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5希腊_第1页
世界古代史5希腊_第2页
世界古代史5希腊_第3页
世界古代史5希腊_第4页
世界古代史5希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上古希腊,.,.,一、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古代希腊人居住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岸(爱奥尼亚地区)、大希腊。地理特点:半岛内部多山、土地贫瘠、地貌崎岖,具有交往上的闭塞性与粮食生产的非自给性。三大经济优势:1、地中海式气候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2、海岸线曲折,沿海岛屿众多,有利航海业发展。3、矿产丰富,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土著的非印欧语民族:皮拉斯基人、勒勒吉人和卡里亚人。公元前12世纪以后希腊人的五大集团: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多利亚人和阿卡亚人。阿提卡半岛的爱奥尼亚人。希腊中部的伊奥利亚人。马其顿的马其顿人。,二、历史分期1、爱琴文明时代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公元前20-12世纪):青铜器时代,在克里特和南希腊少数地区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2、荷马时代(公元前11-9)世纪):铁器时代开始,多利亚人南下后,爱琴文明被毁灭,希腊人各部落原始社会解体。3、古朴(风)时代或殖民时代(公元前8-6世纪):希腊各奴隶制城部形成,出现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运动。4、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达到极盛,然后趋于衰落。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2世纪中期):希腊城邦衰落处于马其顿统治之下,最后为罗马所灭。,三、史料1、考古:雅典卫城、克里特和迈锡尼宫殿2、文字:铭文、纸草文献3、古代作家的作品: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的希腊史、长征记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等等。,第一节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海因里希施里曼(1822-1890年),德国传奇式的考古学家。施里曼自幼家境贫寒,从小陶醉于荷马的诗篇,决心有朝一日探挖古迹,寻找出化为废墟的特洛伊古城。他经商致富,并通过勤奋自学,掌握了德语、英语,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瑞典语,波兰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18种语言。,.,亚瑟伊文思(1851-1943),英国考古学家,牛津大学毕业后,又到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古希腊克里特文化的发现者。,一、爱琴文明前2000-1200年。青铜时代。1、爱琴文明的发现:荷马史诗与古典时代对其内容之真实性的深信不疑。19世纪的考古:德国人施里曼之发掘特洛伊城、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狮子门(小亚细亚、伯罗奔尼撒半岛)。英国人伊文思之发掘米诺斯王宫(克里特岛)。,2、克里特文明前2000-1450年。位于爱琴海岛屿克里特。,主要农作物是谷物、葡萄酒和橄榄油。主要的城市是米诺斯王朝的首都克诺索斯。主要的文化遗存是米诺斯王宫,呈迷宫式结构。,象形文字与线形文字A;目前尚无人解读,应属非希腊语,据此推测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属于非希腊人,可能来自小亚细亚或叙利亚。,3、迈锡尼文明前1600-1200年,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线形文字B,1952年被英国学者文特里斯释读成功。属于印欧语系中的古希腊语。创造者是阿卡亚人,希腊人的一支。,主要的文化遗存是陵墓,包括竖井墓和圆顶墓两种类型,以及迈锡尼城堡。主要的历史内容是特洛伊战争。,二、荷马时代1、荷马史诗由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组成。伊里亚特:24卷15693行。奥德赛:24卷12105行。记述特洛伊战争及相关内容。,2、社会状况(1)、生产力水平开始使用铁器,经济有显著发展,农业中出现新式农具,手工业内部已出现有粗略分工,商业开始萌芽。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提高。(2)、社会分化父系氏族公社内部已出现贫富分化,出现平民与贵族的对立。已出现不发达的家长奴隶制。,(3)、军事民主制和英雄时代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巴赛勒斯)、长老议事会和部落大会。,第二节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兴衰,一、奴隶制城邦的建立1、城邦的形成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为城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加速和促进了城邦的建立。