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前2页1.1实习领域概述21.2实习内容31.3实习的目的41.4实习生和时间4第二章第四层2.1唐山4层2.2排山地第7层2.3酒吧和绞架山第8层2.4六合房山9层第3章构建93.1区域宏观结构9第四章霍山活动114.1六合区11第五章区域地质发展史145.1唐山地区和六合房山14第六章结论17参考:19第1章1.1实习领域概述实习前阶段的实习区主要属于扬子区下扬子地层宁镇地层亚区。每个时代的阶层都比较完整,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下扬子地台褶皱带一套完整的沉积类型和构造单元的地质环境。具体来说,它分为唐山、排山、邦飞和六合房山。唐山位于南京市麒麟门外的唐山市城西,距南京市约30公里。唐山位于宁镇山脉的西端,由七座从东向西延伸的山峰组成,包括小汤山和宫磊山。我们在这里观察的是从寒武纪的观音台组到泥盆纪的吴彤组。唐山附近的排山,是我们从泥盆纪吴彤组和二叠系金岭组到龙潭组的地层界线观察的地方。邦飞山位于排山附近。我们在这里观察的是三叠纪下青龙组到三叠纪上青龙组。以唐山为中心,从北到斗山、南到邹家山、南到侯家塘、东到唐山镇的广大区域称为唐山地区。唐山地区也是古生代地层剖面的宝库。古生代地层在这里暴露得很好,有3亿年的地质历史(5亿-2亿年前)。它们由寒武纪至三叠纪地层组成,反映了一个完整的海陆过渡过程。六合房山位于六合区以东30英里,因其光滑的表面而得名。房山曾经是六合和仪征之间的界山,但现在它位于县城的横梁镇。房山海拔184米,雄伟壮观。攀登高峰是有远见的。青山隐隐,水平。俯视数千公顷,森林覆盖着山路,肥沃的田野郁郁葱葱。古代有“划船房山港,吊房山亭”;隋宫罗绮,石山鲜痕青”等诗唱响方山。我们在这里观察的是新近纪房山组。实习后的地方是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它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最好的部分是154平方公里。它被称为“500里黄山”。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日照辐射差异较大,当地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了多云、高湿、多降水的气候特征。该山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纵贯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侵蚀,形成壮丽多彩的花岗岩洞穴和通道,使其成为一个到处都是的重脊峡谷和门户。千山岩体节理稀疏,多为球状风化岩,山势雄浑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大部分垂直风化且陡峭。1.2实习内容(1)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包括用指南针测量岩层的方位、坡度和产状。(2)掌握野外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包括岩性点的观察和记录、构造点的观察和记录、路线地质的观察和记录(3)掌握绘制地质图的方法,包括绘制新寿地质剖面图、绘制和记录地质剖面图1.3实践的目的实践是基础地质学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实践,我们可以直观地反映课堂上所说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观察和理解野外的一些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在唐山,我们观察到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上寒武统观音台组、下奥陶统山仑组、红花园组、下志留统高家砭组、上志留统中志留统分头组、下泥盆统茅山组、上泥盆统吴彤组。观音台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和钙质白云岩,零星出露,与下伏地层整体接触。风化面为黑色,新鲜面为灰白色。山仑组主要岩性为钙质白云岩和石灰岩,均已完全出露。红花园组主要岩性为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呈零星出露。我们观察到的岩石还包含诱饵石灰石、硅质石灰石和泥质石灰石。高家边组主要岩性为黄绿色碎泥岩、薄层泥质粉砂岩和页岩,呈零星出露。分头组主要岩性为应时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零星出露。茅山组主要岩性为灰色砾质石英细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零星出露。吴彤组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应时砂岩、粉砂岩和页岩,零星出露。2.2排山脉在排山,我们观察到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下石灰金岭组、高黎山组、贺州组、中石灰黄龙组、上石灰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金陵组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结晶生物碎屑灰岩,零星出露,与下伏地层呈准整体接触。