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ppt_第3页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ppt_第4页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病(psychosis)是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精神疾病(mentaldisease)概念更为广泛,包括精神病,也包括了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神经症在内的感知觉、思维、情绪、意志行为、意识障碍等。,第一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一、生物学因素遗传感染、躯体疾病、创伤等营养不良、毒物等,二、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应激因素社会因素个性因素,第二节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Krapelin)从临床症状、躯体检查和疾病病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精神疾病的分类。明确区分了两种常见精神疾病:躁狂忧郁性精神病及早发性痴呆。,第二节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有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DSM-(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CCMD-(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情,知,意,心理活动,感知觉、注意、思维、智能,情感、情绪,意志、行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自知力障碍,第三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一、感知觉及其障碍,(一)感觉障碍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一)感觉障碍,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如对阳光感到耀眼,微风的声音感到震耳,开门声感到如雷贯耳,普通的气味感到异常浓郁刺鼻,皮肤的触觉和痛觉也都非常敏感。多见于焦虑症患者。,病例1:,某男,38岁,“神经衰弱”20年,对极轻微的响动都感到如雷贯耳般难以忍受,因此长期失眠。5年来挖地三尺筑地窖而卧,虽密封的令人窒息,仍不能忍受蚊鸣般细小声音。,(一)感觉障碍,2.感觉减退(Hypoesthesia)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如对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感觉,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催眠状态等。,(一)感觉障碍,3.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指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游走、溢出、虫爬等特殊感觉,往往成为疑病观念的基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病例2:,某男,18岁,两年前集体食物中毒,其他人很快康复,而他一直认为毒素在体内没有完全清除,经常有全身皮肤粘连感、肌肉酸痛感、血脉不通或者血脉漫溢感、关节紧张感、肠胃胀气感。这些感觉若有若无游离不定,遍求名医不得治。近一年认为那次中毒是有人故意害他,别人都康复而他一直不愈是因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搞鬼,继续给他下毒药。,(二)知觉障碍,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常见的知觉障碍有错觉和幻觉。,(二)知觉障碍,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焦虑症等。,(二)知觉障碍,2.幻觉(Hallucination)是在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的情况下而出现的虚幻的知觉。幻觉是常见的知觉障碍,常与妄想同时出现。,幻觉,幻听: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幻视:多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幻嗅:患者有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难闻气味的感受,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幻味:指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因而拒食。见于精神分裂症。幻触:指病人感到周身麻木感、刀刺感、触电感、虫爬感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自己的某一脏器或部分扭转、穿孔、破裂,或有昆虫在腹腔内游走等。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1)幻听,A、命令性幻听病例3:某男,26岁,一个多月来频繁听见一个自称是“仙女”的陌生女声命令他:“杀了你老婆,然后和我结婚!”他和妻子感情很好,不愿遵从声音指令,遂向仙女辩解和求情,招致愈加严厉的命令和斥责:“还不动手?我亲自动手时就杀你全家老小。他最终只好用刀背将妻子砍伤以便向“仙女”有个交代。,B、评论性幻听,病例4:某男,22岁,向医生诉说:“经常听见别人的脚步声在说话,很烦人。”原来每当有人经过时,他就听到别人的脚步声中发出一个陌生的声音在骂他“笨蛋,笨蛋”,节奏和脚步声一致,脚步声消失幻听也消失。,(2)幻视,病例5:某女,46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两日来夜间不眠,在屋子里寻找东西,在被子里摸索,有时喊叫:“有鬼,打,打。”询问下答称:看见地板上有小鸡,墙上有壁虎,被子里有老鼠等。这些东西还变来变去,有时就变成鬼向她扑过去。,(3)幻嗅(4)内脏幻觉病例6:某男,34岁,一年前曾因胆道蛔虫穿孔感染接受外科手术,术后恢复好。近三个月来自觉病情复发,感到蛔虫在肝胆和肠胃里钻孔、爬行,还交配产卵。在外科就诊未发现任何体征,也没有疼痛感,不接受医生的解释和劝说,遂转诊精神科。,幻觉常合并妄想存在,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鉴别,(三)感知综合障碍,指病人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常见:,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运动感知综合障碍非真实感,二、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精神障碍患者的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大类。,思维联想障碍,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的增多和转变快速。内容丰富生动,与周围现实相关而不荒谬,但内容往往不深刻,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感到困难,反应迟钝。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反应。,(1)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思维松弛或散漫:指每句话都通顺,结构完整,可理解,但段与段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因此其主题和用意不容易理解,交谈困难。