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尽职调查正稿.ppt_第1页
集团公司尽职调查正稿.ppt_第2页
集团公司尽职调查正稿.ppt_第3页
集团公司尽职调查正稿.ppt_第4页
集团公司尽职调查正稿.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尽职调查报告,2001年2月9日北京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目录,一、综合、投资、财务二、业务、网络、技术三、发展战略总体思路,第一部分综合、投资、财务,4,综合、投资、财务,中国电信集团概况投资和财务状况概述电信行业监管,5,电信行业重组集团公司组建集团公司主要职能集团组织架构省子公司职能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与政府部门关系人力资源情况主附、主辅分离进展情况,中国电信集团概况,6,电信行业重组,7,国务院于2000年1月批准组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5月正式揭牌。注册资本2220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在原邮电系统实行政企分开、邮电分营,并将寻呼、移动、卫星等专业分离出去后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骨干通信企业。是国家主体电信企业。组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集团公司组建,8,由国家投资形成的全部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国内、国际各类固定电信网络设施(含本地无线环路)基于电信网络的话音、数据、图象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进行国际电信业务对外结算。开拓海外通信市场经营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广告、设备生产销售和进出口、设计施工等业务。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经营国家批准或允许的其它业务。,集团公司经营范围,9,对所属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对有关企业中国家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责任。集团公司享有资产受益权、投资决策权,以及外贸经营权、外事审批权、对外融资权、对外担保权、对外劳务合作权等。集团公司在国家财政及相关计划中实行单列。根据通信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和承担普遍服务任务的要求,集团公司对全资企业集中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集团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调整结构、通信调度、协调利益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是全网性和国际性重大投融资和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承担普遍服务、党政专用通信、应急通信及相应的补贴邮政亏损等任务。,集团公司主要职能,10,全国共330多个,全国共2100多个,全国共31个,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地(市)电信分公司,省电信子公司,县(市)级电信运营机构,省实业公司,集团组织框架,全国共31个,集团组织架构成员企业,对外投资企业,11,总经理,计划部,综合部,市场经营部,企业策划部(法律事务部),新技术发展部,网络建设运行部(安全保卫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办公会,数据通信事业部,国际光缆事业部,集团客户服务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对外投资企业,北京、上海、广州研发中心,财务部,人事部,劳动工资部,国际合作部,审计部,纪检监察及党群部门,集团组织架构集团公司总部,集团组织框架,12,集团组织架构-省(区、市)电信公司机构图,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支撑部门,按1214个设置,总经理办公会,省网管中心,党政、机动通信部门,省长途线务局,省数据通信局,地市分公司,县市电信局,地市分公司,县市电信局,地市分公司,地市分公司,地市分公司,地市分公司,按地市行政区化设置,县市电信局,县市电信局,直属机构,按地市行政区化设置,集团组织框架,13,省级公司对集团公司投资的全部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负责落实集团公司有关发展战略和全网业务的重大决策。省级公司作为企业法人,依法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具体负责辖区内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经营电信及信息业务、自主开发新业务。,省公司主要职能,14,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组建方案,集团公司与省级公司之间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集团公司在制定集团发展战略、调整结构、通信调度、协调利益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省级公司具体负责辖区内中国电信的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从事电信与信息业务经营,自主开发新业务。,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15,集团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依法自主进行各项经营活动。在市场方面,接受信息产业部的行业监管。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税收等方面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与政府部门关系,16,2000年集团主业人员情况,1999年末中国电信集团员工数量为52.9万人,1998年末为61.5万人。