高黎山组主要岩性为杂色砂岩和杂色砾石页岩,零星出露。贺州组主要岩性为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黄龙组主要岩性为纯灰岩,底部为燧石白云岩。纯黄龙组灰岩呈红色,是一种良好的水泥原料。船山组主要岩性为灰白色致密灰岩和球状灰岩,为水泥原料。栖霞组主要岩性为沥青质灰岩和含燧石灰岩,气味难闻。2.3巴丘陵层在邦飞山,从古到新观察到的地层有:下三叠统青龙组和中三叠统上青龙组。下青龙组主要岩性为钙质页岩和薄层灰岩。从底部到顶部,泥岩减少了石灰岩的增加,并显示完全暴露。上青龙组主要岩性为角砾岩灰岩,夹石膏层薄层灰岩和球状灰岩,零星出露。2.4六合房山组在六合房山,我们观察到的地层有:新近系上新世六合组。在洪积环境下,六合组主要岩性为砾石层、砂层和砾石层,显示完全出露。第三章施工3.1区域结构该区大地构造属于下扬子准地台褶皱带和苏北断陷盆地,是扬子准地台的次级构造单元。宁镇山脉主要由三个大型背斜褶皱和两个大型向斜褶皱组成。曲轴的方向通常是东北,东,。由南向北依次为龙仓背斜、范家场向斜、宝华山背斜、华亭向斜和唐伦背斜。唐山位于唐伦背斜的中部,是一个圆顶状的短轴背斜。岩心由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组成。北翼由上奥陶统的三叠系地层组成。地层较陡(倾角大于60)或倒转,次级褶皱发育。南翼不完整,仅出露奥陶系和志留系地层,产状相对平缓(倾角约40)。由于应力的差异,背斜的不同部位发育了不同性质的小构造。其中,还包括背斜轴部的拉伸节理、翼部的纵向裂缝和层间解理构造。该区主要有三大断裂系统,即近东西向主断裂(如逆掩断层、平移断层等)。),西北-西南-东平移断层和东北-东断层。它们对唐山地区的地层(两翼缺失中、上奥陶统)和地貌空间分布有很大影响。山谷的主导方向与构造和主要断裂系统的走向一致。价值的平均趋势1.2局部区域结构崆山背斜第四章活跃的火山4.1六合区该区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六合县的六合灵岩山、房山、恒山、铜山和潘潇山、平山、马头山和尖山。根据谢家基等人的研究资料及相应的剖面对比,根据与新近纪砂砾岩的关系,该区新近纪玄武岩可大致分为4次喷发。第一次喷发:小盘山地区六合组顶部灰绿色泥岩夹以溢流相为主的玄武岩。柳河房山和江宁房山玄武岩大致相当,但以火山锥形式出露,岩性为灰黑色致密碱性橄榄石玄武岩,属于柳河组沉积晚期喷出的玄武岩。第二次喷发:流河县北部平山、盘山、马头山等地广泛出露以溢流相为主的玄武岩。岩性为灰黑色斑岩碱性橄榄石玄武岩。剖面上位于黄冈组中上部灰红色岩屑砂岩和凝灰质砂砾岩之间,属于黄冈组沉积时期喷出的玄武岩。第三次喷发:岩性为灰黑色中细橄榄石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六合县北部。玄武岩覆盖皇岗组,被雨花台组砾石层覆盖。第四次喷发:岩性为灰黑色含钛辉石玄武岩,以火山锥形式出露于六合800乡桂枝山。玄武岩覆盖于雨花台组之上,被夏树组覆盖。根据岩性和岩相特征,第一、第二、第三玄武岩属于碱性橄榄石玄武岩,第四玄武岩属于角砾岩。在第一、二、三期玄武岩之间,岩石的岩性、岩相和岩石化学都有一定的演化趋势,这表现在岩性上。早期(玄武岩首次喷出),晶体较细,基质隐晶为微晶,玻璃状较少,斜长石品位较大,岩石中铁镁矿物含量较高,碱度较高。晚期(第二和第三纪玄武岩)有较粗的晶体,中等和细的基质,含有一定量的玻璃质和较低品位的斜长石。深源晶体、晶体洞和包裹体在碱性岩石中很常见。总的来说,碱度从早到晚变化明显,岩石的碱度降低,碱度升高。其中,第三次喷发的玄武岩因其强烈喷发而混有硅铝层,碱性程度相应降低。1.2黄山到了早白垩世,燕山晚期的运动再次震动了长江以南。它位于地壳下部的热岩浆深处。沿着印支运动期间形成的褶皱带,它从相对较弱和断裂的地壳黄山上升,并侵入距地球表面约几公里的古地层。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这些岩浆慢慢冷却,从边缘向中心凝聚,形成了黄山花岗岩体的雏形,即大约1.25亿年前形成的“地下黄山”。黄山花岗岩侵入地壳形成时,即黄山雏形孕育铸造时,经过反复脉动向上侵位和结晶固结,最终形成黄山花岗岩雏形。第五章区域地质发展史5.1唐山地区和六合房山从上寒武统观音台组开始,经过下奥陶统山仑组和红花园组,这些地层均具有明显的海相特征。然而,在下志留统高家砭组中,有软页岩碎屑,表明该处已开始向陆相转变。沉积物浓度越大,越接近志留纪中上墓群,海就越开阔。在下泥盆统茅山群中,砾石含量增加,表明这是一个山前河流沉积,是一个完整的海洋后退的陆地。然而,从上泥盆统吴彤组开始,一个逐渐走向海洋的过程开始了。钙质系统下统金岭组岩石具有层厚、颜色深、生物含量高的特点,表明该区为开阔温暖的浅海环境。在下石灰岩系统高黎山组中,这是一个海相和陆相相互作用的区域。从下二叠统和贺州组、中二叠统和黄龙组、上二叠统和船山组到下二叠统和栖霞组、孤峰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这些系列具有大陆特征。三叠系下青龙组和中三叠统上青龙组,泥岩含量逐渐减少,灰岩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这里是海洋进入的地方。再到六合房山,这里是一个与洪水同步的陆地环境。通过地层,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不同时期海洋和陆地环境的变化,包括水量的变化和地壳运动带来的变化。