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物理层..ppt_第1页
第二讲-物理层..ppt_第2页
第二讲-物理层..ppt_第3页
第二讲-物理层..ppt_第4页
第二讲-物理层..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物理层,2,本讲要求,1理解物理层关注的问题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传输介质3理解调制解调技术4理解多路复用技术5理解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3,基本问题,用什么来传输0-1比特流?,问题分析(1)传输介质问题:用什么物理介质?传输什么信号?适应什么环境?有什么传输特点?(2)数字信息传输问题:如何将0-1序列变换为相应的传输信号?(3)传输速度多快?如何计算?,物理层,数据链路层(MAC层),网络层,传输层,网络接口层,应用层,4,传输介质引导性传输介质,双绞线,两根铜线绞在一起,1-7类。,同轴电缆,50、75,电力线,无处不在(典型应用:电力猫),但潜在危险性高,光纤,光全反射,传输距离远,价格便宜,操作难度高,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ST插头,SC插头,5,传输介质无线传输(1),6,传输介质无线传输(2),无线电104-108,很容易产生传输距离远能穿透建筑物容易受到电子设备的干扰,7,传输介质无线传输(3),微波108-1010,直线传播要求发射器和接收器精确对齐穿透性差容易被水吸收,红外线和毫米波1010-1014,穿透性差适合短距离通信,光波1014(可见光通信技术),穿透性差,8,传输介质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本质还是无线通信,卫星作为中继器和放大器,通信频率:1G(109)20G,微波通信方式,9,传输介质的一些基本概念,带宽:在传输过程中振幅不会明显减弱的这一段频率范围,不会明显减弱,是指能保留住一半的能量如电话信道的带宽大约是4000HZ,传输线路的主要问题:衰减、畸变、噪声,传输方式:电磁波(正弦波),衰减:能量的损失,与信号频率有关畸变:由于不同频率信号传播速度引起的接收端信号变形噪声:来源于非发射器的多余能量,10,如何传输数字信号?,01100010基带信号,傅立叶分析:任何一个周期为T的函数g(t),都可以展开为多个正弦、余弦函数的和。,基带信号就是无穷个正弦波(谐波)的叠加!,g(t)=c/2+ansin(2nft)+bncos(2nft)(n=1,.,),谐波的频率分别是:1/T,2/T,4/T,8/T,.,2n/T,.,11,基带信号谐波叠加例子,12,如何传输数字信号?,方法1:直接传输,问题1:传输介质传输的是正弦波!,解决办法:为保证传输的效果,必须发送数字信号的多个谐波分量,问题2:传输介质的带宽限制(频段限制),导致结果:不同频率的谐波会产生不同的衰减,不同频率的谐波传输延迟不一样,引起接收到的信号变型,导致结果:方形波无法直接传输,结论:直接使用基带信号传输不是很合适,除非低速、短距离!,新的思路调制技术(通带传输),13,调制技术,调幅技术:通过调整振幅来表示数字信息。,正常幅度为1,0幅度为0.,如何提高效率?调制一次幅度代表多几个位!如4调幅技术,1/4:00;1/2:01;3/4:10;1:11,010110010010001/2幅1/2幅3/4幅1/2幅1/4幅3/4幅1/4幅,14,调制技术(2),调频技术:通过调整频率来表示数字信息。,低频为0,高频为1.,如何提高调制效率?一般思路:通过更多的频段来调制信息。主要应用:跳频通信技术。,15,调制技术(3),调相技术:通过平移载波信号来表示数字信息。,平移的时间/周期*360=移相角度,16,如何提高调相调制效率?多相位调制。如4相位、8相位调制等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技术(4),450、1350、2250、3150,450=平移45/360个T时间1350=平移135/360个T时间2250=平移225/360个T时间3150=平移315/360个T时间,17,调制技术(5),正交振幅调制(同时调制相位和振幅)(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QAM),QAM-16(4*4),QAM-64(8*8),星座图,18,一些基本概念,带宽:数据传输速度,注意和频率带宽的区别波特率:每秒钟的采样率,每一个采样发送一份信息,这份信息称为码元,因此也称为码元率。位传输率(比特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送信息的比特数。位传输率=码元率*码元位数数据传输速度,也叫带宽。,调制技术(6),19,信道传输比特率无限?,问题:当星座模型中的点越多,说明振幅调制和相移调制的级别越多,这样即使一个很小的噪声就可能导致一个错误,同时一个错误有可能隐含了许多错误的位。,结论:振幅调制和相移调制的级别不是越多越好。