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编写组,第1章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1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1.2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特征1.3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1.4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1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1.1.1 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1.1.2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奴隶社会主要商品是奴隶封建社会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第1章 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1.1.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贸易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后,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带有垄断特征,一方面少数国家垄断着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1.2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特征,1. 国际贸易的增长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国际贸易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关境(Custom territory)是指一国海关征收关税的地域范围。2. 国际贸易格局仍以发达国家为中心,但中国的崛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3. 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挑战,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4. 贸易结构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方兴为艾,1.2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特征,5. 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各种贸易壁垒复杂多样。 6. 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1.3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法律规范 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程序,国际贸易方式,1.4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4.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2. 贸易值与贸易量贸易值(Value of Trade ),又称贸易额,就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 ),是指经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对外贸易额。 计算报告期对外贸易量报告期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商品价格指数对外贸易量指数报告期对外贸易量基期对外贸易量100%,3. 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4.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国际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国际贸易货物一般分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两大类。,5.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6.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简称外贸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它主要用于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其他国家经济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该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对外贸易依存度还可分出口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Export )和进口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Import )。其计算公式如下: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DP(或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DP(或GNP)100%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或GNP)100%,7. 贸易条件1) 贸易价格条件2) 贸易收入条件 3) 单要素贸易条件4) 双要素贸易条件,1.4.2 国际贸易的分类,1.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2.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3. 按国境和关境分类,有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4.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5. 现汇贸易、记账贸易和易货贸易6. 商品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和租赁贸易,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2.1 绝对优势理论 2.2 比较优势理论2.3 要素禀赋论2.4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2.5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1 绝对优势理论,2.1.1 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论2.1.2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票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2.1.3 绝对优势论的进一步说明 举例说明2.1.4 绝对优势简评,2.2 比较优势理论,2.2.1 李嘉图与比较优势理论2.2.2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2.2.3 比较优势理论简评,2.3 要素禀赋论,2.3.1 要素禀赋论的相关概念1. 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价格2. 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要素丰裕程度 3. 生产要素密集度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2.3.2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1.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关税导致大国Ps增加:a;2.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2.4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2.4.1 里昂惕夫之谜的由来2.4.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赫一俄理论缺陷论里昂惕夫理论缺陷论一致论,2.5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5.1 技术差距理论 1. 技术差距论的内容2. 影响技术差距的因素关税及运输费用、进口目的收入水平、市场的大小 3. 技术差距理论的缺陷,2.5.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特点3.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第3章 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3.1 关税政策3.2 非关税壁垒3.3 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3.1 关税政策,3.1.1 关税的概念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 3.1.2 关税的特点 (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关税的纳税人是进出口货物的当事人但负税人却是最终消费者。(2)关税的课税主体和客体。关税的课税主体即纳税人,是本国进出口商;关税的课税客体,即课税的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3)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政治、经济斗争的种手段。