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液氧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液氧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液氧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液氧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氧安全管理系统一、液氧站门禁管理系统1.非值班人员必须获得值班人员的许可才能进入液氧区。2.进入液氧区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必须关闭,打火机等火种必须交给值班人员保管。3.液氧区的大门在进出后应随时关闭。4.液氧区的工人在操作时应戴防冻手套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禁撞击等动作,避免管道泄漏。5.严禁无阻火器运输液氧的机动车进入氧气区6.液氧区空气中的氧含量应每天测定一次,不得超过21%。7.液氧区的施工和维护工作必须通风良好,以防止明火和其他火源。液氧作业现场禁止吸烟、饮食,禁止穿尼龙和化纤衣服,禁止使用铁器或其他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8.设备系统运行时,不允许敲击,法兰设备不允许带压修理和紧固。9.储存、补充和切换液氧时,应均匀缓慢地打开阀门,使气体缓慢释放,禁止剧烈排气,以防摩擦引起爆炸。10.液氧设备系统的检修和运行应使用铜工具。如果必须使用钢制工具,应使用黄油或其他措施。手和衣服不应沾有油脂。11.液氧区维修需要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一级动火作业票”,必须确定作业区的含氧量,含氧量不得高于23%。12.一旦发生泄漏,工作人员应立即疏散周围人群并向上级报告。同时,穿戴防冻防护服和呼吸器,用清水检查泄漏点,并做好标记,尽快堵漏,切断泄漏源。二、液氧充装安全管理液氧充装是指液氧用户罐车的充装。液氧的充装关系到充装单位、用户、道路交通和公共场所的安全。因此,液氧灌装应该安全关闭。液氧充装的安全管理体系如下:1 .加强对用户汽车罐车的安全检查(1)检查用户的油罐车必须携带的证书和数据。检验项目有:A.油罐车使用证书。B.机动车驾驶证和油罐车行驶证。C.护送通行证。D.油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E.液位计指示刻度与容积对应表。F.操作检查记录。G.卡车装卸记录。(2)检查用户罐车的安全附件和消防设施:A.安全阀B.爆破片装置C.水准仪D.压力计E.搬运阀F.车辆灭火器G.静电接地装置(3)检查用户罐车的油漆颜色、文字和标志:A.坦克颜色B.单词和笔迹C.圆形丝带D.图形符号E.危险货物标记(4)严格执行“七不填”规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充装单位不得充装:A.油轮的使用许可证或执照已超过有效期。罐车未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罐车的油漆颜色或标志不符合规定。d .防护设备、衣物、特殊维护工具和备件不随车携带。e .首次投入使用或大修后首次使用,罐车不能提供更换合格的分析报告或证明文件,已投入使用的不能识别上次填充的介质。F.残余压力不符合规定。G.储罐或安全附件、阀门等。都不正常。2.灌装前的各种准备工作:(1)通过安全检查后,罐车应按指定路线低速进入加油站。(2)罐车投入运行后,必须关闭发动机,并用手制动。如果可能滑动,应增加防滑块。(3)封闭所有道路,悬挂警告标志,禁止任何汽车通过。(4)钩住专用安全接地线。(5)有(6)连接充气排气装置,回收罐内残留气体。不可回收。应采用高空排放,不得排放到地面。(7)用四氯化碳清洁阀门接头和软管并去除其油脂。(8)连接加注软管时,严禁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9)灌装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护用品。(10)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灌装作业:A.雷雨天气时;当附近有明火时;C.附近有维修工作时;D.当液态氧排放到空气中时;E.当罐内压力异常时;F.夜间照明不佳;3.灌装过程的安全监控(1)灌装人员和运输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离开现场。(2)灌装操作必须缓慢进行,液体灌装管道的冷却必须缓慢且均匀。(3)加油期间,汽车发动机不得启动,车辆不得大修,对讲机、手机等。不得使用。(4)充装人员应经常观察罐内压力,检查各部门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罐车的充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充装量。(6)灌装后,应及时关闭灌装阀,排出管内残留液体和压力,并拆除连接软管。(7)确认现场空气含氧量合格后,允许罐车离开。(8)认真做好填写记录,记录应真实准确。三、液氧储存安全管理1、液氧储存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一般应安装在室外,周围有围栏,5m内不得有明火、易燃易爆物品和低洼处;2.