,集团全面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单位:人,人力资源状况,17,2000年集团主业人工成本情况,人工成本总体情况,1999年员工工资总额为98.8亿元1998年为94.8亿元。,单位:万元,注:上表中不含福利费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内部退养人员费用等方面的数据。,人力资源状况,18,工资总量管理国家主管部门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实行工效挂钩办法。集团公司总部实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内部分配管理集团公司现行的工资制度是岗位技能工资制,包括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两部分。今后,集团公司将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并逐步对企业经营者试行年薪制。上市公司的工资总额将按照有关规定及上市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管理。,人工成本工资总额管理,人力资源状况,19,人工成本奖励机制,根据效绩考核结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层进行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新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重要的市场营销人才进行特殊奖励。根据岗位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人力资源状况,20,总量:18.6万人,2000年末离退休人员情况,人工成本养老保险,人力资源状况,21,劳动生产率集团主业人均业务收入、人均主线数情况,注:图中数据按照员工口径计算。,人力资源状况,22,员工结构员工岗位结构,总量:39.7万人。,总量:12.0万人(含数据业务人员)。,人力资源状况,23,员工结构员工年龄结构,总量:39.7万人。,总量:12.0万人(含数据业务人员)。,人力资源状况,24,集团公司建立了绩效(岗位)考核制度,集团公司机关及各省级公司均制定了员工绩效(岗位)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将作为员工竞争上岗、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和对员工进行奖惩、培训以及调整岗位、工资、奖金等的重要依据。,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状况,25,中国电信集团成立以后,为了实现中国电信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强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为公司上市做好准备,实施了精干主业,主附主辅分离,规范非主业经营的重大举措。,主附、主辅分离进展情况,总体部署,26,截止2000年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实业公司已基本组建完成。附属单位、辅助部门已与通信运营核心企业分离。实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基本到位,开始正常工作,精干主业已见成效。,实业公司组建情况,主附、主辅分离进展情况,27,实业公司的产权结构,主附、主辅分离进展情况,28,实业公司是电信公司投资设立的企业,既要成为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法人实体,又要按照市场的原则,通过关联协议的方式,对通信运营核心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协作和配套,与主业的关系,主附、主辅分离进展情况,29,综合、投资、财务,中国电信集团概况投资和财务状况概述电信行业监管,30,投资和财务状况概述,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主要财务会计政策风险管理政策与措施固定资产投资财务状况,31,财务管理体制演变-1998年前为政企合一、邮电合营的财务管理体制-1998年5月寻呼专业剥离-1998年12月政企分开、邮电分营-1999年3月移动剥离、电信分营,财务管理体制,32,原财务管理架构及会计报告/控制路线,省邮电管理局财务部,地市邮电局财务,地市邮电局财务,县邮电局财务,县邮电局财务,邮电部财务司电信总局财务部,省邮电管理局财务部,省邮电管理局财务部,地市邮电局财务,县邮电局财务,附属企业(子公司),会计报告,财务控制,财务管理体制,33,现财务管理架构及会计报告/控制路线,省子公司财务部,地市分公司财务,地市分公司财务,县电信局财务,县电信局财务,集团公司财务部,省子公司财务部,省子公司财务部,地市分公司财务,县电信局财务,附属企业(子公司),会计报告,财务控制,财务管理体制,34,财务管理架构-1999年前为部(总局)-省-地市-县四级财务管理、四级核算-2000年为集团公司-省-地市三级财务管理、三级核算(部分省为四级)资本链条-重组前为四级电信企业资本金分割汇总-重组后集团公司内电信企业为二级资本链条;非通信企业正在按两级资本链条规范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趋势:集中统一,财务管理体制,35,1950-1955,邮电金库制度,1956-1958,预算拨款制,1958-1979,收支差额管理,1980-1984,财务包干,1985-1988年,经济核算结算系数法,收支差额分配办法,1996-1997,自有收入折算系数法,1998,准收支差额管理办法,1989-1993,经济核算成本差异系数法,1994-1996,经济核算固定计算系数法,内部财务分配办法,财务管理,36,财务收支预算管理-每年第4季度,各省公司编报下一年度的财务收支预算-经集团公司综合平衡后于下一年度1月份下达执行-执行情况纳入对省公司的效绩考核建设资金管理-集团公司与省公司实行分级管理-一级干线建设资金来源:(1)一级干线固定资产折旧上缴70%。(2)各省上缴集中资金,财务管理,37,资金管理-目前(1)预测企业自有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情况,(2)提出资金缺口解决方案-今后(1)纳入企业全面预算(2)调剂资金余缺,盘活闲散资金,降低资金成本,财务管理,38,财务管理信息系统-1986年全国邮电企业实现计算机汇总会计报表-1991年全国邮电通信企业推广会计电算化-全国电信企业统一财务管理软件,并全部实现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账务管理、报表处理、固定资产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工资管理及在建工程管理。