,3.1.3 征收关税的作用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保护本国的生产和市场2、对棉布征税,即ti=10%3. 调节国内生产、物价和市场供求,调整财政和外汇收支4调节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5消极作用,3.1.4 关税的主要种类,1. 按征收对象划分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2. 按征收目的划分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 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3. 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划分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 差价税 (variable levy) 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ies) 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4按征收的方法划分从量税(specific duties) 从价税(ad valorem duties)混合税(mixed duty),3.1.5 中国的关税优惠制度和海关管理,1. 关税优惠制度2. 海关管理,3.2 非关税壁垒,3.2.1 非关税壁垒的涵义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它和关税壁垒一起充当政府干预贸易的政策工具。3.2.2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灵活性 有效性 隐蔽性 歧视性,3.2.3 非关税壁垒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1. 进口配额制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即对商品的绝对数量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获征收附加税或罚款。,2、自动出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自动出口配额(Voluntary Export Quotas)又称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VERS),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三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自动出口配额的种类,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而是由于出口国迫于来自进口国方面的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配额,限制商品出口。 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定“自限协定”(Voluntary Restraint Agreement,VRA)或“有秩序销售协定”(Orderly Marketing Agreement)。在协定中规定有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应据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制或出口配额签证制(Export Visa)自行限制这些商品的出口。进口国则根据海关统计进行检查。,自动出口配额的经济效应,1、如果出口国采取自动出口限制措施,进口国可以得到除财政效应以外的,与进口配额相似的、其它的经济效应。2、由于出口国是迫于进口国的压力,因此,对进口国而言,自动出口配额的保护效应是不确定的,是靠不住的。,3. 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许可证(Import Licence)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要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才可以进口;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进口许可证目的:一是掌握进口的数量和性质;二是限制进口。,进口许可证的分类,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看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国家有关部门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是申请对于每一笔进口货发给进口商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进口许可证。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国家有关部门不预先公布进口配额,即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没有关系,有关部门只在个别考虑的基础上颁发有关商品的进口许可证。,4、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是指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依据对外贸易乘数定理,歧视性政府采购有利于保护本国市场,刺激国内的需求,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但代价是资源的浪费。,5、海关估价,海关估价(Customs Valuation)是指海关通过专断方式提高对进口货值的估价,增加进口货的关税负担,或采用各种不合理或差别待遇的评价方法,以达到阻碍商品进口的目的。 海关估价是间接非关税壁垒。估价的不稳定比关税本身有更大的限制作用。,6、贸易的技术性壁垒,贸易的技术性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进口国以严厉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商品标签规定等,来限制商品进口的一种措施。1、通过技术标准限制进口2、通过认证措施限制进口3、通过严格卫生检疫规定限制进口技术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间接非关税壁垒的手段。成为发展中国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最大障碍。 2000年技术壁垒给中国企业造成的损失110亿美元。,7、环境贸易壁垒,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又称绿色壁垒,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安全为理由构筑的壁垒,它常常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环境贸易壁垒说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措施。特点: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涵的广泛性和保护形式的隐蔽性。,8、外汇管制,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外汇管制的主要目标是维持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保持汇率的有秩序的安排,维持金融的稳定,促进本国的竞争能力和经济的发展。,9 进口押金制度,进口押金(advanced deposit)制又称进口存款制或进口担保金制,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储一笔现金的制度。这种制度无疑加重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它同外汇管制操作所遵循的理论如出一辙,即设法控制或减少进口者手中的可用外汇,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9 进口押金制度,进口押金(advanced deposit)制又称进口存款制或进口担保金制,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储一笔现金的制度。这种制度无疑加重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它同外汇管制操作所遵循的理论如出一辙,即设法控制或减少进口者手中的可用外汇,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9 进口押金制度,中国已在货物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货物进出口配额管理制度以及货物进出口外汇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但是,根据中国人世法律文件,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招标的大部分已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取消,剩余部分也将在2004年1月1日到2005年1月1日之间逐步取消。,3.3 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3.3.1 鼓励出口措施 1.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银行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限期较长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手段。,卖方信贷,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与银行签订,通常用于成套设备、船舶等的出口。,买方信贷,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带条件就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以此来促进商品的出口。因而,这种贷款也称为约束性贷款(Tied Loan)。,2.