,结论:在信道上的数据传输速率不是无限的,问题:一条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20,Nyquist定理(理想信道极值),如果信道的带宽为H(即频段范围),则采样超过2H次,对信号恢复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信道的带宽为H,信号包含V个离散级数(如4个振幅调制级),则最大传输率为最大传输率=2HlogV(位/秒),21,Shannon定理(噪声信道),信噪比:信号功率S与噪声功率N之比S/N。,信噪表示方式:10lgS/N分贝(DB),如信息噪比是20DB,则10lgS/N=20S/N=100,如果信道的带宽为H,信噪比为S/N,则该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率为:最大传输率(位/秒)=Hlog(1+S/N),当噪声不存在时?则S/N,传输速率可以为?,这些问题,他们是如何想出来的?,瞬时传输?,22,多路复用技术(1),问题的提出:(1)调制解调技术解决了信道上一路数字信号传输的问题。(2)运营商希望在一条物理干线上传输多个会话。,多路信号共享一个传输信道的问题早期的电话系统需求,DEMUX,复用器,解复用器,共享信道,23,多路复用技术(2),频分多路复用FDM,基本原理:频谱分为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典型例子:电话系统,每一条电话信号分配4000Hz的带宽,24,多路复用技术(3),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WDM,25,多路复用技术(4),时分多路复用TDM,基本原理:用户轮流使用整个带宽,每次使用一小段时间,26,多路复用技术(5),码多路复用CDMA,每一个站都被分配了一个惟一的m位的代码,称为时间片序列。如m=8,站A的时间片序列为A=00011011,传输位“1”,发送时间片;传输位“0”,发送时间片的补码。如A站,发送位“1”,则发送00011011发送位“0”,则发送11100100,基本原理,问题:发送b位数据,实际发送mb位。,27,多路复用技术(6),码多路复用CDMA,正交特性:所有的时间片都是两两正交,即时间片S和T的内积(写为ST)为0。,A:00011011表示为:(-1,-1,-1,1,1,-1,1,1)B:00101110表示为:(-1,-1,1,-1,1,1,1,-1),SS=1SS=-1,28,多路复用技术(7),码多路复用CDMA,数据发送:,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时,则发送信号线性相加。,如A发送1,同时B发送1,则发送A+B=(-1,-1,-1,1,1,-1,1,1)+(-1,-1,1,-1,1,1,1,-1)=(-2,-2,0,0,2,0,2,0),数据接收:同时接收到信号,利用正交特性解码信息,A(A+B)=AA+AB=1+0=1(表示发送了位1)B(A+B)=BA+BB=0+1=1(表示发送了位1),大胆猜想,小心求证!,29,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1),电话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技术,模/数转换,数/模转换,30,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2),ADSL(Asymmetric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31,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3),ADSL,频分多路复用,将电话线的1.1M带宽划分为256条4K信道DMT,离散的多信道调制,信道0传输语音;1-5空闲;其余用作数据信道,一般来说,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不一样(非对称)。,32,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4),ADSL例子,例如:250数据信道中,1条为上行控制,1条为下行控制,224为下行数据,24条为上行数据。,每条信道采用QAM-16调制,采样率为4000波特,其中1位用于同步,15位传输数据,则每条信道传输比特率为=4000*15=60kbps,上行带宽=24*60kbps=1.44Mbps下行带宽=224*60kbps=13.44Mbps,33,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5),T1线路北美和日本的电话系统标准,34,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6),T1线路时分多路复用24路线路时分复用,35,采样率8000波特,每次采用每信道产生8位输出,其中1位用于控制,7位用于数据。同时,每采样一次后,在信道上添加1位用于同步。,物理层的几个典型例子(7),T1线路时分多路复用,T1线路带宽=8000*(8*24+1)=8000*193=1.544Mbps,T2线路就是4个T1线路时分复用到一个信道T2线路带宽=4*1.544=6.176Mbps实际T2线路带宽为6.312,多出来的用于控制,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