部分省实现省内连网。,财务管理,39,会计准则-执行中国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以及邮电通信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会计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收入确认-权责发生制-初装费先计入收入,在所得税前上缴国家财政,财政下拨后作为国家资本金投入。-预付费卡按折扣后的实际售卡款计列收入。成本确认配比原则,主要财务会计政策,40,折旧政策-程控交换设备双倍余额递减法(5年)。-其他设备直线法(按国家规定最短年限)。坏帐准备按年末帐面应收帐款余额的5计提坏帐准备。坏帐核销按账龄法-2000年以前发生的,账龄达到3年的核销。-从2000年1月1日起,当年新发生的坏帐账龄达到1年的核销。工资及福利费-实行工效挂钩和工资总额控制。-福利费按实发工资总额的14%计提。退休金2000年按实发工资总额19.5%计提,由社会养老基金支付。,主要财务会计政策,41,长期投资分别按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税务政策汇总缴纳所得税。-2000年及以前实行集团公司统一汇总纳税。中国电信所属省公司13个省收差,18个省支差,收差、支差相抵后计缴所得税。-2001年起实行省公司属地预交,全国汇总清算。利息资本化-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计入相关资产的价值-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计入当期损益。,主要财务会计政策,42,市话初装费及邮电附加费政策-作为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交纳流转税后上交财政部门-电信企业收到财政部门返还时作为国家资本金入帐电信补贴邮政资金的政策-运营资金补贴1999年65.5亿元(6550百万元)2000年31.7亿元(3170百万元)2001年18.56亿元(1856百万元)-建设资金补贴1999年7.12亿元(712百万元)2000年20亿元(2000百万元),主要财务会计政策,43,电信补贴邮政资金,全国补贴邮政资金情况,6省补贴邮政资金情况,主要财务会计政策,44,投资风险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控制-对外投资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合理确定总体负债水平-合理确定长短期债务结构外汇汇率、利率风险控制-汇率、利率调期,风险管理政策与措施,45,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计划管理与控制流程,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集团公司项目和省投资规模,市场预测,财务状况分析,上年度投资完成情况,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实施,项目后评价,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比较、方案论证,调整计划,市场需求分析,年度计划执行检查,发展战略目标,中长期发展规划,滚动计划,46,固定资产投资,注:2000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数为统计快报数199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剔除移动、寻呼专业的投资,47,1998-2000年中国电信与六省(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单位:百万元,48,固定资产投资,1998-2000年六省(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单位:百万元;%,注:199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剔除移动、寻呼专业的投资,49,固定资产投资19982000年六省(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比例,50,固定资产投资,51,固定资产投资19982000年六省(市)公司各专业投资,52,收入状况,财务状况,备注:收入口径为含初装费和附加费的中央+地方国有通信业务收入,其中:98年含移动和寻呼专业收入,99年含一季度移动专业收入,53,拟上市部分收入结构,财务状况,备注:1、拟上市部分收入包括6省全部业务和25省数据业务收入2、98年包括1-5月份寻呼专业收入和移动专业收入(不含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移动收入)3、99年包括北京、上海、山东三省一季度移动专业收入,54,6省话音收入结构,财务状况,备注:除不含数据专业收入外,收入口径同前页,55,全国收入结构,财务状况,备注:1、98年包括1-5月份寻呼专业收入和移动专业收入(不含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移动收入)2、99年含一季度移动专业收入(不含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移动收入),56,成本费用支出情况,财务状况,备注:支出口径为中央+地方国有通信业务成本费用,其中:98年含移动和寻呼专业,99年含一季度移动专业,57,拟上市部分成本费用结构,财务状况,备注:1、拟上市部分成本费用包括6省全部业务和25省数据业务成本费用2、98年包括1-5月份寻呼专业成本费用和移动专业成本费用(不含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移动成本费用)3、99年北京、上海、山东包括一季度移动专业成本费用,58,6省话音成本费用支出结构,财务状况,备注:除不含数据专业成本费用外,其他口径同前页,59,31省数据成本费用支出结构,财务状况,60,全国成本费用支出结构,财务状况,备注:1、98年包括1-5月份寻呼专业成本费用和移动专业成本费用(不含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移动成本费用)2、99年含一季度移动专业成本费用(不含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移动成本费用),61,收支差额情况,财务状况,备注:指标口径为中央国有加地方国有农话,62,EBITDA情况,财务状况,备注:指标口径为中央国有加地方国有农话EBITDA、收入包含两费,63,金额单位:亿元,资产总额及资产负债率,财务状况,备注:指标口径为中