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两汉文学.ppt_第1页
第二节两汉文学.ppt_第2页
第二节两汉文学.ppt_第3页
第二节两汉文学.ppt_第4页
第二节两汉文学.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两汉文学,一、两汉文学概述:两汉文学的基本态势1对文学的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的价值从汉代开始受到重视。,2文学创作的兴盛,汉代的民间文学创作(汉乐府民歌)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出兴旺的景象;汉代文人具有宏大的视野,因而产生宏大的作品。司马相如:“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史记,3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梁园文学:以诸侯梁孝王刘武为中心而形成了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的创作,包括枚乘、司马相如、杨雄、邹阳、严忌、羊胜等文士。,4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赋、叙事散文、五言、七言诗歌等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二、两汉文学作品选讲,(一)史记1.史记简介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所使用的纪传体形式对后代史书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被后世奉为典范。,史记取材非常广泛,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演进的面貌,记述了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动态,批判了不合理的现实和残暴、奢侈、腐朽的统治阶级,歌颂了爱国爱民、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史记摈弃了辞赋的骈偶形式,发扬了我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因而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响很大。两千多年以来,这部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不仅一直被视为散文的典范,成为某些戏剧、小说取材的源泉,而且在写作态度、文章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后世以有益的启示。,2.史记选讲:项羽之死,【原文1及注释】项王军壁(筑营驻扎)垓gi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楚国人用楚语唱的歌曲),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为帝王所宠爱)从;骏马名骓zhu,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慷)慨(悲愤之状),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困在重围,不能向前行进)。骓不逝兮可奈何(将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怎样安顿你呢?若:你)!”歌数阕qu(遍),美人和h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齐诵原文1】,项王军壁垓gi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zhu,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qu,美人和h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原文2-1及注释】,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hu下(部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当)夜溃围(突破重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骑兵将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zh者(随从)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迷失道,问一田父f(农夫),田父绐di(欺骗)曰:“左。”左,乃陷大泽(沼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齐诵原文2-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hu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zh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f,田父绐d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原文2-2及注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du(揣测,估计)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亲身参加)七十余战,所当者(所遇到的敌方)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旗(砍倒敌方军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着四面)。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约定在山的东面,分做三处集合)。,【齐诵原文2-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du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原文2-3及注释】,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溃逃状),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杨喜,因追击项羽有功而后被封为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chn目(瞪大眼睛)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同“避”)易(爱惊吓而退避)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通“服”,心服)曰:“如大王言。”,【齐诵原文2-3】,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chn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避”)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服”)曰:“如大王言。”,【原文3及注释】,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江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乡官,秦汉时每十里为一亭,设一亭长)舣y(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wng(称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即使)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年高有德之人)。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短小轻便的武器,如刀、剑等)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受)十余创(伤)。顾见(回头看见)汉骑司马(骑将衔名)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面向项羽),指王翳(汉将,后封侯)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以万家之众的都邑来封赏)。吾为若德(意为我就送你个人情吧。德:此处指封侯受赏的好事)!”乃自刎而死。,【齐诵原文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y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wng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主要内容】,项羽之死记述的是项羽一生中最后陷入汉军重围的一段经历。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悲歌别姬。惊起而饮歌泣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项王则夜起,饮帐中。项王乃悲歌忼(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率兵突围。,从垓下南出渡淮阴陵(陷大泽中)东城东城快战“大呼驰下”,使“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瞋目而叱之”,使“赤泉侯人马俱惊”“斩汉一将”,“与其骑会为三处”,“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乌江自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不忍杀之”,以赐乌江亭长,【写作特点】,1选择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主要写了三个场面:悲歌别姬、率兵突围、乌江自刎悲歌别姬: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表现出项羽英雄末路,托身无所,爱虞姬,爱宝马却无可奈何的悲情。率兵突围: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他赌注似地为部下表演“快战”,再现当年叱咤风云,千人皆废的英姿。乌江自刎: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宁死不辱,体现了他知耻不苟活性格特征。,2场面描写具有悲壮凄怆的气氛,“四面楚歌”的气氛,烘托出了项羽极为不宁静的心理。面对美人、宝马,项羽慷慨悲歌,直抒胸臆,既哀叹宝马和自己一样的无能为力,无法冲出汉军的重围,又表示了对爱姬的热情关切,使自己不禁“泣数行下”,使左右不得不“皆泣,莫能仰视”。气氛是如此悲凉、沉郁。,3叙事详略得当,因是为项羽立传,故详写项羽一方,略写汉军一方;详写项羽本人,略写其左右。如写营中悲歌时,写汉军只用了一句:“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而写项羽一方则用笔较多,既写项羽的言语行动,又旁及虞姬。在“溃围南出驰走”的过程中,对项羽一方用笔较多,对追击者汉军则仅于必要处作简明的交代。,【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太史公曰:“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的英雄事迹在项羽本纪中给予了大量的描写和充分的肯定,但是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