储罐必须有导电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大于10;防雷装置的最大抗冲击性能为30,每年至少应测试一次。3、储罐充装率不得大于95%,严禁过量充装;4、压力表严禁漏油,并定期检查;安全阀必须由不锈钢或铜制成,定期检查并严格脱脂。5.当设备上的阀门、仪表和管道冻结时,应使用70 80的氮气、空气或热水进行解冻。严禁明火加热。6.当储罐中有液体时,禁止动火维修。只能在加热至常温后进行修理。7、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不要穿有油污或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也不要穿有钉子的鞋子。操作过程中缓慢打开和关闭阀门。当增压阀关闭时,应将其紧紧关闭。8、每15天分析一次液氧中乙炔的浓度,将其浓度控制在0.110-6以下,否则应排出液氧;9.在液氧的密封储存过程中,由于自然蒸发的影响,内筒内的压力将缓慢上升。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应打开排气阀进行适当的泄压。因此,如果在压力下储存,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以防止超压。罐内的液体不应长时间停留,但应经常加注和排放,以避免乙炔等有害杂质的集中。10.不允许液氧溅到无保护的皮肤上,以免严重冻伤。11.当储罐中的液体已经排空且不能立即加热时,必须立即关闭所有阀门。因为水箱中的温度很低,潮湿的空气会通过相连的管道侵入内部,造成管道冻结和堵塞的事故。12、液氧储存场所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照明和电气开关必须防爆。13、液氧储存场所周围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围栏、安全通道和安全口,并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四、液氧使用安全管理规定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相关规定以及低温液体的特性和风险。熟悉产品操作说明、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的各种阀门和仪表及其功能和操作3、操作人员、部门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设备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并根据氧气站巡回检查表做好检查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确保氧气站和氧气供应系统的安全运行。进出氧气站的人员应严格执行氧气站的进出规定。4、液氧灌装罐,严格执行液氧灌装安全管理的规定,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在场监控罐车灌装人员,防止低温液体溢出。加油机加油后应及时离开。如果灌装工作中断时间过长(夜间或节假日中断),应松开输液管的连接。5.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监视各种阀门、仪表和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灵敏、可靠。当设备上的阀门、仪表和管接头冻结时,严禁锤击或明火加热。建议在70 80用干净无油的热空气或温水解冻。严禁酸、碱和油接触储罐和输氧设备。6.严格执行液氧储存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液氧储存安全。7.在填充或处理低温液体时,操作人员应戴上干净且易于拿取的皮革、帆布或棉手套。如果有液体喷溅的可能性,请戴上护目镜或面罩。当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应穿无钉皮靴,裤腿套在皮靴外面。填充或处理液氧时,操作人员不允许穿被油脂污染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设备。任何被油脂污染的衣服和防护设备都必须更换。不要穿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钉鞋是不允许的。如果氧气渗入操作人员的衣服,他们不允许进入有明火的地方。必要时,衣服必须充分更换或吹掉,并在大气中吹掉至少15分钟。当操作者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冻伤时,受伤部位应及时用温水浸泡或清洗,不得加热干燥。严重冻伤应该在医院及时治疗。8、储罐维护严格按照低温液体储罐维护规程进行。小修:1年;3 6年中等教育;大修:7 10年。其他项目如下:维护项目和周期表序列号检验项目检查周期1压力计一年2安全阀一年3水准仪一年4阀门和管道半年了。5控制阀一年6真空度一年7防雷和静电接地一年9.应急处理措施9.1储罐压力上升过快:关闭储罐增压入口阀,打开储罐气体放空阀,将储罐压力降至允许范围。如果操作后2小时内油箱压力再次上升,可以调节油箱增压调节阀。如果储罐压力仍然无法控制,立即报告长期值并通知设备供应商。9.2液氧站、供氧管道和氧气设备系统发生氧气泄漏时,应根据相关应急处理方案及时处理。9.3储罐安全阀不能回座:先打开储罐排气阀,将储罐压力降至允许范围,然后关闭排气阀。慢慢将三通手柄切换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