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就是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贷款,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这个国家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3. 出口补贴,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es)又称出口津贴,是国家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出口补贴的形式,直接补贴(Direct Subsidies),即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间接补贴(Indirect Subsidies),即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其主要形式有: (1)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所缴纳的国内税; (2)暂时免税进口; (3)退还进口税; (4)免征出口税。一些国家还对出口商品实行延期付税、减低运费、提供低息贷款和复汇率等,以鼓励商品的出口。国家对企业的财政补贴从2000年1042.28亿元,到2003年预算为634亿元。,4商品倾销,商品倾销(dumping)是指商品以明显低于公平价格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以打击竞争对手,占领或巩固国外市场。商品倾销通常由私营垄断企业进行,但随着贸易战的加剧,一些国家设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外倾销商品。,5. 外汇倾销,外汇倾销(exchange dumping),是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达到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外汇倾销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6. 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1)成立专门组织,研究与制定出口战略 (2)建立商业情报网,加强国外市场情报工作 (3)设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博览会,以推销本国商品。 (4)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以加强国际间经贸联系。 (5)组织出口厂商的评奖活动,以形成出口光荣的社会风气,7. 经济特区,(1)经济特区(2)经济技术开发区(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保税区(5)边境经济合作区(6)旅游度假区,8. 生产补贴,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除出口补贴以外的补贴”都是生产补贴。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的区别在于,生产补贴对所有生产的产品进行补贴,不管该产品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向外国出口。这些补贴包括政府对商业企业的资助、税收减免、低利贷款等直接的方式,也包括对某些出口工业生产集中的地方给予区域性支持(如以优惠价提供土地或电力支持,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资助研究与开发项目等间接的做法。,9. 价格支持,所谓价格支持,是政府通过稳定价格来支持生产者的一种手段。为了稳定生产和保证生产者收入,政府设立一个不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支持价格”或“保证价格”。,3.3.2 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1. 出口管制的主要商品2. 发达国家出口管制的形式单方面出口管制 多边出口管制 3. 出口管制的手段(1)出口许可证 (2)出口关税(3)出口配额 (4)出口行业的生产税(5)禁止出口与贸易禁运,第4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4.1 国际劳动力流动4.2 国际资本流动4.3 跨国公司,4.1 国际劳动力流动,4.1.1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概述4.1.2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因1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分布不平衡 2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是劳务流动的重要原因 3国际援助的发展,4.1.3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现状,1欧美市场2亚洲市场3非洲市场4拉美市场5大洋洲市场,4.1.4 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1劳动力流动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劳务合作空间广阔2国际劳动力流动方向呈现多样化3普通型劳动力的流动趋缓,技术型劳务限制放宽4服务业劳务需求明显增长,4.1.5 国际劳动力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输出国的影响2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输入国的影响,4.2 国际资本流动,4.2.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资本流动与一国的国际收支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主要反映在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中。,4.2.2 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1以投资时间长短区分,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2以资本流动的性质划分,国际投资可分为官方资本流动和私人资本流动 3以资本的投资方式区分,则可分为对外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4.2.3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但波动性大2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3发达国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双向主体,但发展中国家逐渐走上世界舞台4跨国公司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但跨国并购趋缓,4.2.4 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国际间短期资本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国际间长期资本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3 跨国公司,4.3.1 跨国公司的定义世界各国认为跨国公司的定义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跨国公司必须是一个经营实体,组成企业的实体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2)跨国公司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这种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3)各个实体。跨国公司内的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4.3.2 跨国公司的特征,1实行全球战略和全球一体化经营 2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3拥有先进技术、保持竞争优势,4.3.3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1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初步发展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的发展3、瓜分市场3“二战”后的跨国公司的发展,4.3.4 跨国公司的新发展,1米塔尔钢铁公司2趋势科技,4.3.5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1出口进入方式1)间接出口2)直接出口2合同进入方式1)许可证贸易方式进入2)特许经营3)合约管理,3投资进入方式1)独资经营 2)合资经营,4.3.6 跨国公司对经济的影响,1. 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货物贸易总额的增加,推动了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2跨国公司促进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3有助于东道国资本形成,第5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5.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5.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5.3 目前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5.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5.