同时,通过观察地层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知道植被和气候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循环而变化的。通过分析底层的特征,我们还可以发现隐藏在地层中的渐进结构变化。5.2黄山从大约8亿年前的震旦纪开始,海水绕过晋宁运动形成的江南古陆,从东南进入黄山地区。黄山地区被海水淹没了。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和奥陶纪期间,地壳处于伸展的高峰期,这导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1.6亿年间,黄山地区基本稳定,但仍是一片汪洋。到志留纪末期,大约4.05亿年前,地壳活动加剧,晚加里东运动使黄山地区成为陆地,海水完全消退。这是地质史上黄山地区第一次暴露于海洋。经过5000万年的相对稳定后,柳江运动使海水回流,黄山地区在石炭纪又沉入海平面以下。两亿年前的三叠纪末,划时代的印支运动抬升了地壳,使其变成陆地,海水从安徽流出,最终结束了黄山地区漫长的海侵和海洋沉积历史,从而进入了陆地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侏罗纪后,影响全国的燕山运动,不断改造和塑造黄山地壳地貌,活动强烈而频繁。黄山北部太平花岗闪长岩体是晚侏罗世岩浆侵入的产物。到了早白垩世,燕山晚期的运动再次震动了长江以南。它位于地壳下部的热岩浆深处。沿着印支运动期间形成的褶皱带,它从相对较弱和断裂的地壳黄山上升,并侵入距地球表面约几公里的古地层。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这些岩浆慢慢冷却,从边缘向中心凝聚,形成了黄山花岗岩体的雏形,即大约1.25亿年前形成的“地下黄山”。黄山花岗岩侵入地壳形成时,即黄山雏形孕育铸造时,经过反复脉动向上侵位和结晶固结,最终形成黄山花岗岩雏形。黄山岩体是地球膨胀收缩过程中同源岩浆多次脉动侵入形成的复合花岗岩。早期和主要侵入岩分布在边缘和外围,颗粒较粗。侵入性roc在深部地壳不断熔化成岩浆并向中心挤压的过程中,黄山也自行抬升,但此时黄山花岗岩仍埋在地下,覆盖着数千米的沉积盖层。经过几次间歇性抬升,覆盖岩体的厚覆盖层持续风化剥蚀。在5000万至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的早期,这些沉积盖层随着山的隆起而逐渐被侵蚀掉。黄山终于从地球表面出现,形成了花岗岩山峰,如莲花峰、光明峰和天都峰。然而,在那个时候,没有像今天这样雄伟壮丽的风格。第三纪和第四纪期间,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壳普遍上升,隆起扩大。黄山也在不断上升的同时遭到了剥蚀,逐渐形成了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花岗岩峰林和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第六章结论徐迟老师在黄山记中说:“自然是高贵的,优秀的,美丽的。创造世界需要付出努力。”只有在地质学的基本实践之后,我才想到它的真正含义。当我正准备实习的时候,我正在教室里摆弄指南针。我只是觉得这个小东西真的很棒。它有许多用途。有了它,地质学家可以简化很多。位置、坡度、产状,一一仔细研究,我知道这是我对付大自然的一把钥匙。第一天,目的地是唐山。在我去之前,我的想法是我们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籍测量员技能鉴定高级面试重点题
- 2025年环保安全生态保护题集答案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预测题
- 2025年美容美发技能大师挑战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学家专业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处理
- 2025年建筑师注册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钢结构工程安全监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治理工程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财务分析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泡沫箱子合同范本
- 地球物理勘探合同范本
-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件-机翼结构
- 渠道维护工考试题库考点
- DL-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 游戏传媒策划方案
-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详细超值版)
- 青少无人机科普教育方案课件
- 文物安全培训课件
- 传播学概论课件
-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田字格描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