2020,.,2-170,3.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1)中等难度的项目区分度高,但还要考虑项目的内在相关(2)难度的分布要广一些,梯度要大一些(3)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不存在。,22.05.2020,.,2-171,22.05.2020,.,2-172,1.测验目标分析:测验的对象;测验的用途(显示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测验的目标(工作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本节共计3个问题:,22.05.2020,.,2-173,2.测题的编写:(1)搜集资料: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