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试题库汇总_第1页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汇总_第2页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汇总_第3页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汇总_第4页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染色体和DNAn .解释Protooncogene:与细胞内增殖相关的正常基因是维持身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在进化上非常保守。肿瘤基因在结构或调节部位发生变异,当基因产物增加或活性提高时,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肿瘤。克隆: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对的原则,通过一系列酶作用生成亲代等子代DNA或RNA的过程。转座子(转座子或转座子元素):位于染色体DNA上,可以自主复制和置换的基本单位。包括插入序列和复合转座子。准保守复制:以基本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的亲代DNA的情况下,新形成的一条子代DNA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来自新合成的方式称为半保守复制。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由DNA、RNA、蛋白质组成,形态和数量有相关的特性。在细胞间隔核中,以染色质形式存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丝呈螺旋状圆形,或折叠成染色体,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形状不同的小体。核糖体:真核染色体的基本单位,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结构紧密,包括200bp左右的DNA和9个组蛋白分子构成的致密结构。填补空白问题1.真核细胞核的组成是DNA和蛋白质2.自然染色体的末端不能与其他染色体的破碎片段结合,这是因为自然染色体末端有端粒结构。3.在聚合酶链反应中,除了模板DNA外,还添加引物、DNA聚合酶、dNTP、镁离子。4.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有自发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5.在DNA复制过程中,与DNA衰变相关的酶和蛋白质有拓扑异构酶、解离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6.参与DNA切除和修复的酶是DNA聚合酶、DNA结合酶、特定核酸内切酶。7.真核生物中复制DNA的主要酶是DNA聚合酶。原核生物中DNA聚合酶。端粒酶是一种包含端粒酶RNA的逆转录酶。9.DNA的修复方法是不匹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DNA的直接修复。选择题1.真核生物复制的起点如下(b)A.G-C领域丰富B. A-T领域丰富C. z-dna D .没有明显的特征2.插入序列(IS)编码(a)A.转移酶b .逆转录酶C. DNA合成酶d .核糖核酸酶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主要是(d)A.基本替代b .磷酸脂键断裂c .基本损失d .共价键嘧啶二聚体4.大部分在自然界使用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DNA的复制方法(c)A.环B.D .环c .半保留D .全部保留原核基因组中没有(a)A.内含子b .外显子c .转录因子d .插入序列以下关于希斯顿的陈述是正确的(d)A.中性蛋白b酸性蛋白c .进化上不保守的d .染色体结合蛋白7.DNA聚合酶 (c)A.是复制酶,但不是恢复酶b。没有模板从属关系。C. 5-3 有外切酶活性D.53-3 聚合酶活性很强DNA复制过程的简要说明DNA的复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复制的开始、延长和终止。每个DNA复制的独立单元主要有复制的起点和终点。DNA复制的开始包括两个阶段:启动前和启动后。在预启动阶段,DNA解开链条,形成复制叉,引发身体组装。在启动阶段产生酶,合成以DNA链为模板的短RNA引物。克隆时,DNA链的延长是由DNA聚合酶催化的,以父DNA链为模板,诱发体内运动,在5- 3 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当食物链接近末端时,DNA复制结束,RNA引物被移除,填补空隙,相邻的冈崎片段由DNA连接酶催化形成完整的DNA长链。真原核生物DNA复制特征的差异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进一步复制眼睛,双向复制,多路复用。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单个复制者也是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冈崎片段比原核生物短200bp。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比原核生物慢,且速度为1000 3000 BP/min(原核生物的1/20至1/50)。真核生物克隆的结束在端粒结束,原核生物的克隆叉相遇后结束。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复制完之前,不会再次复制始发点;在快速生长的原核染色体DNA复制中,起点可以连续复制。真核生物在快速增长时往往更多地采用复制的起点。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在PCNA存在下具有持续合成能力的真正复制酶。PCNA称为增殖核抗原,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片段相同,RFC蛋白对应于片段组装机。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包含三种DNA聚合酶 DNA的真正克隆酶,即DNA合成的可持续性强的十种亚酶。真核线性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结构,端粒功能稳定染色体末端,防止染色体末端连接,补偿延迟链5。去除RNA引物后,末端段使染色体保持一定长度。端粒酶是一种含有RNA的逆转录酶。RPA:真核生物的单链结合蛋白;RNaseH1和MF-1去除RNA引物,DNA聚合酶填补差异。半保存复制的生物学意义简述DNA复制过程(以大肠杆菌为例)开始复制:(1),拓扑异构酶解超螺旋。(2)、Dna A蛋白识别和ATP存在下与4个9bp相结合的重复序列。(3),在群蛋白(HU,ATP)的参与下,Dan A蛋白变性13 BP的重复序列形成了开放链复合体。(4),Dna B利用水解ATP产生的能量,在Dna C的帮助下,向5-3 方向运动,解开Dna的双链,在开始形成之前引发复合物。(5),单链结合蛋白结合单链。(6)引物合成酶(Dna G蛋白)开始合成RNA引物。