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疫区处理实施方案_第1页
布鲁氏菌病疫区处理实施方案_第2页
布鲁氏菌病疫区处理实施方案_第3页
布鲁氏菌病疫区处理实施方案_第4页
布鲁氏菌病疫区处理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及疫区处理实施方案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通过近年来对全市布病情况的监测调查,我市人间布病疫情较为稳定,但仍有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为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科学处理布病疫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良性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查清布病发生的原因、范围、传染源种类和人畜间流行强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落实科学规范的疫区处理手段,彻底控制人畜间布病暴发和流行。二、组织机构为实现对布病暴发疫情规范处置的统一指挥和有效协调,成立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主任担任,成员包括地病科、应急办以及各县区疾控中心主管领导。三、定义(一)病例定义1.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2.诊断标准(1)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2)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3)实验室初筛:布病玻片、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内变态反应阳性。(4)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5)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或用补体结合试验检查,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滴度1:400(+)及以上。疑似病例:具备(1)、(2)和(3)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4)或(5)中任何一种方法阳性者。(二)暴发疫情定义在一个潜伏期内,局部地区或一个集体单位内发生3例以上病人称为暴发。四、调查处理内容1、初步调查分析疫情:暴发疫情发生后,县区疾控中心必须立即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在最后一例病人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初步调查。要查访所有能找到的现患病例,并逐个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必要的疫情信息,掌握疫情范围、程度、性质等相关情况。根据初步调查情况对疫情性质作出分析判断,并提出对疫区的处理意见。如果经确认暴发信息不真实,则应草拟相关意见呈报当地卫生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向公众澄清事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现场初步调查结束后,要立即撰写调查报告,报市疾控中心,如暴发疫情明确,则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接到报告后6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初次报告。对查出的暴发原因,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报请政府部门立即采取针对性强制措施,2、深入调查明确原因。(1)对首发病例及某些早期病例开展调查。查明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和与畜牧及其产品接触史等具体细节,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2)对疫区相关人群开展调查。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组成,民族特点、饲养家畜情况(畜种、数量、饲养方式、配种方式等)。具有临床症状或可疑症状的人、畜进行血清学检查。(3)对疫区有关单位开展调查。包括屠宰、肉(乳)制品加工、鲜奶供应、皮毛收购加工等单位的生产管理情况、卫生情况和职工的健康状况,对具有临床症状或可疑症状的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查。(4)查阅有关布病流行资料及历次处理情况。(5)综合各方面调查情况,提出本次布病发生的原因、传染源种类和疫情范围等。对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控制措施存在的问题,加以补充和调整,并做好进程报告。3、确认暴发疫情终止。当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病例不再增多(按在最后一例病例发病时间计算,经过一个潜伏期后,无新发病例出现),即可确认暴发疫情终止,做好疫情终止报告。4、采取现场处理措施。在整个疫情处理过程中,尤其是疫情控制初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传染源处理。对疫畜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阳性的牲畜全部扑杀。对病死畜和扑杀的疫畜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疫区内的其他牲畜视条件进行免疫接种。(2)切断传播途径、清除传播因子。对疫区牲畜应定期检疫,加强输入和输出性检疫、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加工检疫等工作,对阳性畜予以淘汰处理;对疫畜排泄物、流产物、被污染的奶肉皮毛及场所等,和传染源栖息处所、厩舍,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个人防护。(3)保护易感人群。一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种有效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布病防治基本知识,告知群众发现布病后应早报告、早处理、早治疗,指导群众科学饲养家畜,提高养殖户、兽医等重点人群和普通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二是规则治疗布病患者,防止急性布病转变成慢性迁延。三是加强疫区监测,对疫区内人群进行定期调查和检查,及时发现感染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并及时加以控制。五、调查处理时的注意事项1、调查者在进行个案调查和疫区处理时,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工作,避免职业感染。 2、暴发疫情调查时,应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必须尊重被调查者的隐私权,病人的病案记录和个人资料未授权不得披露。3、疫情调查处理应讲究工作方法,争取各个部门的协作,获得群众的支持,消除有关人员的顾虑。只有稳定了公众情绪,方能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4、在疫情调查处理进行过程中,应不断向上级卫生行政和业务部门汇报疫情,以便集思广益,统一指挥或调整调查策略和控制措施。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附: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 病例编码 省(区、市) 地区(市) 县(区) 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11患者姓名: 12 性别: 男 女 13年龄: 14民族: 15职业:农民 民工 牧民 渔民 学生 医务人员 散居儿童 干部职员 家务及待业 畜产品收购、屠宰 皮毛加工销售 乳肉加工销售 兽医 其他 不详 16发病地址: 县(市、区) 镇(乡) 村(街道) 号1. 7家庭住址: 县(市、区) 镇(乡) 村(街道) 号18发病日期: 年 月 日19住院日期: 年 月 日110报告日期: 年 月 日111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21症状体征:211发热 有 无 212发热持续( 天) 213体温最高 214多汗 有 无 215肌肉、关节酸痛 有 无 216乏力 有 无 217肝肿大 有 无 218脾肿大 有 无 219淋巴结肿 有 无 2110睾丸肿大 有 无 22实验室检查:221玻片凝集反应 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 223皮肤过敏试验 有 无 224病原分离 病人血液 病人骨髓 其它体液 病人排泄物 无 225SAT滴度为1:100+ 有 无 226补体结合试验1:10+ 有 无 227coombs滴度为1:400+ 有 无 23临床诊断: 24治疗:241抗生素治疗 有 无 242抗原治疗法 有 无 243水解素治疗法 有 无 244溶菌素治疗法 有 无 25转归: 痊愈 好转 未愈 死亡( 年 月 日死于 ) 3流行病学调查:31与动物接触史:311畜别: 312饲养放牧 是 否 313屠宰 是 否 314配种员 是 否 315兽医 是 否 316其他: 32保护情况:321使用防护衣 是 否 322使用消毒液 是 否 33是否人畜共饮一口井 是 否 34幼羔放卧室内饲养 有 无 35既往病史: 36布氏菌苗免疫接触史:361接种年月: 年 月 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