思维破裂:每个句子的语法正确,能理解其意,但句与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思维不连贯:言语杂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2)联想连贯性异常,病理性赘述:讲话啰嗦,抓不住重点。思维中断:话说半句,突然中断,停顿片刻再开口已换了别的内容。,(3)联想途径异常,持续言语:思维活动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表现为给患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时,每次重复第一次回答时所说的话。重复言语:与持续言语类似,思维展开的灵活性受损害,表现说话时多次重复句话最未的几个字或词。刻板言语:思维在原地踏步,概念转换困难,并且脑中概念相对较少,表现机械地、刻板地重复一些没意义的词或句子。模仿言语:刻板地模仿周围人的言语。,(4)联想形式障碍,思维插入:病人认为头脑中某些思想不是自己的,是别人强加于他的,即脑子里插入了别人的思想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脑中涌现大量的杂乱无章的联想,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强迫观念:指某一观念或概念,多次重复地出现于病人的脑内,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和痛苦感。自知不必要又无法摆脱。,(5)思维自主性异常,思维逻辑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将一个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语词新作:病人自创符号、图形、文字并赋予特殊意义。逻辑倒错:主要为推理错误,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矛盾思维:两种对立的,相反的思想同时固执地存在于脑中,互相抗衡而相持不下。,病例7:,患者,男,28岁,临床诊断为躁狂症。医生几乎无法打断他的话,问他姓什么,他答:“姓王,大王的王,王者之气,气冲霄汉直捣黄龙,杨子荣打虎上山,(唱)唱不上去了,老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昏头昏脑,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医生你结婚了吧,我猜你老婆一定很漂亮,就像你的这条领带一样,是他送的还是情人送的?(伸手去摸医生的领带)咦?外面什么声音?我去看看”,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1)信念歪曲;(2)坚信不移;(3)个人独有。,妄想的基本特征:,妄想的种类,关系妄想:病人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认为与他本人有关。被害妄想: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或集团,对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影响妄想:病人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均受外力的干扰、控制、支配、操纵,产生种种不舒服的感觉。病人往往解释为受某种仪器的影响。,妄想的种类,被洞悉感:病人认为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释义妄想:对外界发生的事物赋予特殊的意义,并坚信不疑。夸大妄想:患者坚信自己具有明显超过实际的能力。如认为自已是国家主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不计其数的财产等。,妄想的种类,罪恶妄想:坚信自己犯有某种严重的罪行。嫉妒妄想:坚信自己的爱人对自己不忠,对爱人行为加以检查和跟踪。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遭到对方拒绝仍认为是在考验自己。,病例8:,某女,24岁,某日在家宴上当母亲端上来一盘鱼时,突然感到男朋友已与母亲发生不正当关系,并很快坚信这种想法,而且进一步从母亲和男朋友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了支持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三)注意障碍,注意增强主动注意的增强,见于焦虑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注意涣散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多见于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减退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缩小,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焦虑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三)注意障碍,注意转移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多见于躁狂发作。注意狭窄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见于意识障碍患者。,病例:,患者,女,17岁,老师最初发现他上课发呆,眼睛虽然盯着黑板,叫她回答问题时要喊好几遍他才如梦初醒地站起,不知老师问的什么问题。家长也发现她长时间看书可达几个小时不抬头,实际上没有翻动一页,也说不出到底看了什么内容。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但她一点儿不着急。精神检查时明显注意力不集中,需反复提醒才回答某个问题。,(四)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似曾相识感,1.完全性遗忘2.部分性遗忘3.顺行性遗忘4.逆行性遗忘,记忆增强病态的记忆增强,见于躁狂发作、轻躁狂或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记忆减退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见于痴呆病人。遗忘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错构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见于老年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虚构由于遗忘,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病例:,患者,女,48岁,某晚丈夫在睡梦中突发心肌梗死而死亡,患者晨起上班,直到下班回家才发现丈夫已亡。在丧事料理过程中受到夫家责难甚至怀疑谋杀。丈夫火化后,患者开始否认丈夫死亡的事实,对丧事料理过程一概不能回忆,称丈夫已经出国,前段时间自己一直在为他收拾出国的衣物等。3个月后在某次催眠治疗结束后,逐渐恢复全部记忆。,(五)智能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2.痴呆假性痴呆(1)刚塞综合征(2)童样痴呆(3)抑郁性假性痴呆,1.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个体生长发育成熟之前,大脑的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IQ评分标准,69以下-智能缺损70-79-边缘80-89-中下90-109-中等110-119-中上120-129-超常130以上-极超常,2.痴呆,痴呆(Dementia)是指个体由于器质性病变,患者虽没有意识障碍,但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的一种综合征。可见于阿尔茨海默症和麻痹性痴呆。假性痴呆: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产生的一种类似于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器质性损害。