央国有加地方国有农话,64,金额单位:亿元,负债总额情况,财务状况,备注:指标口径为中央国有加地方国有农话,65,金额单位:亿元,净资产总额及净资产收益率,财务状况,备注:指标口径为中央国有加地方国有农话,66,集团公司对外投资情况,全资附属单位:鸿翔大厦、号簿公司境外公司:中国电信(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国际卫星组织境内公司-中外合资公司: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环宇邮电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中英海缆、国信朗讯-与国内单位合资公司:中元金融数据网络有限公司、邮电国旅、信元公司、中电黄页广告公司、国信科技公司、蓝天公司,财务状况,67,综合、投资、财务,中国电信集团概况投资和财务状况概述电信行业监管,68,监管部门和监管体制电信条例确定的监管制度监管政策对中国电信的影响,电信行业监管,69,中央和省级两级监管信息产业部受国务院领导,是国家电信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研究拟定电信行业的政策与法规,并负责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组织制订并实施统一的电信行业技术体制与技术标准;依法对电信市场和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监管;制订电信行业资费政策,确定基本电信业务的知道收费标准并监督执行;负责全国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电信网码号等公共通信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按国家规定组织对电信普遍服务的补贴。省级管理机构实行信息产业部和省政府双重领导,以信息产业部为主的管理体制,监管部门和监管体制,70,监管部门和监管体制,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电信条例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电信网间通话费结算办法新建国内长途电话网与其它电话网网间互联技术规范新建国际电话网与其它电话网网间互联技术规定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与其它电话网网间互联技术规范,71,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制度将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与增值电信两大类,分别规定了申请经营许可的条件、程序和受理机关正在拟定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电信网间互联调解制度电信网之间应当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遵照非歧视、透明化和非捆绑销售的原则互联双方按照信息产业部主管部门的网间互联管理规定进行互联协商并订立网间互联协议的原则,协商不成可向监管部门申请协调并强制执行的原则按规定时限实行互联及不得中断互联互通的原则网间互联的通信质量不得低于有关同类标准的规则不得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外加收费用的规则,电信条例确定的监管制度,72,电信资费管理制度确定了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分为企业定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价格听证会制度电信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有偿使用,电信条例确定的监管制度,73,电信服务质量监督制度企业自律与社会监督政府规定标准,并监督检查处理争议及保护用户利益电信建设管理制度对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广电传输网实行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全国性信息网络工程和限额以上电信建设项目,立项前要征得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同意,电信条例确定的监管制度,74,设备进网制度限于终端设备、无线电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中介机构检验、认证,主管部门颁发入网证电信安全保障制度用户依法使用电信的权利和秘密受法律保护禁止利用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十三种行为禁止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四种行为国际通信必须通过国家批准的出入口局进行,电信条例确定的监管制度,75,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政策监管机构对基础电信经营者实行数量控制,有利于中国电信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的发展。监管机构已在考虑通信市场需求发展,逐步使国内几家主要电信企业具有相等的业务经营权。根据中国加入WTO的进程,监管机构将制定外商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有关法规,有步骤地对外放开电信市场。,监管政策对中国电信的影响,76,电信网间互联政策由于中国电信经营有线电话业务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且拥有长途和本地网络设施,对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电信业务市场构成了实质性影响。因此,中国电信将承担相应的互联互通义务。互联费用由互联的双方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摊和结算,以弥补中国电信为满足互联互通而投入的建设费、扩容费及网间运行维护费用。实现互联互通,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中国电信的网络覆盖范围及用户规模,互联结算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电信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在法定的互联互通规则下,中国电信面需克服同类业务竞争压力,在竞争中求发展,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按监管部门要求将提供非捆绑网络元素出租业务,有利于中小电信业务经营者更快地进入市场,在提高中国电信网络利用率的同时,客观上也会分流一部分同类业务。