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毗邻的国家与地区或同属一个区域的国家和地区间,为实现共同的经济与政治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行动准则,逐步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行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有的甚至通过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超国家”的机构。,经济贸易集团的组织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5.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类型,1水平经济一体化(horizontal economic integration)这种经济一体化组织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近的国家所组成,例如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联盟等。2垂直经济一体化(vertical economic integration)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其经济发展水平、实力、阶段均存在一定的差异。,5.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1. 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阶段2.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缓慢发展甚至停滞发展阶段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走向成熟阶段,5.3 目前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5.3.1 欧洲联盟5.3.2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5.3.3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5.3.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5.3.5 东盟,5.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4.1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依据1、“贸易创造”效应。2、“贸易转移”效应。3、“贸易扩大”效应,第6章 贸易条约、协定与组织,6.1 贸易条约与协定6.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6.3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6.1 贸易条约与协定,6.1.1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含义贸易条约与协定(commercial treaty and agreemen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贸易条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之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缔结的书面协议的总称。包括通商航海条约、贸易协定、贸易议定书、支付协定、国际商品协定等。狭义的贸易条约仅指以“条约”为名称的关于贸易关系方面的书面协议,即通商航海条约。,6.1.2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通商航海条约贸易协定贸易议定书 支付协定 国际商品协定,6.1.3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结构,序言有一定的格式,通常载明条约与协定当事国的国名、特命全权代表的姓名和缔结条约与协定的目的与遵循的原则。正文是贸易条约与协定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有关缔 约各方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是实质性条款的部分。各种贸易条约与协定的主要内容,都是在正文中予以规定的。结尾包括条约与协定的生效、有效期、延长或废止的程序、份数,条约与协定使用的文字等内容,还有签订条约与协定的地点和各方代表的签名,6.1.4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中所依据的法律原则,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3透明度原则(关税保护原则),6.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6.2.1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内容及基本原则1. 关贸总协定宗旨2. 关贸总协定基本原则 3. 关贸总协定例外条款4. 关贸总协定的内容,6.2.2 关贸总协定组织机构,1. 缔约方全体大会 2. 关贸总协定代表理事会3.关贸总协定秘书处4. 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6.2.3 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1. 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2. 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6.3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6.3.1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6.3.2 农产品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矛盾焦点6.3.3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和前景6.3.4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几个重要协议,第7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多边贸易规则,7.1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7.2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7.3 货物贸易多边协议,7.1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7.1.1 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在关贸总协定是1947年10月由英美等23个总协定的缔约方签署的,调整国际关税与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也是过去几十年间调整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世界贸易组织就是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多边谈判回合决议而生产的,其核心是世贸组织协议。这些协议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由100多个成员通过谈判签署的,是一整套处理成员之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领域的多边协定。,7.1.2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1.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宗旨是:协定的成员方认识到在发展贸易和经济关系方面应当按照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定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并扩大生产和货物与服务贸易的观点,并为着持续发展的目瞪口呆以扩大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根据它们各自需要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加强采取响应的措施。,2. 基本原则(1)无歧视待遇原则 (2)最惠国待遇原则 (3)国民待遇原则 (4)关税减让原则 (5)互惠原则(6)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7)透明度原则,7.1.3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组织机构,1.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1)负责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议的实施、管理和运作 (2)为谈判提供场所 (3)争端解决 (4)贸易政策审议(5)处理与其它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 (6)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2. 组织机构,部长会议 总理事会 各专门委员会 秘书处与总干事,7.2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7.2.1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7.2.2 我国复关的意义1. 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2.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3.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4. 有利于抑制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5. 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经贸信息和资料,7.2.3 中国复关的过程,1986年7月正式提出复关申请。