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遥控滑翔机几种牵引起飞方式的基础知识 鉴于有的模友点名要求写点关于牵引飞机的相关文字,基于不辜负党和人民厚望的良好愿望,搜肠刮肚地写了些东西,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模友指正。而对于飞行中如何寻找气流这个问题,因涉及的面太大,要谈这个话题不是几句能说得清楚的,在这就不做具体说明了,还请见谅! 全拼音打字,写完手指也累的不行啦:loveliness: f1.jpg (26.09 KB, 下载次数: 62)下载附件 2009-11-4 23:41 上传 1、牵引线长度:P1A1牵引线加1KG拉力最大长度15米,P1A2牵引线加1KG拉力最大长度30米,P3B牵引线加20牛顿拉力最大长度100米。 2、起飞方式: A、人工牵引:由助手通过手持牵引线奔跑,拉动模型升空的牵引方式。此种牵引方式成本低,易普及,所以在P3B比赛和训练也常可见到。但对牵引手体力和牵引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如遇到风力较小、飞机较重或牵引钩位置过前的情况,常出现牵引困难甚至无法牵引的情况。 B、滑轮牵引:由12名助手手持滑轮,拉动模型升空的牵引方式。与绞车牵引很相像,只不过把绞车牵引的固定于地面的定滑轮改为手持的动滑轮。由于使用了动滑轮,使牵引力得到的很大的加强,飞机可以采用更大的爬升角以争取更大的爬升高度。f10.jpg (51.44 KB, 下载次数: 53)下载附件 2009-11-4 23:41 上传 C、绞车牵引:采用电瓶供电,由脚底开关来控制一个专用绞车进行收与放线操作,牵引线通过起飞前方地面固定的定滑轮来牵引模型升空。此种牵引方式牵引效率高,力量与速度也较前几种方式更大,常用于F3B的专业竞赛。由于绞车价格不菲,携带和使用也较麻烦,所以一般爱好者很少采用。 f8.jpg (91.23 KB, 下载次数: 51)下载附件 2009-11-4 23:51 上传 D、弹射牵引:以硬牵引线加上弹性收缩段,通过弹性收缩材料的收缩力量牵引模型升空的一种牵引方式。此种模型国内的项目编号为P3T,因为很多P3B飞机在非竞赛时也使用此种起飞方式,所以在这里也对此进行介绍。 E、动力机牵引:由有动力的模型对滑翔机模型进行牵引升空方式。此种方式需要两人以上进行配合,一操纵手控制动力牵引机,另一操纵手控制无动力滑翔机进行升空。由于此牵引方式最接近真实的滑翔机升空方式,所以常用于像真模型的牵引起飞。f2.jpg (15.74 KB, 下载次数: 104)下载附件 2009-11-4 23:41 上传 3、飞行前调整: 牵引线按规则规定和回收牵引线考虑,需要用一块红飘带固定在靠模型一端,以便脱钩后容易找到线头。这里要注意的是:起飞前应注意检查牵引线是否有损伤、划痕或毛刺,所有的连接处一定要很牢靠,并经常检查是否有松脱、拉断现象;一量发现立即排除。飞行后应用一块柔软毛巾擦拭牵引线并整齐归纳在专门的线盘内。特别使用是绞车牵引或大风天牵引时,由于牵引线受力非常大,所以的微小问题在某些极端时候会突然爆发。起飞前期出现牵引线崩断是非常危险的,极易造成模型损失和安全事故。 由于风向、出手角度等因素影响,模型在牵引爬升时容易出现偏航。但又不能预料到偏航的方向,这对处次操纵模型的学员很不利,往往会措手不及造成事故。可将完全调校好的模型方向舵稍微点左舵(或右舵),牵引爬升时需稍打右舵(或左舵)修正,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将操纵简化了,由爬升时模型向左或向右的偏航,减化成单向一方的操纵;由不能预料的偏斜变成可以预料的;由脱钩后的压舵盘旋减成了不操纵就可盘旋。操纵次数减少了,学员可以有更多时间来观察飞行姿态和气流状况。对于新手来说,也可以适应操纵。 supra_throw.jpg (55.7 KB, 下载次数: 88)下载附件 2009-11-4 23:51 上传 牵引钩位置对模型在牵引阶段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般来说,牵引钩位置越靠前(相对重心来说),模型牵引航向越笔直,偏航的概率相对较小,对牵引和操纵难度都较小。