,监管政策对中国电信的影响,77,电信资费管理政策2000年底中国对电信资费进行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这有利于逐步实现中国电信长途电话、本地电话等各项业务资费的平衡。但目前中国电信的资费不平衡问题仍较严重,需要逐步地全面建立与国际资费标准接轨的资费体系。对中国电信经营的基础电信业务,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两种方式。而对开办的新型电信业务经信息产业部或地方通信管理局认定,在一年内实行市场调节价,可自行制定试行资费标准。中国电信对基本电话服务等竞争不充分的业务的定价自主权还很有限。对中国电信提供普遍服务的资费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对中国电信自主调整资费的限制过多。相反,新兴的电信企业在自主定价方面较为灵活,电信企业在同等资费水平上公平竞争的机制需进一步加以完善。,监管政策对中国电信的影响,78,电信资源有偿使用政策电信资源的有偿使用,将促使中国电信对占有、使用的码号等电信资源进行整合使用,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中国电信因占有、使用有线电话网、数据通信网等电信码号资源需向国家缴纳码号资源占用费,将加大企业运营的财务负担。电信服务质量监督政策国家明确电信监管机构、电信业务经营者和电信用户在电信服务中的责权利,有助于中国电信规范服务标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中国电信承担了基本电话业务的普遍服务义务。国家正在对电信普遍服务的成本补偿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目前,中国电信内部采取交叉补贴政策来协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即经济发达地区补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补农村等。,监管政策对中国电信的影响,79,电信建设管理政策信息产业部对信息网络实行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为中国电信的基础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创造了有序的发展和竞争环境。设备进网政策国家对接入公用电信网的三类设备的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认证,并颁发进网许可证。为中国电信通信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保证。电信安全保障政策国家对利用电信网络从事网络犯罪或违规活动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为中国电信的网络安全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对于必须通过信息产业部批准的出入口局进行国际通信的严格限制,为中国电信国际通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监管政策对中国电信的影响,第二部分业务、网络、技术,81,业务、网络、技术,一、业务综述二、产品、服务与资费三、经营状况四、营销策略与案例五、网络与技术六、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七、企业IT系统,82,业务综述,作为主体电信网络运营商和主导通信业务提供者,在中国经营电话、数据、网元/带宽出租、网络互联和信息增值服务等业务。拟上市的资产包括中国最富庶的6省市全部网络和业务以及全国数据互联网。上市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将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中国电信市场,经营现代的电信网络和极具发展潜力的电信业务。,业务定位,83,业务综述,统计指标,84,一、业务综述二、产品、服务与资费三、经营状况四、营销策略与案例五、网络与技术六、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七、企业IT系统,业务、网络、技术,85,网络业务模型,产品服务与资费,网元,产品,86,产品服务与资费,运营支持系统(网管、计费结算、客服系统等),基础网络(IP、DDN、FR/ATM、X.25),网络层业务:专线、拨号、VPN、端口等,资源平台层业务:IDC、CA、宽带平台等,应用层业务:ICP/ASP、电子商务、Mail等,普通用户、集团用户、批发代理商,网络集成业务,数据网络业务模型,87,产品服务与资费,业务种类,业务子类,电话,数据/IP,网元/带宽出租,本地、国内/国际/港澳台长话、卡式电话、智能网业务,DDN、ATM/FR、IP、IDC业务、电子商务、多媒体应用服务,网络托管、光纤、端口、租用线、带宽出租,网间互联,网间互联与结算、局数据号码制作、清算中心,增值/新业务,中国电信品牌业务一、品牌业务二,主要产品分类,88,产品服务与资费,产品/目标市场,89,产品服务与资费,数据/IP产品种类,业务层次,服务内容,业务种类,业务定位,应用层,资源平台层,网络层,提供应用等增值服务,提供与资源相关的平台类业务,ISP业务(提供互联网接入),数据业务,ICP业务ASP业务电子商务业务,IDC业务宽带应用平台业务CA平台业务,拨号上网业务专线上网业务XDSL、LAN上网业务,X.25/DDN/FR/ATM专线租用、SVC、PVC业务、VPN业务,未来业务,新兴业务,核心业务,发展策略,联合合作战略捆绑,规模化品牌化共享化,发展批发代理、多种终端接入、集团用户,承载其他ICP、ISP,系统集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咨询、培训、客户设备维护,新兴业务,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管理与支撑系统,提供管理服务,网络管理、统计分析、计费结算等,未来业务,由面向生产向面向服务转变,90,产品服务与资费,网元/带宽出租业务,91,中国网通IP网,中国联通IP网,中国联通电话网,中国联通移动网,中国移动通信网,产品服务与资费,中国电信电话网、IP网,接入,吉通IP网,接入,接入,网间互联业务,中国电信是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运营商,92,产品服务与资费,业务资费政策政府定价-本地电话通话费、月租费等-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