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pptx_第1页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pptx_第2页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pptx_第3页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pptx_第4页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ppt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频中宋襄公“想要顶替齐桓公成为新的霸主”,齐桓公的霸主事业具体指什么?,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学习目标: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习重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的争霸;识读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形势图。,东周开始,社会形势,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天子的权威日渐衰落。,二、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战乱不断。有些大国乘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霸主地位。,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此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一、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首霸,(1)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正确的策略:尊王攘夷,深得民心,雄厚的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优越的自然条件:依山背海,资源丰富,(2)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霸主,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中原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宋襄公图霸,桓公死后,诸子争位,太子昭奔宋,内政混乱,国力削弱,齐国的霸业就此结束。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联合其他诸侯国伐齐,送太子昭回齐即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欲为盟主,于公元前639年召齐孝公及楚、郑等国到楚地盂结盟。宋襄公自矜仁义,不带兵赴会,被楚人乘机拘留,后又放回。公元前638年,宋伐郑,楚救郑攻宋,发生泓之战。这次战役中,宋襄公坚持过时的“为君”之道,“不鼓不成列”,等楚军全军渡过泓水、列队完毕后才发起攻击,因而丧失战机遭到惨败,图霸的努力也就落空了。,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国大获全胜。接着,晋文公与齐、宋、蔡、郑、莒之君会盟于践土。周襄王也被召来见诸侯,在践土之盟中册封晋文公为侯伯,正式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晋楚争霸,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时,正值齐国势力衰落,宋襄公图霸失败,楚国积极北上。晋文公继位前流亡列国19年,比较了解民间疾苦,有丰富的政治阅历和一批有才能的人忠心支持。做国君后,他任用贤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这些是晋国成就霸业的重要条件。,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晋军退避三舍,城濮,晋国的霸业始于文公,在灵公、成公时,霸业一度中衰,这为楚国北上争霸提供了有利机会。此时正值楚庄王即位,他罢乐听政,用孙叔敖为宰,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灭庸。公元前606年北上征伐陆浑之戎,一直打到了周天子的都城洛邑城郊,向前来慰劳楚军的周大夫询问象征王权的鼎的大小轻重,表示他有取代周天子,入主中原的野心。(问鼎中原)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举兵伐郑,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公元前589年,楚国在蜀会盟诸侯,显示晋国以外的中原主要诸侯都承认了楚国的霸主地位。直至公元前546年,“弭兵”会议召开,晋、楚势力始终不相上下。,秦霸西戎,秦穆公在位时(前659前621年),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国力逐渐强大。他在向东发展时,遭到晋国的阻挡,后转而向西部戎狄地区发展,成了这一地区的霸主,史称“秦霸西戎”。,吴越争霸,春秋末年,东南地区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争霸行列。吴国和越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安定后方,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展势力,攻灭吴国。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都曾北上,争夺霸主地位。,评价,二、战国七雄,七国并立局面的形成,七国并立的形势在春秋末已逐渐出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齐田和为诸侯,七国并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七国中赵、魏、韩是从春秋时晋国分裂而建立的(三家分晋);齐国国号虽未变,而君主已由姜姓改易为田姓(田氏代齐);只有楚、燕、秦是从春秋时代延续下来的。,三家分晋,赵,魏,韩,七国并立局面的形成,原有的国家:楚、燕、秦,齐:田氏代齐,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匈,奴,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七雄混战,(1)战国初期,魏国最强,但在与秦、齐的几次战役中都遭失败,国力渐衰。(2)秦国国力日强,与齐国形成东西双雄局面。(3)齐国衰落,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继续东侵。,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战国时期铜戈(河南省新郑县出土),战国时期的兵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靴形铜钺yu(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最长达三米),龙凤云纹皮盾,长杆三戈铜戟j(湖北省随县出土),青铜箭镞z,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铁刀,燕国钢剑,铁兵器出现,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战国时期铁兜鍪mu(湖北铜绿山出土),战国战车(复原模型),战国武士复原图,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规模大,参战人数多战争更为惨烈,作战目的以歼灭对方主力为主,出现一批军事家和军事理论著作更讲究阵法和战略战术,三、深刻的社会变化,(3)战国:周天子一步步没落,宗法制度、等级制度被迅速破坏。官僚制度逐渐取代贵族世袭制。,1、政治上,(1)西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礼乐征伐子天子出”。,(2)春秋:大国称霸,“礼乐征伐子诸侯出”。,2、经济上,(1)井田制开始破坏,土地私有制产生。(2)私营工商业发展,社会阶层按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民”。(3)战国后期,形成繁华的大都会。,1.“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在这句朝代歌中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是()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随堂训练,3.战国七雄中位于版图最西边和最南边的国家是()A.赵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韩国和魏国D.秦国和楚国4.江苏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齐楚秦燕赵魏韩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D吴魏燕赵楚秦韩,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4、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5、深刻的社会变化政治上: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官僚制度逐渐取代贵族世袭制。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