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三:不懂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的官员请闭嘴_第1页
谢百三:不懂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的官员请闭嘴_第2页
谢百三:不懂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的官员请闭嘴_第3页
谢百三:不懂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的官员请闭嘴_第4页
谢百三:不懂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的官员请闭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谢百三不懂经济尤其是中国股市的官员请闭嘴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近日谈了下半年要突出抓好的工作,主要是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优化结构,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之拉动,培育新消费热点。调控房地产,促进其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外贸平稳增长;加强煤电油运调节。二是着力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严查违法涨价问题。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四是加强财政和金融调控。加强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项目的贷款;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于是受国务院委托发表的上述谈话,因此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政府目前对宏观经济的看法以及政策调控的动向,因此值得认真研读。朱的谈话相当明确地重申了中央目前的中国经济态度防止经济冷却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着力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实际上,中国经济在奥运会之后,处于十分微妙的三岔路口。奥运会开得极为成功,但奥运会对中国实体经济的直接拉动却不大。而各国经济学家根据一些国家后奥运时期经济下滑的历史教训,担心中国经济出现一段时间调整。这些担心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我们2/5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世界各国的情况,一般是实体经济冷却与通缩同时发生;我国这次却不然,通胀居高不下,经济有掉头下行的迹象。这样,压通胀就会把经济压冷下去,而保经济则可能逼高通胀。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两全局面是很难实现的。目前最令人不安的还是房地产市场。中国整个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关系十分密切。目前京、津、沪房地产市场处于跌价不多、成交极少的状况中。中房集团董事孟晓苏异乎寻常地在此时发表讲话“什么价格都可以降,只有房价万万降不得,无论自住还是投资,现在都该出手了“这种担心代表了相当多发展商的看法。他认为房价上涨源于严重的供不应求,持续几年的控制产出,使得房屋供求关系发生严重逆转,特别是XX年下半年,房价上涨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他甚至认为“楼市拐点论“是某著名开发商(应指万科)被媒体裹胁的结果。孟晓苏的这些分析我认为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现实情况不符,其实,从去年10月以来,一边股市领先大跌,一边房市在深圳、广州的带领下也高位缩量,成交极少,非常像2001年5月的中国股市,高位缩量徘徊,成交稀少(后来跌了5年)。至于王石的“拐点论“是有道理的,王石是何等人物(他曾经和我聊过两天),怎么会迫于媒体的裹胁胡言乱语3/5他认为舆论导向使老百姓心理预期变了,说“目前的房价没有跌,而是在涨,只是涨幅比去年低了很多“。为此,他高喊“不论是投资型还是自住型购买,都到该出手的时候了“。笔者是不同意这种看法的,大多数城市房地产成交量萎缩,绝对下跌或者是涨幅变慢(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其实房产的投资性不好,主要是流通性不好。买了房,卖掉就太麻烦了。自住型也不必急,看一看再说,这里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在冷却,工资、收入在下降;付高额按揭没了信心,只能租房观望,等其下跌;买房子住或者投资的热情在下降。孟晓苏的呼吁流露出发展商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这有可能酝酿着房地产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看,本币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股市先跌,房地产市场也会大跌一场。日本跌了80,有的地区几乎跌到货币升值前的水平。台湾下跌了3040,都是股市大跌四个月到半年后发生的。中国有没有可能幸免此劫(毕竟与它们相比较,当时房地产和股市涨起来有共同之处,当然也有不同之处)贺宛男近日撰文分析了某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指出,该公司在XX年上半年曾大量抛出股票,认为它们是最大的空头。笔者认为,面对着世界各国中罕见的独有的最严重4/5的汹涌而下的大熊市,在当时高位果断清仓,坚决离场是明智的选择,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都是企业,都有自己的股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怎么能阻止它们的出逃呢应该指出的是,它们何以不跑光此外,相关部门领导不应再闭眼说瞎话,何必边跑边否认,还安抚人心什么,这一点贺老师批评得一针见血。其实,基民是很苦的,总认为基金公司会管好自己的钱。而基民尝过了XXXX年的分红甜头,对XX年的大熊市,毫无思想准备。1元变成三四元,分红又去买1元新基金,后来跌到元、元,就死活不肯斩仓而出,总觉得是亏钱了。其实还有元,还是赚钱的;但视觉上不舒服,于是就成了长期抗战的基民,越跌越低,实在是很值得同情的。笔者多次谈过,这次股市大熊的主要原因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成本很低的大小非源源而出,一次次出现解禁高潮。现在,“大小非“仍然是影响股市走势的主要矛盾。证监会于本周三指出“大小非加速减持纯属误导“,指出,某媒体报道了23笔亿元减持,真正属大小非的为亿元,其他还包括新老划断后IPO公司形成的限售股转让及其他原本就在大宗交易系统交易的股份转让情况。笔者认为,其实从长远看,大小非出来多少是关系不大的,一个是长痛5/5慢痛,一个是短痛急痛。关键是它们成本极低,加之新老划断后IPO公司的新的限售股(其成本也很低),给人们心理压力和现实压力很大。此外,目前仍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稍多了些贷款),但宏观经济走势有向下向冷的趋势,这也决定了股市的走势。证监会与人为善,全力维稳。取消红利税完全应该,税后利润分的红,再收税,就是重复征税。我一直认为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官员对中国股市了解似是而非,知之甚少。应指出,美元走强并不表示美国经济已好转,而是欧元区及英、日等经济走得太差了。日本股市也跌得面目全非;越南通胀居高不下,这都对中国经济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