通话费-数据/IP月租费、端口费政府指导价-本地电话初装费、工料费等市场调节价-IP电话-IP增值业务,93,产品服务与资费,业务资费结构,94,产品服务与资费,业务资费结构(续),95,产品、服务与资费,业务资费变化,(元/分钟),(元/分钟),(千元),(千元),至美国国际电话,至港澳台电话,本地网2M数字电路,长途2M数字电路,96,产品、服务与资费,业务资费变化(续),(千元),(千元),(千元),(千元),省内DDN64K,本地网营业区内DDN2M,本地网帧中继512K,长途帧中继2M,97,一、业务综述二、产品、服务与资费三、经营状况四、营销策略与案例五、网络与技术六、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七、企业IT系统,业务、网络、技术,98,经营状况,(百万),(单位:万户),电话用户及市场占有率,CAGR(27.02%),CAGR(24.08%),99,经营状况,单位:十亿元,本地电话收入,CAGR(14.55%),CAGR(16.6%),CAGR(15.05%),CAGR(13.7%),本地电话通话量,单位:十亿次,100,六省本地电话总使用量/MOU/ARPU/收入,经营状况,101,经营状况,国内长话通话量,单位:十亿分钟,CAGR(12.66%),CAGR(22。2%),国内长话收入,单位:十亿元,CAGR(7.28%),CAGR(6.26%),102,经营状况,六省长话总使用量/MOU/ARPU/收入,103,经营状况,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通话量,单位:亿分钟,CAGR(5.10%),CAGR(0。2%),国际及港澳台电话收入,单位:十亿元,CAGR(-21.06%),CAGR(-14.19%),单位:亿分钟,104,经营状况,CAGR(322%),(单位:百万户),(单位:千户),CAGR(35.4%),(百万),(单位:十亿元),(单位十亿元),CAGR(152%),CAGR(35.3%),全国IP/数据业务用户、收入总体情况,IP业务用户数,数据业务用户数,IP业务收入,数据业务收入,105,经营状况,专线用户2000年ARPU:3900元拨号用户2000年注册ARPU:20元主叫ARPU:12元,IP用户数/使用量/MOU/ARPU,106,经营状况,数据业务用户/ARPU/收入,(千户),(十亿元),(元),图例:-DDN-X.25-FR/ATM,CAGR43%9.6%114%,CAGR45.2%-8.4%230%,CAGR-1.1%-18.7%11.5%,用户数,收入,ARPU,107,经营状况,网元/带宽出租业务收入,亿元,108,经营状况,注:网间结算支出待确定,网间互联收入,109,经营状况,6省,25省,国际出入口局,中国联通GSM,653294:378942.21=1.72:1去话占全国52。6%,话务流量流向(工作日),中国移动,127328:165668=1:1.3去话占全国39。3%,22889:29852=1:1.3去话占全国43。8%,59275:76310=1:1.29去话占全国80。4%,单位:爱尔兰,110,经营状况,六省之间的长途话务有效话务量百分比(工作日),111,经营状况,6省,25省,国际出入口局,中国联通GSM,1075520:492437=2.18:1去话占全国52。1%,话务流量流向(休息日),中国移动,34428:56023=1:1.63去话占全国80。3%,112,经营状况,六省之间的长途话务有效话务量百分比(休息日),113,经营状况,全国2000年收入结构,拟上市公司2000年收入结构,收入结构,全国2000年成本结构,拟上市公司2000年成本结构,114,经营状况,经营分析,115,经营状况,产品生命周期与进退策略,116,经营状况,Pc*SN+Pm*SA+PU*MOU*SA电话PU*QU*SA+数据/IPPU*QU*SA+网元/带宽网间互联增值/新业务OptC=C电话+C数据/IP+C网元/带宽+C互联PlanningP=FR,C,T,,MaxR=,收入最大化、成本最优化、利润可规划,117,经营状况,经营状况小结本地和国内长话业务稳步增长,目前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数据/IP业务量和收入同步高速增长,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网元/带宽出租已成为中国电信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在多运营商市场环境中,网间结算收入将成为竞争代价的重要补偿增值和新业务特别是量身订做、适时推出的品牌业务将成为中国电信极具吸引力的亮点,118,一、业务综述二、产品、服务与资费三、经营状况四、营销策略与案例五、网络与技术六、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七、企业IT系统,业务、网络、技术,119,营销策略与案例,中国电信与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现状),120,典型案例1:中国海关报关核查全面解决方案,CHINANET(163),数据网ATM,DDN,FRN,X.25,CHINANET(169),b,A,B,C,D,内部网,外部网,因特网,海关总署,海关分支机构,用户,企业,外管局,工商,拨号,专线,拨号,WWW,电子口岸,FW,CAIDC,营销策略与案例,121,典型案例1:系统集成和数据全面解决方案,营销策略与案例,海关总署利用中国电信ATM/FR宽带网和DDN网组建了海关国家口岸专网,网络涉及全国海关600多个分支机构,年租费达到2240万;利用CA平台、IDC、漫游等功能构建了十二个部委联网的“中国电子口岸”,实现电子报关,进出口核查。项目的实施为中国电信带来直接用户数为30多万户,带来的直接年收入为7.2亿元。实现了中国电信在网络层、资源平台层、应用层三个层次、向多业务的组合服务和价值链高端的延伸。海关利用数据网组建了Intranet和广域Extranet海关起到了客户聚集者的作用,将客户吸引到中国电信网上。,122,典型案例2:与联想电脑合作捆绑销售,营销策略与案例,CHINANET,NAS,全国漫游中心,PSTN,联想电脑用户,联想认证计费中心,NAS,PSTN,联想电脑用户,预置帐号,一键上网全国漫游,集中认证时长批发,联想统一结算,用户一年免费联想为用户服务第一界面,123,典型案例2:IP业务营销案例,营销策略与案例,与中国最大的电脑生产商联想电脑公司合作,将163拨号帐号预置在联想系列电脑中,并利用Chinanet全国漫游功能,实现了用户的一键上网。一年内发展联想电脑捆绑用户100多万户,产生收入近6500万。捆绑销售的同时,利用联想公司在应用开方面的优势在应用层开展合作,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开创了利用软硬件厂商已有的销售渠道,拓展电信服务和销售渠道的新的营销模式。