城邦的界定:城市与乡村的组合。城邦的构成:卫城和广场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统治者由公民集体组成。强烈的排他性、封闭性。城邦公职人员单独对公民大会和议事会负责,基本不存在公职终身制,无职业官僚。公民兵。,2、斯巴达(1)、建立位置:罗奔尼撒半岛。居民:多利亚人。多利亚人的南迁与斯巴达人的征服。,8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的美塞尼亚战争。同属多利亚人的美塞尼亚人被征服,沦为皮里阿西人和希洛人。,(2)、来库古立法与斯巴达国家的建立,“关干立法者来库古的故事,大概没有一件可以说是没有争论的,因为,对干他的出生、游历、死亡,以及尤为重要的作为一个立法家和政治家所作的事业,都有着不同的记载。”普鲁塔克,.,时间在公元前七世纪初、中期第一、放弃使用金和银制造钱币代之以铁制货币。第二、所有人都一起就餐,未婚的人们共同住在简陋的兵营中。第三、拆毁城墙以提升战斗技能。第四、重新分配斯巴达的土地并且强制性地由希洛特人耕种。第五、以及由国王、斯巴达公民、议员和监察官之间分配权力的政府体制。第六、创建了斯巴达的教育体系,由少年军事化的单位负责抚养儿童(而且有意不让孩子们吃饱,这样他们就可以学习偷窃食物来果腹,这是一种军事生存训练)。,(3)、阶级关系斯巴达的居民基本分为三个阶级:斯巴达人:全权公民,他们都是奴隶主,从国家领得份地,同时领得耕种份地的希洛人。土地和奴隶的所有权属于斯巴达国家,只能世代相传,不能买卖。其主要职责是从军作战。内部几乎无贫富分化。庇里阿西人:是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他们从事农业、手工业或商业,必须向斯巴达人纳税并服兵役。希洛人:是斯巴达人的农业奴隶,他们必须为斯巴达人耕种份地并将收成的一半交给主人。虽然个别斯巴达人无权买卖希洛人,但斯巴达国家可以任意杀害希洛特人,希洛特人还必须在斯巴达军队中服各种劳役,有时还必须充当轻装步兵随同斯巴达人作战。,(4)、政治制度双王制:两家族世袭选举产生。长老会议:28个长老加2个国王共30人组成。监察官:5人监督所有公民,执行“克里普提”。公民大会:无创议权和辩论权。,(5)、教育:全民皆兵,终身从军。,一个雅典人总是一个革新者,他敏于下定决心,也敏于把这个决心实现。而你们是善于保守事务的原况;你们从来没有创造过新的观念,你们的行动常常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就突然停止了。其次,雅典人的勇敢常常超过了他们人力和物力的范围,常常违反他们的善良判断而去冒险;你们也想想这一点吧:他们果决而你们迟疑;他们总是在海外,而你们总是留在家乡;因为他们认为离开家乡愈远,则所得愈多,而你们认为任何迁动会使你们既得的东西发生危险。如果他们胜利的话,他们马上穷迫到底;如果他们战败的话,他们绝不退缩。只有对于他们,我们可以说,他们一开始想要一件东西,他们就马上取得了那件东西,他们的行动是这样迅速地和他们的决心相伴随的。所以他们一生的时间都是连续不断地在艰苦危险的工作中度过的,很少享受他们的财产。他们宁愿艰苦而活动,不愿和平而安宁。一言以蔽之,他们是生成不能自己享受安宁的生活,也不让别人享受安宁生活的。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雅典(1)、国家的产生:位置:阿提卡半岛。居民:爱奥尼亚人。恩格斯:雅典“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提秀斯改革(公元前13世纪):第一、设立中央议事会取代各部落议事会。第二、分居民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马克思:“提秀斯好像是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雅典的巴赛勒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归纳了国家产生的三种主要途经:第一种是雅典式的形式,国家直接从氏族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形成,这是国家产生的典型形式。第二种是罗马形式的国家起源,罗马国家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第三种是德意志人的国家产生途径,即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部领土中产生的。,(2)、平民反贵族的斗争第一,下层平民和贵族之间的斗争。第二,工商业奴隶主与氏族贵族之间的斗争。,.,(3)、德拉古立法:A、背景:古希腊雅典一直没有成文法,只有传统的习惯。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解释说明。为了避免贵族随便杜撰或仿造习惯法,广大平民经常要求制定成文法。在他们的压力下,贵族被迫让步。公元前621年,雅典当局委托司法执政官之一的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制定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典,称之为德拉古法典。B、内容;德拉古法典主要有三项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而不能自备武装的人则无公民权;官吏由贵族会议选拔制改为公民抽签选举制;公民通过选举,组成一个四百零一人的议事会。”C、意义:第一、A雅典第一部成文法;第二、严刑峻法:把不能还债的人及家属罚没为奴或卖为奴。