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变革:“机会至上”还是“能力至上”_0_第1页
企业发展的变革:“机会至上”还是“能力至上”_0_第2页
企业发展的变革:“机会至上”还是“能力至上”_0_第3页
企业发展的变革:“机会至上”还是“能力至上”_0_第4页
企业发展的变革:“机会至上”还是“能力至上”_0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企业发展的变革“机会至上”还是“能力至上”富有活力的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这种现象随着WTO效应的逐渐显现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而日益明显。对于企业界来说,开放的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处处充满商机,“欲赢得世界,先逐鹿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不二法门。但能否就因此认定,国内企业只有奉行以机会为中心的战略才能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取得胜利呢笔者认为,过于强调机会的重要性不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危机,更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具体来说,“机会至上”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企业易患“近视”症过于关注眼前机会易造成企业目光短浅,从而被眼前的蝇头之利所蒙蔽,看不到市场竞争的长远发展方向和潜在的机会。大家都能看到的“机会”是显性的,只能给企业带来一般收益。真正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是那些隐性机会,而这些机会往往表现得并不明晰。只有拥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才能够在机会尚处于萌芽状态之时就灵敏地感知到,在机会来临之前就做好准备,在机会到来的一刹那先于别的企业而抓住它。忽视企业能力的培育对机会的过分关注,容易使企业以“机会”为唯一2/5导向,忽视培养抓住机会的能力。企业可能较早发现机会,但如果缺乏将其转变为收益的能力,机会反而会被更有能力的企业所掠取。事实证明,很多有实力的大企业采取的正是这种策略,即在机会刚出现时任由众多小企业去辛苦开拓、积极耕耘,一旦机会成熟,到了将要收获季节,再凭借强大的能力后来居上,将“完成使命”的小企业挤出市场,取得最终的胜利。如博士伦曾积极开拓隐形眼镜市场,但当这一市场变得有利可图时,却无法阻止强生等市场巨鳝的侵入,不但市场领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自身也一度沦为被猎食的目标。LOCALHOST急功近利的心态企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其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机会”为导向的企业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而这恰恰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味追逐利润的企业难以得到社区和政府的好感,长此以往必定失去公众的支持,进而导致市场份额的丧失。市场“败德行为”是导致众多企业生存难以为继的深层原因。助长投机心理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奉行机会至上的企业也因此具有较强的投机性。而风险和投机通常相伴而生,过分投机3/5不但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莫大的风险,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均衡和稳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强调“机会至上”弊大于益。因此,不妨换一种思路,即以“能力至上”代替“机会至上”机会虽然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契机,但能力才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根本力量。1能力是把握机会的关键强大的能力能够增强企业对有效机会的嗅觉,并在机会出现时及时组织内外部资源,将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如TCL依靠超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兼并历史悠久的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能力的独特性和动态调整的特征保证了企业行为的路径依赖性,也提高了将机会转化收益的成功概率。能力是保证企业安然渡过低谷和危机的保证机会并不总是会出现在企业面前,当适宜的机会缺乏时,对于缺乏能力的企业来说就等于进入了“冬天”而对于有能力的企业来说,能力成为保证企业渡过低谷和危机的“诺亚之舟”。不仅如此,能力还有助于企业识破貌似机会的陷阱,甚至当企业不小心陷进去时,足够的能力也能使其及时跳出陷阱,重新踏上发展之路。能力本身可以创造机会能力具有能动特性,当市场机会相对缺乏时,有能4/5力的企业会主动寻找并开发顾客潜意识需求,将模糊的隐性机会转化成显性机会,甚至成功开创一个行业。如索尼依靠微型电子制造能力,发明小巧玲珑的随身听,开发出人们对“边走边听”的需求。市场上的众多的保健品、娱乐产品也都是创造机会的例子。机会是暂时的,而能力是持久的。一个好的机会可以让企业兴旺一时,而卓越的能力则使企业繁荣一世。企业总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机会之间赛跑,而率先到达终点的,一定是拥有最强实力的。如果用一支足球队来形容,机会就像前锋,能力则是中场,缺少强大的中场支持,再优秀的前锋也无法进球,球队后防却容易连续失球。回到本文开头话题,开放的中国有大量的机会,吸引了几乎所有的著名跨国公司来淘金。因此我国企业最缺的当然不是机会,而是把握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力、坚决果断的行动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力,以及对危机的抵抗力。任正非说过,加人WTO后,中国企业面对群狼围攻,自己要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