创造了数据通信市场合作多赢的局面,124,典型案例3:“一码通”组网方案,呼叫管理服务器,CTI服务器,主机数据库服务器,语音自动应答IVR服务器,排队机,S.C.P,S.T.P,TS,S.S.P/TS,S.S.P/TS,汇接交换机,E1/PRI,A市本地交换机,C市本地交换机,拨95068,传真机,拨95068,B市本地交换机,汇接交换机,汇接交换机,智能网,电话网,呼叫服务中心(苏州),E-MAIL服务器,传真机,营销策略与案例,125,营销策略与案例,“一码通”是中国电信开发的新业务,是面向集团用户的产品,以提供“接入服务”为主,并可实现话务汇聚、呼叫分配、提供话务分析报告等功能。北京掌中信息公司利用中国电信“一码通”业务,组建其全国呼叫服务中心,从事短消息(E-MAIL)等服务,其用户只需拨打全国统一接入号码“95068”,即可得到服务该业务可向高端服务(统一消息服务)延伸,是中国电信品牌业务的先期尝试。按照10万用户计算,每月通信费用约76万元/月,中国电信直接获得912万元/年。三年后可发展到用户40万,中国电信直接获得4200万元/年,典型案例3:电话增值/新业务案例,126,典型案例4:中元公司组网方案,N*2M,A地ATM交换机,B地,C地,E地,D地,F地,SDH网,网管中心,N*115M,证券营业部,保险公司,银行,储蓄所,营销策略与案例,127,营销策略与案例,中元公司是中国电信带宽出租和网络托管相结合业务的客户之一。在全国287个主要地市租用中国电信长途数字电路组建中国金融数据网,为金融客户提供ATM/帧中继业务,并委托中国电信管理该ATM/帧中继网络中国电信每年直接收入5000万元金融用户利用本地DDN电路接入金融数据网,每年又可为中国电信增加数据业务收入2000多万元,又起到了客户聚集者的作用,典型案例4:带宽出租和网络托管,128,典型案例5:CMHK租用CTG传输电路组网方案,本地PSTN,交换机,N*2M,基站,基站,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省际骨干SDH网,网管中心,固定电话,营销策略与案例,129,营销策略与案例,中国移动利用中国电信SDH数字传输网组建全国移动通信业务网,租用2M骨干电路6000多条,本地电路4万多条中国电信直接获得电路租费81亿元为保证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增加安全备份电路,电路总数量可在原基础上增加30-40%,典型案例5:网元/带宽出租案例,130,营销策略与案例,大客户数0.002%,典型案例6:0.002%大客户产生5%的总收入,131,营销策略与案例,本案例说明中国电信拥有最有价值的客户3000个大客户产生了86亿收入即0.002%的客户产生了5%的总收入如何提高该客户群忠诚度,发掘其潜力,为其创造量身订做的新服务,是我们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一。,典型案例6:客户细分案例,132,一、业务综述二、产品、服务与资费三、经营状况四、营销策略与案例五、网络与技术六、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七、企业IT系统,业务、网络、技术,133,传输网,国内光缆,网络与技术,134,网络与技术,传输网(续),135,国际,省际长途,省内长途,本地网,DC0,DC1,DC1,DC2,LS/TM,电话网,网络与技术,136,网络与技术,网管网,137,数据/IP网,国际20余家NSP,Uunet、Sprint,etc,网络与技术,用户/大楼,宽带用户接入,局端用户接入设备,Cable/XDSL/FTTH,PSTN/ISDN,IDC/数据中心,城域网骨干网,Fiber,局端设备,DDN/ATM/FR/SDH,数据/IP骨干网,138,网络与技术,电缆覆盖全国几乎所有行政村,接入光缆实现光纤到小区大厦,边远山区使用450M无线,本地网开通PHS,高速ADSL接入,高速LAN接入,接入网,139,一、业务综述二、产品、服务与资费三、经营状况四、营销策略与案例五、网络与技术六、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七、企业IT系统,业务、网络、技术,140,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省公司市场经营部,集团客户服务中心,省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集团电话卡管理中心,省公司电话卡管理中心,中国电话号簿公司,省电话号簿公司,业务管理架构(除数据外),计划、考核、管理,地市分公司市场经营部,计划、考核、管理,计划、考核、管理,生产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生产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集团客户营销、服务生产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计划、营销、考核、管理,计划、考核、管理,计划、考核、管理,计划、营销、考核、管理,141,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集团公司,省公司,集团客户服务中心,公众及大客户服务中心,公众及大客户服务管理部门,质量检查部门,质量检查部门,客户服务组织架构,地市分公司,1000客服中心,180用户投诉中心,质量检查部门,公众及大客户服务中心,142,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营销渠道结构,143,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面向公众客户的销售,总数:19123,总数:70852,注:不包含公话代办点截止时间:2000年8月,144,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面向大客户/商务客户的销售全国、省、地市三级大客户/商务客户服务机构,设客户经理上门或派驻制服务,六省市各级机构共有客户经理约2000人与各系统集成商合作为大客户/商务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数据全国性业务代理20余家,省级代理1500个,数据业务和IP专线业务受理点遍布330多个地市及部分发达县,145,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主要指标,146,一、业务综述二、产品、服务与资费三、经营状况四、营销策略与案例五、网络与技术六、营销渠道与管理服务流程七、企业IT系统,业务、网络、技术,147,企业IT系统,系统构成,148,企业IT系统,ERP系统定义企业ERP系统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为目的,面向企业管理决策,为支撑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所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计划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OA)等模块。