1986年,中国成为乌拉圭回合的全面参加国之一,参加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1987年2月13日,中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正式递交了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表明:中国决心把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继续执行下去,中国要求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就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步骤。1987年6月,关贸总协定“中国的缔约方地位工作组”成立。工作组的责任是:审议中国的外贸制度,起草关于中国恢复缔约国地位的议定书,提供进行关税减让谈判的场所。1987年11月,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正式提交有关我国外贸制度的答疑稿。至1989年底,关贸总协定中国问题工作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 1990年至1992年,经历了第9次、第10次工作组会议的讨论,基本结束了对中国贸易制度的审议,并开始进入有关中国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阶段。1992年以后虽然经过多次谈判,但直至乌拉圭回合结束,中国复关的问题始终未能有一个明朗的结果。中国政府的复关要求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之前未能如愿。,7.2.4 中国入世谈判的过程7.2.6 我国入世谈判的原则和主要难点 7.2.7 入世后我国享有的权利享有世贸组织142个成员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享有参与世贸组织规则和有关活动的发言权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7.2.8 入世后我国承担的义务,1. 遵守世贸组织各项协议的要求2. 遵守我国的各项承诺3. 增加贸易及相关政策的透明度4. 保证各项协议和承诺在各地得到统一的实施,7.3 货物贸易多边协议,7.3.1 货物贸易自由化1. 工业品的市场准入:关税减让2.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3. 信息技术协议(ITA)4. 农业协议,7.3.2 货物贸易规则,1. 贸易救济措施协议2. 与海关和贸易管理有关的协议3. 诸边贸易协议,第8章 贸易术语与国际惯例,8.1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8.2 常用的贸易术语8.3 非常用贸易术语8.4 贸易术语的实际运用,8.1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8.1.1 贸易术语的含义及作用1贸易术语的含义贸易术语(Trade terms)又称贸易条件或价格术语,是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用来确定交货条件,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时各自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另一方面又用来表示该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2贸易术语的发展3贸易术语的作用1)有利于买卖双方洽谈交易和订立合同2)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3)有利于买卖双方解决履行合同中的争议,8.1.2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及其性质与作用,1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3)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 13种术语 3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与作用,8.2 常用的贸易术语,8.2.1 FOB1. FOB术语的含义2. FOB条件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3.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对FOB的释义4. FOB术语的变形,8.2.2 CFR术语,1. CFR 术语的含义2. CFR条件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3. 使用CFR术语所要注意问题4. CFR术语的变形,8.2.3 CIF 术语,1. CIF术语的含义2. CIF 条件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 3. 使用CIF术语所要注意的问题4. CIF的变形,8.2.4 FCA 术语,1. FCA术语的含义 2. FCA条件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3. 使用FCA术语所要注意的问题,8.2.5 CPT术语,CPT 术语的含义使用CPT术语所要注意的问题有关“运输”的几个常见概念 直达(Direct Transport):指一批货物从装运地运抵目的地仅用一个运输工具来完成的运输。转船(Transhipment):指一批货物从装运地运抵目的地仅用海运一种运输方式,且需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船舶来完成的运输。,联运(Through/Combined Transport):指一批货物从装运地运抵目的地需要运用两种运输方式,其中必然有一种为“海洋运输”来完成的运输 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指一批货物从装运地运抵目的地使用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 第一承运人(The First Carrier):在多式联运中,同一批货物如果须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运人运输,与托运人签定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就是“第一承运人,8.2.6 CIP术语,1. CIP 术语的含义2CIP条件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3. 使用CIP术语所要注意的问题,8.3 非常用贸易术语,8.3.1 EXW 术语8.3.2 FAS术语8.3.3 DAF术语8.3.4 DES术语8.3.5 DEQ术语8.3.6 DDU术语8.3.7 DDP术语,8.4 贸易术语的实际运用,1. 运输方式2. 运费和保险费用3. 货物的特点或货源情况4. 国外港口装卸条件和港口习惯5. 按实际需要灵活掌握,第9章 主要贸易条件,9.1 商品的品名与品质9.2 商品的数量9.3 商品的包装9.4 进出口商品价格,9.1 商品的品名与品质,9.1.1 商品的品名(Name of Commodity)1. 品名条款的意义2品名条款的内容,9.1.2 商品的品质(Quality of goods),1品质的重要性2订立品质条款的意义,9.1.3 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1. 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1)看货买卖2)凭样品买卖(或成交)2凭文字说明表示商品品质1)凭规格买卖(Sale by specification)2)凭等级买卖(sale by grade)3)凭标准买卖(Sale by standard),4)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Sale by descriptions and illustrations)5)凭商标或品牌买卖(Sale by trade mark or brand name)6)凭产地名称买卖(Sale by name of origin),9.1.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品质条款,1品质条款的基本内容2签订买卖合同中,品质条款的规定应注意的事项1) 品名、品质条款的内容和文字,要做到简单、具体、明确 2) 要采用能正确表示商品品质的适当方式。,3)要有生产观点,从生产实际出发,不要订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会造成履约困难,甚至无法按时按质交货;过低会影响售价和销路。4)凡能采用品质机动幅度与品质公差的商品,应注明幅度的上下限或公差的允许值。,9.2 商品的数量,9.2.1 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1计量单位2计算重量的方法1)毛重(gross weight)2)净重(net weight)3)公量(Conditioned Weight)4)理论重量(Theoretical weight)5)法定重量(legal weight),9.2.2 合同中的数量条款,1. 数量条款的法律地位2. 数量条款的规定方法,9.3 商品的包装,9.3.1 包装的重要性和订立包装条款的意义1包装的重要性 2订立包装条款的意义,9.3.2 包装的种类,1运输包装2. 销售包装,9.3.3 中性包装和定牌生产,1. 中性包装(neutral packing)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品牌的包装。也就是说,在出口商品的内外,都没有原产地和出口商的标记。,2. 定牌生产定牌是指卖方按买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标号,这种做法叫定牌生产。当前许多国家的超市、大百货公司和专业商品,其经营出售的商品,都需要在商品上或包装上标有本店的商标或品牌,以扩大本店的知名度和显示该商品的身价。许多国家的出口厂商,为了利用买主的经营能力及其商业信誉和品牌声誉,以提高商品售价和扩大销路,也愿意接受定牌生产。,9.3.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包装条款,1. 包装条款的基本内容2. 订立包装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9.4 进出口商品价格,9.4.1 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掌握1. 