对盗窃蔬菜的人和犯懒惰罪的处死。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成的”第三、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第四、这次立法,不是对于广大贫苦人民的让步,相反,却剥削了他们的公民权利。,(4)、梭伦改革:梭伦其人,“啊,我们的萨拉米,她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使我们留恋,让我们向萨拉米进军,我们要为收复这座海岛而战,我们要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梭伦,抑富、扶贫、强中“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内容:第一、颁布“解负令”。第二、按财产多少把全体自由民分成四个等级;各等级分别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并为军队提供不同的兵种;提高公民大会作用。第三、增设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第四、采取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历史意义:第一,改变了雅典奴隶制的发展方向,使雅典逐渐走上剥削异族奴隶为主的雅典型(开俄斯型)奴隶制道路。第二,确定了雅典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了农工商并重的经济发展道路。第三,扫荡了氏族制残余,调整了自由民内部关系,恢复并稳定了独立的小农经济,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地位,奠定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第四,增强了国力。雅典民主制度最终确立的基础。,(5)、庇希特拉图僭主政治:措施:第一,打击氏族贵族,扶植小农和工商业奴隶主。第二,大力发展工商业并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第三,扩大海外殖民。第四,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意义:打击了氏族贵族的残余势力,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巩固并发展了梭伦改革的成果,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扫清了道路。,(6)、克利斯提尼改革:第一,设立十个区域性部落,取代传统的四个血缘部落。第二,设立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第三,设立“十将军委员会”。第四,“陶片放逐法”作为民主政治的保障。意义: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国家的最终形成和民主政治的确立。恩格斯:“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了”。,上述改革的主题:地域关系的扩大,公共权力的强化,民主政治的完善。希腊城邦基本采用共和政体,而非君主政体。是希腊文明区别于古代东方文明的重要政治特征。,4、殖民运动海外殖民的原因(1)人口增长,耕地的不足与生存空间的需要。(2)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不得不逃往海外寻求新的土地。(3)社会矛盾与政治斗争激烈。失败者逃亡海外寻找避难所。(4)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5)希腊人在大殖民时代末期造出三层桨战船,长约4050米,总共有三层,排水量约200吨,整个战舰需要大约200个水手划桨。,海外殖民的性质:希腊人文明的扩张与制度的延伸。从农业向商业的转变。殖民城邦都是主权独立的城邦,一般在政体上与母邦相同且保持友好关系。殖民城邦是依照母邦形式组成的的,一般保持着母邦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但无隶属关系。或为贵族政治,或为民主政治,或为僭主政治。,历史影响(1)极大地拓展了希腊文明圈的范围,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客观上促进了希腊各邦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彼此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2)扩大了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和民主政治的形成。(3)希腊人的殖民活动是对殖民地原有居民的侵略和征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1、希波战争战争起因:波斯在小亚、色雷斯和马其顿的扩张。爱琴海霸权的争夺。米利都事件:前500年移民城邦米利都的反抗。,二、希腊奴隶制城邦的繁荣(古典时代),战争进程第一阶段:前492-479年。战场:希腊半岛。主要战役:前490年马拉松之战。,.,前480年温泉关之战。后人为了纪念这次战役和三百斯巴达将士,在温泉关立下了一块高大的纪念碑,上书:“过路的人,请告诉拉西第梦人,我们遵守他们的指令,躺在这儿了。”前480年萨拉米海战。地米斯托克利语录:“谁是大海的主人,迟早也能成为帝国的主宰。”前480年普拉提亚之战。前479年波斯人退出希腊本土。,战争进程第二阶段:前478-449年。