,2.痴呆,(1)刚塞综合征: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2)童样痴呆: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3)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病例:,患者,女,36岁,一个月前深夜被警察误抓,当时被手枪顶着头部。警察很快发现抓错人,立即将其送回家,此时她出现浑身抽搐,“意识丧失”,喊叫“别开枪”,每次半小时左右。后来经常梦见被枪杀,常从噩梦中惊醒。白天不敢出门,不敢看有警察出现的电视剧,甚至看到小孩的玩具手枪也抽搐和发抖,听见门响就躲到丈夫身后喊“救命”。不会用筷子吃饭,用汤勺柄舀汤,衣服反穿。对医生说自己63岁,丈夫83岁,3+39。,(六)定向力障碍,定向力:指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周围环境定向力自我定向力,(六)定向力障碍,1.对环境的定向障碍时间定向障碍地点或空间定向障碍人物定向障碍2.自我定向障碍对自己的年龄、姓名、性别及职业等发生认知障碍。,(七)意识障碍,1.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2.以意识内容变化为主的意识障碍3.自我意识障碍,1.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1)嗜睡:接受刺激后可立即醒转(2)意识混浊:能回答简单问题(3)昏睡:强痛刺激才能引起防御性反射(4)昏迷:意识完全丧失,2.以意识内容变化为主的意识障碍,(1)谵妄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出现意识内容障碍。表现出大量的幻觉、错觉。(2)梦样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伴有梦样体验。患者完全沉湎于幻觉妄想中。(3)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狭窄,表现为联想困难,表情呆板或迷惘。,(七)意识障碍,3.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体:对自身状况产生一种不真实体验。“魂飞魄散”双重人格: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自我。交替人格:不同时刻体验到两个不同的自我存在。人格转换:患者否认原来的自我,说自己已变成另外一个人或动物。,病例:,某女,30岁,诉说:“我感到不是原来的我了,十分苦恼。更苦恼的是由于我觉得不是原来的自己,我担心丈夫也会同样认为而嫌弃我。我和他说话的时候,感觉不到是自己和他说话,而是感到自己像旁观者一样在看另外一个女人和他说话。我吻他的时候,理智上知道是我自己在吻他,却感受不到是自己在吻他,也感受不到是在表示爱他。夫妻性生活时也如此。我苦恼万分,有时却连苦恼也不是自己的。,1.自知力(Insight):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2.自知力障碍:指患者对自身精神疾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出现障碍,患者不承认患有精神障碍,因而拒绝住院和接受治疗。,(八)自知力障碍,三、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稳定性障碍,情感协调性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1)情感高涨正性情绪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见于躁狂症。(2)欣快不易理解的、自得其乐的情感高涨状态。(3)情感低落表情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黯淡,严重时悲观绝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4)焦虑患者具有无故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体验,见于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5)恐惧持续性地对特殊的人、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并有相应回避的现象。,病例:,患者,女,16岁,被狗咬后怕狗,害怕的对象范围从大狗到宠物小狗,再到玩具狗,最后发展到一切与狗有关的事情。听到小孩学狗叫,她立刻恐惧万分,呼吸急促,手足冰凉,全身大汗,身体僵直不能挪动。旁人闲聊时提到“狗”,或者她看到“狗”字时,也都立即发作恐惧,因为她看到这个字就想到狗咬人,明知这些字不会对她造成危险,但仍然不能自控。家中严禁一切与狗有关的东西,清晨傍晚不敢出门,因为此时常有遛狗的。迫切求治。,.情感稳定性障碍(1)情感淡漠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表情平淡,内心体验贫乏。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2)情感麻木由强烈刺激引起暂时的情感抑制,病人短时期内既无内心体验也无面部感情。(3)情感脆弱轻微外界刺激即引起明显的伤心体验。,.情感稳定性障碍,(4)情感爆发在强烈刺激下出现的短暂的情感宣泄状态。(5)病理性激情一种突发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反应。(6)易激惹性一般刺激即引起强烈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病例:,某男,38岁,小学一年级时摔伤头部,出现频繁癫痫大小发作,经过多年积极治疗基本控制,每月有1-2次小发作。近5年来常出现莫名其妙的心情烦闷、紧张,动辄发脾气摔东西、打孩子,在单位与同事争吵乃至动手。对医生说:“每个月都有两三天特别烦,看什么都不顺眼,控制不住要发脾气,同屋的同事聊天时我就躲开,嫌他们吵。出门看见猫蹲在路中间,火气莫名其妙就上来了,一脚就踢死了。别人都说我定期来例假,过了这几天就好了。”,.情感协调性障碍(1)情感倒错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协调,伴有表情倒错。见于精神分裂症。(2)情感幼稚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情感协调性障碍,(3)矛盾情感一时间内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情感体验。(4)被强加的情感外界力量强加的情感体验感。(5)病理性心境恶劣无外界任何原因而出现的短暂的心境低落、苦闷、怨恨,可伴有强烈的敌意、攻击等行为。,四、意志障碍,(一)意志障碍1意志增强2意志减弱3意志缺乏4.矛盾意向,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在病态情感或妄想的支配下,病人可以持续坚持某些行为,表现出极大的顽固性。见于躁狂发作、偏执性精神障碍。意志减弱意志活动的减少。病人表现出动机不足,缺乏主动性及进取心,见于抑郁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意志缺乏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目标,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督促和管理,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及痴呆。矛盾意向指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见于精神分裂症。,四、意志障碍,(二)动作与行为障碍1精神运动性兴奋:(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四、意志障碍,(二)动作与行为障碍2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作态,1.严重的木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