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1)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2)结合国别、地区政策作价;(3)要结合购销意图作价。,2. 要注意国际市场价格动态国际市场价格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有时甚至会瞬息万变,因此在确定成交价格时,必须注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国际市场价格涨落的趋势。当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国际市场价格会呈上涨趋势;当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国际市场价格就会呈下跌趋势。,9.4.2 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2.运输距离 3.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4.季节性变化 5.成交商品的数量 6.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化,9.4.3 成本核算,1. 出口商品成本核算1)出口商品总成本 2)出口成本价 3)出口成交价 4)我国的出口总成本 5)出口商品外汇净收入与出口换汇成本,2进口商品成本核算1)进口商品总成本2)进口商品盈亏额和盈亏率,9.4.4 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1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2. FCA,CPT和CIP三种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3. 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换算,9.4.5 佣金与折扣,1. 佣金2. 佣金的计算方法单位货物佣金额=含佣价佣金率 单价=含佣价-单位货物佣金额 = 含佣价(1-佣金率) 或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2. 折扣,折扣是卖方按原价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的价格的减让,即在价格给予适当的优惠。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折扣名目很多,除一般折扣外,还有扩大销售而使用的数量折扣,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给予的特别折扣,年终回扣等,折扣的计算方法折扣通常是以成交额或发票金额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例如:CIF伦敦,每公吨2000美元,折扣2%,则卖方的实际折扣应为40美元(2000X2%),实际净收入为每公吨1960美元,其计算方法如下: 单位货物折扣金额=含折扣价(或原价)折扣率卖方实际净收入=含折扣价(1-折扣率)=含折扣价-折扣额,3. 佣金与折扣的支付方法(1)在交易达成时就向中间商支付佣金;(2)卖方全部受到货款后,再另行支付佣金。,9.4.6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1. 价格条款的基本内容2. 商品的作价方法3. 定价格条款应注意的事项4计价货币的选择,第10章 国际货物运输,10.1 运输方式10.2 运 输 单 据10.3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10.4 国际货运代理,10.1 运输方式,10.1.1 海洋货物运输1班轮运输2租船运输 (1)定程租船(2)定期租船 (3)光船租船,10.1.2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1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概述2托运程序3.铁路货物运输的方式 4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运费,10.1.3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1航空货物运输方式2航空运输的承运人3托运程序4航空运价和运费5货损事故的索赔与时效,10.1.4 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1集装箱运输2国际多式联运,10.2 运 输 单 据,10.2.1 海运单据1. 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2. 海运提单的种类 3海运提单的格式和内容4海洋货运单,10.2.2 其他运输单据,1. 铁路运单2. 航空运单(Airway Bill)3. 多式联运单据(Multimode Transport Document,MTD),10.3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10.3.1 装运时间1.“装运时间”与“交货时间”的基本概念装运时间(Time of Shipment)又称装运期,是卖方将货物装上运输工具或交给承运人的期限。 交货时间是指卖方按照同买方约定的时间、地点和运输方式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付给买方或其代理人,2. 装运时间的规定方法3规定装运时间应注意的问题(1)应考虑货源和船源的实际情况,做到船货的衔接;(2)装运期限的规定明确,长短适度;(3)应结合装运港和目的港的特殊季节因素;(4)注意装运期与开证日期的衔接。,10.3.2 装运港和目的港,1装运港的规定方法以及注意事项2目的港的规定方法以及注意事项,10.3.3 分批装运和转运,1. 分批装运 分批装运又称分期装运(Shipment by Instalments),是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批次在不同航次、车次、班次装运。但对于统一船只、统一航次装运的货物即使装运港不同,装运日期不同,一般也不视为分批装运。,2. 转运 转运(Transshipment)是指货物装运后需要在中途港换装到其他运输工具才能运至目的地行为。货物需要转运的原因有:至目的港无直达船舶;合同中规定集装箱装运,但出口口岸缺乏装卸设备,需集中到其他口岸装箱等。,10.3.4 装运通知,装运通知(Shipping Advice)是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条款。是卖方向买方发出的货物已装运的通知,它的主要作用是便于买方接卸货物和办理保险。,10.3.5 装卸时间、装卸率、滞期和速遣条款,1. 装卸时间2. 装卸率3. 滞期费和速遣费,10.4 国际货运代理,1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和作用2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第11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11.1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11.2 我国陆、空、邮政运输货物保险条款 11.3 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11.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保险条款,11.1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11.1.1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承保范围 1海上风险(Marine Risks)(1)自然灾害(Natural Calamities)按国际保险市场的一般解释,自然灾害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力不可抗拒的非一般自然力量造成的灾害。如恶劣气候、雷电、洪水、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2)海上意外事故(Fortuitous Accidents)海上意外事故是指由于非意料中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船舶搁浅、触礁、沉没、碰撞、失踪、失火、爆炸或其他类似事故。,2外来风险(Extraneous Risk)(1)一般外来风险(2)特殊外来风险3海上损失(Marine Losses)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定制化贴壁布设计与施工管理合同
- 2025年智能编织袋设计与制造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鲜超市生猪肉采购配送合同范本
- 2025版保健品企业产品国内销售代理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水路危化品运输及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2025版酒店会议室场地租赁及会议摄影摄像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快递公司司机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租赁服务合同条款解析
- 2024-2025学年平远县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中国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光伏施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5AI办公发展现状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北京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停工缓建项目管理办法
- 淋巴水肿健康科普
- 采购应急计划管理办法
- 上海选调生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答案21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