战场:爱琴海。战役:拉锯战。提洛同盟:前478年底前477年初,中部希腊、爱琴海及小亚诸城邦组成,雅典霸权逐渐形成。,战争结局前449年,雅典与波斯缔结卡里阿斯和约:波斯帝国承认小亚西岸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波斯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成败原因希腊取胜的原因:首先,战争的前期阶段,希腊人进行的是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正义战争;其次,在几次决定性战役中,希腊将领指挥、布阵得当;最后,希腊人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便于补给兵源和装备。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波斯军队所不具备的。意义解除了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的威胁,奠定了希腊城邦发展和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2、战后的希腊社会(1)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奴隶数量激增和来源广泛;奴隶劳动的普遍应用;奴隶制度的两种类型斯巴达型;奴隶是被征服的希腊人,主要用于从事农业,并交纳一部分收成;斯巴达及克里特岛诸城邦的奴隶制属于斯巴达型。开俄斯型:奴隶是买来的非希腊人,用于各种生产劳动、家内劳动甚至充当奴隶主的管家。雅典及许多工商业为主的希腊城邦属于此种类型。,(2)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繁荣伯里克利时代(前443年-前429年):第一,公民大会成为城邦的权力核心,年满20岁的男性雅典人皆享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第二,五百人会议最高行政机关。第三,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第四,国家一切官职对所有公民开放。第五,“公职津贴制”。第四,提高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权利。第六,克里斯梯尼的贝壳放逐法进一步得到完善。第七,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利。,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三、希腊奴隶制城邦的衰落1、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起因雅典与斯巴达的政体差异和政治矛盾;雅典与科林斯的商业竞争和经济矛盾。战争进程第一阶段:前431-421年斯巴达陆军进攻阿提卡半岛而雅典海军进攻伯罗奔尼撒半岛,两败俱伤而暂时休战。第二阶段:前415-404年雅典海军进攻西西里岛的城邦叙拉古,遭伯罗奔尼撒同盟海军袭击而几乎全军覆没。前404年斯巴达军队进攻阿提卡半岛,雅典投降。战争结局雅典解除武装:摧毁雅典城至海港的长墙;仅保留12艘船,解散提洛同盟,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战争进程第一阶段:前431-421年斯巴达陆军进攻阿提卡半岛而雅典海军进攻伯罗奔尼撒半岛,两败俱伤而暂时休战。第二阶段:前415-404年雅典海军进攻西西里岛的城邦叙拉古,遭伯罗奔尼撒同盟海军袭击而几乎全军覆没。前404年斯巴达军队进攻阿提卡半岛,雅典投降。战争结局雅典解除武装:摧毁雅典城至海港的长墙;仅保留12艘船,解散提洛同盟,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2、城邦危机第一,生产力遭到破坏。第二,城邦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第三,争霸战争不断。,第三节马其顿王国与亚历山大帝国,一、马其顿人的兴起马其顿人同属希腊人的分支生活在希腊世界的北部。马其顿人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直至古典时代,马其顿人仍然保留原始社会的浓厚色彩,沿袭军事民主制的历史传统。,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正当希腊城邦陷于普遍的危机状态而无力摆脱之际,马其顿人迅速崛起,成为希腊世界的后起之秀。,前359年,腓力二世即位,进行改革。首先,建立中央集权制,克服军事民主制的政治倾向,削弱部落贵族的参与势力,强化王权。其次,建立常备的职业军队取代原有的民军,由国王控制,在底比斯方阵的基础上创建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明显提高了马其顿军队的战术水平。第三,推行币制改革,发展工商业,加强与希腊各邦的贸易往来。此后,腓力二世挥师南下,于前338年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进而确立了马其顿人在希腊世界的霸主地位。,前337年,腓力二世主持召开“泛希腊会议”,即科林斯会议,成立“希腊联盟”,包括希腊世界的大部分城邦。停止内战,缔造希腊世界的内部和平;另一方面拥立腓力二世为盟主,共同发动对波斯帝国的战争。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二、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1、东征的原因:第一、转移矛盾、转嫁危机。“把战争带到东方,把东方的财富带回希腊。”