但同时也存在模型爬升轨迹平缓,不利于争取高度,在风力较小或牵引速度慢的情况下,较难达到理想高度甚至牵不到顶。此种位置较适合新机试飞或新手飞行。 而牵引钩位置相对越靠后,模型牵引阶段出现偏航的概率也越大,对牵引手和操纵手的难度也越大。但模型上升轨迹很陡,舵效也相对较灵敏,有利于模型快速爬升争取高度。如果是人工牵引,这种牵引钩位置对牵引手体力消耗也较大,特别是当风力较大的时候,牵引手通过牵引线所承受的力量也是很大的,这就需要牵引手有一定的牵引经验,根据手上受力情况合理作出判断。tragi.jpg (112.33 KB, 下载次数: 96)下载附件 2009-11-4 23:51 上传 有的采用手动滑轮牵引,在风小时便于起飞和加速。起飞过程中,操纵员要观察飞机的姿态;如果飞机左右摇摆,则说明飞机的牵引钩位置靠后(以重心位置为准),可将牵引钩的位置向前移动;如果飞机牵引较困难,爬升也不高,则应将牵引钩的位置向后调整。通常,初学者应将牵引钩的位置向前一些,以保证飞机爬升过程中不左右摇摆;而水平高者,可将牵引钩位置向后移一些,以争取高 4、起飞及飞行控制 无论何种牵引方式起飞,都是对准风向逆风起飞的,如果风速不大,最好使用滑轮牵引或绞车牵引,以保证爬升速度平稳。对于人工牵引和滑轮牵引来说,都是由牵引助手负责牵引,模型由操纵手或助手负责出手。而对于绞车牵引和弹射牵引来说,都是由操纵手控制起飞时机,当然也可以由助手负责持机出手。 无论那一种牵引方式,在起飞阶段都是模型由静态快速变化成动态的过程。在模型出手后的牵引前期,一般都是拉杆爬升,同时修正航向,如果是人工牵引或滑轮牵引,此阶段牵引手都是进行全速奔跑;在爬升后期脱钩前都是推杆,使模型向下俯冲加速,然后拉杆脱钩冲上一段高度后,再推杆改平进入滑翔。如果新手飞行或牵引助手经验不足,从安全角度考虑,也可在牵引后期不做加速脱钩上冲的形式,而采取稍推杆平脱钩方式,但这样一来高度将损失很多。f3.jpg (16.9 KB, 下载次数: 95)下载附件 2009-11-4 23:45 上传 5、绞车牵引高度要领 就F3B竞赛而言,绞车牵引是提供竞赛之能源的手段。F3B竞赛对于绞车功率有一定限制(全负载阻抗(含电池内阻)须在 23M以上),以此有限的能量如何使其变为模型位能, 就是问题了。为了获得一个较佳的成绩,初期牵引高度就是关键因素之一。 那么, 要如何做呢?自己要考量如何出手、牵引初期是何种状况、牵引中期、飞机脱钩之时间点、脱钩后冲高情形 最理想的情况是: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达到最高的高度并进入滑翔;至少比其他参赛者高,就算是一公尺也要努力;比上次牵引高度更高。 绞车及附件: 目前使用的绞车及附件检查(绞盘, 折返滑轮, 电池, 牵引绳, 脱钩伞等)。绞盘是否定位? 折返滑轮是否转动滑顺?电池是否正常,拖曳绳有无损伤?气象条件是否适合?100_3496_web.jpg (118.97 KB, 下载次数: 105)下载附件 2009-11-4 23:45 上传 绞车牵引准备及计划:首先检查飞机微调是否有偏差,确ren各控制面中立点,查看四周情况,如风的情形(强弱, 风向等)来决定牵引模式。 牵引绳要绷紧以蓄积能量(牵引绳张力程度,如太紧会造成牵引绳长度减短,太松又会造成初期速度太低,模型升力不足及无法维持牵引绳张力等问题)。模型正确姿态是使飞机能达到飞行速度的必要因素之一,不可使飞机的姿态变乱。 牵引初期:顶风、一定得是上升风!顶风牵引可以在出手后的短时间内,拉杆使牵引绳张力能够维持最大。 牵引中期:保持牵引绳张力的同时,根据当时风力情况,略推杆使飞机速度增加。 牵引后期:飞机加速后,飞机升力同时加大,准备脱钩。 脱钩阶段:当牵引绳蓄积的动能足够转换成模型位能可以达到最大的位置时,大约离牵引起始150公尺左右,即是脱勾的时机,此时推杆进一步对模型加速,脱钩完成后迅速拉杆进行冲高。 冲高上升:以阻力最小的模型姿态做冲高上升动作,以得到最大的飞行高度,当模型的速度逐渐变缓时,应逐步推杆修正转入滑翔姿态。 