运营支撑系统(BOSS)定义运营支撑系统主要指面向用户服务和支撑生产操作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BOSS的输出将是ERP的信息输入。主要包括:97工程各子系统、计费结算系统、网络及资源管理系统、客服系统等模块。,149,企业IT系统,管理流程示意图,公司统一信息系统,150,企业IT系统,ERP系统结构示意图,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终端,数据仓库输入/输出,广域网,集团公司LAN,北京公司,广东公司,151,总结回顾历史我们对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分析现状深感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中国电信的优势转为胜势,请看第三部分“中国电信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业务、网络、技术,第三部分发展战略总体思路,153,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形势分析战略目标战略举措,154,形势分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155,中国电信的优势,1、高质量的国家基础电信网络建成世界第二大固定电话网,拥有接入网资源的独特优势;以及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国的骨干传输网络和数据通信网。2、庞大的客户资源、良好的客户关系1.44亿固定电话用户、1500多万数据通信用户,为中国电信发展业务、增加收入奠定良好基础;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更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3、值得信赖的企业品牌“中国电信”的品牌形象家喻户晓,成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4、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拥有长期积累的网络管理经验、良好的运营技能和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5、一批能力较高、结构合理的管理和专业人才,156,中国电信的劣势,1、企业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亟需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2、营销机制有待完善,客户服务存在一定差距;3、企业员工的市场意识、服务观念有待提高。,157,中国电信面临的机遇,1、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为电信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2、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电信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3、电信业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4、中国加入WTO后电信市场逐步开放,将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机制、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5、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企业的网络升级换代和业务推陈出新,在固定电信网与计算机通信的融合点上开发新业务的潜力很大。,158,背景资料:国内电信市场潜力巨大,固定电话普及率与人均GDP,互联网普及率与人均GDP,0%,10%,20%,30%,40%,50%,60%,7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中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固定电话普及率,人均GDP(美元),新加坡,英国,0%,5%,10%,15%,20%,25%,0,10,000,20,000,30,000,40,000,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香港,美国,日本,互联网普及率,人均GDP(美元),11.4%,1.2%,中国电信面临的机遇,159,中国电信面临的挑战,随着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电信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国际多元化市场竞争作为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中国电信在经营许可、互联互通、电信资费、电信普遍服务等方面受到相对严格的行业管制,160,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形势分析战略目标战略举措,161,战略目标,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电信发展成为能够体现中国电信业实力的、真正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中国电信业实力,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162,未来五年发展预测:业务收入,平均年增长12.0%,战略目标,163,未来五年发展预测:各类业务收入,战略目标,164,未来五年发展预测:业务收入结构,战略目标,165,未来五年发展预测:EBITDA值,平均年增长11.8%,战略目标,166,未来五年发展预测:电话用户数,战略目标,167,未来五年发展预测:数据通信及互联网用户数,平均年增长47.0%,战略目标,168,未来五年发展预测:宽带用户数,平均年增长320%,战略目标,169,未来五年发展预测:员工人数,平均每年减少1万人,战略目标,170,未来五年发展预测:员工人均维护主线数,平均年增长14.5%,战略目标,171,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形势分析战略目标战略举措,172,战略举措,增强企业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