第二、时机有利。波斯帝国的势头已经过去,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从而削弱了波斯的势力。第三、借口为希波战争以及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波斯屡屡插手希腊内部事务,这是构成亚历山大东征的另一原因。,2、东征的进程亚历山大东征前夕,波斯帝国统治的疆域包括埃及、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前332年,希腊联军在伊苏战役重创波斯军队主力。前331年,占领叙利亚和埃及。,前331年,希腊联军在高加米拉战役再次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亚遇害,波斯帝国灭亡。,前331年,希腊联军在高加米拉战役再次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亚遇害,波斯帝国灭亡。,3、东征影响第一、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东征使整个地中海东岸,包括希腊、西亚埃及以及中亚和南亚的一部分融合在一起,这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东征期间大量的希腊学者来到东方,定居东方,研究东方,他们带来了希腊文化,同时又带回了东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这有利于地中海地区科学文化的繁荣。之后的一、两百年地中海地区成为了当时世界的科学文化的中心,进入了所谓的“希腊化时代”。第二、有利于东西方之间民族的融合。东征期间,大批希腊人移居东方,与东方女子结婚,亚历山大本人就非常鼓励他的士兵娶波斯贵族女子为妻。他自己就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儿为妻,据说在他举行婚礼的同时又一千对希腊士兵和波斯女子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体婚礼。第三、东征也有消极的一面,对东方民族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亚历山大帝国的解体亚历山大东征的直接结果,是建立了希腊人统治的和庞大的抑或规模空前的亚历山大帝国。,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只是昙花一现。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形成安提柯王朝、塞留古王朝与托勒密王朝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安提柯王朝控制希腊世界,塞琉古王朝控制叙利亚,托勒密王朝控制埃及。,至公元前二世纪以后,罗马人在东地中海发动扩张,安提柯王朝、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控制的地区被纳入罗马共和国的版图。,*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遗产专制王国逐渐取代希腊传统的城邦制度,进而形成王权神化的政治倾向。在托勒密的埃及和塞琉古的叙利亚,尤为明显。小农经济普遍衰落,地权集中的趋势明显加剧,大地产成为主要的地产形式,国有经济日渐扩大。东西方之间的交往明显扩大,希腊世界的文化中心发生东移。亚历山大在东方诸地建立许多希腊式的城市,且大都取名亚历山大里亚,既是驻军要塞,亦是希腊文化的辐射点,最著名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博采东西方文化之精华,取代雅典成为希腊文化新的中心。,第六节古代希腊文化,一、前古典时代二、古典时代三、希腊化时代,一、前古典时代神话与史诗神话与传说两者均涉及遥远的往事,区别在于是否包含信仰的内容。在古代希腊,神话构成宗教信仰的外在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希腊神话乃是艺术化的宗教信仰。,神人同形同性。“早期希腊宗教的神不过是大写的人而已”(世界文明史)古代东方的诸宗教中,神是遥远的、万能的和令人恐惧的。在希腊人看来,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属性、同样的身躯、同样的情感和同样的需求;神与人的区别在于神不食人间烟火和长生不老;神的住所并非遥远的星空而是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峰。,希腊人的宗教信仰表现为多神崇拜,包括天神宙斯、海神波赛冬、爱神阿芙罗狄蒂、智慧之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宙斯是诸神之首。,在希腊人看来,人与神具有互惠的关系;人通过祭祀的形式敬奉神灵,神灵则以佑护人作为回报。,希腊宗教的主要内容是献祭。希腊的很多重要节日皆以献祭作为核心内容。然而,希腊宗教没有创立者,没有经典,既无诸如教会一样的组织,亦无专职诠释神学和行使神权的祭司。所谓神庙并非教堂或宗教集会的场所,只是神的临时寓所。提坦体系与奥林匹斯体系。,二、古典时代中心是雅典。文学戏剧作为文学体裁的大众性,希腊戏剧在题材上的民间性和民众性。,希腊古典文学作为上层建筑,是希腊古典时代现实生活的产物,亦是希腊古典时代现实生活的艺术体现。,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利斯、幼里披底斯。喜剧:阿里斯多芬。,艺术人体雕塑。人的关注。人性化。民间性与大众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