image001.gif (4.4 KB, 下载次数: 90)下载附件 2009-11-4 23:45 上传 牵引绳使用方法:使用尼龙材质的牵引绳。在F3B比赛时,牵引绳不仅是连接着飞机与绞盘而已, 其蓄积的能量更是提供滑翔机加速的重要因素,这便是200公尺的牵引绳能使飞机获得200公尺以上高度的原因之一,综合其它所有条件甚至可以超过300公尺。这个能量就在于尼龙材质之牵引绳伸长时蓄积的能量,而当牵引绳收缩时使飞机能再加速。f7.jpg (59.79 KB, 下载次数: 47)下载附件 2009-11-4 23:45 上传6、弹射起飞要具备的装置 f4.jpg (19.35 KB, 下载次数: 93)下载附件 2009-11-4 23:48 上传 1、钎子一根,直径10毫米,长度450毫米;一端弯成一直径3040毫米的圆环,另一端用砂轮磨尖。 2、三个直径为3040毫米的钢环,可用最粗号的钥匙环代替。 3、动力橡筋100克(按规则规定),并将其编成2米长的辫子状;两头各用钢环连接。 4、直径为1毫米的尼龙线,长度为30米(单股尼龙线)。一端与动力橡筋上的钢环连接;另一端连接一个钢环,并能顺滑从模型牵引钩上脱出。 以上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可以进行弹射起飞了。起飞前,先将钢钎用铁锤锤入地下,并与地面形成一定夹角。钢钎锤入地下的深度至少为钢钎全长的2/3,以确保钢钎不被拉出。 将橡筋一端的钢环套入钢钎的圆环内,另一端向下风处拉直,并清除沿线的障碍物。起飞时,操纵手迎风而立,正视前方。飞机由助手拿稳拿正,并将弹射环(钢环)挂在飞机牵引钩上,手握机身重心后方,向后拉紧弹射绳;拉到弹射绳最大伸长极限,飞机约有10度的迎角时就松手。 放飞时,助手一定要将飞机拿稳拿正;出手时,飞机的姿态要正确。由于飞机出手时的初速度较大,操纵手此时要全神贯注,观察飞机的起飞姿态,及时修正。一般情况下,飞机如果按要求制作得正确,机翼、尾翼、没有扭曲,垂直尾翼安装得没有舵角,设备调整得当,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就可以很顺利地爬升。 操纵水平较高的爱好者也可以一人进行飞行。方法是一手拿稳飞机,一手拿遥控设备,向后拉紧弹射绳,平稳放开飞机后立即进行操纵;等飞机上升至快到最高点时,推杆使飞机获得前进速度,而后再拉杆使飞机利用速度向上再爬一段高度。这种方法估计还可以使飞机爬升510米左右,但要在实践中摸索掌握。对于有的模友提出的飞行时如何找气流,这问题在此做个简单的回答:吃上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目标企业咨询方案
- 住宅建筑概念室内方案设计
- 彩色建筑竞赛方案设计模板
- 衬板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夏日婚礼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东莞从事入户咨询方案
- 地面岩棉施工方案及工艺
- 石家庄管道施工方案范本
- 智能建筑利用方案设计
- 商丘建筑消防方案设计公司
- 幼儿园安全事故责任认定
- 房地产投资公司总经理岗位职责
- 展会礼仪培训课程
- 学校违规通报管理制度
- 2025年河北省公需课《双碳目标下绿色能源转型趋势》答案
- 2025-2030中国再生金属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风险研究报告
- 客户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报告
- 2025-2030中国篮球运动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 2025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练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