链的延伸(okazaki碎片的合成):在DNA聚合酶1099的催化下,以4种5-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在RNA引物的3 端用双酯磷酸酯键连接脱氧核糖核苷酸,释放焦磷酸。DNA链的扩展同时进行了前导链和延迟链的合成。两条链的方向相反。6,PCR的基本原理?试管中DNA复制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细胞内DNA半保存复制机制,在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以相互变化的体外DNA分子人工控制不同性质合成系统的温度,使双链DNA成为单链,单链DNA和合成引物退火,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将引物沿单链模板扩展到双链DNAPCR全过程各阶段的转换由温度的变化控制。DNA模板解链、引物和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需要新DNA的合成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扩张三个阶段重复PCR反应的一个周期,这些循环使目的DNA快速扩增。DNA模板变性:模板双股DNA?单股DNA,94 。退火:引物单股DNA?混合链,引物的Tm值。引物的延伸:温度约70 ,Taq DNA聚合酶以4种dNTP为原料,以目的DNA为模板,以引物3的末端为起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的DNA链。新合成的引物扩张链作为退行性后下一个循环反应的模板PCR,高效快速地扩增目的DNA。第三章启动子:激活RNA聚合酶,与模板DNA正确结合,具有转录启动特异性的结构基因5,位于末端上游部位的DNA序列。RNA聚合酶识别、结合、转录的特定DNA序列。增强器:能够提高战士启动的序列称为增强器。转录:以DNA为模板,根据基本配对原则合成RNA,DNA中的遗传信息就会传递给RNA,形成补充DNA链的RNA。编辑RNA:特定RNA,特别是mRNA的加工方法,改变了DNA编码的遗传信息。Exon(埃克森):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表,这些序列转录成RNA,翻译成蛋白质。内含子: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插入阵列转录成RNA,然后没有翻译就中断了。复制因子: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因子,是在同一复制起点控制下的DNA序列。转录单元:启动子开始,终结者结束的DNA序列。转录起点:DNA链的碱基,相当于新生儿RNA链中的第一个核苷酸,通常是一个嘌呤。战士开始时,模板中的第一个碱基在原核生物中经常是a或g,位置固定。填写空格1战士的基本过程包括模板识别、战士开始、战士扩展、战士结束等。2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3RNA编辑方法:碱基突变,尿甘油三酯的缺失和添加。在4元核生物中,-35区和-10区之间的距离约为16-19 BP5帽子结构的功能:1翻译中的认识作用2保护mRNA不受核苷酸的破坏6原核生物只有1种RNA聚合酶,真核生物有3种,每种都有特定的功能。聚合酶合成rRNA,聚合酶合成mRNA,聚合酶合成tRNA和5s rRNA。三种聚合酶是多碱的大蛋白质复合物。7转录因子通常有两个单独的域,一个组合DNA,另一个激活转录。在8真核细胞mRNA的变形中,“帽”结构由甲基构成,“尾”由多聚腺嘌呤构成。9原核生物大部分在启动子中有共同的序列,即-10bp的区域和-35bp的区域,它们是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相结合,与因子相互作用,具有高亲和力的区域。在真核生物中,转录起始部位上游-25-35 BP的区域和-70-80bp的区域。选择题1因子结合依赖(a)启动子常见序列的长度和间隔识别b与核酸酶的相互作用c翻译开始密码子距离d印花单位的长度2以下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说明(c)启动子形成的因子、核酸酶和双链DNA复合物b转氨酶、TFI和解链DNA双链形成复合物c酶、模板DNA和新生儿RNA形成复合物d转录起始部位形成的3种全酶复合物3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最佳解释是(c)与a玻璃和DNA相结合的因子数相同,因子越合成,战士开始的概率就越高B因子通常与DNA结合,沿着DNA发现,直到启动子遇到核糖酶为止C因子通常与DNA结合,沿着DNA被发现,直到接触启动子,再补丁剂存在为止D因子添加三元复合物开始合成RNA4 因子特异性(b)A因子修饰酶催化因子修饰,使其成为识别压力启动子的因子b不同的基因编码识别不同启动子的因子。c其他细菌产生可交换因子。D因子开始依赖特定的核酸酶。5在大肠杆菌热冲击反应中,打开或关闭某些蛋白质表达的机制是(c)a温度增加时,某些抑制蛋白被禁用编码b热敏感蛋白的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在更高的温度下变形c高温合成新因子,调节热休克基因的表达d高温下已经存在的聚合酶因子与启动子结合能力强包括六真核rRNA)A 28s、23s、5s rRNA B 23s、16s、5s rRNAC23s、16s、5.8s rrna d 28s、23s、5.8s和5s rrna7内含子剪切部位特性(a)A 5,-gu,3,-ag B 5,-AG,3,-guC 5,-ga,3,-ug D 5,-UG,3,-ga8部分原核基因的转录终止符位于末端部分的前面(a)a环回序列b多播序列C TATA序列d多聚合a序列9 mRNA5,末端帽子结构是(c)A PPP mg b gpppg c m 7 gpppg GPP pmg简短的答案1加强板的特点1远距离效应2全方位3同种调控4无瘤和基因特异性5组织的特异性6是与DNA的结构相关的相位性7,部分增强材料可以对外部信号做出反应。2比较DNA复制和战士的异同相同点:以DNA链为模板,合成方向为5,3,端,聚合反应遵循碱基对原则,通过核苷酸之间形成的3,5,-磷酸二酯键延长核苷酸连接。其他点:复制战死模板两个链都被复制模型链印花(非对称印花)原料DntpNTP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产品子代双股DNA(半保留复制)MRNA tRNA rRNA配对方法A-T G-CA-U A-T G-C底漆RNA引物不需要引物DNA复制和战士的异同相同点:全部需要模板使用三磷酸核苷酸作为基质(NTP或dNTP)合成方向都是53 其他点战士不需要引物。DNA分子中只有一个片段转录(转录单位或操作员,operon);)。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具有转录活性(称为模型链)。哪些基因被转录与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生理状态有关。RNA聚合酶没有校准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mRNA的比较(1),原核mRNA的半衰期较短;(2),许多原核mRNA以多纯半体的形式存在。(3),原核生物5 没有端盖的结构,3 或只是短的poly(A)。(4)真核生物mRNA5末端有帽子结构(5)“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3”有poly(A)尾巴,是转录后添加的,是mRNA从细胞核向质量迁移所需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