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高效节水-喷灌滴灌设计方案_第1页
某某县-高效节水-喷灌滴灌设计方案_第2页
某某县-高效节水-喷灌滴灌设计方案_第3页
某某县-高效节水-喷灌滴灌设计方案_第4页
某某县-高效节水-喷灌滴灌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水资源状况1.3.1水土资源总量(1)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结果,某某市“十一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县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9526亿m3,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1.9656亿m3,占总量的25%,进口地表水资源量为5.987亿m3,占总量的75%。(2)地下水资源根据某某市“十一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成果和省水文局对甘肃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调查评价结果,xx县地貌类型均划分为丘陵区。评价和计算中采用了基本的流动切割法。经计算,XXX县丘陵区地下水(地下水自然水资源)总排放量为6992.6万m3/a,丘陵区河流基本流量为6376.3万m3/a,不与地表水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662.7万m3/a,地下水资源受降水补给和赋存条件限制。河谷和川岛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丰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转化密切相关。为开发利用河谷潜水提供了便利条件。(3)水资源总量全县年均水资源总量相当于自产地表水资源、进口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总和,水资源总量为8.0142亿m3,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19656万m3,占25.0%;进入中国的地表水资源量为5.977亿立方米,占74%。地下水资源净量为0.616亿m3,占1%。县域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汇总表:万m3点面积水平年进水保证率(%)当地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客人水那它可用水资源总量全部县多年来平均的79526.06992.66376.380142.347715.68541.11024.956256.7淡水年50%18670.06992.66376.376125.045323.48114.0973.753437.4歉收的一年75%13795.06992.66376.356247.033488.45978.8717.539467.1干旱年95%8439.06992.66376.334407.020485.83672.7440.724158.5当前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在新的治水理念指导下,全县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格局,其特点是“三水并蓄,一水争一滴”。据调查,截至2011年底,全县有396个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25983个雨水收集坑,遍布山区和河流。集雨蓄水利用工程和部分村镇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灌溉泵站、抽水井、自流引水和工业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河谷和流域地区。其中,有19个农业灌溉和蓄水项目(1个水库和18个池塘),设计供水能力125万米,现有供水能力20万米;105个灌溉泵站,设计供水能力688万米,现有供水能力547万米;139个井灌项目,设计供水能力979万米,现有供水能力725.7万米;117个自流引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1.1464亿m,现有供水能力8567万m;雨水收集窖有25,983,000只眼睛,设计用来储存780,000米的水和700,000米的水。城市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117万米,现有供水能力为105万米,现有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为10034.74万米总供水量预测根据XXX县“十二五”水利发展和改革规划及相关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不同规划水平的可供水量和可供水量根据土地调查数据,2011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011km2,相当于301.5万亩。土地资源利用以农业(果林)种植为主,耕地面积63.25万亩。42万亩生态林地;饲料用地面积18万亩。另178.25万亩。(2)土地资源的可利用量和复垦潜力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为162.5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8%。难利用土地(裸露基岩和陡峭悬崖)和土地储备面积62.9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6%;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划期内城乡居民点、厂矿企业用地、交通用地将逐年增加。因此,该县土地资源的复垦利用潜力不大。同时,该县人口密度为385人/km2,土地复垦指数为68%。因此,该县的土地开垦只能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单位面积效率来实现,因为土地对人口的影响是极其负面的。表中显示了对整个县和所有分区的土地可用性和潜力的预测。土地利用和潜力预测表项目本年度2011年20162021全县范围耕地63.2563.1963.0663.00林地42.0050.3654.4663.22草地18点17.9817.9517.93其他的0000小计,123.25131.53135.46144.151.3.3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及需求预测(1)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根据调查,全县及各分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如下表所示。水土资源利用现状表隔板用水状况(10,000立方米)土地利用现状(万亩)总数生活工业农业生态与环境总数一、农业用地其次,林业土地利用第三,畜牧业土地利用四.其他土地使用1.基本农田保护区2.普通农田灌溉其他的总数7052.63797.17351.465904123.2547.4415.814218(2)水资源需求预测根据XXX县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根据不同规划水平年农业、工业和生活发展预测,分析计算不同规划水平年各行业需水量。结果如表所示。XXX县各级年需水量预测表单位:万m3水平年项目县小计县合计P=50%P=75%P=95%2011年农业灌溉P=50%8938.741043211209.212054.1p=75%9716p=95%10561其他的工业456.9活着1036.32生态与环境2016农业灌溉P=50%10094.3111725.912603.713557.8p=75%10972p=95%11926其他的工业498.93活着1132.7生态与环境2021农业灌溉P=50%12427.2114399.915480.516655.1p=75%13508p=95%14682其他的工业598.72活着1373.96生态与环境(3)土地资源需求预测根据XXX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项规划,分别对不同规划水平下各类用地情况进行预测,如下表所示。各级单位年土地需求预测表:万亩水平年总数农业用地林地畜牧业用地其他土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普通农田2011年121.7843.8814.6346.6316.652016129.0145.0415.0151.8617.092021139.9545.8715.2961.3817.411.3.4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1)水供需平衡分析根据不同规划水平下的年可供水量和需水量预测结果,对该县的水资源平衡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见表。- 7 -不同层次水资源供需平衡表:万m3水平年保证率水全县范围2011年50%需水量10432供水系统13046.6残余缺水2614.775%需水量11209.2供水系统12247.9剩余缺水1038.6p=95%需水量12054.1供水系统11316剩余缺水-738.2201650%需水量11725.9供水系统14351.3剩余缺水2625.475%需水量12603.7供水系统13472.7剩余缺水868.9p=95%需水量13557.8供水系统12447.6剩余缺水-1110.2202150%需水量14399.9供水系统17221.6剩余缺水2821.775%w根据土地供需预测结果,对各规划水平年的土地资源供需进行平衡分析和计算,结果见表。年内不同层次土地供需平衡表单位:万亩水平年土地面积农业用地林地畜牧业用地其他土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普通农田2011年要求43.8814.6346.6316.65可用供应47.3915.8050.3617.98残余缺陷3.511.173.731.332016要求45.0415.0151.8617.09可用供应47.3015.7754.4617.95残余缺陷2.250.752.590.852021要求45.8715.2961.3817.41可用供应47.2515.7563.2217.93残余缺陷1.380.461.840.52(3)水土资源供需评价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可以得出:在不同规划水平年,当保证率为50%时,水资源既能满足各行业用水需求,又有剩余;当保证率为75%时,基本平衡,略有盈余;当保证率为95%时,缺水更加严重;而土地资源在不同的规划水平上呈现出每年供不应求的情况。(2)丘陵区和川岛河谷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丘陵区地形破碎,制约了农田灌溉区的发展。河谷地区以重力灌溉结合井灌为主,以灌区节水改造配套为核心发展节水灌溉,以节水扩大灌溉面积。丘陵地区以提水灌溉和土地整理为主,以河水、井水或池塘蓄水为水源,以坡耕地为整理对象,加快项目改造,实施新的建设项目,实现灌区规模发展和水平梯田的水肥储存,增加农民收入。(3)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与有限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加快节水改造,积极推广各种节水措施,以节补短,是今后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必由之路。1.4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4.1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由于XXX县缺乏大型蓄水工程,水资源的特点是资源、工程和水质三大短缺并存。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03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445.35m3,属于水资源紧缺地区。由于投资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水资源严重浪费,供需矛盾日益恶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将成为影响该县粮食安全、生活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保证全区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保证全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